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对脊髓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影响

刘曾旭;刘德明;王文敏;杨宝林;龙飞

关键词: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复方丹参,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大鼠按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用NADPH-d组化方法测定NOS神经元变化,并做图像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大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脊髓前角内的NOS阳性细胞增多,表达升高;而后角内几乎未见阳性细胞.结论:脊髓损伤大鼠经过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脊髓前角内NO的合成增加,但后角内NO合成下降.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内侧膝状体形态、血供和来源动脉的病理学改变

    目的:研究老年人内侧膝状体的形态、毗邻及供血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和病理改变.方法:体视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60~80岁年龄的脑内侧膝状体的形态、毗邻和血供情况;取内侧膝状体来源动脉(大脑后动脉)光镜下观察动脉壁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内侧膝状体呈半球形,动脉来源于大脑后动脉的分支,即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丛后内、外动脉和丘体动脉,每侧有小动脉(6.8±1.5)支,大脑后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者占88.3%.结论:内侧膝状体动脉细小,仅由大脑后动脉供血,动脉硬化可致小动脉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可能是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子明;田清友;刘学钧;周洪霞;张宇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巨大肾双输尿管伴双侧多支肾动脉一例

    在解剖实习中,发现左肾巨大、双输尿管,并伴双侧多支肾动脉、肾副动脉一例.报告如下:男尸,约40岁.

    作者:刘万福;王登科;苏鸿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先天性回肠、盲肠不连接及结肠发育不良

    2003年5月9日,男婴,体重3200 g,足月平产,坐高50 cm,能吸吮,已哺乳;外观头、颈、躯干、四肢无异常.出生36 h后出现腹胀、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无排便、排气、发吭、呼吸急促,收住入院.入院后,当时护士给予肛门插管排气处理一次,无排气,肛管无排便.立即抱入X光室胸透,发现右肺有大片阴影,膈下有游离气体,婴儿无呼吸、心跳、随即死亡.经解剖发现,心、肺、肝无异常,打开腹腔后,有大量的胎粪溢出,经纱布擦洗处理.

    作者:戴宏;马立成;杜发生;吴亚俊;李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舌下神经与迷走神经交通一例

    作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舌下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存在交通支,现报道如下:该例标本的右侧舌下神经自舌下神经管出颅后,位于迷走神经、副神经与颈内静脉的内侧,当其下降到颈部时,绕过迷走神经的后侧和外侧,继而经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下降,在下颌角水平呈弓形越过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外侧向前入舌,同时发出一交通支,该交通支起始处横径0.07 cm,长4.85 cm,伴迷走神经的外侧走行,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下方3.31 cm外汇入迷走神经,迷走神经的行程与分支均正常.

    作者:曲永松;吕美玲;安月勇;孙文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马CA1区穿孔突触数与联合学习成绩优良相关性

    目的:研究联合学习是否伴有海马内突触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对小鼠进行行为训练(联合学习),然后根据成绩分绩优组和绩低组.取海马CA1区辐射层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并定量研究单位切片面积内的突触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绩优组的穿孔突触数显著增加了2倍,而绩低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小鼠海马CA1区的穿孔突触增多是联合学习成绩优良的重要形态基础.

    作者:张紫福;杨正伟;李坤;魏祥云;张艳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化学物质对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性,以期找到体外有效增加其神经元生成的化学物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培养体系,分别被各种化学物质诱导分化,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不同化学物质诱导神经元生成的比例.结果:白介素-1α促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神经元生成,天麻素、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呈抑制效应,雌二醇、葛根素、牛蒡子苷、人参皂甙Rg1无明显作用.结论: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方向可被环境信号调控.白介素-1α是上述化学物质中唯一有望增加植入后神经元产量的细胞因子.

