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加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

薛传疆;方志远

关键词:手法, 针刺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现报告如下, 中老年人, 针刺方法, 上肢麻木, 颈椎退变, 颈部劳损, 保守疗法, 症状, 外伤, 疼痛, 湿邪, 临床, 疗效, 基础
摘要: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在颈椎退变基础上,因颈部劳损、外伤及感受风、寒、湿邪等,出现颈伴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临床中多采用保守疗法。笔者采用手法加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加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在颈椎退变基础上,因颈部劳损、外伤及感受风、寒、湿邪等,出现颈伴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临床中多采用保守疗法。笔者采用手法加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传疆;方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果老星宗》析义

    《果老星宗》,七政四余之学也。七政,日月木火土金水;四余,炁孛罗计。究其大旨,紫微[1]分天地以为两仪,列二十八宿十二宫位以为四象,布干支星煞以为八卦;另天分日月以为两仪,列七政四余以为四象,四象入二十八宿十二宫位之中,二之明宫主度主(宫五行之所属为宫主,宿五行之所属为度主)、三之立命宫起十二宫明四象之所属以为八卦;八卦相重以为卦之六十四,吉凶据此可以断矣。

    作者:曹海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拟麻杏蝉苏汤治疗小儿干咳夜咳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自拟方麻杏蝉苏汤治疗小儿干咳夜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中医院就诊的干咳夜咳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非那根口服液;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方麻杏蝉苏汤。两组均治疗7 d,观察患儿咳嗽情况、病程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60/60),对照组为85%(34/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P<0.05)。治疗组患儿气促缓解、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5±0.6)d、(4.1±0.8)d、(4.2±0.7)d]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0.5)d、(8.8±0.9)d、(6.7±0.8)d,P<0.05]。治疗组支气管炎患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3±0.4)d、(7.8±0.5)d、(6.5±0.5)d]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3±0.5)d、(10.8±0.7)d、(9.5±0.6)d,P<0.05]。结论自拟方麻杏蝉苏汤可明显改善干咳夜咳患儿气促、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缩短患儿治疗时间。

    作者:沈富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常用治法用于肾小球肾炎水肿的体会

    水肿是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的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主要靠肺、脾、肾功能的协调,如果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蒸化的功能,就会产生水肿,因此调整肺、脾、肾三脏功能乃治疗肾炎水肿的关键。根据古人治水肿“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以及“腰以上水肿当发其汗,腰以下水肿当利其小便”的原则,笔者治疗肾小球肾炎水肿以中医辨证为主,参考实验室检查,采用疏风宣肺利水法、益气健脾利水法、补肾温阳利水法、活血化瘀利水法、疏滞泄浊利水法5种疗法,效果满意。

    作者:胡华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对胃动素、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三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与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内科CSG患者1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肝胃不和型组、脾胃虚弱型组、脾胃湿热型组各50例,分别给予自拟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并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MTL、GAS、SS三种胃肠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脾胃湿热型组总有效率为94%、脾胃虚弱型组为88%、肝胃不和型组为90%,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 P>0.05);治疗后血清MTL、SS水平[脾胃湿热型组(240.25±7.29)pg/ml、(68.23±5.97)pg/ml;脾胃虚弱型组(260.16±8.84)pg/ml、(75.35±4.65)pg/ml;肝胃不和型组(258.32±15.23)pg/ml、(80.12±7.88)pg/ml]较治疗前[脾胃湿热型组(87.26±7.58)pg/ml、(49.34±4.93)pg/ml;脾胃虚弱型组(67.11±7.81)pg/ml、(57.15±5.11)pg/ml;肝胃不和型组(89.26±7.60)pg/ml、(40.63±7.26)pg/ml]升高,血清GAS水平[分别为(156.38±17.36)pg/ml、(146.15±15.56)pg/ml、(140.26±13.37)pg/ml]较治疗前(274.59±17.82)pg/ml、(320.83±15.02)pg/ml、(216.15±13.77)pg/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CSG辨证分型治疗可改善患者MTL、GAS、SS水平。

