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余伍忠;张琼;邹红云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我国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许多学者发现活动期UC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并有发生血栓等并发症的可能,提示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UC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UC患者的高凝状态并发血栓性疾病受到日益关注.
作者:董时洁;马含夕;袁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在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类对比分析51例肿瘤患者WB-DWI和CT图像中的异常信号和异常密度病灶.结果 在实质器官中,CT发现的病变在WB-DWI中均能清晰显示,27处(11.0%)病变WD-DWI能清晰显示而CT却未能显示.在空腔脏器中,WB-DWI发现51处中心型肺癌与CT一致,未能发现57处肺内体积较小的瘤灶.在骨骼系统中,WB-DWI发现异常信号477处,CT仅发现骨骼异常改变309处;其中9例患者有56处WB-DWI异常信号而CT显示正常,数月后CT复查,相应部位均出现骨质破坏.在淋巴系统中,WB-DWI发现异常淋巴结189个,CT发现异常增大淋巴结141个,其中病变位置一致114处.CT图像上25处大于1 cm的淋巴结在WB-DWI图像上未显示,而75处(34.7%)小淋巴结在WB-DWI图像上却呈高信号.结论 实质脏器和骨骼系统中WB-DWI比CT更多更早发现肿瘤病灶,还可提示异常小淋巴结,并且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很高的敏感性.颈部、腹部空腔脏器WB-DWI不易发现体积较小病变.
作者:冯平勇;宋振虎;程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男,41岁,因反复腹泻2年余,咳嗽咯血、双下肢水肿5天,发热3天于2011年6月8日入院.患者反复腹泻2年余,水样便,每日腹泻10余次,外院多次就诊,行肠镜等检查,诊断结肠炎,治疗效果差.5天前出现双下肢水肿,晨起明显,继而咳嗽、咯血,小口鲜血,3天前出现发热,高体温38℃,收入华西医院感染科.入院时查体:体温38℃,心率10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30/61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慢性病容,皮肤颜色偏黑,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面容,无紫纹.颈部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质稍硬,无粘连压痛.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
作者:唐光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蒲参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接受降糖治疗、糖尿病教育、运动疗法、饮食控制的基础疗法,治疗组另加用蒲参胶囊口服,对照组加用蒲参胶囊安慰剂口服,两组实验均为期8周.实验前后检测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血脂和血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SSR指标,治疗组治疗后上下肢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上肢(1.39±0.16)s vs(1.81±0.74)s(P<0.01),下肢(1.81±0.95)s vs (2.72±0.79)s(P<0.01),治疗组治疗后上下肢波幅增高,上肢(2.90±0.19) mV vs (1.73±0.44) mV(P<0.01),下肢(2.31±0.69) mV vs (1.07±0.61) mV(P<0.01).治疗组治疗后潜伏期缩短、波幅较治疗前增高(P <0.05).血脂和血流变学指标,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明显降低,TC(5.95±1.38) mmol/Lvs (6.52±0.93) mmol/L(P<0.05),TG(2.11±1.04) mmol/L vs (3.51±1.98) mmol/L(P<0.01),LDL-C(3.65±0.15) mmol/L vs (4.05±0.55) mmol/L(P<0.01),全血高切(4.11±0.51) mPa·s vs (4.90±0.70) mPa·s(P<0.01),全血低切(7.80±1.11) mPa·s vs (11.01±0.89) mPa·s(P<0.01),血浆黏度(1.59±0.19) mPa·s vs(2.01±0.10) mPa·s(P<0.01).结论 蒲参胶囊能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流变学和微循环,从而神经内毛细血管缺血和神经代谢改善,使周围神经得以修复、再生.
作者:周路;周卫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电子线阵探头对胃肠道类癌的诊断价值,观察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肠道类癌的效果.方法 应用线阵探头超声内镜对胃肠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并在内镜下行ESD治疗后送病理,13例胃肠道类癌病理证实.结果 电子线阵探头超声内镜(EUS)显示类癌多为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均匀或欠均匀的低回声,大部分病灶紧邻固有肌层下.13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并行黏膜下肿瘤剥离术,切除标本边缘和基底无肿瘤累及,无1例出现穿孔.结论 EUS对于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明确类癌的壁来源、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性质、有无肌层和周围血管浸润、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等疾病,从而指导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黏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胃肠道类癌疗效确切.
