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钦席
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浆中含量高的一种凝血蛋白,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是急性蛋白之一[1],同时也是血浆中早分离出来的一种可溶性糖蛋白,其分子量为330 000~340 000,等电点5.5,沉降系数7.7~7.9,其分子为一个二聚体,呈长条状,长度50~60 nm,含有3对多肽链(Aα2、Bβ2、γ2),由二硫键连接.3条多肽链分别由独立mRNA转录,这3条基因相连成簇,均为不连续的单一拷贝基因,它们共同位于第4号染色体长臂q23-q32不到50 kD的核苷酸上,Fib共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含量较多,各占分子量的13.1%和14.5%,Fib在溶液中带负电荷,一旦失去这些酸性基因,则有利于聚合.传统上Fib水平主要是作为消耗性凝血的诊断指标,但近年来流行病学和大量的文献表明,它与心脑血管疾病、血栓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因而近年来对Fib的测定重新引起了重视,对其测定的精度及临床应用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Fib的实验室测定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曹海涛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磺脲类继发失效(SFS)后改用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NPH)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SFS的T2DM患者,停用原有口服降糖药,改为早餐前服格列美脲,睡前皮下注射NPH,治疗前后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胰岛素(Ins)、C-肽(C-P)、体质量指数(BMI)及肝肾功能.结果口服格列美脲联合睡前皮下注射NPH,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HbA1C均有显著性下降(P均<0.01),餐后2 h Ins、C-P明显上升(P均<0.01).结论格列美脲联合NPH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可起到显著改善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作者:吴伟琼;许美伦;刘伟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插管长度对胃肠减压效果影响.方法对182例不同身高患者胃肠减压插管进行观察.结果 182例患者胃管插入长度为45~55 cm,90例达贲门部(49.4%),在贲门上1 cm19例(10.4%),仅73例达贲门下2 cm(40.1%).胃管插入深度55~68 cm时胃管末端可达胃窦部,术后引流效果满意.结论个体身高不同,插管的长度也不尽相同,插管时一定要因人而异,以免胃管插入的长度不够而影响胃肠减压效果.
作者:郑应姬 刊期: 2005年第15期
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BTX)是由革兰阳性厌氧产孢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所产生的毒素,它有8个不同的血清型:A、B、C1、C21、D、E、F、G.现在临床上应用的是A型BTX(BTA).BTA是150 kD的多肽,它由100 kD的重(H)链和50 kD轻(L)链通过一个双硫链连接起来.
作者:赵丹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常见病,也是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56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钦席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大黄消炎痛含漱液对固定矫治的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做正畸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A组和B组患者戴入矫治器前1周、戴入后2周、4周、8周下颌前磨牙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结果固定矫治器的放置会使牙周临床指标显著增高,牙龈出现轻、中度炎症,应用大黄消炎痛含漱液漱口能使牙周临床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可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对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应用抗菌、消炎药物漱口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崔占琴;赵满琳;邱志香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癫痫持续状态是持续性脑节律紊乱引起的临床长时间反复发作,持续30 min以上,发作期间意识不恢复[1].长时间反复抽搐对小儿可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应及时紧急处理和精心护理,尽量争取在1~2 h控制发作,防止由于长时间抽搐造成脑损伤而产生严重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
作者:黄淑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随着胰岛素泵逐渐推广应用,其控制血糖优越性也逐步被认识.我科2004年应用美国MiniMed 508型胰岛素泵为10例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孙利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尤其是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尚有困难,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迄今肺癌的疗效尚不尽如人意.自1999年1月以来用PTX与DDP联合治疗常规方法未能奏效的非小细胞肺癌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井贵军;王圣常;王士金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医院的发展仅满足于应付日常医疗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面对临床中出现的大量未能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具有更多的未解之谜,就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解决这些难题,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调动医院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科研的发展,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已成为医院面临的难题.笔者仅就我院在科研过程中运用激励措施,促进医院科研的发展进行粗浅的探讨.
作者:刘燕清;陈德 刊期: 2005年第15期
胎盘植入是产科少见的危重并发症,产前很难诊断,多在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困难时经B超证实.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不仅发生于足月产,在中期妊娠引产中也有发生,如处理不当可发生产后大出血、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对于中期妊娠胎盘植入的处理,我院用5-氟尿嘧啶(5-Fu)配合产康颗粒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宁廷英;赵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初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IgG、补体C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形态等的改变情况.方法收集30份初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21份正常献血员的血样.用BN-100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IgG、补体C3.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用瑞氏姬姆萨法研究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计数P细胞、S细胞、正常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gG和C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3+、CD4+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各淋巴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免疫指标的异常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态的异常,提示可用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本病.
作者:陈建霞;许瑞环;黄望香;高清平;尹学念;程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手术期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1].现将我院近年来对手术期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晓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乙肝恐惧心理患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6月门诊的成年乙肝患者出现乙肝恐惧心理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结果 280例乙肝患者中发现有乙肝恐惧心理者63例.63例乙肝恐惧心理患者中,恐怕自己的病会变成肝硬化或肝癌的35例,怀疑自己的病已变为肝硬化、肝癌的11例,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影响学习、工作、劳动和家庭的17例.经治疗痊愈52例,好转8例,无效3例.结论成年乙肝患者恐惧心理的发病率较高,应引起社会关注和医务人员重视.
作者:祝丽萍;李颖;李上康;杨一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并逐步脱机.结果本组38例,31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余国亮 刊期: 2005年第15期
传染病的发病一般与季节、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传染病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不能满足学生的课间临床见习要求,利用病案教学不失为缓解、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宏章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10-12月收治住院的31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采取口服安宫牛黄丸,静滴清开灵注射液加西医脱水降低颅内压,应用脑细胞保护剂对症治疗,防治肺部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恢复期用自拟治瘫汤加上西医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的药物以及结合高压氧舱、理疗等康复治疗.结果临床治愈5例(16%),显效16例(52%),有效4例(13%),未愈2例(患者家庭经济困难,放弃治疗6%),死亡4例(13%),总有效率为81%.住院时间短5 h,长36 d,平均13.8 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Moss-Miami固定4例,USS固定3例,GSS固定8例,RF固定3例.结果经6~24个月的随访,按Steffee分级:优10例(56%),良6例(33%),可2例(11%).结论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邬哲慧;郭汉明;黄玉良;蔡宏华;缪海雄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在感染等因素作用下,极易发生低O2和CO2潴留,即Ⅱ型呼吸衰竭,有报道COPD急性发作期需行机械通气的比率(上机率)为10%~68%[1].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机械通气,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是维持患者有效通气的重要手段.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5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兰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根据医疗行政部门及司法机关对医疗差错的明确界定,护理差错就是诊疗护理工作中,因为医务人员的过失,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延长了治疗时间,但尚未造成患者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者称严重差错.因过失但未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无任何不良后果者称一般差错.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笔者就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71起护理差错的心理因素做进一步探讨,并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作者:华彩霞;沈干枝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