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玲;姜鼎鼎;冯永利
腹腔及静脉注入人白血病细胞HL-60建立人白血病异种移植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表面标志CD33、DNA含量及周期分布,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其生长特性.结果显示,实验接种的HL-60细胞在放射线处理或未处理的SCID小鼠体内均能生长,发生全身性白血病.3周时外周血即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受累肝、脾增生期细胞比例增加,iv接种5 × 106 HL-60细胞,在发病晚期,骨髓细胞中CD33+细胞占3.79%和2.97%;ip接种1.0 ×107的SCID小鼠,其骨髓细胞中CD33+率为12.32%.提示HL-60/SCID小鼠模型为良好的肿瘤体内研究模型,以CD33阳性率判断模型中肿瘤细胞浸润指标能快速、客观地判断病情.
作者:周剑芳;杨锡强;王宇泓;李欣;张远维;王莉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白细胞介素15(IL-15)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细胞的一种细胞因子.它与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某些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和受体组成.它能促进B细胞的分化增殖,诱导NK细胞增殖、细胞毒活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等.本文主要就IL-15在NK细胞和巨噬细胞(MФ)相互调节中的作用,IL-15对γδT细胞及NK-T的作用特点,IL-15与粘膜免疫,以及IL-15抗病毒作用的新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孙安源;孙洓;田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观察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主动免疫对山羊血吸虫病的抗病免疫作用.山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2只,NP30免疫剂量为1 000μG/只/次,后腿肌肉注射,连续免疫3次,后一次免疫后8周进行尾蚴攻击.对照组10只,肌肉注射SP2/0腹水.2组山羊于尾蚴攻击感染后第12周处死.应用NYD-1000型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肝脏虫卵肉芽肿大小和纤维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山羊肝脏虫卵肉芽肿的面积、体积减小,数量明显减少,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山羊体重增加.本文提示NP30主动免疫对山羊血吸虫病可产生较好的抗病免疫作用,NP30可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作者:冯振卿;李玉华;仇镇宁;李祥瑞;许立新;管晓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它介导了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跨内皮转移,在气道粘膜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的选择性聚集、浸润中起重要作用[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从血管内皮细胞上自然脱落的VCAM-1分子,是反映体内VCAM-1表达水平的可溶性标志物.
作者:倪磊;许以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单以乙肝病毒S区基因疫苗(pCR3.1-S)或联合IL-2真核表达载体(pDOR-IL-2)注射BALB/c小鼠(H-2d)股四头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4 h 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活性.免疫8周后,单注射pCR3.1-S及共注射IL-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鼠血清450 nm A值分别为1.24±0.1及1.98±0.17.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50.5±6.4)%、(61.9±7.1)%,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脾细胞悬液经抗CD4+单克隆抗体处理后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48.3±5.9)%、(56.2±6.1)%,抗CD8+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分别为(10.6±1.4)%、(13.6±1.3)%.结果表明,IL-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CTL细胞杀伤活性主要由CD8+执行.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HBV感染.
作者:杜德伟;刘清泉;陈红梅;李谨革;连建奇;冯志华;周永兴;姚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淫羊藿对其免疫调节作用,应用ELISA和RT-PCR检测62例血透患者抗HCV和HCV RNA,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sIL-2R、IL-6和TNF-α水平,同时观察应用中药淫羊藿治疗同一血透患者3个月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62例血透患者中抗HCV IgM阳性27例(43.6%),抗HCV IgG阳性29例(46.8%),HCV RNA阳性34例(54.8%),至少一项阳性37例(59.7%);与血透患者HCV标志阴性组相比,阳性组血清sIL-2R、IL-6和TNF-α水平显著增高;淫羊藿治疗后不论HCV阳性与否此三项指标均显著降低.结果提示,血透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感染HCV后免疫功能更低下,淫羊藿有显著调节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汪年松;唐令诠;竺艳娟;廖履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中活化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采用双注射器筒采外周静脉血,枸橼酸钠抗凝.取5μl全血,加入5μl CD42a-FITC、5μl 62P-PE、5μl CD45-CY,室温避光20min,1%多聚甲醛固定10 min,PBS洗后,上机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三色法测定全血中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富血小板血浆(P<0.05).全血三色法测定全血中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客观、特异、更接近人体生理情况.
作者:史桂英;石学耕;龚艳春;郭冀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抗排斥作用机制,使用MP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经电镜、DNA电泳证实细胞发生典型凋亡.流式细胞仪TUNEL凋亡定量检测证实MP处理组凋亡发生率58.2%,显著高于对照组10.2%(P<0.01).流式细胞双标记检测发现CD3+细胞凋亡率87.6%、CD3细胞凋亡率2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3+细胞及CD4+/CD8+比值亦显著减少.淋巴细胞CD95表达无显著变化.表明非CD95途径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特别是CD3+CD4+细胞凋亡,是MP抗排斥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郑骏年;谢叔良;孙晓青;陈家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超声波粉碎、NP-40提取与两种互补式免疫亲和层析柱相结合的新提纯方案.结果获得了高纯度精子膜抗原,对经两种市售试剂盒检测的阳性标本36份、阴性标本24份进行检测,结果一致,正常人血清标本A值≤0.08.初步临床应用显示不孕症患者中,血清阳性率23.52%,精浆阳性率7.57%,与郑州华美公司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达100%.
