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影响因子:1.77
  • 创刊:1992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6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 中医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35期文献
  • 来比林治疗癌痛临床疗效观察

    疼痛是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几乎高达100%.来比林是赖氨酸与乙酰水杨酸的复盐,是新一代的解热镇痛药,它对神经痛、关节痛、手术痛以及癌痛等多种疾病都有镇痛作用[1],为进一步明确来比林对癌痛的镇痛作用,与美施康定进行了治疗癌痛的自身对比研究.

    作者:李彩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伊曲康唑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6例

    目的 评价伊曲康唑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5-2006年杭州市中医院干部内科使用伊曲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病例46例,其中确诊6例,疑似36例,可能感染4例.按伊曲康唑指导用法用药.结果 46例患者共检出真菌74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占26%,其他占74%,确诊及疑似42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15例,进步6例,可能感染4例其中痊愈3例.本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其中胃肠道反应1例,头痛1例,1例出现肝功能改变,停药后好转.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有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精彩;毕丽珠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立止血在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的应用

    近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得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比率随之升高.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剖宫产2 346例,占分娩总数67%,术中发生产后出血47例,术中采用立止血粉剂洒于局部渗血面,并加以纱布压迫,取得显著效果,现加以介绍.1 临床资料

    作者:钟超;胡超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BISCO D.T.LIGHT POST纤维根管桩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D.T.LIGHT POST 石英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技巧.方法 通过对80余例患者D.T.LIGHT POST石英纤维桩的应用,从纤维根管桩的材料性质、适应证和临床注意事项等方面做系统的总结.结果 在80余例应用D.T.LIGHT POST石英纤维桩修复的患者当中,桩自身折断的只有1例,无牙根折断病例.结论 D.T.LIGHT POST石英纤维桩可有效地应用到需要根管桩修复的病例.

    作者:龙红月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不同温度对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终止反应的影响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由恶性肿瘤细胞自分泌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及瘤组织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生.在肿瘤生长旺盛的早期,TSGF即可释放到外周血中,因此通过测定血清中TSGF含量水平可作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指标之一[1].在TSGF的测定中,由于终止反应是将标本置于冷水中通过降低温度来完成,为了解温度对终止反应的影响,笔者分别对夏季冷水(21℃)及冰镇冷水(8℃)2个温度下TSGF终止反应的值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惠;余蕾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筋膜间室综合征15例

    我院1995年8月-2006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收治筋膜间室综合征15例,治疗效果优良,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3岁;交通伤6例,机械伤4例,压砸伤4例,摔伤1例;部位:前臂5例,小腿9例,足1例.

    作者:汪元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肿瘤坏死因子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水69例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激活的巨单核细胞系统产生的内源性多功能调节因子,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抗肿瘤活性强的细胞因子之一,临床用于恶性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我院2004年8月-2006年5月应用上海赛达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TNF联合顺铂治疗各种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69例,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朱佩祯;吕章春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21例

    我院1998年8月-2004年8月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21例,经初步随访,证实应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功能活动时间早,是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好方法,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左肩11例,右肩10例;年龄21~71岁,平均48岁;陈旧性脱位3例,新鲜脱位18例.

    作者:朱小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刮吸法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2005年1月-2006年7月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57例,其中急性胆囊炎53例.对这53例术中均应用冲洗吸引管刮吸法分离胆囊三角(Calot三角),达到了良好显露,有效地完成了手术,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罗庆妮;陈国栋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85例经血清学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X线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以3岁以上患儿发病居多,占全部病例的86%,提示应注意婴幼儿轻症肺炎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支原体肺炎可累及婴幼儿及较大儿童,对阿奇霉素较敏感.

    作者:侯伟;刘书杰;李艳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6月共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238例,其中9例术后并发感染,现将其原因及防治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美凤;王守学;周小庆;张会江;曾菁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虎口挛缩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虎口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虎口挛缩患者,根据其挛缩严重程度分别采用五瓣成形术、局部皮瓣、逆行岛状皮瓣及游离皮瓣等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经随访6~36个月,采用五瓣成形术者拇指桡侧伸展及掌侧外展程度可达健侧的70%~90%,采用其他皮瓣转移修复术者拇指桡侧伸展及掌侧外展程度可达健侧的75%及以上.结论 根据患者虎口挛缩不同程度,采取相应的手术修复方法,能有效治疗虎口挛缩.

