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上肢三大长骨大长的回归方程

王敦林;陈洪;虞琴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 肱骨, 尺骨, 桡骨, 残骨, 最大长
摘要:目的:探讨用上肢长骨的残骨某一项指标建立肱骨、尺骨和桡骨大长的回归方程,推算人体身高.方法:选男性肱骨、尺骨和桡骨50例,左、右共100侧肢体.用人体测量仪器,按体质人类学测量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测量,所得值经统计学分析后,分别与肱骨、尺骨和桡骨大长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经相关分析建立了肱骨大长回归方程17个,尺骨大长回归方程8个,桡骨大长回归方程11个.结论:若能测得上肢长骨残骨的某一项指标,就可用所建立的回规方程推算该骨的大长,在法医学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医学图像的交互式图形处理器快速重建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医学三维图像交互式重建系统,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手术计划等领域.方法:在GPU重建算法基础上使用了八叉树空间结构和多边形辅助光线投射方法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分别用基础算法和优化后的算法对一组CT图像进行重建,验证优化效果.结果:本研究实现的优化算法在真实医学三维图像重建中得到了高质量的重建结果,并且比原有的基于GPU的重建算法快2~3倍.结论:本研究实现的三维重建系统能有效加快重建速度,实现交互式快速重建.

    作者:顾平;王满宁;宋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铁苏木精整块染色显示线粒体的方法

    线粒体的光镜教学切片标本通常是以幼年小动物,如小白鼠或蛙类的小肠、胰、肝和肾为材料.其制片染色方法也较多,但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为Heidenhain铁苏木精染色法[1-4],其优点是:结构清晰、方法可靠,而且不易褪色,便于长期保存,但操作步骤烦琐,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试剂材料.

    作者:黄崇芳;姚建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腮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受体3(VEGF C、VEGFR-3)在腮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腮腺癌标本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并计算其阳性表达率.结果:VEGF-C、VEGFR-3在腮腺癌中显著表达,其阳性率分别是51.6%、48.4%,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VEGF-C、VEGFR-3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为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提供了条件,可以作为判断腮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先德海;钟建桥;张西北;余崇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膝关节关节软骨的三维构建

    目的:构建膝关节关节软骨的三维模型,为开展膝关节数字医学研究进行模型构建的探索.方法:人体成年新鲜膝关节标本1例,行CT、MRI扫描,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及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图像配准,构建膝关节骨、关节软骨结构.结果:利用Mimics 10.01软件构建关节软骨的三维模型,并形成骨-关节软骨复合模型,导入Geomagic软件中与CT构建的骨三维模型相配准,再次导入CT影像中进行逐层微修饰,验证关节软骨分割效果.终建立具有骨、关节软骨的三维膝关节模型.结论:三维图像重建技术与图像配准技术可将CT、MRI图像两者结合起来,发挥其各自优势,构建出形态较好的膝关节三维模型.

    作者:李鉴轶;赵卫东;余正红;聂兰英;张美超;唐雷;欧阳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数学解剖学——有待开拓完善的新兴分支学科

    数字解剖学(Digital Anatomy),是运用科技发展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对人体进行研究后,在人体解剖学领域中,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数字化人体(Digital Human)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结构数字化,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看得见的人体形态,为此曾称之为数字化可视人体(Digital Visible Human);

    作者:钟世镇;张绍祥;欧阳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内向矫正性钾通道Kir4.1和Kir7.1在大鼠睫状体的分布

    目的:在蛋白水平探讨Kir4.1和 Kir7.1在大鼠睫状体的分布情况.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记在冰冻切片上检测Kir4.1和 Kir7.1在大鼠睫状体的分布和定位.结果:Kir4.1蛋白分布于睫状体的色素上皮细胞和无色素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胞膜,内层的无色素上皮细胞免疫活性较强,免疫双标显示Kir4.1蛋白与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重叠分布,Kir4.1蛋白免疫活性在睫状体的扁平部和睫状突上无明显差异.Kir7.1蛋白分布于睫状体的无色素上皮细胞和睫状肌,与特异性标记睫状上皮的Ezrin蛋白双标显示Kir7.1分布在无色素上皮的基底面,其免疫活性在睫状突强表达,在睫状体扁平部弱表达.结论: Kir4.1和 Kir7.1均分布于大鼠睫状体的无色素上皮的基底面,可能与房水的生成有重要关系.睫状肌的Kir7.1分布,与调节睫状肌的舒缩、参与房水的排出密切相关.