作者:沈传来;张建琼;贾力敏;林陵;吕海芹;潘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供体豚鼠和受体SD大鼠各3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单用中华眼镜蛇蛇毒CCV(0.4mg/kg)、单用全身照射WBI(5Gy)、CCV与WBI合用4组进行异位心脏移植,结果表明:(1)存活时间CCV+WBI组(12.36±4.53 h)>CCV组(7.06±3.3h )> WBI组(0.42±0.07h)和空白对照组(0.36±0.16 h),差别显著;WBI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2)供心停跳后与移植前比较:空白对照组血清IgG升高、IgM下降,而其余3组Igv和IgM均下降;(3)病理检查空白对照组与WBI组呈超急性排斥(HAR)改变;CCV组和CCV+WBI组呈延迟性异种排斥(DXR)改变.结论:在本模型中,CCV能延缓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WBI能降低天然抗体水平,但不能延缓DXR的发生.WBI与CCV合用有协同作用,可能涉及抗体的减少.其中IgM与HAR有关,IgG与DXR有关.
作者:沈振亚;欧阳忠;倪斌;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免疫识别是机体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免疫识别主要通过TCR、BCR以及NK细胞受体等免疫受体( immunoreceptor )所介导的.
作者:金伯泉;贾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检测24例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血中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及可溶性CD14(sCD14)的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临床确诊慢重肝患者24例(分期例数见表1),健康献血员对照组1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16例.
作者:郑瑞丹;林福地;徐忠玉;饶日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增生性肾炎、非增生性肾小球病变及其它肾病变患者单个核细胞血和尿液巨噬细胞FcγR Ⅲ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前两组患者急性期血液单个核细胞FcγRⅢ的表达水平均增高,两组间无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它肾病变组(P<0.01).增生性肾炎患者急性期尿液巨噬细胞FcγRⅢ的表达显著高于非增生性肾小球病变组及其它肾病变组(P<0.01),但大多数增生性肾炎缓解期患者上两种细胞FcγRⅢ呈阴性表达者,激素减量后病情无反复,而尿液巨噬细胞FcγRⅢ阳性表达者,激素减量后病情反复.结论认为尿液巨噬细胞FcγRⅢ的表达不仅是增生性肾炎及急性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指标,而且是增生性肾炎激素减量的监测指标.
作者:李宏向;张纪云;杨剑辉;孙念政;郑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采用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实验系统观察了静息B细胞(resting B cell)诱导的同种免疫低应答反应.C57BL/6小鼠脾细胞经贴壁去除巨噬细胞后,用抗Thy-1抗体加补体和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纯化的静息B细胞,经FACS检测其表面高表达SmIg(94.88%)和处于细胞分裂的G0期(95.79%),并表达H-2Kb(99.5%)和H-2I-Ab(82.42%),但低表达CD80/CD86(分别为4.26%和4.16%).C57BL/6小鼠静息B细胞刺激同种BALB/c小鼠T细胞(初次MLR)只呈现微弱增殖反应,明显低于用LPS活化B细胞或全脾细胞刺激时的反应值.作再次MLR实验时,经初次MLR处理的T细胞对C57BL/6小鼠脾细胞表现为很弱的应答反应,但对无关的第三品系AKR鼠脾细胞却呈现强应答,说明这种应答低下具有相对特异性.上述结果提示,静息B细胞在MLR系统中不能诱导同种T细胞的充分活化而表现为同种免疫应答的低下.这在同种移植中诱导受体对移植物耐受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杨小丽;秦慧莲;何球藻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解霉酚酸酯(MMF)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我们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了6例GVHD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活化T细胞标志.发现在MMF治疗后患者的CD3+CD4+T细胞明显降低,CD3+CD8+T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下降;CD25+CD4+和CD69+CD8+T细胞均升高.结果初步显示,MMF可能主要作用于CD3+CD4+T细胞,并与CsA在治疗GVHD方面有协同作用.
作者:杜欣;张建军;翁建宇;陆泽生;吴穗晶;林伟;黄梓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血清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34例SLE和63例正常人的血清Ⅳ.C和LN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以及血清Ⅳ.C和LN水平与其它临床指标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发现SLE组血清Ⅳ.C和LN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01);治疗后随病情缓解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P<0.001;0.005).血清LN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C3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血清Ⅳ.C与血沉呈显著正相关(P<0.05).上述结果提示血清Ⅳ.C和LN水平在SLE患者中普遍升高,是评估SLE患者病情活动的重要指标.
作者:徐胜前;刘功转;王芬;徐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研究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人降钙素类似物vhCT,产物纯度达到等电聚焦均一,质谱测定分子量精确.生物活性为天然人降钙素的20~25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vhCT能与识别天然人降钙素的抗体起反应,产生IgG抗体的免疫原性随偶联的不同载体而有差异.但在BALB/C57小鼠体内不引起IgE增高.提示vhCT不产生IgG介导的过敏反应,具有药物应用前景.
作者:张念一;俞超;周国明;李伯良;吴祥甫;张惠展;崔大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树突状细胞以其独特的抗原递呈和免疫调控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梯度离心、尼龙毛分离、花环沉淀、免疫磁珠等方法可获得大量的高纯度树突状细胞,为其基础与临床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陈向荣;石汉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失衡,机体免疫状态往往低下与紊乱: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血循环中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异常上升,肺肿瘤局部炎症反应差.肺癌患者免疫监护能力下降的机制相当复杂,至今还不甚了解.
作者:郭峰;张乐之;许育;钱宝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肿瘤的化疗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减少化疗药物的用量,增加疗效,减少副反应是人们所期望的.本研究旨在探讨γ干扰素对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株时的影响.
作者:张意仲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