    作者:刘洋波;唐举玉;刘鸣江;刘俊;谢松林;吴攀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分期间断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06例

    目的 选择简便有效的环状混合痔手术方法.方法 对10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分期间断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注射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1次手术治愈2例,2次手术治愈97例,3次手术治愈7例,治愈率100%.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手术彻底,疗效好,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自荣;杨元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残胃癌的发生与外科首次术式关系的临床探讨

    残胃是公认的胃癌癌前状态,近年来颇受关注,残胃癌严格是指胃或十二指肠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10 a以上发生的胃癌,多数认为胃良性疾病术后5 a、恶性疾病术后10 a于残胃发生的癌肿称为残胃癌.残胃癌的发生与首次手术胃大部切除重建术式密切相关,Billro-Ⅱ式的发病率是Billro-Ⅰ式的2~3倍.笔者收集崔宏等[1]、陈志新等[2]、秦亚东等[3]报道资料结合本院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作者:吴德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中药熏洗及股四头肌锻炼治疗髌软骨软化症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中药熏洗及股四头肌锻炼治疗髌软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 对58例髌软骨软化症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次2 mL,每周1次;注射后第3天用中药熏洗,每天1次,每次30 min;配合直腿抬高锻炼,每天2组,每组30~50次,疗程均为5周.结果 平均随访6.2个月,有效率为97%,优良率为83%.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中药熏洗及股四头肌锻炼是治疗髌软骨软化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毅;刘振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眶缘骨膜瓣固定术治疗固定性内斜视

    固定性内斜视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依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1],后天性固定性斜视目前病因不明,患者多伴高度近视,外直肌菲薄、张力低,内直肌纤维化.传统的斜视矫正方法效果较差,我院1999年6月-2004年2月采用内直肌离断+眶缘骨膜瓣固定术治疗固定性斜视患者4例(8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永唯;寿武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近年来未生育者和未婚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随着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的普遍应用,80%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到确诊[2],为临床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间.

    作者:王泽华;邓淑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29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并发急性阑尾炎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发展快,且考虑到孕妇的特殊性和胎儿的安全性,常延误治疗,危及母子生命安全.本院2003-2006年共收治29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现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手术时机和治疗结果.1 临床资料

    作者:吕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华法令应用初期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变化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终身服用抗凝剂华法令,以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华法令合适用量应当是患者PT值为正常对照的1.5~2.5倍,过量服用则会导致出血.临床上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监测抗凝强度指标指导治疗,但单靠监测INR的抗凝治疗存在局限性[1].血小板直接参与止血和凝血的过程,并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对3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华法令应用前后及不同时间段的INR、Plt变化作简要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者:章武战;赵美芳;胡益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输卵管通液术配合直肠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240例

    在不孕的诸多原因中,输卵管堵塞及粘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本院应用输卵管通液术配合直肠灌肠、理疗等治疗输卵管堵塞2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象为本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经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诊断为输卵管炎症堵塞或通而不畅的240例共472条输卵管(其中8条为异位妊娠一侧输卵管切除),年龄23~43岁.原发不孕84例,继发不孕156例.

    作者:崔秀霞;卢秀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以局限于结肠的缓慢性黏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病变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亦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血,发病可缓可急,可轻可重,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慢性病程.笔者2002年以来诊治近百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辨病辨证有机统一,根据病变不同时期,采用西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中医药为主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就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付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产生毒素而出现局部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和抽搐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虽然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外科感染,但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偏僻山区和农村,而且一旦发生,其病情均较危重,治疗并非简单,患者均有生命危险,有一定的病死率.笔者自1997年以来收治破伤风16例,除一般的外科治疗以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辨证施治,取得明显效果,其方法如下.

