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涛;樊瑜波;邹远文;宋锦璘;白灵;陈君楷
Unstabilitaion would be occurred after multilevel anterior decompression on the cervical spine, sometimes the failure of fusion would happen followed with pseudoarthrosis of the cervical spine.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clinic results of the 38 cases treated with more than three levels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to test the biomechanical stabiliz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with 6 fresh human cervical specimens.
作者:Zhuojing LUO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定量的骨功能适应性模型建立一种描述骨质疏松的力学模型.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外,对于骨质疏松的研究很多,但大都集中在药物对骨质疏松的治疗,通常以骨质疏松结构的生化指标为研究对象,对骨质疏松进行的实验研究较多,建立定量模型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还未见报道.
作者:宫赫;朱兴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Leukocytes roll along the endothelium of postcapillary venules in response to inflammatory and thrombotic processes. The rolling under hydrodynamic shear forces is a first step in directing leukocytes out of the blood stream into sites of inflammation and is mediated by the selectins, a family of extended, modular, and calcium -dependent lectin receptors[1,2].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 - , E - or L - selectins and their counter ligand P - 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 1 ( PSGL - 1 ) play important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es.
作者:Zhiyi YE;Baoxia LI;Mian LO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已有的研究表明细胞在周期拉伸作用下会发生取向调整,细胞长轴将垂直于应变方向.同时周期拉伸会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Sumpio等的研究表明,周期拉伸有促进细胞迁移的作用,并认为周期拉伸促进细胞迁移和形态改变与rho蛋白P21有关.我们试图揭示周期拉伸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的影响是否具有方向性.
作者:黄岂平;王红兵;卢晓;秦建;蔡绍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采用微吸管实验技术,测定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与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进一步加入针对整合素alpha1~alpha6(CD49a~CD49f)和beta1亚单位(CD29)的单克隆抗体(Anti-CD49a~Anti-CD49f、Anti-CD29)处理HCC细胞,观察Anti-CD29对细胞与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的影响.采用双微吸管实验法进行HCC细胞趋化实验,在两侧微管内加入相同浓度的Ⅳ型胶原,并引导微管尖端与同一细胞紧密接触,动态观察细胞两侧伪足形成过程;在一侧微吸管内分别加入Anti-CD49a~Anti-CD49f、Anti-CD29,考察整合素亚单位阻断对HCC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HCC细胞表面整合素亚单位的表达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直观清楚地得到整合素分子阻断对HCC与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粘附和整合素分子对介导HCC细胞向Ⅳ型胶原发生趋化行为的影响.
作者:吴泽志;傅遍红;董澄;秦建;蔡绍皙;吴云鹏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原癌基因c-fos是一种立即早期基因,其表达的蛋白FOS是一种核蛋白,可结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负责细胞分裂的基因上,影响基因的转录和复制,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观察受交变拉伸应变和压应力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中FOS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探索力学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机理.
作者:张西正;郭勇;赵云山;武继民;李瑞欣 刊期: 2003年第z1期
Introduction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endothelium and blood flow is an important biomedical problem and has drawn extensive research. Endothelial cells (ECs) are known to adapt their shapes and functions in response to applied shear flow.Shear Stress being regarded as a primary triggering signal for cellular remodeling,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applied shear flow and endothelial cells.
作者:Xiaoheng LIU;Xiong WANG;Huaiqing CHEN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临床及人体尸检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人体动脉系统的某些局部部位,如腹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更具体一点,动脉粥样硬化好发区多位于动脉血管的分叉处,弯曲处,血管狭窄处这样一些血管几何形状发生急剧变化的部位.在这些部位,血流受到极大干扰而产生流动分离及涡流区.学术界称此现象为动脉粥样硬化局部性.长期以来,科学界对此局部性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此局部性现象中起作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诸多血流动力学因素中,由流动产生的壁面剪切力则是其关键性的因素.
作者:吴岩;邓小燕;曾宪敏;王珂 刊期: 2003年第z1期
TNF-α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也发现各种原因引发的感染性休克、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均表现为TNF-α表达水平过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TNF-α参与诸如脓毒症、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移植物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种人类疾病.随着TNF晶体结构的获得,目前已着手设计治疗策略以抑制或抵消TNF-α的活性.其中,国内外正在寻找中和TNF-α的抗体作为抑制TNF-α活性的手段.
作者:李宝霞;叶志义;龙勉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了解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内皮细胞及在生物材料进行种植的可行性,为血管组织工程提供资料.方法取正常健康人(2~50岁)骨髓,加淋巴细胞分离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后获得单核细胞,再运用微磁珠和单抗选择出CD45和GlyA都为阳性的细胞.用60%低糖DMEM,40%MCDB-201(Sigma),1×胰岛素铁传递蛋白硒,1×linoleic acid bovine serum albumin(BSA),10-9M地塞米松(Sigma),和10-4 M 2-磷酸盐维生素C(Sigma),100 U青霉素,和1000 U链霉素(Gibco).培养.用无血清、EGF or PDGF,含20ng/mL VEGF-B骨髓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分化的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KDR,vWF,CD34,的表达,以确定是否已分化成内皮细胞.