    作者:蒙艳斌;潘爱华;周聪发;何旭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基于冠状面数据的肝静脉和肝内门静脉的三维重建

    目的:构建基于肝连续薄层冠状断面数据集的肝静脉和肝内门静脉的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方法:应用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获取1例肝的连续薄层冠状断面数据集;采用体绘制和面绘制的方法,通过人工干预对数据集中肝内管道系统进行人工识别提取和图像数据分割;运用3D医学可视化软件实现三维重建,构建肝静脉和肝内门静脉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肝静脉和肝内门静脉的可视化模型可清晰显示门静脉及其分支和肝静脉及其属支的空间构形,真实地再现了肝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复杂的空间毗邻关系.模型中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可单独或总体显示,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并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血管分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结论:高质量的二维图像、精确的数据分割和合适的三维重建方法保证了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作者:娄丽;刘树伟;赵振美;王平安;汤煜春;谢永明;徐严滨;李振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2X7受体在神经系统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P2X受体是对ATP及其类似物敏感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迄今已从哺乳动物成功克隆出7种P2X亚单位(P2X1-7).P2X7受体(P2X7 receptor, P2X7R,曾被称为P2Z)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倍受关注.

    作者:王丽雁;蔡文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性表达对发情雄性小鼠血清睾酮、雌二醇和间质细胞表达芳香化酶的影响

    目的:研究性表达对发情雄性小鼠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及睾丸组织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发情雄性小鼠性表达组与禁欲组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以及睾丸组织雌二醇含量;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睾丸组织芳香化酶表达水平.结果:发情雄性小鼠性表达组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性增高,性表达显著上调睾丸间质细胞芳香化酶表达;发情雄性小鼠性表达组睾丸组织匀浆上清液雌二醇浓度较禁欲组显著性升高.结论:性表达可能通过上调发情雄性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芳香化酶表达而提高外周血雌二醇水平.

    作者:谢怡;孔燕;刘孝云;魏莎莉;杨戎;蔡家春;王应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鼠大脑皮质有髓神经纤维老年性改变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普遍存在老年性轴突变性和髓鞘破坏.方法: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体视学方法分别对青年组(6~8月龄)和老年组(18月龄以上)Long-Evans大鼠大脑皮质及皮质内有髓神经纤维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老年大鼠的皮质体积,皮质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总长度和总体积以及直径较年青大鼠有所下降,但这些降低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大鼠大脑皮质不存在显著性有髓神经纤维退行性改变.

    作者:张伟;杨姝;李琛;汪维伟;唐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AG组、维酶素(V)组、黄芪建中汤(HJD)组,观察大鼠胃黏膜、空肠黏膜、肝和胰外分泌部组织中的糖原含量、SDH、LDH、ANAE和ACP活性.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一般状况欠佳,体质量明显减轻;大鼠胃黏膜萎缩、变薄,胃黏膜炎症程度积分和胃黏膜糜烂程度积分明显升高,而胃黏膜厚度和腺管总长度明显降低;空肠和肝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大鼠上述脏器的糖原含量、SDH、ANAE、ACP和LDH活性多数显著降低;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维酶素组.结论:脾虚型CAG状态下,机体存在多脏器代谢紊乱,黄芪建中汤对之有良好的复健作用,其疗效显著优于维酶素.

    作者:刘旺根;蒋时红;王琦;王雪萍;吴景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运用人体解剖学知识分析神经系统临床的病例

    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复杂的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且相对复杂,课堂上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理论与临床的联系,现就神经系统病例中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两类进行归纳和分析,以示参考.