    作者:黄月明;宋祖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新生儿惊厥的诊治

    新生儿惊厥病情严重,其发生率为0.15%~0.35%,早产儿达25%.由于新生儿病理生理特点,惊厥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均有别于婴幼儿,现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病理生理

    作者:赵青云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明矾猪胆汁溶液加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耳耵聍栓塞

    明矾猪胆汁溶液治疗耳耵聍栓塞是传统验方,自2003年1月起,笔者应用明矾猪胆汁溶液加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耳耵聍栓塞68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令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丹参治疗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24例

    目的 探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VS)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1993-2001年我科应用丹参注射液、吲哚美心栓、甲基睾丸素联合治疗24例输卵管结扎术后PVS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子宫肌盆腔静脉造影术.结果 上述3种药物联合应用对PVS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前盆腔静脉造影剂廓清时间为(96.00±34.60)s,治疗后为(25.71±9.76)s,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吲哚美心栓、甲基睾丸素联合应用对PVS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PVS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雒彩萍;贺风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车祸伤也相应的逐年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车祸伤致创伤性休克较为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统计证实,全世界每年的创伤患者有约20%因创伤后没能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1].有统计表明,因交通事故致死者,约有2/3死于事故发生后25 min内[2].

    作者:倪建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气管切开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2002年3月-2005年3月58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结果 58例患者中,除发生严重并发症的9例因脑疝等原因死亡或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较顺利地接受了早期肠内营养,并能维持机体的营养需要.结论 肠内营养方便、经济、并发症少,完全可以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而且能增加免疫,减少感染.绝大多数气管切开患者能较顺利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维持机体的营养需要.

    作者:羊香芬;李嫦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

    肿瘤护理的目的不仅在于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或痊愈以及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痛苦,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针对肿瘤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实施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症状,解除痛苦.

    作者:张智风;李际君;陈春霞;刘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ICU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ICU病房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ICU 1999年1月-2006年12月PA下呼吸道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对临床标本分离的PA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免疫功能低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经鼻留置胃管,抗生素的应用是ICU患者感染PA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PA感染的护理对策是减少侵袭机会,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而有效地应用抗生素;另外要防止交叉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作者:全清霞;黄慧;林碎钗;伊丽莎;孔海燕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30例孕周超过37周、无严重并发症的初产妇,阴道后穹隆放置普贝生1枚.观察产妇的Bishop评分、分娩结局、新生儿及羊水情况.结果 ①引产结果: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后12 h内提高2分为27例,有效率90%;宫颈评分提高3分者25例,显效率83%.引产成功22例.②分娩结局:阴道分娩22例(73%),剖宫产8例(27%).D新生儿及羊水情况:1例新生儿评分6~10分(1~5 min),其余均为10~10分(1~5 min);羊水Ⅱ度、Ⅲ度污染各1例,其余均羊水清.结论 普贝生可安全、有效、方便地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引产.在普贝生引产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宫缩及产程进展,严格做好交接班,掌握好取药的适宜时间.

    作者:陈瑶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依据WHO标准,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高龄老人(nonagenarian),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逐年增多.老年人呼吸道屏障功能削弱,呼吸道抵抗力降低,且容易误吸使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患病率升高[1].报道老年人肺炎的病死率是年轻人3~5倍[2],研究表明: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具有病情凶险、基础疾病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等特点,重视综合治疗是高龄老人CAP患者治疗的关键[3].为了总结经验,提高高龄老人CAP的治疗水平,现将2+a来收治的55例高龄老人肺炎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赵霞;王耀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下肢多发骨折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多发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而且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对此,笔者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预防先于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金丽萍;王卫珍;王丹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管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甲亢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忽视营养治疗往往会造成患者的病情反复与恶化或出现其他并发症[1],为此笔者针对43例甲亢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和珍;占松莲;石小姑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心包填塞是一种来势凶险、病情危重的急诊疾病,若不及时抢救,将因心脏收缩舒张严重受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休克甚至死亡.2005年6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收治了7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急性心包填塞症状缓解,康复或好转出院.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仙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护理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方法 对14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1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及关节粘连,疗效皆良好.结论 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钱建英;周小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36例以Seldinger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插管介入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肌瘤处血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有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29例出现发热,22例感觉下肢酸胀不适,9例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3例血尿、血便,2例心律失常,2例尿潴留,3例穿刺处出血,持续1~4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子宫肌瘤栓塞术后虽有一定的并发症,但安全有效.

