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陈孟诗;樊瑜波
细胞的迁移是细胞生长的一个重要特性,细胞在材料上的迁移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修复能力.本研究对成骨细胞在聚乳酸材料上的迁移特性进行了考察.
作者:潘君;王远亮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心脏建模不但具有理论和方法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例如,某些临床指标离开了心脏的几何模型将无法计算.在心脏建模中至少存在四个问题:(1)在心脏的几何模型的临床应用中存在着个体化的困难,例如,把具体病人心脏的影象检测数据与理想的几何形状拟合所报告的射血分数值所带来的误差;同时,心脏超声检查心腔体积定量计算研究报告中缺少金标准的选择和对照;(2)在心脏的力学模型方面,心肌收缩能力概念本身至少存在两个严重缺陷,即缺乏能在原位检测而又无可非议的有力指标,特别是缺少可接受的无创性指标,不能区别心肌收缩能力改变与负荷和心率改变在细胞层次上机制,这限制了心脏力学模型的实用性;(3)对不同层次上的心脏模型作生物医学上现实的整合亟待进行,以期对临床心脏病学作出更大支撑;(4)缺少心脏储备建模的研究,而作为心脏病的严重后果的心力衰竭的基本问题正是心脏储备的降低.
作者:肖守中;郭兴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Adherent platelet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both thrombus formation and in certain stages of atherogenesis. Both the form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nd deposition of platelet thrombi develop not randomly and not everywhere in the circulation, but localize at certain particular areas in the circulation. In fact, platelet thrombi in vivo have been found at sites downstream from bifurcations stenoses and venous valves. In these areas, the blood flow is disturbed and separation of streamlines from the vessel wall and formation of vortices (eddies) are likely to occur. This strongly suggests the involvement of hemodynamic factor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vascular diseases.
作者:Xiaoyan Deng;Guixue Wang;Yang Ya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为探讨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对内皮细胞(EC)PDGF-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玉泉;张炎;王栋;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对牙的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模态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可以实现对生成计算模型的物体进行各种力学分析.本研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上颌中切牙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期了解其振动性能.
作者: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李斌;赵令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血压波升支前小波是指在左心室等容收缩初期在主动脉根部血压的一个小幅波动,此小幅波动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本文研究了这一小幅波动沿主动脉传播时产生的变化.
作者:陈先农;王富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青光眼是国家防盲工作的重点,闭角型青光眼是其中的主要类型,致盲率很高,瞳孔阻滞形成和虹膜组织材料变性是发病的主要体征.近百年的研究没有给出虹膜材料力学特性的定量表达和瞳孔阻滞力的量化描写.主要原因是虹膜材料试样小、中有瞳孔,待测力学量小,无法进行常规测量.我们开发了瞳孔水密缝合构建虹膜腔体进行测量的实验方法.
作者:刘志成;林丁;宋红芳;张昆亚;乔春燕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实验方法将端部带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主动脉导管由锁骨下动脉插入到狗的主动脉根部,另一支端部带一长度为2cm气囊的主动脉导管由髋动脉插入到距主动脉根部3cm处.在带气囊的导管体外端接一快速注射式充气器.未充气时气囊膜紧贴导管壁,充气后形成直径为3cm左右的球形气囊.保持传感器位置不变,将带气囊的导管向远心端抽出,每间隔5cm将主动脉阻塞15秒即放开,这个过程中同时记录主动脉根部的血压波形.直到抽出共7次即35cm后,进行相反的过程,同样阻塞和记录波形.以检验本实验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作者:陈先农;王富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从1875年至今,人们一直研究流动于内管道中并以Knudsen数(Kn=mfp/L,mfp是气体的平均自由程,L是管道面的特徵长度)为主控参数的稀薄气体的物理问题.如果边界或管壁上的气体分子(碰撞或反弹中)之动量转换不完全,则宏观速度在管壁上不为零,亦即有滑移.近由於生物微型电子机械系统(Bio-MEMS)的普遍应用,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在平滑可变形壁面(平板)管道内的有滑移流动并且发现了由於壁面有波状蠕动所导致的有趣物理行为:如临界回流受气流流动的雷诺数、蠕动(波)的波数、稀薄气体的Knudsen数所控制.
作者:朱光华;徐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Introduction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sophistication of the in vivo environment,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behavior of cellular response to mechanical forces has mainly relied on the use of in vitro preparations. The parallel plate flow chamber is the most common used for applying fluid shear stress to cultured cells. Most studies used parallel plate flow chambers under steady flow, and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in vitro studies concer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pulsatile flow. Several kinds of flow chamber were developed which can provide pulsatile flow to cells ( Helmilinger et al , 1991; Ruel et al. , 1995 ;Tacobes et al. , 1998).
