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中引流管的护理

吕萱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 侧脑室外引流, 引流管, 护理
摘要:1998年1月-2002年10月, 我科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患者48例, 效果满意.现将引流过程中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轻度高血压病的保健与家庭护理

    高血压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10%[1], 资料调查表明, 高血压病的预后与正确的预防保健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对中重度高血压病予以积极治疗, 病情稳定后给予必要的预防保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如何进行预防保健往往被忽视, 因此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开展合理的家庭护理, 积极宣传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劳动能力有重要价值, 现介绍如下.

    作者:牟相玲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针灸抗突变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针灸的抗突变效应.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 分正常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针灸预防Ⅰ, Ⅱ组, 针灸治疗Ⅰ, Ⅱ组, 针刺实验组小鼠足三里、艾灸关元穴, 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结果阳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升高, 预防各组和治疗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结论针灸具有抗突变效应.

    作者:张世敏;魏会平;杨春玫;田翠时;李继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胰腺炎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胰腺炎性脑病亦称胰性脑病或酶性脑病, 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发病机制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自身消化和多种胰酶外溢导致大量活化胰酶进入血液循环, 其中磷酯酶A可以将卵磷脂转变为溶血磷脂, 后者对细胞毒性极大, 并有强烈的嗜神经性, 可损害血脑屏障, 引起脑血管和脑实质病变, 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急性胰腺炎可分为①水肿型: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左上腹阵发性绞痛, 伴恶心、呕吐及腹胀; ②坏死型: 表现为剧烈上腹痛, 呈撕裂性或刀割样疼痛乃至有濒死感, 可因此发生休克.后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发生神经精神症状, 提示胰性脑病或预示病情严重, 应注意观察以下几点并做好护理.

    作者:王殿翠;胡凤英;龚凡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骨折患者手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的体会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 常使患者产生较强烈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 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 因而使正常的心理活动受到影响, 造成心理和生理功能的紊乱, 给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现对60例患者给予系统的术前心理护理, 使患者获得心理支持, 缓冲术前的应激反应, 以佳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孔艳霞;徐群;吴丽妍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1例

    1994年1月-2002年12月, 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患者共11例, 疗效较好,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闵秀娟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 有遗传、环境、感染、药物、内分泌等多种因素[1], 临床表现为皮肤、关节、肾脏、浆膜、心、肺、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受累, 病情为反复活动与缓解交替.本病以育龄女性多见, 发病高峰在15~40岁, 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 尤其是护理理论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笔者临床护理84例SLE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薇;吉承玲;王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克毒清加清开灵治疗病毒性脑炎30例疗效观察

    2001年1月以来, 笔者采用克毒清加清开灵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朱凤阁;郑建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手部软组织缺损28例临床分析

    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2001-2002年手部软组织缺损28例患者资料, 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台;郝新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洗胃过程中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洗胃作为临床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是抢救中毒、减轻胃黏膜水肿及某些手术或检查前准备的重要手段.洗胃过程中人为因素可引发加重患者的不适, 特别是由于引流不畅而导致急性胃扩张, 出现胃黏膜损伤, 甚至由于剧烈呕吐而引起窒息、心搏骤停, 下面就针对引流不畅的常见原因和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李华芳;孙秀娟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更年期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笔者对我院心血管内科1996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96例年龄为45~55岁的更年期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 结果发现焦虑者96例(100%), 恐惧者94例(98%), 悲观者90例(94%), 情绪不稳者84例(88%).结合女性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特点, 笔者根据心理分析情况, 采取了相应护理对策, 效果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学辉;刘玲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静脉高营养在神经科重危患者中的应用及监护

    静脉高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又称完全胃肠外营养, 对于神经科重危患者, 尤其因广泛脑、脑干病损而出现较长时间的昏迷或因真性或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及进食困难, 但鼻饲营养又有逆流气道或有胃肠道并发症者, 无疑是一条重要的营养支持供给途径, 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促进脑组织早日康复, 减少并发症.TPN在普外临床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但在神经科应用的报道甚少.我科1996年6月-2000年12月, 对31例重危患者配合TPN营养支持治疗获得显著疗效, 现将临床应用及监护实践报道如下.

    作者:姚妙星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扩张阴道辅以会阴按摩保护会阴法应用体会

    为了探索一种更为理想的助产方法, 提高会阴保护的完整率, 我院1992年以来采用扩张阴道辅以会阴按摩保护会阴的方法, 临床上获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瑞琴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日常起居调养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等多因素参与, 血清学特点为具有多种自身抗体, 可以造成皮肤、关节、肾脏以及心血管、呼吸、消化、中枢神经系统等损害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张灏;吕燕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新森田疗法和康复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新森田疗法与康复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新森田疗法组和康复疗法组, 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IPROS, BPRS、自知力评定进行自身和相互对照以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IPROS分量表及总分值、 BPRS量表总分及因子分、自知力恢复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新森田疗法组康复效果、焦虑抑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的减分率及自知力恢复均较康复疗法组更显著(P均<0.01).结论新森田疗法和康复疗法对协助临床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部分精神症状, 自知力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提高均有效, 但新森田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曹红军;王书华;尤海峰;范凤兰;张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自发性腹腔内出血7例诊治体会

    我院1995年1月-2002年4月共收治自发性腹腔内出血患者7例, 均经手术治疗后缓解, 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姚志明;夏晋;祁华林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气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

    气囊导尿管以不易脱落、不外渗尿液、不影响翻身、不用外固定、避免胶布过敏等许多优点,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尤其在外科更是首选导尿管.笔者将多年来临床实践及学习经验总结如下, 供广大同行参考.

    作者:张文杰;王艳冬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在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现代护理工作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1], 健康教育便成为护士的重要职责.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 在医院中开展健康教育旨在通过教育手段, 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以及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改变不良行为,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从而提高健康素质达到精神、躯体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完美状态.

    作者:王春萍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作为抗结核药物, 其口服吸收迅速, 并广泛分布于全身, 主要经肾排泄, 在体内轻度酸性条件下具杀菌作用, 不但对处于酸性环境的细胞内生长缓慢的结核菌有抑制作用, 还具有较强的早期杀菌作用[1], 在结核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毒副作用也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为对肝脏的损害, 人们对其已有较多的了解, 现将1994-2002年吡嗪酰胺在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作者:孙倩;王川平;孙丽霞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高频电刀致皮肤烧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高频电刀在现代手术中运用极为广泛, 它具有切口齐、 止血彻底、 节省时间等优点。 由于电刀频率高, 有效面积小, 电流密度大, 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各种损伤, 尤其是电灼伤。 现笔者将电灼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周培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石膏绷带固定患者的护理

    在外伤性损伤中, 骨折是常见、易发生的.外伤性骨折复位后, 常需要妥善的石膏绷带固定, 防止再移位和保护骨痂生长, 直至愈合.下面是笔者多年来护理骨折患者的几点体会.

    作者:季琳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