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顺;黄玲;杨红玲;郝金波;王波;戴宗晴
文章通过特异的引物分别扩增出CTLA-4和FasL胞外区的cDNA,将它们拼接后,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进行表达、纯化,获得CTLA-4-FasL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了该融合蛋白具有CTLA4-胞外区和FasL胞外区的抗原性.体外试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可以结合Jurkat细胞表面的Fas受体和Raji细胞表面的B7分子,表明了该分子双特异性的特点.该融合蛋白能够直接诱导Jurkat细胞发生凋亡,且此凋亡效应伴随Raji细胞的参与而增强,初步证实了该分子的免疫抑制效应,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蛋白特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永柱;张庆殷;谢蜀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探索利用CIITA(MHC classⅡtransactivator)基因反义RNA抑制MHC Ⅱ类分子表达的可能性,为CIITA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利用RT-PCR扩增能与CIITA cDNA第95至500 bp互补的片段,并构建成pcDNA3/CIITAa重组质粒,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人HeLa/Raji细胞和猪PIEC/L23细胞,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反义RNA对人/猪MHCII类分子的抑制率和抑制程度.结果显示HeLa、Raji、PIEC和L23四种细胞MHCⅡ类分子受抑制率分别为46.7%(7/15),40%(6/15),46.7%(7/15)和33.3%(5/15).典型受抑克隆细胞MHCⅡ类分子受抑程度高达85%,反义RNA对MHC Ⅱ类分子的抑制时间持续35~50 d.CIITA反义RNA能有效抑制人/猪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它在自身免疫和移植免疫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欧启水;林琳;黄立东;陆佩华;周光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对细胞凋亡及其调控的广泛研究,促进了对B细胞发育及调节机制的理解.我们运用一系列转基因及基因剔除的鼠模型,研究了B细胞在各分化阶段的凋亡状况,发现一些基因具有调节B细胞发育、影响B细胞存活的功能.实验证明这些基因能通过影响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而决定细胞凋亡的阈值.有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理解人类淋巴系统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探索治疗这些疾病的新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吕力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已经证明雷公藤红素能诱导人T淋巴细胞株CEM-6T细胞凋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此凋亡过程的机制.本项目研究雷公藤红素诱导CEM-6T细胞凋亡过程中Fas/FasL、ICE mRNA的变化以及ICE抑制剂、磷酸酶抑制剂对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1)CEM-6T细胞表达Fas,不表达FasL,雷公藤红素处理不能改变这一情况;(2)雷公藤红素不能改变ICE mRNA的表达水平,但ICE抑制剂Ac-YVAD-CHO能使雷公藤红素诱导CEM-6T的凋亡率下降;(3)1.5μmol/L磷酸酶抑制剂okadaicacid能使凋亡率下降.提示雷公藤红素诱导CEM-6T细胞凋亡不依赖Fas/FasL,而与细胞内原已存在的ICE有关,蛋白去磷酸化参与了此凋亡过程.
作者:鲍一笑;张登海;张玲珍;孔宪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比较不同浓度神经髓鞘组织、神经髓鞘蛋白及其合成多肽作为抗原对多发性硬化(MS)和正常人的淋巴细胞诱发增殖反应的量效关系.用HLA-DR15亚型MS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并检测对不同浓度的人神经髓鞘、脱脂神经髓鞘、蛋白脂蛋白(PLP)、碱性髓鞘蛋白(MBP)、PLP178-191和MBP87-106多肽6种抗原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性.结果发现神经髓鞘或脱脂神经髓鞘作为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佳浓度为50~150μg/ml,PLP或MBP佳浓度为25~100μg/ml,多肽佳浓度为20~50 μg/ml.神经髓鞘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大于单一蛋白分子,后者又大于多肽.MS的T细胞对神经髓鞘类抗原有特异性异常增殖反应.
