学术投稿

高龄乳腺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临床护理

许海燕;王琳;徐芳

关键词:乳腺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性乳腺癌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性乳腺癌切除术治疗,对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症状体征均在2~4周内消失,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行改良根治乳腺癌切除术的高龄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应充分做好预防DVT的相关措施,术后要勤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及产妇分娩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3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情况、泌乳初始时间及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同时能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后恢复.

    作者:苏丽萍;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盆腔炎性疾病行红外热像检查100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行红外热像检查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 200例盆腔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予以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热图中炎性病灶热区长径线改变量及热区温差差值这两个量化指标对两种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进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专科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并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并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子宫肌瘤专科护理干预,严格控制围术期糖尿病病情,制定详细护理计划.结果:术后3 d观察组FBG、肛门通气恢复时间、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排尿例数和切口一级愈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多(P<0.01).结论:对子宫肌瘤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术期专科护理干预和糖尿病控制,能明显改善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许小宴;朱洁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老年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快速高效地进行有效通气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首要措施,而紧急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重要步骤[1].文献报道在在紧急情况下和困难气道抢救时,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插管成功率高[2].1998年5月~2011年8月,我们将ETC插管紧急建立气道的方法应用于37例急诊老年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淑萍;吴琳娜;侯惠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在新药Ⅰ期临床受试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在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参与I期临床试验的12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应用于受试者护理中,以满足受试者各层次需要为目的,制定全面的护理措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120例受试者完成用药,仅出现3例轻微不良事件.结论:将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应用于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受试者的护理问题,满足受试者需要,保障试验的顺利完成.

    作者:宗岩;曹春艳;朱蓓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0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LESS)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LESS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均取得成功,出血量均在10 ml以内,手术时间37.0~53.5 min,术后住院天数3.5~4.7 d,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ESS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手术出血少,术后切口不易察觉,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围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保障手术成功及患者的恢复.

    作者:申海燕;刘亚珍;刘星;吴伟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男性躯体隐秘性操作时护生心理感受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在涉及男性患者隐私部位临床操作及理论学习时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3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120名女护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男性患者隐私部位的临床操作情况,并从学生、带教老师、患者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实习护生在涉及男性患者隐私部位的临床操作时57%表示比较紧张,在调查实习生中仅有8%的愿意主动进行涉及男性患者隐私部位的临床操作.结论:实习前加强对护生的专科理论教育及伦理教育,可以有效地减轻护生对涉及隐私部位操作的害羞心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作者:张娈晖;杨荆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心脏手术后转运交接患者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转运交接患者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对1 22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从手术室至ICU转运交接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46例(3.7%),物品遗落手术间42例(3.4%),发生交接班风险事件4例(0.3%).结论:充分认识术后转运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可有效强化手术室护士的风险意识.通过规范转运流程,加强安全管理及转运技能的培训,能达到保障心脏手术患者安全转运的目的.

    作者:黄维健;曲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2例在我院行开胸术后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防治研究进展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穿刺次数、减轻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已广泛推广使用[1].但临床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出血、血栓、导管感染、导管堵塞等[2].其中又以机械性静脉炎为常见,临床表现为患者置管成功后在2周内出现上臂疼痛,沿静脉出现条索状、变硬,局部红肿热痛,通常发生在置管后48~72 h,有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7.0%~32.3%[3,4].这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也是导致置管留置失败的主要原因.现将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及预防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孙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30例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3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未出现相关护理并发症,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家梅;沈丽;施凤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抹患处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TDP神灯照射患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4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42例,好转10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抹患处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娜;王来英;张翠英;周世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管性介入治疗妇科疾病12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妇科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妇科疾病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行血管介入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性介入治疗妇科疾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观察,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燕萍;梁美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儿母亲心理状况的质性研究

    目的:调查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儿母亲在看护患儿期间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分析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0名患儿母亲,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主题,得出因病情而后悔和自责、心理负担过重、面临多种问题等主题.结论:在积极治疗和护理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儿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儿母亲的真实心理体验,并提供医疗、心理支持,促进患儿及家属的身心健康.

    作者:贺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经桡动脉及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方法:将178例休克患者按随机性及临床实际可操作性分为实行经桡动脉(96例)或经股动脉(82例)有创血压监测,同时测量同侧上臂无创血压,分别在无去甲肾上腺素、以0.1 μg/(kg·min)及以0.2 μg/(kg·min)泵入时测量无创血压与桡动脉有创血压差值、无创血压与股动脉有创血压差值.结果:随着去甲肾上腺素的应用及剂量的增加无创血压与桡动脉血压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值逐渐增大(P<0.05),无创血压与股动脉血压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值逐渐减小(P<0.05).结论:随着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的增加,股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桡动脉血压有逐渐增高趋势.

    作者:王曙霞;纪象芹;王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ICU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事件因素与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ICU发生的73例护理缺陷情况,找出ICU常见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与高危环节,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预防风险的能力,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进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腔道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39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腔道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3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腔道介入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本组患者中有效59例,显效84例,痊愈55例,治疗有效率82.84%.结论:腔道介入治疗其疗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但操作必须规范,且应加强护理,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芳;王东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气胸43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自发性气胸(SP)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肺部感染防治、术前指导,术中严密配合、细致观察病情,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格管理各种引流管道、指导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指导术后肺功能及活动锻炼,以促进术后恢复,同时给予术后出院指导.结果:4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结果肺复张良好,未见明显肺部感染征象.结论:对接受胸腔镜治疗的SP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及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梁荣花;杨美好;陈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龄乳腺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性乳腺癌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性乳腺癌切除术治疗,对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症状体征均在2~4周内消失,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行改良根治乳腺癌切除术的高龄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应充分做好预防DVT的相关措施,术后要勤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海燕;王琳;徐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机制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机制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PG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需求,讲解与分析PGS发生原因等知识,给予松弛疗法、腹部按摩及家庭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连续干预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机制可有效缓解PGS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刘玉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