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河北任丘老年居民中应用的比较

高素颖;于凯;王拥军;颜应琳;赵永娜;张会玲;孔娅娜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X, 诊断标准, 一致性,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利用4种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对河北省任丘市60~70岁人群进行诊断,并分析比较4种诊断标准 MS 检出率及一致性情况。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年龄60~70岁的常住居民5010例为调查者,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分别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会(JCDCG)标准、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三次报告(ATPⅢ)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对5010名研究对象进行 MS 诊断,分析比较4种诊断标准下 MS 及其组分检出率情况,并使用 k 值比较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ATPⅢ标准 MS 检出率高,为53.37%(2674/5010),CDS 标准低,为29.36%(1471/5010),JCDCG 标准 MS 检出率为32.99%(1653/5010),IDF 标准 MS 检出率为48.06%(2408/5010),4种诊断标准 MS 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TPⅢ标准与 IDF 标准一致性高,一致率为94.69%,Kappa 值均为0.89。结论河北任丘老年人群 MS 患病率高,且不同诊断标准下存在较大差异,以 ATPⅢ标准筛检 MS 及其异常组分效果佳。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铁含量检测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意义及在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脂肪性肝病患者406例,其中 ALD 组198例,NAFLD 组208例,另选健康对照组96例,检测血清铁(SF)、铁蛋白(Ferr)及转铁蛋白(TRF)。结果 NAFLD 组、ALD 组 SF、Ferr 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且 NAFLD 组 SF、Ferr 水平高于 ALD 组。NAFLD 组、ALD 组 TRF 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且 NAFLD 组 Ferr 水平低于 ALD 组。NAFLD、ALD 组肝硬化亚组血清 SF、Ferr 明显高于肝炎亚组(P <0.05),TRF 明显低于肝炎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F、Ferr 和 TRF 有助于了解脂肪性肝病患者肝损伤程度,特别是对 NAFLD 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晓敏;王振宁;杨军;崔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丙种球蛋白对白血病化疗者感染和输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者感染和输血的影响。方法95例 AL 患者根据是否应用丙种球蛋白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对两组患者感染、体液免疫情况及输血的影响。结果两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差异不大;实验组抗感染时间明显减少,输注血小板数量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率降低。结论在 AL 化疗期间应用丙种球蛋白利于感染控制,减少支持治疗费用。

    作者:秦福丽;郭志强;宋君君;石丽芳;李小雨;田冬华;闫春艳;周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工作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细菌耐药监测是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世界各地都建立了相应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的结果已经成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细菌耐药监测网涉及的医院范围广,各级医院的微生物检测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监测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必须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工作,进一步提高细菌耐药监测水平。

    作者:赵建宏;时东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司维拉姆对血液透析患者疗效和终点事件影响的荟萃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司维拉姆(Sevelamer)和含钙的磷结合剂对血液透析患者疗效和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在 Cochrane 图书馆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针对慢性肾病(CKD)患者、使用司维拉姆和含钙的磷结合剂两种药物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队列研究。两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10篇 RCTs 和3篇队列研究(共40448例)符合入选标准。在钙磷代谢方面,司维拉姆与含钙磷结合剂相比,治疗后的血磷水平(MD =-0.02,95% CI =-0.29~0.25,P >0.05)及血钙水平(MD =-0.30,95% CI =-0.37~0.25,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脂代谢方面,司维拉姆与含钙磷结合剂相比,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D =1.42,95% CI =-0.83~3.66,P >0.05)及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0.39,95% CI =-11.84~11.06,P =0.95);而治疗后司维拉姆组总胆固醇水平(MD =-19.21,95% CI =-28.63~-9.80,P <0.0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钙剂组明显降低(MD =-15.30,95% CI =-23.37~-7.23,P <0.01)。治疗后司维拉姆组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比钙剂组高(MD =78.23,95% CI =26.67~129.78,P <0.01)。治疗后司维拉姆组超敏 C 反应蛋白(CRP)水平比钙剂组低(MD =-1.42,95% CI =-2.10~-0.73,P <0.01)。司维拉姆组患者全因病死率比钙剂组低(RR =0.66,95% CI =0.51~0.85,P <0.01);心血管事件病死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3,95% CI =0.07~1.22,P =0.09)。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司维拉姆的降磷效果与含钙的磷结合剂相同,并且有着改善脂代谢紊乱、及减轻体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司维拉姆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病死率方面有优势。

    作者:魏青;刘宏;汤日宁;刘必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呼吸机应用48小时后或呼吸机停止应用48小时内发生肺组织感染,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急性呼吸衰竭。近期研究发现,有效护理措施在 VAP 护理质量改善中具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 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伟涛;卢婉娴;黄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患病率、病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疾病,社会及经济负担较重。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 COPD 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入院、吸烟量、年龄、住院天数、有无合并症、有无机械通气及是否入住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等因素与疾病负担呈正相关,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合理规范用药、戒烟、氧疗、肺康复、患者自我管理及疫苗接种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负担。

