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涛涛;丘继哲;邵水金
在对实验室标本进行考察时,发现1例标本左、右两侧髂总动脉均缺如(图1),鉴于此类变异对临床外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标本来源于长沙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为一老年男性标本(身长178 cm),经甲醛防腐固定,腹部结构和腹腔内器官完整.采用人类学非测量性观察和体质测量法,对比相关解剖结构进行综合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赖育鹏;孙建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神经系统研究领域,为了实现从完整的生物组织中获得其详细的形态结构及分子信息,科学家们做出了长久不懈的尝试和努力,也因此带动了相关领域研究技术的革新[1-2].传统方法中,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科研中采用多成熟的方法是组织切片和结构重建技术[3].然而,该技术大的缺点是大多数研究只能在极小范围的神经组织中进行,而切片会导致组织结构一定程度上的变形或破坏,同时所获得的组织信息仅为20~50μm的厚度[3],即使是使用当前先进的双光子显微镜,其可视厚度也不超过600~800 μm[4],这极大地限制了对脑内一些物质分布不同脑区基因表达情况的研究,也完全不能满足从组织的整体水平研究其结构-功能相关性的需求,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相关领域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满才;王向文;马玉婧;张昕;魏振刚;张亚武;马建忠;徐小东;张有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疏松结缔组织的观察是组织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实验中使用的铺片存在厚薄不均、有皱褶、染色易褪色等影响观察效果的问题,并且实验动物肠系膜利用率不高.现探讨了一种既能够保证质量,又能够一次性大批量制作铺片的方法,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冰;骆倩倩;刘同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缠绕神经元轴突所形成的管状节段性结构,其主要成分是70%脂类和30%蛋白质构成的鞘磷脂结构[1],而有髓神经纤维是大脑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检测髓鞘脂类表达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髓鞘染色方法[2-3].但LFB染色也有不同的复染方法,其染色效果亦有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成年鼠和幼鼠2种不同鼠龄阶段的大脑髓鞘LFB染色,比较焦油紫和伊红2种不同复染方法的优缺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合适的染色方法.
作者:杨德慧;古梓婷;赖胜敏;罗利;马宇昕;刘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miR-126对在体神经干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应用Allen法制作小鼠第10胸椎脊髓挫伤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期应用BMS评分对运动功能评估后,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损伤部位组织病理学及尼氏体的变化.RT-PCR检测miR-126、nestin、HOXA9表达量,同时免疫印迹检测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miR-126、nestin早期表达量下降,后期有所升高.HOXA9表达量则出现与其相反趋势.组织学检测早期损伤部位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尼氏体丢失,后期损伤程度减轻,尼氏体逐渐增多.BMS评分随神经元的增多而有一定程度的增高.结论:脊髓损伤后miR-126在促进神经干细胞生长增殖的同时,通过负向调节HOXA9表达提高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从而促进小鼠运动功能修复.
作者:张永涛;高渊涛;李宵;付明阳;田峰;李鹏飞;刘芳;王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髓突与颞叶脑回在冠状面上的对应规律,为影像学上通过髓突定位颞叶脑回奠定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选正常人脑标本,用广告颜料对颞叶脑回染色,作层厚6mm之冠状切脑片,选取其中典型层面,观察分析颞叶脑回与髓突之间的对应性并总结规律.结果:颞叶脑回所对应的髓突绝大多数为1支,极少数为2支.髓突方向在不同的冠状切面也是固定而且基本是对称的.结论:颞叶脑回与髓突之间在冠状面上有规律可寻,影像学上可以通过髓突在冠状面上定位颞叶脑回.
作者:李雪鹏;张业辉;纳青青;林炎生;张剑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笔者在对1具男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时,剥离胸前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发现,于胸大肌后下方,胸小肌前外侧方有一变异骨骼肌.此变异未见报道,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平英;陈仕杰;李莹;陈勇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夏季和冬季雌、雄蛙脑中ZENK蛋白的分布差异,为进一步研究ZENK蛋白在脑中的重要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夏季和冬季雌、雄美洲牛蛙各3只,以其脑组织为实验材料,应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ZENK蛋白的分布.结果;ZENK蛋白在冬季牛蛙脑中无明显的阳性细胞,而在夏季牛蛙脑中的分布较多,主要分布在大脑纹状体、背侧皮质、原始海马和原始梨状区,间脑和中脑的视前区、视顶盖和被盖核团以及小脑的Purkinje细胞层等,阳性反应较强,有些还可见阳性突起.且夏季雌、雄牛蛙中ZENK蛋白的分布区域略有不同.雌蛙在背侧皮质、纹状体、视前区以及背、腹前侧被盖核中分布较多,雄蛙在这些区域分布较少;而在小脑分子层、颗粒层以及延髓的中缝核中分布较多.结论:牛蛙脑中ZENK蛋白分布与其他动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能与其认知记忆、行为协调及视觉调节等有关;不同季节和不同性别牛蛙脑中ZENK的蛋白分布差异可能与其脑内的神经活动、雌二醇分泌及活跃的性行为相适应.
作者:任敏;徐冉;梁娟娟;张方;晏鹏;张盛周;吴孝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微课[1]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遵循视频资源制作的规律.教学信息的视听化处理[2]是微课设计中的关键技巧,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微课建设与应用的逐渐兴起,成为了研究热点.现探讨解剖学微课设计中教学信息的视听化处理技巧,旨在与大家分享经验,合力推动相关教学改革.
