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性表达对发情雄性小鼠血清睾酮、雌二醇和间质细胞表达芳香化酶的影响

谢怡;孔燕;刘孝云;魏莎莉;杨戎;蔡家春;王应雄

关键词:性表达, 睾酮, 雌二醇, 芳香化酶, 间质细胞, 睾丸
摘要:目的:研究性表达对发情雄性小鼠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及睾丸组织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发情雄性小鼠性表达组与禁欲组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以及睾丸组织雌二醇含量;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睾丸组织芳香化酶表达水平.结果:发情雄性小鼠性表达组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性增高,性表达显著上调睾丸间质细胞芳香化酶表达;发情雄性小鼠性表达组睾丸组织匀浆上清液雌二醇浓度较禁欲组显著性升高.结论:性表达可能通过上调发情雄性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芳香化酶表达而提高外周血雌二醇水平.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牙釉质磷离子导入后磷元素含量的变化

    目的:比较分析磷离子导入下颌乳中切牙后,釉质中磷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5~7岁汉族儿童因乳牙滞留拔除的无龋下颌乳中切牙20颗.每颗标本从切缘中点,沿牙体长轴唇舌向对半切开,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电子探针微量分析法检测磷离子导入前后,下颌乳中切牙釉质磷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釉质表层下100μm内各深度磷元素含量,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釉质表层下50μm内各深度磷元素含量增值高于100μm处.结论:对乳牙进行磷离子导入,可提高釉质表层磷元素含量,磷元素含量的增值有随釉质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磷离子导入法在儿童龋病防治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卿;石四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目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制备AA大鼠模型,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AA大鼠滑膜细胞,并通过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FCM)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滑膜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特征,呈长梭形极向生长,FCM检测VCAM-1表达率94%以上.结论:成功地培养出了AA大鼠滑膜细胞,可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靶细胞.

    作者:张晓明;陈飞虎;黄学应;夏丽娟;刘永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尾状叶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尾状叶因具有独立的血管供应和胆汁引流系统,不管在哪一个分类体系中,都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肝叶.而且因其复杂的解剖学关系,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肝脏外科中受重视,并得到相应的发展.

    作者:汪坤菊;丁自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组胺H3受体的研究进展

    目前已发现4种组胺受体,即H1、H2、H3、H4受体;这些受体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广泛分布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在一些非神经细胞上也有表达,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作者:王卉;樊翌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组织学多媒体教学中认识论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多媒体教学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组织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微观的组织学内容用图片、动画等展现出来,优化了教学内容.

    作者:张荣宜;陈晓蓉;陈晓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尺侧浅动脉一例

    制作教学标本时,发现右侧尺侧浅动脉一例,此种变异较少见.女性标本,14岁左右,身高156cm,体形略胖,四肢无畸形.左侧尺、桡动脉及骨间总动脉未见异常.

    作者:李振;王泽军;周小兵;姚婕;李万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体双层大网膜移植重建结膜囊

    目的:研究自体双层大网膜重建结膜囊恢复正常眼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可行性.方法:用电凝器热烧伤的方法损伤实验家兔约1/2范围的球结膜、穹窿结膜和睑结膜.第2天,于腹上中线偏左剪开约3cm长的切口,暴露胃小弯部,剪取少许大网膜放入含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待用.将电凝损伤坏死区的结膜分离去除,大网膜呈双层折叠式覆盖于损伤区,10-0尼龙线褥式缝合大网膜和结膜的交接部分.结果:术后12d,全部大网膜与结膜缘融合生长,眼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得以逐渐恢复,角膜无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结论:自体双层大网膜重建结膜囊是治疗睑球黏连性疾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易伟斌;赵旭丽;胡竹林;王廷华;徐岩泽;罗哲文;李妍;陈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并腿畸形伴泌尿系统畸形胎儿一例

    孕妇22岁,孕2产1,人流1次,无家族史,无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因妊娠33周+4,难免早产入院.住院期间B超检查均未发现有胎儿畸形,仅见羊水量少.

    作者:陈晓岚;陈芬;汤银娟;莫艳秀;李石旺;周新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成绩倒置式计算和交互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如何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是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作者:李立新;曹小明;江会勇;余修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2X7受体在神经系统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P2X受体是对ATP及其类似物敏感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迄今已从哺乳动物成功克隆出7种P2X亚单位(P2X1-7).P2X7受体(P2X7 receptor, P2X7R,曾被称为P2Z)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倍受关注.