作者:Yubo FAN;Wentao JIANG;Yuanwen ZOU;Ling BAI;Jinlin SONG;Ming ZHANG;Zonglai JIANG;Junkai CHEN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细胞在周期性拉伸的作用下,会发生长轴垂直于大主应变方向的取向调整,已经被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证实,现在的问题是取向调整是否由周期拉伸的方向决定?加载方向转变后,细胞的取向是否会跟随调整呢?同时由于周期拉伸前细胞的取向是随机的,因此仅靠对细胞施以一次性的周期拉伸难以全面反映取向调整的过程.假如对周期拉伸作用后已经取向一致的细胞转变加载方向再次加载,可以对研究周期拉伸下细胞取向调整的过程做出很好的补充,对于组织工程研究在体外如何实现对细胞排布的有效控制也是有益的.我们选择在体内主要受拉伸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弹性膜圆管膨胀加载装置,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索.
作者:黄岂平;王红兵;卢晓;秦建;蔡绍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Leukocytes roll along the endothelium of postcapillary venules in response to inflammatory and thrombotic processes. The rolling under hydrodynamic shear forces is a first step in directing leukocytes out of the blood stream into sites of inflammation and is mediated by the selectins, a family of extended, modular, and calcium -dependent lectin receptors[1,2].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 - , E - or L - selectins and their counter ligand P - 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 1 ( PSGL - 1 ) play important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es.
作者:Zhiyi YE;Baoxia LI;Mian LO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时至今日血流动力学因素确切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因此,更深入地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力学机理对于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和发病规律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作者:王家权;于晓军;曾衍钧;伍时桂;徐小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为探讨压力在血管重建中的作用,观察了不同静压力条件下,体外培养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增殖与凋亡及其相关蛋白的变化趋向.本文选用成年雄性金华猪颈总动脉4~7cm,在不同静压力(160mmHg、100mmHg)下培养1、4、7天(控制血管内流体流量≤6ml/h)后,4%多聚甲醛固定,以新鲜血管为对照组,血管常规石蜡切片后,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TUNEL、Hoechst33258荧光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观察.
作者:张峰;张炎;刘波;刘艳春;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临床上常常使用射血分数(EF)、大氧耗量等指标评估心脏的功能,但这些指标中并未包含反映心脏负荷特征的压强,因此,这些指标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力学的观点看,功或功率是客观反映一个动力泵能力的指标.多年来,很多学者使用压力与流量的积表示心脏的做功能力,但该指标只与心脏对外做功能力有关,并不能完全说明心脏的做功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与心脏平均功率相关的指标:
作者:张建保;袁利君;张晓军;刘一辉;曹铁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淋巴循环是微循环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对于维持体液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以及了解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癌细胞的经淋巴转移和淋巴给药的关注以及水肿的研究,对淋巴的形态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淋巴的形成和输运机理还未得到明确的说明,特别是缺乏与淋巴生理学意义密切相关的淋巴循环的动力学研究.
作者:姚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自在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相关的法医鉴定的增多,法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了法医生物医学工程、法医生物力学等新的分支学科.
作者:许燕;樊瑜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研究HPDLF在不同应力作用下胶元纤维合成总量的变化,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规律.
作者:赵志河;周继祥;林珠;江凌勇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采用微吸管实验技术,测定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与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进一步加入针对整合素alpha1~alpha6(CD49a~CD49f)和beta1亚单位(CD29)的单克隆抗体(Anti-CD49a~Anti-CD49f、Anti-CD29)处理HCC细胞,观察Anti-CD29对细胞与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的影响.采用双微吸管实验法进行HCC细胞趋化实验,在两侧微管内加入相同浓度的Ⅳ型胶原,并引导微管尖端与同一细胞紧密接触,动态观察细胞两侧伪足形成过程;在一侧微吸管内分别加入Anti-CD49a~Anti-CD49f、Anti-CD29,考察整合素亚单位阻断对HCC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HCC细胞表面整合素亚单位的表达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直观清楚地得到整合素分子阻断对HCC与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粘附和整合素分子对介导HCC细胞向Ⅳ型胶原发生趋化行为的影响.
作者:吴泽志;傅遍红;董澄;秦建;蔡绍皙;吴云鹏 刊期: 2003年第z1期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are basic issues to cell adhesion, which are important to man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lymphocyte-mediated cytotoxicity ,tumor metastasi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l.
作者:Jun HUANG;Juan CHEN;Mian LO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