    作者:区显维;李其信;叶仁群;曾纪斌;丁文;邹科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中医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的基本情况。方法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公立中医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信息化现状网络在线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1588家中医医院中,78.65%的医院存在软件配备不全面问题;57.43%的医院存在软件接口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问题;43.20%的医院存在软件功能落后问题。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的配备率为81.86%,会计核算软件的配备率为87.09%,成本核算软件配备率为39.11%,尚未配备任何软件的占5.42%。收入数据统计到科室的医院占95%;支出数据统计到科室占80%;固定资产折旧费统计到科室占73.05%;无形资产摊销、医疗风险基金统计到科室的比例分别为51.39%和52.77%。内部服务量数据可统计到医疗辅助科室的医院占比要高于后勤服务科室,前者为81.49%,后者为63.85%。结论中医医院成本核算系统软件配备率不高。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系统软件配备不全面,软件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等问题。

    作者:徐静晗;陈越;蒋艳;张舜瑞;程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活力苏口服液联合米氮平对气血亏虚型抑郁症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力苏口服液联合米氮平片对气血亏虚型抑郁症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老年病二科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口服米氮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力苏口服液。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检测血清NE、5-HT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血清NE、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01、0.520、0.611,P>0.05)。治疗后4周、8周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t值分别为1.829、2.263,P<0.05),血清5-HT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2.119、2.870, P<0.05),NE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2.264、2.705,P<0.05)。结论活力苏口服液联合米氮平片可减低气血亏虚型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升高血清NE、5-HT水平,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作者:付晓丽;庞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褪黑素与睡眠的关系探讨

    褪黑素(melatonin,MT)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是人体内调控睡眠-觉醒的重要物质之一。人步入中老年后,松果体衰退,褪黑素分泌不足,外源性补充褪黑素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的睡眠状况[1]。本文进一步探讨褪黑素与睡眠及失眠辨证治疗的关系。

    作者:彭静微;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利咽止咳方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观察

    喉源性咳嗽相当于急性或慢性咽炎、喉炎、声门下变态反应等疾病[1],临床以阵发性咽痒、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甚者咳而作呕为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笔者自拟利咽止咳方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庆明;景光光;江龙凤;商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庞氏家族应用银柴胡治疗眼病探源

    庞贊襄为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著有《中医眼科临床实践》一书,提出“因郁致病”论,临证治疗眼病时多选用银柴胡。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寻庞氏家族治疗眼病时为什么多选用银柴胡而非柴胡的原因,认为庞氏家族应用银柴胡治疗眼病主要取其“明目益精”的作用。

    作者:沈志华;高健生;张彬;康玮;张丽霞;张铭连;庞朝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乳腺癌转移治疗中的应用

    运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从病机转化方面指导乳腺癌转移的临床用药。本文通过阅文献,对“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进行探讨,分析“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再将其运用于乳腺癌转移的治疗中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华;刘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肛周湿疹中医药治疗近况

    肛周湿疹是较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局限于肛门,少数可累及附近皮肤及会阴部,局部潮湿,浸润皮肤肥厚,奇痒难忍,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大痛苦。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相关文献,对外治法、内外合治法、针灸穴位疗法等多种疗法进行了归纳,综述如下。

    作者:梁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针内关穴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线粒体Ca2+转运及心肌细胞凋亡效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线粒体Ca2+转运及心肌细胞凋亡效应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雄性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0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治疗组电针内关穴治疗8周后,迅速取出心肌,提取线粒体,采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仪通过测试Ca2+指示剂AⅢ吸光值检测Ca2+转运,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采用TUNEL法测定。结果与模型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0.077±0.02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0.53±0.04)比较,治疗组[Ca2+转运(0.051±0.014)、心肌细胞凋亡指数(0.49±0.36)]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可降低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可能与其降低线粒体Ca2+内流有关。

