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

贾淑英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道, 护理
摘要: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我院于1998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48例肺心病患者,在治疗上采取整体观念、结合措施、个别对待,并着重加强呼吸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与血糖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后血糖水平与临床分度的关系,探讨对窒息儿进行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0例窒息儿与5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动态对比观察.结果窒息新生儿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以重度窒息组更明显.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出现糖代谢紊乱,对窒息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是常规判断其病程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林春繁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7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掌握空气灌肠适应证,提高整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780例空气灌肠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整复成功631例,失败146例,整复成功后复套3例,后两者均行手术整复.结论①小儿肠套叠治疗应首选空气灌肠,非到必要时不主张手术治疗;②肠套叠整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肠壁的水肿、粘连和坏死;③空气灌肠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要细心和有耐心.

    作者:崔彩霞;周存河;徐宝生;史振阳;宗会迁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自拟香英汤治疗萎缩性胃炎50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慢性胃炎发病总数的30%.许多学者认为,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不可逆转,且为癌的前期病变,其癌变率达1.5%,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自拟香英汤治疗该病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文丽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28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记录已成为病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观察记录.护理记录分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2种.笔者于2003年2月对我院护理记录进行抽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秀青;赵红;李秀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食管癌术后便秘致心肌梗死猝死2例

    我科近3年发生2例食管癌术后因便秘致心肌梗死猝死,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7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入院,经相关检查诊为中段食管癌,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常规准备后行开胸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上吻合术,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可,7d拔出胃肠减压进食.第10天于床边大便时,便秘,用力时突然心前区剧痛、休克,心电图证实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丁晓明;刘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红花是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是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之一.现代药物研究表明,其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有红花黄色素、红花甙、红花醌甙及新红花甙等,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综述如下.

    作者:时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复方田七跌打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自产复方田七软膏在动物实验中的疗效.方法设计软组织挫伤打击器对小白鼠造成人为挫伤的动物实验,分2期通过外表和组织学观察复方田七跌打软膏的消肿、止痛、去瘀的效果.结果复方田七软膏组的评分较樟脑组和对照组低,显示其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结论复方田七软膏具有明显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周富飞;朱小强;侯粤峰;杨继清;史先东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新生儿呼吸暂停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新生儿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超过20s,并伴有心率减慢(HR<100次/min)、发绀及肌张力减低,甚至血压下降,是儿科危险征象,可发生于任何胎龄的新生儿.据近几年国内报道,早产儿呼吸暂停以原发性为多见,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所引起;足月新生儿若发生呼吸暂停,则多有原发病史,以继发性为主,其诱因很多[1].为了减少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病率,笔者对本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58例足月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进行回顾性诱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笑青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单侧输尿管结石并发肾重度积水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体会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自然科学与医学的成功结合,无创伤性,安全有效.输尿管结石并发肾重度积水是尿石症中严重的.我院2000年6月-2003年12月对10例单侧输尿管结石并发肾重度积水行ESWL,其治疗疗效如下.

    作者:殷荣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情志内伤与冠心病

    心理因素与冠心病(CHD)发病关系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和心身医学工作者、心血管医生的普遍重视.中医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源远流长.中医理论以生命活动的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思想之一,认为心理与躯体以及人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动态平衡协调的.形神合一,七情由五脏六腑化生,并主宰五脏六腑之功能.心理、社会的不良刺激可致情志内伤,心身失调而发病.中医学中的情志致病的思想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探讨A型行为模式、负性情绪应激与CHD发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关系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赵益业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痛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相关文献,笔者就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梅璇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五代至清长寿者的长寿相关基因组合与环境对其寿限的影响

    从<宋史>、<明史>、<百部地方志>等资料中通过考证后对人物有关的遗传、环境、疾病等材料进行粹取并分类计算统计.①百岁以上的老人是散发的,但也记有2个长寿家族.②凡长寿者具有表型为强抗性、心理中和、抗衰老、高智能、特殊体态或功能及强适应性之一或多种基因组分者.③寿限受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社会或疾病等环境的影响较大.结论:①凡具有2~3组的佳基因组合者,其获得大于100岁以上寿限的概率较高.②某些性状如体质、心理、适应性等虽具有遗传基础,但其表型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表达而定势的.