作者:董万利;包仕尧;程庆璋;方琪;赵红茹;Trotter JL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文章采用PCR方法,以链霉亲和素菌(Streptmyces avidinii)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出384 bp的DNA片段并以BamH I及XhoI位点装入PSK载体,经测序确证为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core-strepavidin).将该基因重组到质粒pET-24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4a-CS.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得到高效表达.SDS-PAGE图谱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5 000,与其基因编码蛋白的理论值相符.HRP标记的生物素作为抗体进行Western blot,结果在15 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因此表明核心链霉亲和素能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
作者:李彪;杨卫东;朱承谟;吴祥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有关高海拔地区IL-6和TNF-α测定的报道较少.对部分高海拔地区正常人及低海拔地区正常人血清IL-6和TNF-α的含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白丽;谢蓉星;李纯杰;陈文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建立稳定表达CⅡTA基因的人卵巢癌细胞株HO-CⅡTA,分析转染CⅡTA基因对T细胞体外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以CⅡTA基因逆转录病毒(pLXSN/CⅡTA)转染并筛选获得HO-CⅡTA.用FACS和RT-PCR分析HLA以及抗原加工递呈基因表达水平.以磁珠法分离得到正常人外周血CD4+/CD8+T细胞,分别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细胞因子测定(ELISA和RTPCR).结果显示,转染CⅡTA基因后,使HO细胞HLA Ⅱ类分子和LMP7基因表达增高,而Ii基因表达由阳性转为阴性,未检测到TAP1表达;HO和HO-CⅡTA细胞刺激CD4+T细胞分泌IL-4含量两者有显著差异.刺激48 h后达到顶峰,前者分泌量约为后者的1/2,但分泌IFN-γ无差异,RT-PCR与ELISA两种测定结果一致.表明转染CⅡTA基因可增加肿瘤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该作用与IFN-γ具有协同效应;并能诱导CD4+T细胞表达IL-4.
作者:孙玮;葛海良;王颖;张惠珍;张笑人;周光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T淋巴细胞的CD3分子为成熟T淋巴细胞所特有的膜表面分子,它可代表T淋巴细胞总数.HLA-DR是MHC Ⅱ类分子,具高度多态性,在调控抗原递呈细胞(APC)激活的T细胞活化的程度和特异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蔡莉静;曹兴国;姜长林;李丽;殷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观察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影响,并探讨IL-10对HMC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7的影响,旨在了解其调节HMC增殖的内在机制.HMC用含5%FCS的RPMI 1640培养,加入IL-10刺激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HMC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以及p27的水平.结果表明IL-10可抑制血清诱导的HMC增殖,IL-10显著减少了HMC G0/G1期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25ng/ml IL-10明显地上调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7水平,是血清刺激组的1.7倍(P<0.05).IL-10抑制血清诱导的HMC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7来实现的,提示IL-10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吴元俊;陈吉庆;唐云章;张爱华;陈荣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观察人乳头瘤病毒6b型(HPV6b)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载体疫苗粘膜免疫小鼠的免疫效果及探讨研制治疗尖锐湿疣的治疗性粘膜疫苗的机制,我们用构建的HPV6b重组减毒沙门菌粘膜免疫BALB/c小鼠,检测了阴道冲洗液中特异的SIgA、血清中IgG、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载体疫苗在机体内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粘膜免疫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阴道冲洗液中抗HPV6b L1的SIgA差异显著,实验组血清中抗HPV6b L1 IgG水平低,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疫苗在小鼠体内持续存在40d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所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菌粘膜免疫小鼠后,阴道粘膜局部能分泌特异的抗人乳头瘤病毒HPV6b SIgA,也能激发细胞免疫,且此疫苗在小鼠体内能稳定存在.
作者:孙新六;赵蔚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探讨红细胞CD59与可溶性IL-2受体(sIL-2R)之间变化规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红细胞CD59,用ELISA法测定sIL-2R含量.结果发现肿瘤患者红细胞CD59数量(平均荧光相对强度525.8±124.2)明显低于26例银屑病患者(631.00±166.70,P<0.05),而19例正常人sIL-2R含量(1 736.58±650.10)ng/L明显低于肿瘤患者(2 364.80±831.20,P<0.05),65例标本同时测定红细胞CD59和sIL-2R,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r=-0.312,P<0.05).红细胞CD59与sIL-2R之间变化的分析为免疫反应的调控规律及临床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作者:郭峰;钱宝华;花美仙;张乐之;许育;张军;刘辉;薛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从体内体外两个方面,研究通痹灵对于CIA大鼠关节滑膜原代细胞分泌IL-2,以及通痹灵总碱对于IL-2受体α链CD25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CIA大鼠动物模型.