    作者:楼望丹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10%,病死率高达57.1%[1].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降低病死率是护理工作特别重视的问题.2000年3月-2006年10月本院对9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发生吻合口瘘3例;经早期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综合处理,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徐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作者:陈惠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早期护理干预

    巨细胞病毒肝炎简称CMV肝炎,由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疾病,婴儿中常见的肝脏疾病.临床表现为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则引起全身播散性的CMV感染,有致残和死亡的危险,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思想负担.我科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采用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伟;蒋晓燕;吴小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1例意识清醒患者应用呼吸机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呼吸机作为呼吸衰竭的一种治疗措施,在临床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应用,使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有创机械通气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恐惧.在临床实践中,呼吸机的应用一般是在病情危重、呼吸衰竭严重威胁生命时作为一种抢救治疗措施,医务人员对呼吸机的治疗原理、气管插管的目的等都是向家属进行交代,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忽视向患者做详细介绍.

    作者:陈利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和护理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阶段,多并发心力衰竭.有文献报道,因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而死亡者占尿毒症死因50%[1].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正确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2003-2006年我科共收治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戴贾芳;张文婷;王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池引流护理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本科为减少tSAH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在采用止血、解痉、脱水等治疗的基础上,对tSAH患者行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2002年3月-2006年7月收治的48例tSAH患者行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童卓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早期功能锻炼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康复的意义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股骨头置换术已成为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肾穿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肾脏穿刺术的目的是明确病理诊断、判断预后、指导治疗.但小儿由于其生理特点,穿刺中不配合,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贾君慧;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16例颈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据卫生部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目前约有活动性肺结核451万人.有资料显示占全身骨关节结核首位的脊柱结核发病率占结核病总人数的3%~5%,占肺外结核的15%.从庞大的人口基数看,我国脊柱结核患病人数众多,是相当严酷的现实[1].脊柱结核的特点是延误诊治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甚至死亡,而颈椎(包括上颈椎)结核发生在椎体被破坏后,发生后凸成角畸形甚至瘫痪的危险性更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月英;金小鹿;徐晓静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一种常见病,以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高位结扎、分段抽剥和分段结扎存在着创伤过大、痛苦多而影响美观、恢复时间较长和并发深静脉血栓等弊病.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6例(251条患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充分展现了微创治疗技术的优势,而且该方法较静脉腔内激光术更具优点,术后护理易掌握.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金伟飞;钟淑萍;胡寒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CSF、ox-LDL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试验组血清M-CSF、ox-LDL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M-CSF与ox-LDL成正相关(r=0.49,P<0.05),治疗后M-CSF下降幅度与ox-LDL下降幅度亦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M-CSF、ox-LDL水平,抑制了炎症过程,稳定了斑块.

    作者:王荣凯;赵志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微量泵持续静注胰岛素在急性颅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量泵持续静注胰岛素用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以入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分为G1,G2和G3 3组,每组患者又随机分为治疗亚组与对照亚组.对治疗亚组的41例患者应用微量泵持续静注胰岛素治疗,并与39例对照亚组的患者作比较.结果 GCS评分越低,血糖含量越高;血糖含量越高,预后越差.治疗亚组的存活率、良好率与对照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术中应用微量泵持续静注胰岛素治疗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可有效控制应激高血糖,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秀英;王明义;张悟;刘云兰;夏洪梅;孙士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体表面积、体质量指数对老年骨质疏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表面积(BS)、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对老年人膏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 794例老年人腰椎、髋关节的BMD值,并对其与BS等指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BS大的老年人其BMD大于BS小者,有显著性差异.在各种指标与BMD的相关性比较中,BS与BMD的相关性好,其后依次为:体质量、身高、OSTA得分(亚洲人自我骨质疏松筛查工具)、BMI.结论 BS比BMI等指标更能反映出人体体型对老年人BMD的影响.

    作者:柴栖晨;文晓林;周爱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探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对其施行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主观指标比较.结果 干预组主观指标有改善,较对照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方面均也明显改善;但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症状,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肺功能变化不明显.

