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亚超;孟园;牛小霞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原发性肝癌, 经皮射频消融术,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实施射频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使患者获得充足的物质支持,稳定的精神支柱,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Orem自理模式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行为干预.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Orem自理模式可以为经鼻蝶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提供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20例经阴道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按常规无痛分娩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痛分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疼痛分级、分娩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疼痛分级及产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缩短产妇无痛分娩产程、改善疼痛、降低产后并发症.

    作者:李秀芳;晏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先天性胆道闭锁13例围术期护理

    胆道闭锁是以黄疸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特征的新生儿疾病.出生后所见的胆道闭锁是炎症过程的终末阶段和结局,炎症破坏致使胆管纤维瘢痕化并且闭塞.引起炎症的病因以病毒感染为主,如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能是风疹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或疱疹病毒.有学者提出胰胆管汇合部位异常也可能是胆道闭锁发生的先天性因素.因此,一旦诊断,不论哪一类型都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术后病情多较危重,手术方式因胆道闭锁类型而异,因此,胆道闭锁围术期护理十分重要.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3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行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尿毒症伴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1例临床护理

    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是因服用抗精神病药诱发的致命性综合征,临床以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椎体外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1].2010年4月,我们收治1例尿毒症伴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患者,给予腹膜透析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亚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32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单次手术成功28例、二次手术1例,其中1例患者术中出现血压下降,经及时处理恢复正常;2例肾穿刺不成功;1例术中出血多停止手术;碎石成功率为90.6%.本组患者均顺利拔管出院,平均住院7 d,无明显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中十分重要,可有效提高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琪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膨肺技术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膨肺技术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03例重型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按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人工气道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辅以膨肺治疗,即患者每次吸痰后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进行正压通气.对两组患者在人工气道建立当日及1周的X线胸片、血气分析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肺泡不张发生例数.结果:1周后观察组PaO2(11.62±2.04)kPa,对照组PaO2(9.87±2.18)k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例肺泡不张,对照组10例肺泡不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每次吸痰后进行膨肺治疗可有效预防肺泡不张的发生.

    作者:黄克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专人专护对村镇乳腺癌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人专护对村镇乳腺癌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9个村镇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鼓励患者参加沙龙活动、电话随访及家访、为患者配备合理膳食、督促患者定期合理运动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Zung 1997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进行调查,同时测量患者体重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和SDS评分、体重和血甘油三酯水平较干预前下降,QLQ-C30各项目总体评分改善(除消化系统症状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人专护可以提高村镇乳腺癌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俞勤燕;赵文嫣;陈美华;夏辉娟;张甜;冯正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可调压分流管在治疗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调压分流管在治疗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4例脑积水患者运用可调压分流管进行治疗及护理,并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住院7~16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2年,22例效果满意,2例于术后3个月~1年分流管梗阻行二次手术.结论:采用可调压分流装置可精确设置和术后无创调节,能个体化确定所需压力,充分发挥分流作用,避免分流过度、分流不足、分流管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护理配合

    2010年5月~2011年8月,我们对48例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精心护理配合,手术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黄兴;赵秀华;李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术前系统性健康教育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性健康教育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住院行DSA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宣教,2 d内共进行3次.观察组成立由2名主管护师和2名护师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制订系统性健康教育计划表和时间表,根据DSA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基础护理知识确定DSA前的教育内容,并制成小册子和图片,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面对面地对患者和家属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和疾病健康指导,2 d内共3次,并对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提问,直到患者和家属掌握为止.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术前教育后和术后S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DSA患者术前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马学英;陈建伟;宋淑霞;袁桂敏;宋立霞;王青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输卵管绝育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输卵管绝育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在我站行输卵管绝育术的120例女性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站行输卵管绝育术的女性12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前两次取管成功率、脏器损伤、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血肿、感染、月经紊乱及盆腔慢性疼痛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绝育术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生的发生.

    作者:张建英;尤珍霞;江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助产士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预防研究进展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1].艾滋病在我国正处于发病高峰,传播趋势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2].随着HIV感染人数的急剧增长,孕产妇感染HIV的几率随着增加,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的数据显示,孕妇感染率从1997年未检测到上升到2004年的0.26%.产科医务人员,特别是助产士在工作中接触孕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在医疗环境中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3].国外研究显示,在具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分娩室排在第二位[4].现将助产士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预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力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结合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超声电导仪行物理治疗、中药凝胶贴片治疗),电导药物选择中药大承气汤.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可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梁涛;印义琼;刘春娟;钟静;覃清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随访方式与鼻窦炎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相关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随访方式与鼻窦炎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将80例鼻窦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基本随访,即出院后1周电话随访;观察组接受多次随访,为出院后3个月内每周电话随访1次.出院后第3个月末采用VAS和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同时根据门诊记录比较两组复诊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SNOT-20评分、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术后患者接受多次电话随访可以提高复诊依从性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宣晓琳;钱晶;孙仁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符合标准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6 h行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术后胸导管留置时间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端英;梁淑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电视纵隔镜手术15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配合医师行电视纵隔镜下取活检术的方法.方法:分析15例纵隔镜诊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接受该手术,均获得明确诊断,其中鳞癌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腺癌1例,无手术死亡,无病理标本术中存放不当受损,无其他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纵隔镜手术中护理的密切配合、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卢会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联合去顶减压术1例围术期护理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又称成人型多囊肾,是常见的遗传性肾囊肿疾病,其发病率1∶ 500~1 000,多囊肾的临床表现以疼痛、腹部肿块和肾功能损害为多见[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ADPLD)简称多囊肝病,成人多囊肝是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囊肝可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肾外表现而存在[2].多囊肝患者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囊肿的体积不断增大和增多,出现压迫症状,如腹胀、上腹疼痛、乏力、食欲缺乏、平卧时呼吸困难、下肢肿胀、腹水等,患者终需要手术治疗.2010年4月,我们对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患者行多囊肾合并多囊肝联合去顶减压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脊柱侧凸矫形术358例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对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12月行脊柱侧凸矫形术358例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支持等方面提供舒适护理.结果: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服务规范执行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29分,与2007年的调查数据96.20分比较有明显上升.结论: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帮助其以佳心态接受手术,大大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术后舒适度,促进康复.

    作者:周媛苑;陈正香;陈文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我院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提高,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患者采用规范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CU潜在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ICU潜在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总结和改善护理措施,观察2009年7月~2010年6月我院ICU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包括人员配置因素、设备因素、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因素、护理管理因素.通过合理调配人员、加强设备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健全管理体系等措施,护理质量的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明显减少.结论:针对影响ICU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加强和改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褚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