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岱雅
血栓形成与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脑血栓形成在缺血性中风中发病率高.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也会相应增加.本文对体外血栓形成与电阻抗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电阻抗法对体外血栓进行研究,通过检测红细胞等有形成分在其悬浮液中的再分布及其状态的改变,从而导致电阻抗发生变化来检测血栓的形成过程,速度和能力,可为血栓形成的检测提供一条新的手段.
作者:吴明海;孙晓明;刘凤芹;管靖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口腔种植体在植入过程中可产生机械损伤,从而在种植体界面形成由骨基质和血凝块组成的环状坏死区域(本文称为修复区).在标准的二阶段种植法中,种植体首先埋藏于颌骨内三到六个月(愈合阶段),然后通过第二次手术连接义齿或上部结构,开始承担功能载荷(功能阶段).因此,种植体在愈合期间并不直接承受载荷,修复区只间接经历由于颌骨在功能载荷作用下的变型所引起的应力.本文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关于种植体界面愈合的生物力学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种植体界面在愈合阶段和功能阶段的塑建改建过程.
作者:荣起国;J.Lenz;K.Schweizerhof;H.J.Schindler 刊期: 2003年第z1期
TNF-α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也发现各种原因引发的感染性休克、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均表现为TNF-α表达水平过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TNF-α参与诸如脓毒症、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移植物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种人类疾病.随着TNF晶体结构的获得,目前已着手设计治疗策略以抑制或抵消TNF-α的活性.其中,国内外正在寻找中和TNF-α的抗体作为抑制TNF-α活性的手段.
作者:李宝霞;叶志义;龙勉 刊期: 2003年第z1期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steoinductivity of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transduced by adenovirus mediated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 2 ( Adv - hBMP - 2) gen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hBMP - 2 gene modified tissue - engineered bone substitute in the repair of diaphyseal segmental bone defects of goats.
作者:Kerong DAI;Xiaoliang XU;Tingting TANG;Chaofeng YU;Zhen'an ZHU;Min XU;Liulong ZHU;Jueren LOU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细胞的形态和力学性质或者说细胞的可变形性,决定了细胞对载荷的敏感程度.例如,剪应力持久作用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长轴沿流场方向排列,同时伴随细胞弹性模量的显著增高以及作用在细胞表面的剪应力梯度的显著降低.与此相对应,同一剪应力条件不再能诱导重排后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如细胞膜上牵拉敏感离子通道的开放、胞内Ca2+浓度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链mRNA的转录水平的增高等.这些证据表明,细胞的可变形性是细胞得以分辨其已经适应的和未适应的载荷的一种机制.
作者:张毅奕;陶祖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选择素(selectin)/配体间特异性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胞粘附在炎症级联反应、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选择素/配体相互作用与力学环境紧密偶联,其动力学行为与外力间的依赖关系是影响细胞粘附的主要因素[2,3].
作者:吕守芹;龙勉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细胞力学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生物力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前沿课题,过去几十年集中于红细胞,近几年研究重点转向白细胞、血小板、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癌细胞及多种细胞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细胞分离技术和培养技术的成熟,实验手段不断更新,理论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作者:曲华;吴文周;安美文;滕维中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时至今日血流动力学因素确切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因此,更深入地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力学机理对于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和发病规律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作者:王家权;于晓军;曾衍钧;伍时桂;徐小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The decline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is a serious outcome of heart failure, and therefore, 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and its reserve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re are at least two problems in this aspect:( 1 ) the concept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has serious defects, including the absence of any potential indicator that can be measured in situ and is free of significant criticism and, particular, the absence of any acceptable noninvasive indicator,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separating the effects of contractility changes from those of load or heart rate; (2)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elemetering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for the patients, athletes, and ordinary persons has not been met.
作者:Shouzhong XIAO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因为其独特的生命周期成为发育生物学特别是生物模式形成广泛研究的模式生物.网柄菌的单倍体细胞从孢子壳中孵化,像陆地阿米巴一样生活,并通过细胞有丝分裂无性生殖.当食物供给耗尽时,阿米巴会在某个区域聚集,并在其点上集合成蛞蝓(slug)状聚集体.而当此蛞蝓迁移到适当的地方,又将形成植物状的子实体并释放新的孢子细胞.网柄菌的生命周期对于多细胞生命体来说虽然是不典型的,但是它的一些发育特征却可作为高等真核生物中相似事件如聚集,细胞分化,模式形成等的事例进行研究.
作者:赵峰;陶祖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采用异种动物血管制作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再种植宿主自体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是目前较理想的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模型.然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外基质和脱细胞后残留的细胞碎片都具有抗原性,尤其是细胞膜上的MHC是一种强烈的移植抗原,如何处理生物支架的抗原性是构建全生物化组织工程血管的一个关键问题之一.同时,在支架种植细胞前检测其抗原性的强弱也是必须的基础技术之一.本文选择血管壁组织细胞高表达的MHC I作为检测指标,观察血管支架处理前后MHC I的变化情况.
作者:刘太华;张炎;李玉泉;刘波;张秀花;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构成的超分子体系,其主要的功能包括能量转换、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以及承担着蛋白质和酶系统的代谢进程.质膜是细胞中对环境刺激为敏感的部位,膜蛋白又是膜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因此研究声波刺激下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将有助于了解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原初响应过程.本研究以烟草愈伤组织为材料,来研究声波刺激对膜蛋白二级的影响.