作者:朱楚洪;应大君;糜建红;董世武;张伟;孙建森 刊期: 2003年第z1期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ynamic change in postburn erythrocyte membrane viscoelastic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myocardial blood flow.
作者:Qingyun WU;Xiang WANG;Xiangdong LUO 刊期: 2003年第z1期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are basic issues to cell adhesion, which are important to man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lymphocyte-mediated cytotoxicity ,tumor metastasi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l.
作者:Jun HUANG;Juan CHEN;Mian LO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实验方法将端部带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主动脉导管由锁骨下动脉插入到狗的主动脉根部,另一支端部带一长度为2cm气囊的主动脉导管由髋动脉插入到距主动脉根部3cm处.在带气囊的导管体外端接一快速注射式充气器.未充气时气囊膜紧贴导管壁,充气后形成直径为3cm左右的球形气囊.保持传感器位置不变,将带气囊的导管向远心端抽出,每间隔5cm将主动脉阻塞15秒即放开,这个过程中同时记录主动脉根部的血压波形.直到抽出共7次即35cm后,进行相反的过程,同样阻塞和记录波形.以检验本实验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作者:陈先农;王富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为探讨川芎嗪和剪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锥一板旋转式剪切装置提供剪应力,与川芎嗪共同作用于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采用Annexin V-FITC染色标记,利用全内反射衰逝波激发ICCD成像技术,探测川芎嗪和剪应力对rCMEC磷脂酰丝氨酸(PS)异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内皮细胞膜表面PS异位具有普遍性,静态培养内皮细胞的PS异位率(异位程度)为9.97%.作为单因素,剪应力(6、12、24dyn/cm2)或川芎嗪(31.5,63.0,126.0μg/ml)均可使PS异位率明显下降(P<0.001).在同一剪应力水平条件下,川芎嗪的给予可使内皮细胞的PS异位率进一步降低.中等水平的两因素组合降低异位率的效果较突出.结果提示,适当水平的剪应力与川芎嗪联合作用有可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作者:廖福龙;韩东;欧阳志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采用异种动物血管制作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再种植宿主自体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是目前较理想的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模型.然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外基质和脱细胞后残留的细胞碎片都具有抗原性,尤其是细胞膜上的MHC是一种强烈的移植抗原,如何处理生物支架的抗原性是构建全生物化组织工程血管的一个关键问题之一.同时,在支架种植细胞前检测其抗原性的强弱也是必须的基础技术之一.本文选择血管壁组织细胞高表达的MHC I作为检测指标,观察血管支架处理前后MHC I的变化情况.
作者:刘太华;张炎;李玉泉;刘波;张秀花;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一体化假肢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材料,从接受腔到假腿一体成型的新型下肢假肢;而传统型假肢的假腿往往是一根金属杆,接受腔和金属杆之间用金属连接件连接.很明显,一体化假肢比传统型假肢更经济、美观、轻便,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但目前一体化假肢还只是一个概念,尚未批量应用于临床.近,一些学者和机构开始致力于一体化假肢的研发,但尚未涉及对一体化假肢的应力分析.由于一体化假肢与传统型假肢在结构上的差异,因此对一体化假肢进行应力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限元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假肢领域,故本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一体化假肢进行应力分析.
作者:刘展;樊瑜波;张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对牙的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模态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可以实现对生成计算模型的物体进行各种力学分析.本研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上颌中切牙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期了解其振动性能.
作者: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李斌;赵令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构建全生物化组织工程血管是血管组织工程研究中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采用猪颈总动脉脱细胞胶原作三维支架构建全生物化组织工程血管,取得了初步成功.
作者:张炎;刘太华;刘波;李玉泉;张秀花;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是贴壁依赖型细胞生长的前提.普遍认为细胞粘附过程受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特异性结合所调节.胶原作为含量丰富的骨胞外基质蛋白,常被用于生物材料表面的预吸附,以促进细胞粘附.而培养基质中往往含有血清以及其它蛋白和表面活性物质,因而细胞外基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受蛋白质竞争性吸附调节,包括基底预处理、培养基以及细胞分泌等许多不同来源的蛋白质竞争吸附.材料表面亲疏水性影响蛋白在表面的吸附,从而影响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研究蛋白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及亲疏水性对吸附的影响,有助于研究细胞-材料表面相互作用,并为细胞组织工程中构建有利于细胞粘附和生长的生物材料提供有用信息.
作者:应佩青;靳刚;陶祖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玫瑰花瓣实验作为考察细胞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简单实验,已被免疫学家广泛用于评价受体与配体间的功能性作用,以及区分白细胞亚型[1~6].早期实验是将人T淋巴细胞和羊红细胞混合而发生粘附现象,大的淋巴细胞表面会吸附上小的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瓣结构.由于该实验不能把玫瑰花瓣尺寸分布与分子性质定量地联系起来,故迄今只是一种定性方法.我们根据已建立的小系统概率动力学模型设计新的玫瑰花瓣实验,能够把玫瑰花瓣尺寸分布与受体/配体密度及它们的反应亲和性联系起来,从而为临床免疫检测提供定量依据和方法学基础.
作者:陈娟;黄俊;龙勉 刊期: 200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