    作者:宋素庄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完全胃肠道外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前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对提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作用,评价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及是否可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方法 将实验组40例行TPN营养支持的患者与对照组34例未行TPN营养支持患者的术前术后营养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营养状况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TPN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只有良好的护理才是TPN成功的保障.

    作者:王文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穴位按摩合腹部按揉对产后排便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揉对孕妇产后排便的影响.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的产褥期产妇12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穴位按摩+腹部按揉组(观察组)64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4例.观察首次排便时间和便时情况.结果 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排便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揉有利于改善产妇的排便情况.

    作者:李晓丽;李晓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药治疗脑中风的研究进展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通常是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具体定义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现今人类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三大疾病中发展快、恢复慢、死亡多、致残重的病种,给人类造成极大痛苦,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作者:徐伟峰;钱小刚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终共同病理过程.肾间质纤维化的特征是成纤维细胞和/或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并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CM)[1].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都是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因子.现就它们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陶松青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与感染、遗传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下肢大关节,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该病多见于男性青少年,起病隐匿,病程长,缠绵难愈,为临床上难治性疾病.西医主要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等治疗,但有一部分患者仍控制不佳且需要终身服药.

    作者:刘婷婷;冯修高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心率震荡现象及其临床应用

    1999年德国学者Schmidt等[1]首次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提出了心率震荡(HRT)现象,它是指心脏在发生室性早搏后,出现短期的心率波动现象.它以无创、简单、可靠等优点应用于临床,并不断显示其使用价值.1 HRT现象的概念

    作者:孙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托烷司琼联用亚镇静剂量异丙酚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常见恶心呕吐,发生率63%~84%,术后恶心呕吐(PONV)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更严重的是,呕吐可能会增加术后出血,在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在颈部形成血肿而造成气道梗阻的危险[1].因此,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尤为重要.托烷司琼是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对化疗和放疗以及妇科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所致的恶心呕吐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而异丙酚是否具有预防PONV的作用,各家说法不一.本试验旨在观察托烷司琼伍用异丙酚与单用托烷司琼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

    作者:刘诚;陈骏萍;葛鹬雯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联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70例

    目的 减轻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时的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米非司酮50mg 9:00、25 mg 21:00 口服,连续2 d,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后1 h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取器.结果 70例均安全取出.结论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联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戴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尼尔雌醇和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联合应用

    目的 分析绝经后妇女取环宫口扩张,取环的难易程度.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7月-2006年7月我院绝经后妇女取环术12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术前2~3d口服尼尔雌醇1mg和术时利多卡因5mL宫旁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单一术前2~3 d口服尼尔雌醇1 mg对照2组效果.结果 A组宫口大小4.5~5.5号,取环困难率15%;而B组宫口大小2.5~3.5号,取环困难率82%,2组有板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尼尔雌醇和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能减轻疼痛,扩张宫口,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任建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白藜芦醇对正常幼龄大鼠前列腺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正常幼龄大鼠前列腺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组,灌饲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剂量分别为5 mg/kg、1 mg/kg、0.5 mg/kg),连续3周,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 mg/kg,每周3次(周一,三,五).于第22天杀剖,分离前列腺、精囊和睾丸,称体质量,计算各腺体指数.结果 白藜芦醇5 mg/kg组的前列腺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减少(P<0.05).精囊腺前列腺全质量指数较之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各白藜芦醇给药组的睾丸质量和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正常幼龄大鼠睾丸生长无明显影响.白藜芦醇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白藜芦醇对正常幼龄大鼠的前列腺、精囊腺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体质量、睾丸生长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元全;何家靖;徐培平;杨家庆;张美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通络止痛软膏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通络止痛软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考察通络止痛软膏的抗炎作用;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考察通络止痛软膏的镇痛作用.结果 通络止痛软膏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提高小鼠热痛阈值.结论 通络止痛软膏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黄山;郭立玮;卞慧敏;姜淼;陆凯磊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桑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作用