    作者:吴红霞;程德云;魏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4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河北任丘老年居民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利用4种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对河北省任丘市60~70岁人群进行诊断,并分析比较4种诊断标准 MS 检出率及一致性情况。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年龄60~70岁的常住居民5010例为调查者,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分别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会(JCDCG)标准、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三次报告(ATPⅢ)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对5010名研究对象进行 MS 诊断,分析比较4种诊断标准下 MS 及其组分检出率情况,并使用 k 值比较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ATPⅢ标准 MS 检出率高,为53.37%(2674/5010),CDS 标准低,为29.36%(1471/5010),JCDCG 标准 MS 检出率为32.99%(1653/5010),IDF 标准 MS 检出率为48.06%(2408/5010),4种诊断标准 MS 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TPⅢ标准与 IDF 标准一致性高,一致率为94.69%,Kappa 值均为0.89。结论河北任丘老年人群 MS 患病率高,且不同诊断标准下存在较大差异,以 ATPⅢ标准筛检 MS 及其异常组分效果佳。

    作者:高素颖;于凯;王拥军;颜应琳;赵永娜;张会玲;孔娅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Carto-3指导下左心室分支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及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i tachycardia,VT)的心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方法选取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6例,其中 PVC 5例,VT 31例,在 Carto-3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5例PVC 患者射频消融成功率100%,31例 VT 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复发,终成功34例,成功率94.4%。结论 Carto-3指导下行分支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梁梅;郝应禄;杨明;陈鸿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于入院后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测定 HbA1 c 水平,按 HbA1 c 水平分为3组,Ⅰ组(HbA1 c≤7.0%)20例、Ⅱ组(7.0%10%)25例,分析动态血糖波动与 HbA1 c 的相关性,探讨夜间低血糖与睡前血糖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血糖比例Ⅱ组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平均血糖(MBG)、空腹平均血糖(MFBG)、早餐后2 h 平均血糖、中餐后2 h 平均血糖、晚餐后2 h 平均血糖与 HbA1 c 均呈正相关(P 均<0.01);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有效血糖波动次数、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随着 HbA1 c 的增高也逐渐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HbA1 c 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 <0.01)。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6.8%,其中,睡前血糖低值(7.2±3.4)mmol/L。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HbA1 c 与动态血糖水平显著相关,HbA1 c 与 MBG 相关性好,睡前血糖在7.2mmol/L 以下,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

    作者:王晓敏;孟作龙;沈利兰;张立莹;何柏林;吕娟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穿刺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盆腔囊性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穿刺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盆腔囊性恶性肿瘤疗效、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盆腔囊性恶性肿物患者分为穿刺灌注化疗联合放疗组(n =28,观察组)和静脉化疗联合放疗组(n =27,对照组)。观察组通过 CT 引导下行经皮盆腔囊性恶性肿瘤穿刺置管术,局部灌注顺铂20~40 mg 化疗,对照组行静脉顺铂单药化疗,每次40 mg/m2,每周1次,两组同步行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50~60 Gy,分割2 Gy/次,5次/周。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整个穿刺置管操作时间18~42 min,平均23 min,未出现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未损伤血管、肠管、膀胱、前列腺、子宫、阴道等组织。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局部缓解时间较对照组长,(14.26±2.61)月 vs (10.76±1.97)月(P <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穿刺灌注化疗联合盆腔放疗治疗盆腔囊性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毕然;刘立杰;靳甜;贾洪菊;关玲;张秋丽;李平;付占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结肠癌患者血浆中 microRNA-181b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浆中 microRNA-181b(miR-181b)的水平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茎环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患者及42例健康人血浆中 miR-181b 的水平,并分析 miR-181b 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38±0.13)相比,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81b 水平(0.64±0.22)明显升高,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肠癌患者血浆中 miR-181b 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不同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浆中 miR-181b 水平增高,miR-181b 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张铭;李晓利;许君望;黄蓉;吉亚红;张娜娜;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

    目的:探究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心肌保护效果,为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阿托品、解磷定等特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治疗3天后、7天后的肌钙蛋白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水平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心脏形态结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药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永胜;杨蓉佳;张世魁;冯友繁;曲强;张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临床和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的临床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8例神经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被误诊为双向情感障碍、焦虑症、脑炎等,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反应迟钝、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所有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均阳性。8例 MRI 均有异常表现,脑部多发的缺血灶5例,其中表现为脑炎样改变2例;混合型2例,表现为额、颞叶萎缩;局部脑膜增厚1例。结论神经梅毒临床和 MRI 表现缺乏特征性,临床易误诊,当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考虑神经梅毒可能。

