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江端英;梁淑迁

关键词:呼吸功能训练, 肺癌,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符合标准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6 h行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术后胸导管留置时间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输卵管绝育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输卵管绝育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在我站行输卵管绝育术的120例女性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站行输卵管绝育术的女性12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前两次取管成功率、脏器损伤、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血肿、感染、月经紊乱及盆腔慢性疼痛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绝育术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生的发生.

    作者:张建英;尤珍霞;江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32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单次手术成功28例、二次手术1例,其中1例患者术中出现血压下降,经及时处理恢复正常;2例肾穿刺不成功;1例术中出血多停止手术;碎石成功率为90.6%.本组患者均顺利拔管出院,平均住院7 d,无明显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中十分重要,可有效提高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琪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0例系统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闭角型青光眼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包括急救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休息指导和疼痛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的眼压值为(22.37±5.16)mm Hg(1 mm Hg=0.133 kPa),治疗后为(16.83±4.21)mm Hg,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前的前房深度为(2.69±0.34)mm,治疗后为(3.36±0.48)mm,患者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视力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日平均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日平均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方案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丹娜;杨丽娴;林丽贤;杜绍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颈髓损伤致频发心搏骤停1例临床护理

    急性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可以导致受伤节段平面以下的交感神经通路中断,使心血管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或伴有血压下降等血流动力学改变[1].患者会由于极重的心动过缓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或者由于心搏骤停而死亡[2].2010年12月,我们收治了1例急性颈髓损伤导致频发心搏骤停的患者,经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心血管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聋哑患者头部外伤1例首次高压氧护理

    2010年12月,我们接收了1例头外伤聋哑患者,通过采用书面文字和非语言交流相结合的交流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顾晓静;毛进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结合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超声电导仪行物理治疗、中药凝胶贴片治疗),电导药物选择中药大承气汤.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可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梁涛;印义琼;刘春娟;钟静;覃清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院外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院外跟踪,并给予心理、饮食、运动、健康知识宣教、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OHOQL-100测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严继莲;陶腊枝;徐莲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发热21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热的因素及护理方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将21例治疗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设为发热组,将余下65例设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疾病情况、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进水时间、麻醉情况、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发热的关系.结果:年龄小、平均手术时间长、麻醉手术、并发血肿和窒息、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是导致患者术后发热的重要因素.结论:针对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发热的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术后较快地康复.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置管时机与置管深度对胃肠减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置管时机与置管深度对胃肠减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8例胃肠手术行胃肠减压患者的置管时机与置管深度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术前置管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插管顺利,成功率高,达到有效引流目的;5例患者选择合适时机术中置管,且在术者直视或探查引导下进行置管,置管成功率及有效率较高;3例术后置管患者中,1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1例患者再次置管成功,1例患者反应较差造成二次手术.结论:好选择术前置管,确需术中置管者应选择适合时机,尽量避免术后麻醉未恢复情况下插管;插管深度55~70 cm可达到有效减压.采取适合时机置管及合理的插管深度进行胃肠减压,能够保证胃肠减压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献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案例分析法在精神专科护士护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精神专科护士护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名工作10年以内的精神专科护士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专科护理知识培训,具体方法为请高级护理专家将典型病例制成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进行中心陈述,并要求参加培训的护士分组讨论,形成小护理组意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再由专家结合病例重点分析和讲解精神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进展,小结每组讨论所形成的观点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对讨论病例的一致性护理意见供临床护理参考.结果:护士培训前后理论知识考核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P=0.00),培训前后考核成绩优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接受培训后的自我评价普遍较高.结论:对精神专科护士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专科护理知识的培训效果满意,可明显提高考核成绩,并且是乐于被护士接受的培训方法.

    作者:张燕红;钱瑞莲;徐国彬;徐进宇;刘富英;朱园;陈兆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镇痛泵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临床上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是正统药物的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等方法,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1].尤其是骨折患者,由于外伤造成肢体畸形、肿胀,从而加重了患者的疼痛,又因手术治疗往往不能马上进行或手术的副损伤使疼痛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大的创伤[2].随着患者对术后镇痛要求的不断提高,我院自2002年开始使用镇痛泵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治疗,使患者能够尽快接受治疗并能配合一些诊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雪兰;董茂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实施射频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使患者获得充足的物质支持,稳定的精神支柱,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亚超;孟园;牛小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尿毒症伴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1例临床护理

    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是因服用抗精神病药诱发的致命性综合征,临床以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椎体外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1].2010年4月,我们收治1例尿毒症伴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患者,给予腹膜透析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亚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颅脑外伤后头痛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痛觉是感觉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射机制,影响着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1,2].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3].颅脑外伤后24~48 h,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头痛,不仅仅引起患者不适,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2009年10月以来,我们对102例颅脑外伤患者的头痛进行了因素分析,并给予规范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字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138例康复锻炼指导与护理

    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科通过对138例149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锻炼指导与护理,较好地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荣;严焱兰;徐大娟;胡联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眉弓上动静脉血管瘤术后切口反复出血1例临床护理

    2010年5月,我们收治了1例眉弓上动静脉血管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切口反复出血,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满丽;谭均英;余惠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符合标准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6 h行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术后胸导管留置时间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端英;梁淑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Orem自理模式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行为干预.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Orem自理模式可以为经鼻蝶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提供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随访方式与鼻窦炎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相关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随访方式与鼻窦炎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将80例鼻窦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基本随访,即出院后1周电话随访;观察组接受多次随访,为出院后3个月内每周电话随访1次.出院后第3个月末采用VAS和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同时根据门诊记录比较两组复诊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SNOT-20评分、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术后患者接受多次电话随访可以提高复诊依从性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宣晓琳;钱晶;孙仁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