    目的 观察桑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大鼠灌胃给桑叶总黄酮,测定给药前后血糖,血浆和肝脾组织SOD、GSH-Px水平.结果 桑叶总黄酮使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给药前后血浆SOD由(476.3±131.0)mIU/L升至(705.6±41.0)mIU/L,P<0.001,给药后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相比,肝、脾组织SOD分别为(32.0±3.4)mIU/g对(26.0±4.3)mIU/g,P<0.05,(246.0±12.7)mIU/g对(167.5±13.4)mIU/g,P<0.001,肝、脾组织GSH-Px分别为(52.6±7.1)IU/mg对(28.1±5.9)IU/mg,P<0.001,(195.4±27.2)IU/mg对(41.2±3.0)IU/mg,P<0.001,血浆GSH-Px变化不明显.结论 桑叶总黄酮有显著的降糖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作者:俞灵莺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检测卡快速检测细菌性阴道病

    目的 探讨应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取164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标本,同时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和Amsel标准检测BV.结果 与传统的Amsel标准相比,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81.2%,阳性预测值为80.8%,阴性预测值为93.2%.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致病因子胺较为可靠、快速、简便的诊断BV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荆莉玲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浓度在甲状腺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id glubulin antibody,TG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水平在甲状腺疾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6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10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32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和120例正常人分别检测TGA和TPO-Ab的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TGA和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3%和2%,单纯性甲状腺肿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和5%(与正常组比较P>0.05);甲亢组TGA和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33%和41%,原发性甲减组TGA和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67%和68%;桥本氏甲状腺炎组TGA和TPO-Ab的阳性率皆为100%,后三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提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GA和TPO-Ab的定量检测,甲亢组TGA和TPO-Ab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36.8±187.8)IU/mL和(159.6±93.0)IU/mL;原发性甲减TGA和TPO-Ab的浓度范围为:(986.0±564.0)IU/mL和(350.9±150.0)IU/mL;桥本氏甲状腺炎TGA和TPO-Ab的浓度范围为(3 245.8±2 137.0)IU/mL和(2 834.0±2 400)IU/mL,3组组间比较P<0.05,提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亢组、原发性甲减组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组患者TGA和TPO-Ab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性甲状腺肿组(P<0.05),且三组TGA和TPO-Ab的浓度范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定量检测TGA和TPO-Ab的浓度对甲状腺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翠;周迎春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中、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47例ITP小儿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前、用药后3 d(治疗中)、用药后1周(治疗后)的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比较其治疗前、中、后的差异.结果 Plt、PDW、P-LCR治疗前、中、后相互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PV治疗前与治疗中、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中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ITP使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明显,血小板的上述参数可以作为ITP治疗疗效的观察指标.

    作者:舒旷怡;许锴;陈小剑;金胜鑫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测定精浆和全精子中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活性及其比值在评价精液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精浆及全精子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LDH-X)活性及其比值在生育男性与不育男性中的差异,探讨其在评价精液质量中的应用.方法 以长链α-酮酸为底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实验组精浆及全精子中的LDH-X活性,并通过精子总数计算出精子LDH-X的活性、精浆/全精子中LDH-X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育A、B组精浆LDH-X活性大于生育组男性,精子LDH-X的活性则小于生育组.生育组、不育A组、不育B组、不育C组精浆/全精子中LDH-X的比值分别为0.403,1.134,2.749,4.251,各不育组与生育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同时测定精浆及全精子中LDH-X活性,并计算出精子LDH-X的活性、精浆和全精子中LDH-X活性的比值对精液质量评价是一种可靠的指标,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卢卫国;周迎春;何静;朱辉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9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中医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分湿热内蕴、阴虚内热、脾肾阳虚3个证型辨证施治,西药以泼尼松及对症治疗为主,对照组则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39例中完全缓解29例(74%),对照组39例中完全缓解20例(51%),经统计学处理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好,疗程短,复发率低.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营养治疗及食疗方法

    肾病综合征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儿童,主要有下列表现: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血脂症;④出现全身水肿.笔者对18例患儿以合理的饮食治疗及食疗方法,配合临床以激素冲击、扩容、利尿等药物治疗.使患儿全身水肿减退,尿蛋白转阴,低蛋白血症改善,获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付苏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泼尼松、非诺贝特和潘生丁治疗;治疗组3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愈肾汤,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庆元 刊期: 200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