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米渠;严石林;吴斌;李炜弘;高泓;胥方元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锌、钙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模型兔分为火针组、温针组和不治疗组3组,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分阶段对各组损伤部位进行锌、钙等化学元素检测观察对照比较.结果火针组的锌、钙含量变化与温针组、不治疗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火针疗法能提高慢性损伤软组织中锌、钙元素的含量, 促进损伤的修复.
作者:陆卫卫;吴峻;邵荣世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川芎嗪对重度视网膜震荡的疗效.方法将重度视网膜震荡患者78例(78只眼)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5例, 予以传统常规治疗; 治疗组43例, 予以川芎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83.7%, 95.3%, 而对照组为62.8%, 74.3%, 两组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对治疗重度视网膜震荡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雪萍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笔者对我院心血管内科1996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96例年龄为45~55岁的更年期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 结果发现焦虑者96例(100%), 恐惧者94例(98%), 悲观者90例(94%), 情绪不稳者84例(88%).结合女性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特点, 笔者根据心理分析情况, 采取了相应护理对策, 效果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学辉;刘玲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精神疾病复发率高, 大多数患者会再次住院, 做好再次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已成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护理技术.笔者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126例再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再次住院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并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玉琴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应用ELISA法测定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时不同临床标本对其结果的影响, 为临床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按要求采集有代表性的临床标本, 用德国欧盟公司的anti-CCP试剂盒检测.结果溶血、高血脂及高浓度黄疸标本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仅中浓度黄疸可使测定结果下降(P<0.05).高血脂及高浓度黄疸血清对结果产生负干扰.结论 ELISA法anti-CCP试剂盒是一种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较高的检测体内anti-CCP的试剂盒, 适用于临床实验诊断, 具有较好的抗溶血及甘油三酯干扰的能力.但在抗直接胆红素干扰方面有待改进.
作者:刘晓雷 刊期: 2003年第21期
1994年1月-2002年12月, 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患者共11例, 疗效较好,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闵秀娟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气囊导尿管以不易脱落、不外渗尿液、不影响翻身、不用外固定、避免胶布过敏等许多优点,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尤其在外科更是首选导尿管.笔者将多年来临床实践及学习经验总结如下, 供广大同行参考.
作者:张文杰;王艳冬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多发性骨折多由车祸、工伤等引起, 一旦发生就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残和心理创伤.本院1996年7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多发性骨折患者67例, 对其有计划地进行了以功能锻炼为主的康复护理教育, 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高位肛瘘的传统治疗方法为低位部分切开, 高位部分橡皮筋慢性勒断肛肠环后切开引流, 虽然能避免完全性肛门失禁, 但轻度失禁或锁眼畸形仍不能避免.我科在临床上为克服以上缺点, 采用高位部位用橡皮筋虚挂, 充分旷置引流肛瘘腔隙,共治疗高位肛瘘患者51例, 效果满意,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钱海华;黄继诚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 有遗传、环境、感染、药物、内分泌等多种因素[1], 临床表现为皮肤、关节、肾脏、浆膜、心、肺、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受累, 病情为反复活动与缓解交替.本病以育龄女性多见, 发病高峰在15~40岁, 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 尤其是护理理论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笔者临床护理84例SLE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薇;吉承玲;王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在外伤性损伤中, 骨折是常见、易发生的.外伤性骨折复位后, 常需要妥善的石膏绷带固定, 防止再移位和保护骨痂生长, 直至愈合.下面是笔者多年来护理骨折患者的几点体会.
作者:季琳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鼻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尤以秋冬季多发, 鼻中隔Little区出血多见.选择快速、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尽快止血十分重要.我科自2000年以来, 对26例鼻出血患者采用20%硝酸银烧灼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
作者:敖智晶;贺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胰腺炎性脑病亦称胰性脑病或酶性脑病, 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发病机制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自身消化和多种胰酶外溢导致大量活化胰酶进入血液循环, 其中磷酯酶A可以将卵磷脂转变为溶血磷脂, 后者对细胞毒性极大, 并有强烈的嗜神经性, 可损害血脑屏障, 引起脑血管和脑实质病变, 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急性胰腺炎可分为①水肿型: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左上腹阵发性绞痛, 伴恶心、呕吐及腹胀; ②坏死型: 表现为剧烈上腹痛, 呈撕裂性或刀割样疼痛乃至有濒死感, 可因此发生休克.后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发生神经精神症状, 提示胰性脑病或预示病情严重, 应注意观察以下几点并做好护理.
作者:王殿翠;胡凤英;龚凡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由于电力的普及和人们对安全用电常识了解不够, 以及雷电因素, 使电击事故时有发生.我院1992年1月至今共收治电击伤患者30例, 现将抢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冯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发病率高, 易反复发作使病情逐年加重, 常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或多器官损伤.发作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肺部感染, 如能及时积极控制感染, 改善心肺功能, 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 对老年慢性肺心病的发展、转归, 延长生命, 减少死亡, 具有重要意义.我科1997-2001年共收治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68例, 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03年第21期
2001年1月以来, 笔者采用克毒清加清开灵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朱凤阁;郑建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腹胀是腹部手术术后的常见症状, 以往多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的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我院2001年5月-2002年10月, 采用中药莱菔子配合热敷脐腹部治疗术后腹胀患者60例, 疗效明显, 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马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高血压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10%[1], 资料调查表明, 高血压病的预后与正确的预防保健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对中重度高血压病予以积极治疗, 病情稳定后给予必要的预防保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如何进行预防保健往往被忽视, 因此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开展合理的家庭护理, 积极宣传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劳动能力有重要价值, 现介绍如下.
作者:牟相玲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作为抗结核药物, 其口服吸收迅速, 并广泛分布于全身, 主要经肾排泄, 在体内轻度酸性条件下具杀菌作用, 不但对处于酸性环境的细胞内生长缓慢的结核菌有抑制作用, 还具有较强的早期杀菌作用[1], 在结核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毒副作用也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为对肝脏的损害, 人们对其已有较多的了解, 现将1994-2002年吡嗪酰胺在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作者:孙倩;王川平;孙丽霞 刊期: 2003年第21期
1998年1月-2002年10月, 我科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患者48例, 效果满意.现将引流过程中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萱 刊期: 200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