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志强;胡亚娥;刘波;姜宗来
自在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相关的法医鉴定的增多,法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了法医生物医学工程、法医生物力学等新的分支学科.
作者:许燕;樊瑜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淋巴循环是微循环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对于维持体液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以及了解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癌细胞的经淋巴转移和淋巴给药的关注以及水肿的研究,对淋巴的形态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淋巴的形成和输运机理还未得到明确的说明,特别是缺乏与淋巴生理学意义密切相关的淋巴循环的动力学研究.
作者:姚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微载体悬浮培养是贴壁细胞的一种常见培养方式,在大多数传统的生物反应器中一般都有搅拌装置,这样会带来较高的剪切力并且极易导致湍流,容易使待培养的细胞受到损伤.
作者:鞠智好;刘天庆;崔占峰;马学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为探讨川芎嗪和剪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锥一板旋转式剪切装置提供剪应力,与川芎嗪共同作用于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采用Annexin V-FITC染色标记,利用全内反射衰逝波激发ICCD成像技术,探测川芎嗪和剪应力对rCMEC磷脂酰丝氨酸(PS)异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内皮细胞膜表面PS异位具有普遍性,静态培养内皮细胞的PS异位率(异位程度)为9.97%.作为单因素,剪应力(6、12、24dyn/cm2)或川芎嗪(31.5,63.0,126.0μg/ml)均可使PS异位率明显下降(P<0.001).在同一剪应力水平条件下,川芎嗪的给予可使内皮细胞的PS异位率进一步降低.中等水平的两因素组合降低异位率的效果较突出.结果提示,适当水平的剪应力与川芎嗪联合作用有可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作者:廖福龙;韩东;欧阳志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临床上常常使用射血分数(EF)、大氧耗量等指标评估心脏的功能,但这些指标中并未包含反映心脏负荷特征的压强,因此,这些指标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力学的观点看,功或功率是客观反映一个动力泵能力的指标.多年来,很多学者使用压力与流量的积表示心脏的做功能力,但该指标只与心脏对外做功能力有关,并不能完全说明心脏的做功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与心脏平均功率相关的指标:
作者:张建保;袁利君;张晓军;刘一辉;曹铁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了解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内皮细胞及在生物材料进行种植的可行性,为血管组织工程提供资料.方法取正常健康人(2~50岁)骨髓,加淋巴细胞分离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后获得单核细胞,再运用微磁珠和单抗选择出CD45和GlyA都为阳性的细胞.用60%低糖DMEM,40%MCDB-201(Sigma),1×胰岛素铁传递蛋白硒,1×linoleic acid bovine serum albumin(BSA),10-9M地塞米松(Sigma),和10-4 M 2-磷酸盐维生素C(Sigma),100 U青霉素,和1000 U链霉素(Gibco).培养.用无血清、EGF or PDGF,含20ng/mL VEGF-B骨髓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分化的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KDR,vWF,CD34,的表达,以确定是否已分化成内皮细胞.
作者:朱楚洪;应大君;糜建红;董世武;张伟;孙建森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由于动物、包括人类体外受精技术(ICSI)的发展,人们对动物卵母细胞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卵母细胞在ICSI操作前后的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形态学研究.但,从力学角度来研究动物卵母细胞透明带的还没有.此文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成熟的水牛卵母细胞透明带的力学性质.由于透明带本身的透明性,实验中无法清楚观察小范围内(几个微米)的凸形轮廓,使得常用的小变形测量方法失效.
作者:滕维中;石德顺;吴文周;曲华;安美文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前言摔倒是造成老年人受伤和猝死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神经肌肉骨骼的恶化导致了平衡系统的下降,其中包括肌力变化、关节柔韧性降低、视力减弱、前庭功能下降等.老年人步态、运动平衡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是目前国际生物力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人静止站立在测力台上,由力信号经计算后获得每一瞬间重心投影点与台面中心的距离,从而得到重心移动轨迹图,计算有关重心轨迹的参数可定量地反映人体静态平衡能力.其主要参数有轨迹总长、总位移、轨迹圆面积、轨迹矩形面积、前后X、Y方向上分别的大位移和摆速、左右摆速等,轨迹长反映出人体晃动的程度,面积则直观地反映出晃动时人体重心走过的范围.