    作者:李怡;邢萱;赵仑;娄淑杰;何成;路长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四氯化碳大鼠肝硬化形成早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目的:探查大鼠四氯化碳肝硬化形成早期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粘度等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数的变化.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肝组织HE和天狼猩红染色,下腔静脉取血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肝硬化7 w鼠的肝组织中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并开始形成假小叶.对照组和肝硬化组间红细胞数和全血粘度的差异不明显;实验4~5 w后,肝硬化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四氯化碳大鼠肝硬化模型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多项血液流变学参数在第5 w后出现明显异常,比形态学上出现典型肝硬化表现约提前了2~3 w时间,为临床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卫光;潘文萧;沈芳;田珑;夏家骝;严宗毅;文宗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退变椎间盘组织的基因表达谱

    目的:研究人类退变椎间盘的基因表达谱,分析人退变椎间盘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按条件优化的一步法抽提人退变及正常椎间盘组织的总RNA各3例,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2组椎间盘cDNA的探针,与含有40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对所获得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4096条基因中,有差异表达的基因706条,358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298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在有差异表达的基因中,细胞凋亡相关类蛋白8条,其中上皮细胞膜蛋白(EMP-1)基因的表达上调明显.结论:退变椎间盘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椎间盘退变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胡明;张传森;陈道运;叶勇;熊绍虎;张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组织学与胚胎学》网上课程的实践与意义

    学生们在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看不见摸不着,往往感到专业名词乏味杜燥、教学内容抽象难懂.为此,我们结合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制作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网上课程>,进行网络教学尝试.网络教学是一种教育创新,它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之目的.

    作者:贾雪梅;方秀龙;陈晓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以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供角朊细胞生长

    体外角朊细胞培养已有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角朊细胞(Keratinocyte,KC)生长状况、结构功能及生物学特性的不断了解,培养技术日趋完善.比较成熟的是以NIH3T3细胞作为饲养层,有血清培养法[1]和无血清培养法[2],前者可以培养出整张细胞膜片用于临床;后者用于对KC特性的实验研究,但3T3细胞作为异种细胞,存在伦理学问题及潜在的危害,因此本研究用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KC,旨在观察其促贴壁、生长和分化作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车鹏程;孙红;陈铎;王学礼;张松林;孙世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癌基因c-erbB2、c-myc和抑癌基因p16、p53在口腔鳞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协同作用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c-myc和抑癌基因p16、p53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蛋白表达及其协同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对口腔鳞癌中4种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研究.结果:口腔鳞癌中c-erbB2、c-myc、p16和p53的蛋白表达阳性率依次为46.67%、60%、86.67%和63.33%.肿瘤部位不同,erbB2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腭癌和口底癌中的erbB2蛋白表达都明显高于唇癌和牙龈癌中的erbB2表达.c-myc蛋白表达与p16蛋白表达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以上4种基因的蛋白表达增高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c-erbB2蛋白过表达在腭癌和牙龈癌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c-myc和p16蛋白表达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作者:刘乃国;张卫群;吴淑华;单长民;吕增华;曹同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建立去卵巢(OVX)和雌激素替代疗法动物模型,2个月后用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方法观察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一氧化氮合酶(NOS1)的变化.结果:在OVX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ChAT和NOS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雌激素(E2)替代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OVX+雌激素受体拮抗剂(TAM)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但与OVX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雌激素能上调大鼠(OVX)心内神经节细胞中ChAT和NOS1的表达,雌激素可能够通过对心内神经节细胞中神经递质的调节,间接发挥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作者:陈小武;祝善乐;范玉华;赵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左静脉的解剖学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肝移植和肝部分切除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40例成人尸体肝膈面沿肝左肝静脉切除肝实质,显露肝左静脉;对肝左静脉及其属支进行了观测.结果:肝左静脉长度(30.3±1.1) mm;主干直径(11.3±0.26) mm;主要属支直径为(6.0±0.52) mm;肝左静脉主干在膈面距离下腔静脉汇入口10、20、30 mm处的深度分别是(11.5±0.49)、(16±0.59)和(19.1±0.64) mm;肝左静脉在膈面与肝镰状韧带呈(30.29±12.33)°角;肝左、中静脉共干的出现率仅为30%;肝左静脉按其属支多少分为6型.结论:肝左静脉在肝实质内的位置和属支数目不恒定,以3~4支多.所观测的资料,对肝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家明;李惠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心脏胶原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的形态及缺血、缺血-再灌注对其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左冠状动脉旋支制备缺血模型.在左冠状动脉旋支分布的左室前壁取心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间质胶原纤维.结果:对照组胶原纤维含量丰富;缺血组胶原纤维发生了形态改变;缺血-再灌注组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缺血使心肌间质胶原纤维破坏,再灌注使其破坏加重.心肌间质胶原的破坏是影响心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琦;郭志坤;韩金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眼静脉与海绵窦前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目的:为临床治疗眶上裂区域的肿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成人头颅湿标本在16倍显微镜下,观测海绵窦前间隙、眶内引流静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胎儿眶上裂区血管铸型标本.结果:眼上静脉在眶内分为3段,各段直径平均为(2.13~2.57) mm,眼上、下静脉在眶内汇合形成长约(4.35~4.97) mm的眼静脉总干,眼静脉总干从海绵窦前间隙前方或前下方与海绵窦前间隙相连,眼静脉总干呈纺锤型.结论:本文结果为临床选择该区域适当的手术入路打下基础,经眼上静脉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可行的.