    作者:肖凤英;崔金涛;张压西;贺劲;李敏;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味温胆汤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痰浊积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浊积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呼吸科痰浊积肺型AECOPD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消炎平喘、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憋症状的缓解时间、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咯痰、喘憋等症状的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70、8.635、16.762,P<0.05)。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63.64%(21/33)、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治愈率为39.39%(13/33)、总有效率为90.91%(30/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4,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③两组肺功能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FEV1、FVC及FEV1/FVC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分别为(1.41±0.46)L、(2.18±0.63)L、(66.41±6.33)%,治疗后分别为(2.21±0.55)L、(2.83±0.53)L、(77.37±7.64)%;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1.43±0.43)L、(2.19±0.62)L、(66.52±6.25)%,治疗后分别为(1.86±0.52)L、(2.55±0.57)L、(73.72±6.59)%, P<0.01],且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配合常规疗法可改善痰浊积肺型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咳喘痰多症状。

    作者:陈凯生;刘铭;魏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黄帝内经》对月经病的论述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辨证、治疗均有系统论述,是“医家之宗”,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医临床各科之源头,其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病证诊法及治法方药等各方面。《黄帝内经》论及月经病的机理与诊治较详实,现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朱玲;陈蔚峰;李爱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推行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黑质残存的神经细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即 Lewy小体。我国65岁人群的 PD患病率为1.67%,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1]。PD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些药物只能改善其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本病属中医“颤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虚,风、火、痰为病之实。近年来,针刺治疗PD有一定的疗效,现将有关此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陈梦云;李艺;刘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外医药信息

    作者:李秋萍;郗砚彬(摘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腹针对博彩雇员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CSF)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澳门卫生局黑沙环卫生中心针灸科门诊患者65例,均符合CSF睡眠障碍诊断标准,采用腹针治疗4周后,应用PSQI、FAI作为评价工具,对治疗前后和随访1个月时积分减分率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FAI与PSQI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总分[分别为(8.66±4.26)分、(8.26±4.66)分]均较治疗前降低[(13.78±3.23)分,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6个因子评分治疗后[分别为(1.28±1.24)分、(2.20±0.83)分、(1.52±1.12)分、(1.34±1.08)分、(1.09±0.98)分、(1.23±1.13)分]和随访1个月时[分别为(1.22±1.28)分、(2.14±0.79)分、(1.46±1.16)分、(1.25±1.15)分、(1.02±0.98)分、(1.18±1.07)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分别为(2.26±1.14)分、(2.71±0.49)分、(2.48±0.99)分、(2.35±0.84)分、(1.65±0.76)分、(2.37±0.95)分,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FAI评分[分别为(92.60±14.64)分、(90.75±14.75)分]较治疗前降低[(147.55±7.03)分,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PSQI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4个因子评分与FAI评分有相关性(r=0.373~0.702,P<0.05)。结论腹针可改善博彩业雇员CSF睡眠障碍。

    作者:奎瑜;赵静;杨伟毅;王聪;李平稳;莫文忠;周羡敏;谭捷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外医药信息

    作者:李秋萍(摘译);郗砚彬(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耳穴贴压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11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肛肠科肛门病术后疼痛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主穴组26例、配穴一组20例、配穴二组22例、配穴三组27例、镇痛剂组23例。耳穴贴压主穴组予以耳穴贴压镇痛,主穴:神门、病变部位对应敏感点(痔核点);配穴一组在主穴基础上配合皮质下、内分泌、交感;配穴二组在主穴基础上配合大肠、直肠下段、肛门;配穴三组在主穴基础上,加交感、皮质下、肛门;镇痛剂组口服意施叮片。5组均治疗30 min后,分析其临床镇痛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耳穴贴压主穴组、配穴一组、配穴二组、配穴三组、镇痛剂组在镇痛后10 min,积分减少率分别为(6.49±1.98)%、(5.90±1.52)%、(6.10±2.22)%、(6.64±2.25)%、(7.61±1.10)%;与镇痛剂组比较,耳穴贴压主穴组、配穴一组、配穴二组的镇痛效果明显(P<0.05);镇痛后30 min积分减少率分别为(0.45±0.23)%、(0.43±0.18)%、(0.42±0.19)%、(0.38±0.25)%、(0.38±0.23)%,与镇痛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在治疗10 min后效果显著优于镇痛剂组;治疗30 min后与镇痛剂组疗效相当。

    作者:袁亮;寇玉明;李国栋;李琦;洪子夫;王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