作者:赵虎成;吴嘉;席葆树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研究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颅内压由于心博、呼吸、以及神经调节等的影响而出现上下波动.传统的颅内压研究多停留在静态压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注重于对颅内压平均值的监护,对其脉动成分的变化及规律研究很少.本工作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颅高压状态下颅内压波形的变化及其规律,并从理论上建立颅内压脉动值和平均值之间的数学模型.
作者:刘玉峰;高昊;袁晖;吴国强;蒋雨平;许世雄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了解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内皮细胞及在生物材料进行种植的可行性,为血管组织工程提供资料.方法取正常健康人(2~50岁)骨髓,加淋巴细胞分离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后获得单核细胞,再运用微磁珠和单抗选择出CD45和GlyA都为阳性的细胞.用60%低糖DMEM,40%MCDB-201(Sigma),1×胰岛素铁传递蛋白硒,1×linoleic acid bovine serum albumin(BSA),10-9M地塞米松(Sigma),和10-4 M 2-磷酸盐维生素C(Sigma),100 U青霉素,和1000 U链霉素(Gibco).培养.用无血清、EGF or PDGF,含20ng/mL VEGF-B骨髓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分化的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KDR,vWF,CD34,的表达,以确定是否已分化成内皮细胞.
作者:朱楚洪;应大君;糜建红;董世武;张伟;孙建森 刊期: 2003年第z1期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eta - receptors ( PDGF beta - R) undergo directed movements in living cells, a process mediating cell migration. Motile actin filaments possibly contribute to such movements. We investigate here the interaction of PDGF beta - R with actin filaments, and a possible role for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 an actin - associated protein, in the regulation of such a process by magnetic manipulations of the PDGF beta - R and genetic modulations of the FAK gene in cultured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作者:Shu Q. LIU;Christopher TIECHE;Yan - chun LI;Paul K. ALKEMA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平行平板流动腔是体外细胞力学研究的主要实验装置,在定常流情况下,人们通常使用近似公式τ=6μQ/bh2来计算切应力,其中Q为流量,μ为流体粘度,b和h分别为腔体的宽度和高度.其中高度h是决定切应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根据近似公式的假设,通常认为越小越好,目前常用的范围是0.1~0.5mm.由于其值非常小,加上细胞力学实验所必须的严格的无菌环境,很难在系统装配好后实际测量其大小.因此,常常把流动腔密封胶圈的厚度作为流动腔的高度.然而,在装配时密封胶圈会由于压力的作用发生变形,导致实际的流动腔高度小于密封胶圈的高度.而且每次装配产生的高度差是不尽相同的.
作者:蒋文涛;樊瑜波;邹远文;宋锦璘;白灵;陈君楷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淋巴循环是微循环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对于维持体液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以及了解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癌细胞的经淋巴转移和淋巴给药的关注以及水肿的研究,对淋巴的形态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淋巴的形成和输运机理还未得到明确的说明,特别是缺乏与淋巴生理学意义密切相关的淋巴循环的动力学研究.
作者:姚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观察多粘菌素B(PMX-B)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实验分为:内毒素(LPS)+多粘菌素B组,LPS+生理盐水组,LPS模型组.给大鼠一次性静脉注射内毒素(0.5mg/kg),前两组分别注射内毒素后0.5h静脉给予多粘菌素B(0.2mg/kg)和1ml生理盐水(NS),LPS模型组大鼠注入内毒素后不作其他处理.给多粘菌素B后0.5、1、2、4h抽血液,检验血浆中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全血粘度(WBV)、红细胞压积(HRC)的变化.结果表明:LPS+多粘菌素B组,在给内毒素1h,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LPS+生理盐水组.因此多粘菌素B治疗能改善内毒素血症早期的血液流变性.
作者:邵阳;王翔;蔡绍皙;高玮;吴西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从1875年至今,人们一直研究流动于内管道中并以Knudsen数(Kn=mfp/L,mfp是气体的平均自由程,L是管道面的特徵长度)为主控参数的稀薄气体的物理问题.如果边界或管壁上的气体分子(碰撞或反弹中)之动量转换不完全,则宏观速度在管壁上不为零,亦即有滑移.近由於生物微型电子机械系统(Bio-MEMS)的普遍应用,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在平滑可变形壁面(平板)管道内的有滑移流动并且发现了由於壁面有波状蠕动所导致的有趣物理行为:如临界回流受气流流动的雷诺数、蠕动(波)的波数、稀薄气体的Knudsen数所控制.
作者:朱光华;徐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应力与生长的关系,一直是广大生物力学工作者所关心的课题,不同的功能治疗和各种训练都可以使肌肉的收缩特性发生变化,本研究设计了对大鼠后肢骨骼肌的收缩特性进行测试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对一月龄大鼠后肢两组骨骼肌在电刺激下的收缩特性进行了测试,为研究大鼠骨骼肌在长期不同应力刺激水平及不同功能治疗等因素对其收缩特性改变打下基础.
作者:陈孟诗;王岩;黄京月 刊期: 200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