作者:赵芳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时至今日血流动力学因素确切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因此,更深入地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力学机理对于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和发病规律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作者:王家权;于晓军;曾衍钧;伍时桂;徐小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在研究不同发育时期的心肌细胞的乙酰胆碱激活的内向型整流钾通道电流IK,ACh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动力学特性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发生变化.我们选用鼠胚胎心肌细胞E10.5-12.5d为发育早期的心肌细胞,E16.5-19.5d为发育晚期的心肌细胞.在对早期心肌细胞和发育晚期的心肌细胞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中我们发现:(1)加入乙酰胆碱早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具有频率减慢的现象,周期为不加乙酰胆碱的两倍.
作者:范云;徐传骧;范家俊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采用异种动物血管制作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再种植宿主自体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是目前较理想的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模型.然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外基质和脱细胞后残留的细胞碎片都具有抗原性,尤其是细胞膜上的MHC是一种强烈的移植抗原,如何处理生物支架的抗原性是构建全生物化组织工程血管的一个关键问题之一.同时,在支架种植细胞前检测其抗原性的强弱也是必须的基础技术之一.本文选择血管壁组织细胞高表达的MHC I作为检测指标,观察血管支架处理前后MHC I的变化情况.
作者:刘太华;张炎;李玉泉;刘波;张秀花;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骨髓间质干细胞(BMc)是一种多能前体细胞,可分化为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软骨细胞及骨细胞等.心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显著特点是其离子通道的多样性,骨髓间质干细胞如何分化为这些细胞以及分化过程中骨髓间质干细胞有哪些变化,可以通过研究其离子通道的表达获得相应的信息.虽然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但关于其离子通道行为仍然未见报道,本文对此做了初步研究.
作者:张建保;M Bratbach;BK Fleischmann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切应力可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从而影响血管的重建.研究低切应力对完整血管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蛋白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可以初步探讨切应力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调亡的机制.本文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将一段完整的猪颈总动脉在体外进行培养,控制定常流和血管腔内压力100mmHg,在中(20dyn/cm2)、低(5dyn/cm2)切应力条件下体外培养1、6、24h,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观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c-Fos和c-Myc表达的情况.
作者:刘艳春;刘波;张峰;张炎;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The decline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is a serious outcome of heart failure, and therefore, 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and its reserve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re are at least two problems in this aspect:( 1 ) the concept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has serious defects, including the absence of any potential indicator that can be measured in situ and is free of significant criticism and, particular, the absence of any acceptable noninvasive indicator,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separating the effects of contractility changes from those of load or heart rate; (2)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elemetering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for the patients, athletes, and ordinary persons has not been met.
作者:Shouzhong XIAO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临床及人体尸检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人体动脉系统的某些局部部位,如腹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更具体一点,动脉粥样硬化好发区多位于动脉血管的分叉处,弯曲处,血管狭窄处这样一些血管几何形状发生急剧变化的部位.在这些部位,血流受到极大干扰而产生流动分离及涡流区.学术界称此现象为动脉粥样硬化局部性.长期以来,科学界对此局部性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此局部性现象中起作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诸多血流动力学因素中,由流动产生的壁面剪切力则是其关键性的因素.
作者:吴岩;邓小燕;曾宪敏;王珂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原癌基因c-fos是一种立即早期基因,其表达的蛋白FOS是一种核蛋白,可结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负责细胞分裂的基因上,影响基因的转录和复制,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观察受交变拉伸应变和压应力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中FOS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探索力学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机理.
作者:张西正;郭勇;赵云山;武继民;李瑞欣 刊期: 2003年第z1期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aveform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long the aorta of a dog, we described the reverse gradient of blood pressure during the slow ejection period in the aorta. We also explored some principles of the reverse gradient.
作者:Xiannong CHEN;Fugang WA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血压波升支前小波是指在左心室等容收缩初期在主动脉根部血压的一个小幅波动,此小幅波动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本文研究了这一小幅波动沿主动脉传播时产生的变化.
作者:陈先农;王富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本文研究了当血管内皮细胞HUVEC被内毒素LPS直接激活损伤时,血管内皮细胞HUVEC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
作者:王翔;吴泽志;蔡绍皙;王晓军;罗向东;杨宗城;黎鳌 刊期: 2003年第z1期
Limitations in the size and amount of bone tissue produced in vitro via tissue engineering are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nutrient and oxygen supply to the cells some distance away from the surface. Our laboratory has investigated possibilities for growing bulky bone tissue using novel hollow fibre bioreactors. The hollow fibre membranes embedded in the three dimensional scaffold are porous and semi permeable, which can serve the function of arteries and veins.
作者:Hua YE;Zhidao XIA;David J. P. FERGUSON;James T. TRIFFITT;Zhangfeng CUI 刊期: 200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