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藜芦醇对正常幼龄大鼠前列腺的影响研究

朱元全;何家靖;徐培平;杨家庆;张美义

关键词:白藜芦醇, 前列腺, 幼龄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正常幼龄大鼠前列腺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组,灌饲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剂量分别为5 mg/kg、1 mg/kg、0.5 mg/kg),连续3周,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 mg/kg,每周3次(周一,三,五).于第22天杀剖,分离前列腺、精囊和睾丸,称体质量,计算各腺体指数.结果 白藜芦醇5 mg/kg组的前列腺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减少(P<0.05).精囊腺前列腺全质量指数较之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各白藜芦醇给药组的睾丸质量和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正常幼龄大鼠睾丸生长无明显影响.白藜芦醇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白藜芦醇对正常幼龄大鼠的前列腺、精囊腺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体质量、睾丸生长无明显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终共同病理过程.肾间质纤维化的特征是成纤维细胞和/或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并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CM)[1].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都是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因子.现就它们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陶松青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产生毒素而出现局部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和抽搐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虽然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外科感染,但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偏僻山区和农村,而且一旦发生,其病情均较危重,治疗并非简单,患者均有生命危险,有一定的病死率.笔者自1997年以来收治破伤风16例,除一般的外科治疗以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辨证施治,取得明显效果,其方法如下.

    作者:黄月明;宋祖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丹参治疗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24例

    目的 探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VS)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1993-2001年我科应用丹参注射液、吲哚美心栓、甲基睾丸素联合治疗24例输卵管结扎术后PVS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子宫肌盆腔静脉造影术.结果 上述3种药物联合应用对PVS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前盆腔静脉造影剂廓清时间为(96.00±34.60)s,治疗后为(25.71±9.76)s,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吲哚美心栓、甲基睾丸素联合应用对PVS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PVS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雒彩萍;贺风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筋膜间室综合征15例

    我院1995年8月-2006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收治筋膜间室综合征15例,治疗效果优良,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3岁;交通伤6例,机械伤4例,压砸伤4例,摔伤1例;部位:前臂5例,小腿9例,足1例.

    作者:汪元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虎口挛缩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虎口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虎口挛缩患者,根据其挛缩严重程度分别采用五瓣成形术、局部皮瓣、逆行岛状皮瓣及游离皮瓣等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经随访6~36个月,采用五瓣成形术者拇指桡侧伸展及掌侧外展程度可达健侧的70%~90%,采用其他皮瓣转移修复术者拇指桡侧伸展及掌侧外展程度可达健侧的75%及以上.结论 根据患者虎口挛缩不同程度,采取相应的手术修复方法,能有效治疗虎口挛缩.

    作者:刘洋波;唐举玉;刘鸣江;刘俊;谢松林;吴攀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桑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作用

    目的 观察桑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大鼠灌胃给桑叶总黄酮,测定给药前后血糖,血浆和肝脾组织SOD、GSH-Px水平.结果 桑叶总黄酮使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给药前后血浆SOD由(476.3±131.0)mIU/L升至(705.6±41.0)mIU/L,P<0.001,给药后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相比,肝、脾组织SOD分别为(32.0±3.4)mIU/g对(26.0±4.3)mIU/g,P<0.05,(246.0±12.7)mIU/g对(167.5±13.4)mIU/g,P<0.001,肝、脾组织GSH-Px分别为(52.6±7.1)IU/mg对(28.1±5.9)IU/mg,P<0.001,(195.4±27.2)IU/mg对(41.2±3.0)IU/mg,P<0.001,血浆GSH-Px变化不明显.结论 桑叶总黄酮有显著的降糖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作者:俞灵莺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药治疗脑中风的研究进展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通常是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具体定义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现今人类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三大疾病中发展快、恢复慢、死亡多、致残重的病种,给人类造成极大痛苦,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作者:徐伟峰;钱小刚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

    肿瘤护理的目的不仅在于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或痊愈以及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痛苦,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针对肿瘤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实施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症状,解除痛苦.

    作者:张智风;李际君;陈春霞;刘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车祸伤也相应的逐年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车祸伤致创伤性休克较为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统计证实,全世界每年的创伤患者有约20%因创伤后没能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1].有统计表明,因交通事故致死者,约有2/3死于事故发生后25 min内[2].

    作者:倪建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早期功能锻炼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康复的意义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股骨头置换术已成为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心包填塞是一种来势凶险、病情危重的急诊疾病,若不及时抢救,将因心脏收缩舒张严重受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休克甚至死亡.2005年6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收治了7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急性心包填塞症状缓解,康复或好转出院.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仙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ICU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ICU病房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ICU 1999年1月-2006年12月PA下呼吸道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对临床标本分离的PA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免疫功能低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经鼻留置胃管,抗生素的应用是ICU患者感染PA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PA感染的护理对策是减少侵袭机会,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而有效地应用抗生素;另外要防止交叉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作者:全清霞;黄慧;林碎钗;伊丽莎;孔海燕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肾穿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肾脏穿刺术的目的是明确病理诊断、判断预后、指导治疗.但小儿由于其生理特点,穿刺中不配合,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贾君慧;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分期间断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06例

    目的 选择简便有效的环状混合痔手术方法.方法 对10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分期间断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注射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1次手术治愈2例,2次手术治愈97例,3次手术治愈7例,治愈率100%.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手术彻底,疗效好,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自荣;杨元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探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对其施行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主观指标比较.结果 干预组主观指标有改善,较对照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方面均也明显改善;但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症状,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肺功能变化不明显.

    作者:宋素庄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依据WHO标准,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高龄老人(nonagenarian),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逐年增多.老年人呼吸道屏障功能削弱,呼吸道抵抗力降低,且容易误吸使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患病率升高[1].报道老年人肺炎的病死率是年轻人3~5倍[2],研究表明: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具有病情凶险、基础疾病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等特点,重视综合治疗是高龄老人CAP患者治疗的关键[3].为了总结经验,提高高龄老人CAP的治疗水平,现将2+a来收治的55例高龄老人肺炎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赵霞;王耀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不同温度对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终止反应的影响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由恶性肿瘤细胞自分泌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及瘤组织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生.在肿瘤生长旺盛的早期,TSGF即可释放到外周血中,因此通过测定血清中TSGF含量水平可作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指标之一[1].在TSGF的测定中,由于终止反应是将标本置于冷水中通过降低温度来完成,为了解温度对终止反应的影响,笔者分别对夏季冷水(21℃)及冰镇冷水(8℃)2个温度下TSGF终止反应的值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惠;余蕾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85例经血清学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X线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以3岁以上患儿发病居多,占全部病例的86%,提示应注意婴幼儿轻症肺炎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支原体肺炎可累及婴幼儿及较大儿童,对阿奇霉素较敏感.

    作者:侯伟;刘书杰;李艳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完全胃肠道外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前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对提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作用,评价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及是否可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方法 将实验组40例行TPN营养支持的患者与对照组34例未行TPN营养支持患者的术前术后营养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营养状况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TPN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只有良好的护理才是TPN成功的保障.

    作者:王文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池引流护理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本科为减少tSAH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在采用止血、解痉、脱水等治疗的基础上,对tSAH患者行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2002年3月-2006年7月收治的48例tSAH患者行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童卓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