    作者:吴孝苹;龙虎;张芸;施剑;刘永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咖啡酸片对肝硬化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对肝硬化患者合并脾功能亢进所致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代偿期70例和失代偿期32例两组,均给予咖啡酸片0.3 g/次,每日3次口服,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咖啡酸片可提高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白细胞数,总有效率分别为75.7%(53/70)和71.9%(23/32);也可提高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总有效率分别为91.4%(64/70)和84.4%(27/32)。结论咖啡酸片对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提高作用,尤其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更好。

    作者:王庆利;杨琳;刘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硬皮病肾危象5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硬皮病肾危象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治的重要性。方法搜集收治的5例硬皮病肾危象(SRC)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转归,总结疾病的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本组例1患者,通过很好的控制血压及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病情稳定。例2患者,开始诊断为“皮肌炎”,后病情转化并恶化为硬皮病肾危象,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例3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发展至尿毒症期且合并肺间质病变,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例4患者及时发现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积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肾功能恢复良好。例5患者合并多器官损害,入院后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硬皮病必须关注尿常规、血压及肾功能,一旦出现肾危象,需及时使用 ACEI,合并多脏器损害者,预后差。结缔组织病容易转化及误诊,进一步检查如皮肤活检及肾活检等是必要的。

    作者:丁弘;潘解萍;朱进华;田英;宋磊;沈敏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某三甲医院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0月28日、2011年10月17日、2013年12月17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3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病例6500例,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1%、4.5%、5.6%,综合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率高19.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高48.9%;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73.5%、14.3%和12.2%;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46.4%、38.0%、37.4%(χ2=37.093,P <0.01),预防用药比例分别占45.2%、27.9%和21.3%(χ2=121.120,P <0.01),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14.3%、29.9%、35.9%。结论我院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显著变化,综合 ICU 感染率高,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预防用药比例逐年下降,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偏低,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部位、病原菌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提高送检率。

    作者:王悦;史利克;张鲁涛;刘燕;贾媛;王黎一;王世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症致亚急性视力下降1例并文献复习

    氟哌啶醇是精神科常用药物之一,常用于儿童抽动症的治疗,不良反应并未注明存在视力下降, PubMed 数据库检索未见氟哌啶醇致视力下降的文献报道,国内仅2002年有1篇文献报道2例罹患抽动症患儿,经氟哌啶醇治疗后出现视力下降[1]。现对我们收治的1例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症致亚急性视力下降的患者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进行初步的病理机制探讨。

    作者:李雅莉;刘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危险因素及预防

    随着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日渐增多,目前对血制品检测的加强及检测技术的提高,HCV 经输血传播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但儿童非输血、血液制品的 HVC 感染逐渐增多,HCV 感染母婴传播发生率大约为2%~8%,母婴传播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引起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及如何预防成为主要研究课题,对降低 HCV 垂直传播有重大意义。

    作者:姜树勤;王秀芹;周红霞;吴彩花;邵丽华;唐巧荣;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嗜肺军团菌感染138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嗜肺军团菌(LP)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正确诊断疾病的思路及恰当用药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5月10日至2015年5月10日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138例 LP 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一般情况和伴随症状,回顾分析临床 LP 常见的感染途径、诱发因素、临床特征、高发人群及发病季节。结果138例 LP 感染者中,感染途径多与蒸汽吸入有关;诱发因素中,因空调使用不当感染占43.8%(59/138),因加湿器使用不当感染占42.0%(58/138),因雾化器使用不当感染占15.2%(21/138)。138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体温37.8~38.9℃;其中伴有咳嗽,胸部 X 光片显示斑片影37例;伴有咽痛、咳嗽、胸部 X 光片显示肺纹理粗101例;仅以发热为临床表现22例。血常规普遍增高138例,白细胞(10~20)×109/L,中性粒细胞0.75~0.89;高发人群多见于城市;家庭聚集发病者多见;发病季节全年可见,多见于每年4月、7月及11月和12月份,冬季发病人数高于春夏季。结论我院 LP 感染诱发因素主要为加湿器及家用雾化器,发病季节多为夏初及冬春季节,冬季发病人数高,发病人群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家庭聚集者或群居感染者多见。治疗中尤其关注因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后不佳的患者,除考虑常见感染性发热外应警惕 LP 感染的可能。

    作者:段淑红;白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狼疮患者妊娠是风湿病医生面临的常见问题也是重要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正常妊娠与狼疮病情活动的相似性,狼疮患者妊娠易引起病情复发,胎儿流产、早产及死产率均明显升高,新生儿低体质量及发育异常发生率高,从而得出评估狼疮患者病情,明确把握狼疮患者妊娠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关治疗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由此尽可能减少妊娠导致的病情活动及不利妊娠结局的发生,为狼疮患者及家庭带来新生的希望。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