    作者:王敦林;虞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B16黑色素瘤组织中上皮型钙黏附分子和S-100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B16黑色素瘤小鼠体内上皮型钙黏附分子与S-100蛋白的表达在肿瘤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C57纯系小鼠分为12d和25d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肿瘤组将B16黑色素瘤细胞人工植入C57小鼠背部皮下,制荷瘤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病变中心区及交界区皮肤上皮型钙黏附分子和S-100的表达.结果:12d肿瘤组肿瘤组织中S-100蛋白表达的面密度和数密度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25d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上皮型钙黏附分子表达的面密度和数密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上皮型钙黏附分子和S-100蛋白的异常表达在皮肤黑色素瘤的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程度可作为判断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纪长伟;倪秀芹;贾立敏;朱保国;郭文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讨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石.但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枯燥,难懂,难记忆.

    作者:颜京霞;王海涛;高俊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西毛南族与10个群体的遗传关系

    目的:了解广西毛南族15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CSF1PO、TPOX、TH01、vWA、FGA)的遗传多态性,探讨11个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PCR-STR及基因扫描识别技术,研究广西毛南族143名无关个体15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计算11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并结合有关资料分析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15个STR位点共检出129个等位基因,390个基因型,其基因频率分布在0.0035~0.5385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697,个体识别力除TPOX位点外均大于0.8,累积个体识别力大于0.9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率大于0.99999918;广西毛南族与广西其他几个少数民族之间的遗传距离近,与汉族各群体、维吾尔族群体的遗传距离远.结论:广西毛南族15个STR位点除TPOX位点外均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是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鉴定的可选位点;毛南族与广西少数民族之间的遗传距离近于其与国内其他群体的距离.

    作者:徐林;邓琼英;朱少键;李松峰;周丽宁;龚继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蒙古沙土鼠脑底Willis环变异类型的分析

    目的:观察沙土鼠脑底Willis环变异类型情况,分析其与脑缺血造模成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在解剖镜下对脑底Willis环进行了观察和分类.结果:前交通支存在3种类型:完整、细弱和缺失,其比例分别是54.9%、14.8%和30.3%,后交通支也是完整、细弱和缺失3种类型,其比例分别是9.8%、76.2%和13.9%.综合考察,前、后交通支都完整的占5.7%,前、后交通支都缺失的占6.6%,前交通支完全而后交通支细弱的占41.8%,其余前交通支完整后交通支缺失、前交通支缺失后交通支细弱和前后交通支均细弱的情况共占45.9%.结论:沙土鼠Willis环前、后交通支存在多种变异,尤其是后交通支多数是存在的,但其管径细弱,处于无功能或功能极弱的情况.交通支功能差的沙土鼠适宜制备脑缺血模型.

    作者:杨慧;杜小燕;刘瑜;王珏;王钜;董小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分小节多元化教学法在口腔颌面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是重要的口腔基础学科之一,是临床教学中的前期课程,口腔颌面部是生命中枢及许多重要器官所在之处,且区域相对狭小,解剖结构极为复杂,与临床多个学科密切相关[1].

    作者:张旭东;王旭;董福生;王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尾状叶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尾状叶因具有独立的血管供应和胆汁引流系统,不管在哪一个分类体系中,都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肝叶.而且因其复杂的解剖学关系,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肝脏外科中受重视,并得到相应的发展.

    作者:汪坤菊;丁自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国数字人脑部体数据的任意切面绘制

    目的:实现医学断层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及任意切面显示.方法:结合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的2种方法:表面绘制方法和体绘制方法,采用以三维矩阵数值运算与逻辑运算为基础的体数据面绘制算法.结果:可以从任意角度和位置来观察切面的形状、大小、灰度分布等各种生理病理特征.结论:通过分析子矩阵分解算法解决实时性要求与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的矛盾,克服了表面绘制不能体现内部数据的缺点,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绘制的速度问题.

    作者:熊小飞;唐雷;龚辉;曾绍群;骆清铭;刘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Nucleostemin特异性RNA干扰联合化疗药物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作用

    目的:探讨Nucleostemin(NS)特异性RNA干扰(RNAi)联合4种化疗药物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长的影响.方法:NS特异性RNAi表达载体转染Eca-109细胞;实验分为沉默组、正常组、单纯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提取各组肿瘤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NS的表达;利用镜下细胞形态观察和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各组NS基因表达量低于单纯用药各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低于单纯用药各组,而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用药各组.结论:4种化疗药物与NS特异性RNAi联合对Eca-109细胞具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

    作者:胡静;冯玉宽;郑学芝;蔡子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