    作者:王丽雁;蔡文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数字化人体喉的三维重建及其可视化

    目的:构建基于PC的喉部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喉部解剖教学、虚拟喉科手术及临床喉外科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数字化三维解剖学依据.方法:从第三军医大学采集的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提取会厌软骨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的断层图像,在PC机上经数据分割、对位重建、平滑处理和三维显示等步骤,完成对喉部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完整地重建了喉部各重要结构,可显示喉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论:该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较好地重建喉的可视化模型,重建结构逼真,能展示喉的真实面貌,该结果可应用于喉外科手术辅助教学以及手术入路的辅助设计等.

    作者:郭庚;张绍祥;王斌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讨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石.但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枯燥,难懂,难记忆.

    作者:颜京霞;王海涛;高俊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成人教育学生断面解剖学教学改革浅谈

    随着CT、MRI、B超等医学诊疗技术的广泛普及,人体断面解剖学作为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倍受重视.

    作者:李明;吴海萍;李建忠;刘学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银杏内脂B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神经炎性细胞毒作用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银杏内脂B(BN52021)抑制细菌脂多糖诱导的脑内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和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在颞叶皮质、海马及基底核中的表达.结果:脂多糖(LPS)第4脑室注射使模型动物学习和记忆功能减退,模型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在颞叶皮质、海马及基底核中细胞数量明显增加.BN52021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与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在颞叶皮质、海马及基底核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和阳性染色灰度上升.结论: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可抑制LPS诱导的脑内神经炎症,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艾滋病相关痴呆等以中枢炎症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变均有治疗作用.

    作者:陈明峰;丁文龙;刘文超;顾红玉;胡金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男性上肢三大长骨大长的回归方程

    目的:探讨用上肢长骨的残骨某一项指标建立肱骨、尺骨和桡骨大长的回归方程,推算人体身高.方法:选男性肱骨、尺骨和桡骨50例,左、右共100侧肢体.用人体测量仪器,按体质人类学测量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测量,所得值经统计学分析后,分别与肱骨、尺骨和桡骨大长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经相关分析建立了肱骨大长回归方程17个,尺骨大长回归方程8个,桡骨大长回归方程11个.结论:若能测得上肢长骨残骨的某一项指标,就可用所建立的回规方程推算该骨的大长,在法医学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敦林;陈洪;虞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数学解剖学——有待开拓完善的新兴分支学科

    数字解剖学(Digital Anatomy),是运用科技发展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对人体进行研究后,在人体解剖学领域中,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数字化人体(Digital Human)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结构数字化,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看得见的人体形态,为此曾称之为数字化可视人体(Digital Visible Human);

    作者:钟世镇;张绍祥;欧阳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炎症阑尾组织肥大细胞异质性

    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人及多种动物体内,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已发现肥大细胞内含有许多以往人们尚不了解的生物活性物质,其功能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李英;程建青;杨国仪;范红斌;杜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Abi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Abi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41例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Abi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12例人NSCLC石蜡切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检测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Log-rank检验Abi1表达与生存时间的关系,Cox模型作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41例肺癌中Abi1 mRNA的表达较癌旁肺组织高,光密度比值分别为1.9±1.0和1.0±0.6,差异有显著性;肺癌Abi1 mRNA的过表达与肺癌的分期、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Abi1主要表达在癌细胞胞质,Abi1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Abi1与肺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并有可能成为新的预后指标.

    作者:杨剑锋;刘莉萍;曾德余;陈森林;杨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nm23蛋白在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nm23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nm23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分布,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结果:nm23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中随着维生素E琥珀酸酯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上调,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微丝肌动蛋白逐渐减少,呈碎片状.结论:nm23蛋白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展有关.

    作者:宋晓冬;赵冬梅;刘颖;杨军厚;顾心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维医学图像的交互式图形处理器快速重建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医学三维图像交互式重建系统,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手术计划等领域.方法:在GPU重建算法基础上使用了八叉树空间结构和多边形辅助光线投射方法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分别用基础算法和优化后的算法对一组CT图像进行重建,验证优化效果.结果:本研究实现的优化算法在真实医学三维图像重建中得到了高质量的重建结果,并且比原有的基于GPU的重建算法快2~3倍.结论:本研究实现的三维重建系统能有效加快重建速度,实现交互式快速重建.

    作者:顾平;王满宁;宋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