    作者:石献忠;韩卉;沙素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易损伤神经的定位及应用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容易损伤的有关内脏神经丛及分支的定位.方法:在成人男性骨盆矢状标本及男性躯干标本上解剖观测有关内脏神经丛及分支的形态及位置.结果:上腹下丛位于腹主动脉分叉至骶骨岬下约2 cm的范围内;左右腹下神经的夹角约为95.9°;两侧神经的投影点分别位于骶骨岬中点至左右坐骨大切迹下缘(近坐骨棘)内侧一横指处;盆丛上、下端的投影点分别位于直肠膀胱陷凹上外侧约4.71 cm和2.98 cm的盆壁,盆丛内侧缘距直肠外侧约1.11 cm处.结论:手术中应根据神经的定位分离或保护各神经丛及分支,就能大限度的避免损伤神经,防止术后性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碍.

    作者:兰宝金;陈玲珑;郑鸣;池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枢椎椎弓根的解剖部位

    目的:明确枢椎椎弓根的解剖部位.方法:观测干燥成人枢椎标本,对新鲜枢椎行CT薄层扫描,寻找残存的枢椎上终板痕迹,以明确枢椎椎弓根的部位.结果:枢椎前结构的前下方为一三角形突起部位,皮质较厚,同典型颈椎椎体相似;三角形突起与上关节突锥形跨越约1.8~2.4 mm.侧方椎弓上下关节突间部分,以横突孔后结节为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内倾角大,后者内倾角小.结论:枢椎的椎体为位于前结构下方的三角形突起部分,椎弓根位于上关节突与椎体之间,侧方椎弓上下关节突间的连接部分,被横突孔后结节分为横突孔内界及峡部.

    作者:侯黎升;贾连顺;谭军;阮狄克;余相政;周呈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用TMB法显示HRP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的实验技术

    哺乳动物视网膜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因此视神经轴索切断(简称轴切Axotomy)成为研究CNS损伤及再生的良好模型[1].研究发现:超过90%的视网膜节细胞(RGCs)在视神经轴切后1月内死亡,因此损伤后没有足够数量的RGCs存活是阻止再生的大障碍.目前RGCs定量分析研究多采用荧光物质逆行标记,但荧光物质标记需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而且荧光衰退很快,不利于阳性结果的观察保存,因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作者:赵君朋;杨磊;雷季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张力吻合动脉早期的结构成份与顺应性变化

    目的:研究动脉张力吻合后2周内结构成份及顺应性变化规律.方法:在体测定狗股动脉张力吻合后不同时相点吻合口段的压力与直径相应的数据,计算出动脉的顺应性进行拟合后,建立顺应性与平均血压的关系.观测后的动脉常规切片,分别对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行特殊染色,测量各结构成份相对含量.结果:随术后时间延长,张力吻合动脉吻合口段的顺应性较吻合前逐渐降低,术后14 d降低显著.术后1 d和5 d弹性纤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14 d胶原纤维呈增加趋势,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的比值术后逐日增高.结论:动脉张力吻合后近期吻合口段的可扩张能力较正常动脉有明显减弱,其变化与结构成份改变相关.

    作者:余汇洋;章玲;陈尔瑜;糜建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及学习、记忆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NADPH-d酶组化观测各组大鼠海马各功能亚区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方法.结果:定位航行实验显示各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异,而空间探索实验显示植物雌激素组平台象限的游泳距离百分比和穿台次数均高于去卵巢对照组.在海马CA1和齿状回(DG),植物雌激素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去卵巢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植物雌激素能增加海马神经元NOS的表达,改善去卵巢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示对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郭开华;徐杰;袁群芳;黄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