作者:杨光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腺苷对实验性股动脉狭窄远段微细血管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股动脉结扎)与对照组(股动脉下仅穿线,不结扎),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各分为光学微血管造影组、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组和Adora2a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组,分别于尾静脉持续注射腺苷.结果:腺苷可减少实验组股动脉狭窄远段的血流量及微细血管数量,且实验组腺苷Adora2a受体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腺苷在股动脉实验性狭窄模型中有缩血管作用,该作用与腺苷Adora2a受体含量的改变有关.
作者:王佳惠;史树堂;鲍红图;郑立双;郗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是当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1].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以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尚无经验.本教研室尝试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提炼和整理出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学学习内容,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校本教材,取得了初步效果.
作者:史杰;雷有杰;武新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程应激过程中,下丘脑神经细胞是否启动内质网应激,并通过影响HPA轴,引发神经细胞病理性改变,为应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每日束缚固定8h加冰水游泳5 min的应激大鼠模型,分为1、3、7、14、21 d组及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硫堇染色观察下丘脑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下丘脑神经细胞中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ATF4和CHOP的表达变化以及采用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系统(MMTC),进行蛋白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从应激第3天开始显著升高,7d达到高峰,21 d时又显著性降低;硫堇染色显示随应激时间的延长,下丘脑神经细胞发生水肿,尼氏体消失,细胞固缩浓染的病理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MMTC法分析显示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的表达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趋势,ATF4和CHOP的表达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增加.结论:应激导致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改变,同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提示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
作者:史为博;易善勇;王贺;牛世霸;王松军;李英敏;丛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长期以来,卫生高等职业院校解剖学教学模式是先课堂理论教学,后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中的课堂理论教学多为照本宣科或照屏宣科,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造成这种教学模式的原因是采用前苏联的学院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教师中心作用,教学成本低,结果是学生死记硬背人体形态结构知识点、考试点,没有达到预期教学质量目标.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多元化[1]的教学理念的引进,卫生高职解剖学教学模式需要改进.所谓“三边一体化”教学,是指边教学、边实验、边评价的一体化教学,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形成性评价.
作者:别永信;郝海峰;张孝芳;张晓;蔡青青;张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下调肌腱细胞中V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探讨V型胶原在损伤肌腱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设计干扰大鼠V型胶原2个亚基COL5α1和COL5α2表达的siRNA序列,转染大鼠肌腱细胞.检测V型胶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检测组织工程肌腱的胶原含量和胶原原纤维直径.结果:转染特定的siRNA后,V型胶原2个亚基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被明显抑制.抑制COL5α1和COL5α2亚基对胶原纤维形成的影响不同.结论:本实验探究了V型胶原对胶原纤维生长自聚的影响,为肌腱损伤修复提供有用的基础生物学信息.
作者:张国荣;李铁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麻醉解剖学是临床麻醉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麻醉实践之前必修的桥梁课程.而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构成了本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使用的《麻醉解剖学》(第3版)教材[1]包括11章、51节内容,其中理论讲述多而实验教学内容相对少,以目前的教学时数难以全面传授.以往的麻醉解剖学课堂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以挂图黑板或PPT课件讲解理论,剩余时间为学生示教标本内容,让学生自己观察标本,后简单实验操作.学生感觉听课枯燥难记,标本内容难以形成立体形态概念,进而勉强应付实验操作,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2].笔者利用Authorware多媒体软件制作麻醉解剖学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在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作者:陈华勇;朴成哲;金润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龙血素A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龙血素A与MCF-7细胞体外共培养(药物组)干预手段,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标志性蛋白Ki67 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ax、Bcl-XL/S的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存在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药物组Ki67表达显著减少,Bax表达明显增加,Bcl-XL/S表达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增高,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血素A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玉英;杨炳翠;贾琴;吴爽;李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观察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检测TNF-α和ICAM-1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肺组织结构未见异常,模型组有广泛充血水肿,肺泡腔有大量渗出液和炎细胞浸润,随时间延长,部分肺泡间隔增宽,管壁增厚,不同剂量姜黄素量组肺组织的损伤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模型组TNF-α和ICAM-1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不同剂量姜黄素组TNF-α和ICAM-1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且中剂量姜黄素组TNF-α和ICAM-1的表达水平低.结论:不同剂量姜黄素对大鼠急性肺损伤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以中剂量保护作用强,且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CAM-1的高表达有关.
作者:胡亚男;郭志刚;李银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持续光照后雌性大鼠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人工光照24 h,光照强度控制在300 LUX.光照80天后,用扫描电镜观察正中隆起表面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正中隆起无纤毛区细胞结构清楚,在室管膜表面可见大量大小不一的分泌颗粒.实验组正中隆起无纤毛区细胞结构不清,分泌颗粒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光照后雌性大鼠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分泌功能明显下降,这种改变可能与生殖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秦永;郝庆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该意见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有效地将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所谓科研反哺教学,指的是高校利用科研平台的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盛花;桂丽;黄大可;谢芬芬;祝晓梅;郑丽明;贾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性疾病,可导致损伤节段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至今未找到确切的治愈方法[1].有研究表明,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能力有限,主要与损伤后微环境中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及胶质瘢痕的抑制作用等有关,其中胶质瘢痕的形成是SCI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主要的障碍[2,3].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为重要的病理过程之一,其中为重要的炎症细胞是巨噬细胞,加之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对胶质瘢痕的形成有调节作用,因此现以巨噬细胞调节胶质瘢痕在SCI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宋公宇;章涛;张潜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