容积法测量足肿胀度,原代滑膜细胞培养、放免法检测培养液上清,观察通痹灵对滑膜内IL-2的影响;体外实验,分离大鼠淋巴细胞,佛波醇酯(PDB)或刀豆蛋白(ConA)体外刺激,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通痹灵总碱对CD3+CD25+表达的影响.结果是体内实验,通痹灵高剂量可明显减轻CIA大鼠的足肿胀度,与MTX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痹灵高、低剂量可明显抑制CIA大鼠滑膜内IL-2的合成(P<0.01);体外实验,通痹灵总碱显著抑制ConA刺激下的CD3+CD25+的表达,而对PDB加ionomycin没有明显作用.提示通痹灵可以通过抑制IL-2合成及ConA激活的IL-2受体α链CD25信号转导通路,减轻局部关节的炎症,为其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光星;刘清平;黄清春;叶柳忠;陈纪藩;曾耀英;王培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早期的免疫状态,采用流式细胞仪以三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CD4-FTTC/CD8-PE/CD3-PC5)检测入院时30例非典型肺炎或疑似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并作绝对计数和计算CD4+/CD8+比值.结果表明,11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和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34例健康人(P<0.001).如CD4+T细胞比例从健康人的40.6%降至14.5%,细胞计数从健康人的712.1/mm3降至151.1/mm3.患者CD8+T淋巴细胞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健康人的28.7%降至22.6%,P<0.05).19例疑似患者的上述大部分指标亦较健康人群有明显降低(P<0.001).非典型肺炎患者组与疑似患者组比较,前者CD3+T细胞和CD4+T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P<0.01),CD4+/CD8+比例也倒置至0.70.患者病程早期CD4+T细胞比例下降可引起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明非典型肺炎和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作者:唐蔚;胡毅文;王辉;刘艳;林奕;王召钦;周伯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三氧化二砷诱发APL细胞白细胞升高的作用,首先按照FAB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标准选择APL患者.常规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骨髓和PBMC,体外培养1 h去除贴壁细胞.体外IL-1β、IL-6、IL-8、TNF-α和G-CSF分泌水平采用ELISA方法进行测定,NBT还原实验用以检测APL细胞分化状态.直接细胞计数法和MTT法观察细胞增殖变化.研究结果证实体外10-6M或体内以10 mg/d三氧化二砷治疗96 h后,APL细胞分泌IL-1β和G-CSF平均水平升高(P<0.05),IL-6和IL-8水平降低(P<0.05),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体外APL细胞的增值比率与IL-1β或G-CSF分泌升高比率呈现正相关,检测到IL-1β或G-CSF患者的细胞数量增加比率高于未检测到IL-1β或GCSF组,说明IL-1β或G-CSF分泌增加在三氧化二砷诱导后的APL细胞增殖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姜国胜;毕可红;唐天华;张玉昆;任海泉;姜枫琴;任青华;真刚;马庆恒;刘传芳;彭军;郭桂月;刘秀兰;田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探索可用于诊断的模拟表膜抗原.采用纯化的兔抗表膜抗原IgG作探针,免疫筛选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经3轮生物淘洗后,随机挑选30个噬菌体克隆,用ELISA检测其与筛选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选择两个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并用斑点ELISA比较检测正常人和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各10份.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30个克隆中有9个噬菌体克隆与筛选的抗体有特异性的结合反应.DNA测序结果显示,两个阳性噬菌体克隆(携带的抗原表位)所演绎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已知的氨基酸序列无同源性.斑点ELISA结果显示两个抗原表位可被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呈特异性识别.
作者:秦志强;曾庆仁;易新元;周东明;张顺科;曾宪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l(sICAM-1)是ICAM-1脱落循环产物,具有ICAM-1的生物学特性.有报道[1]在某些病毒感染时sICAM-1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张忠奎;章宗亮;杨林;牟发明;冯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regulated onactivation normal T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是一种与哮喘有关的趋化因子.对嗜酸粒细胞(EOS)、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有趋化、募集、激活的作用.旨在探讨RANTES对哮喘发病的影响及激素治疗的意义.
作者:王玲;张霞;时庆;薛玉文;李昊;李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从巴氏毕赤酵母中获得分泌表达的非融合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HBscFv),设计引物从pGEM-HBscFv上扩增HBscFv,亚克隆至P.pastoris表达载体pPICZαA中,然后转化P.pastoris GS115、KM71,菌落PCR、高浓度Zeocin抗性筛选鉴定转化子,甲醇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并对其性质进行鉴定.结果发现,3%~5%的转化子具有2 000 mg/L Zeocin抗性;转化子诱导后,可以合成并分泌相对分子质量为32 000的HBscFv,表达量占酵母培养上清中总蛋白的22%;酵母表达产物可被针对大肠杆菌来源HBscFv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并具有结合HBsAg活性.
作者:熊盛;任向荣;唐永红;粟宽源;余宙耀;罗勇;王一飞;李久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由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2AchR)抗体介导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N2AchR进行破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韩涛;周勇;王旭丹;葛东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