    作者:林乔;吴斌;王米渠;李炜弘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脑梗死中脏腑实验性诊断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参考指标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中脏腑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N)功能在临床诊断上的结合点.方法用中脏腑实验性诊断参考指标与中脏腑主要证候量值(风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脏腑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5项指标测定值均显著高于中经络和对照组.结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测定可作为中脏腑微观辨证或临床实验性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梁耀基;谌剑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并且不断出现新型ACEI药物,不仅因为ACEI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同时还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延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进展,保护改善肾功能,改善糖代谢,逆转左室肥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由于它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服用方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未达到应有的范围,尚具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香华;刘晓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若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常致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由于该骨折属于近关节部位骨折,加之合并肩关节脱位,治疗难度大,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危险大,易遗留功能障碍,所以多主张开放复位内固定.我科1996-2002年收治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田恽锁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275例脑梗死起病后就诊时间及诊疗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及诊疗的相关因素,如到达医院后完成头颅CT检查的时间、抗栓治疗的类型.方法收集200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75例,能提供发病后到达医院时间、头颅CT检查完成的时间等资料.结果 275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发病后3h内到达医院者21例(7.64%),6h和24h内到达医院者分别为23例(8.36%)和57例(20.73%);由救护车接入医院者26例(9.45%),均为城镇居民.到达医院后30min内完成头颅CT检查者45例(16.36%),1h内完成CT检查者107例(38.91%).11例符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适应证,只有3例(1.09%)完成.有179例(65.09%)行抗栓治疗.结论院前延误是脑梗死延迟就诊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宣教和充分使用120急救系统;院内诊疗欠规范有待改善.

    作者:罗伟良;刘武;邱金华;许南燕;黄耀忠;徐剑斌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透析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透析室的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和各种消毒剂,这些均易造成透析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对其危害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对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赵永秀;庄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降脂颗粒防治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标准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乙醇灌胃、CCl4菜籽油溶液注射,联合建立复合脂肪肝动物模型[1].随机分为10组,A1,A2为空白对照组,B1,B2为模型对照组,C,D为降脂颗粒大、小剂量预防组,E为东宝肝泰预防组,F、G为降脂颗粒大、小剂量治疗组,H为东宝肝泰治疗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处理,A1,B1,C,D,E组于实验第16天,A2,B2,F,G,H组于实验第46天处死动物,取血及肝组织做肝功能、血脂、肝脏内脂质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①C,D组与B1组比较,F,G组与B2组比较,各项肝功、血脂指标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有改善(P均<0.01).②C,D组与E组比较,F,G组与H组比较,各项肝功、血脂指标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降脂颗粒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尤以高剂量预防及治疗组作用显著.

    作者:夏国栋;谢朝良;杨华秀;孙同郊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360例胸腔积液超声诊断分析

    胸腔积液为一常见病症,以往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但其准确性及指导穿刺不如B超准确,超声检查对肋膈角处的少量积液及胸腔内的大量积液都可准确迅速做出判断,而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模糊及一侧胸腔的大片状密度增高,尤其是少量积液X线难以区分是胸膜粘连、肥厚还是积液,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检出胸腔积液患者3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扈长旭;关中礼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脑脊液特种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用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已有1000a的历史,但至今脑脊液常规检查,如细胞计数与分类、糖与蛋白定量、革兰染色、细菌培养仍然是主要检查内容[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相应地对这些疾病有评估及诊断价值的实验室研究也越来越多,同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脑脊液蛋白成分的变化往往反映感染的性质和类型.现对脑脊液蛋白质测定及临床应用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英武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