作者:卢水蓉;穆金玲;叶静;韩扬;倪燕丽;杨小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胱抑素C(Cys C)在心肾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91例,按照是否具有肾功能衰竭,分为心肾综合征组(126例)和单纯心力衰竭组(165例).其中心肾综合征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53例,Ⅲ级62例,Ⅳ级11例,按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分为肾功能储备代偿(Ⅰ组)27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Ⅱ组)32例,肾功能衰竭(Ⅲ组)29例,尿毒症(Ⅳ组)38例.并观察NT-proBNP,Cys C,血肌酐(SCr)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心肾综合征组的NT-proBNP,Cys C和SCr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提高(P<0.01),而LVEF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降低(P<0.01).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Cys C和SCr水平随着心力衰竭分级和肾功能分期升高而升高(P<0.01),心力衰竭分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NT-proBNP(1.97±0.63) μg/L vs (2.73±0.76) μg/L vs (3.33±1.09) μg/L、Cys C(1.47±0.43) mg/L vs (1.84±0.61) mg/L vs (2.25±0.54) mg/L、SCr(276.43±55.86) μmol/Lvs (462.98±72.43) μmol/L vs (555.07±102.92) μmol/L(均P<0.01);肾功能分期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的NT-proBNP(1.44±0.28)μg/L vs (2.29±0.87)μg/L vs (2.78±1.09)μg/L vs (3.09±0.98)μg/L、Cys C(0.97±0.12)mg/L vs (1.18±0.21) mg/L vs (1.65±0.65) mg/L vs (2.76±0.87) mg/L、SCr(167.91±37.32) μmol/L vs (226.27±58.59) μmol/L vs (448.58±67.48) μmol/L vs (649.43±117.16) μmol/L(均P<0.01),而LVEF值随着心力衰竭分级Ⅱ级(48.32±10.34)% vsⅢ级(42.65±11.56)% vsⅣ级(31.37±9.64)%和肾功能分期Ⅰ组(55.76±10.87)% vsⅡ组(46.87±11.76)% vsⅢ组(39.87±12.87)% vsⅣ组(36.54±10.75)%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 联合NT-proBNP和CysC的检测对心肾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心肾综合征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顾俊英;廖敏蕾;徐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建造NAFLD模型16只,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8只.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 kg-1·d-1;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15d-PGJ210 μg·kg-·d-1.干预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肝组织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C(1.27±0.26)mmol/g vs (0.74±0.18) mmol/g、TG(1.56±0.27) mmol/g vs (1.13±0.39) mmol/g(P<0.01);实验组肝组织TC、TG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TC(1.01±0.22) mmol/g vs (1.27±0.26) mmol/g、TG(1.15±0.20) mmol/g vs(1.56±0.27) mmol/g(P<0.05).光镜下未见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异常;模型对照组可见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组织多处点状坏死;实验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点状坏死较模型对照组减轻;正常对照组肝组织PPAR-γ普遍表达而TNF-α和IL-6几乎不表达;实验组肝组织PPAR-γ表达强于模型对照组,而TNF-α和IL-6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15d-PGJ2可以缓解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降低肝组织TC和TG水平,这种效果可能是通过增加肝脏PPARγ和减少TNF-α、IL-6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王璞;刘江文;仝德峰;崔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据报道30%左右的慢性乙型肝炎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新生儿宫内感染已成为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约90%可形成慢性乙型肝炎,并在成年后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1-2],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胎盘Hofbauer细胞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感染HBV胎盘中的Hofbauer细胞中成熟病毒颗粒大而饱满,其在病毒母婴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3].
作者:孙淑媛;杨丽萍;逯旭红;张瑞芬;聂敏翠;张占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脑卒中也称脑中风,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病变,为各种诱因引发脑血液循环障碍,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1].我院运用丹参酮ⅡA黄酸钠治疗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明显,现对用药后患者血流变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符合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的标准.男36例,女32例,年龄65~82岁,平均(72.2±6.5)岁.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度23例,中度31例,重度14例.
作者:房大明;李啸啸;刘俊;袁计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儿童结核病流行状况目前已逐渐演变为评价国家抗结核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儿童结核病的流行状况间接地反映社会结核病的传染源状况及疫情的严重程度[1].因此,及早发现和确诊儿童结核病对整个结核病控制工作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儿童结核病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病原学证据获得相对困难[2],因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和接种史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我省7县市2002~2010年300例儿童结核患者,对其PPD反应情况及卡介苗接种史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们今后的儿童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借鉴.
作者:要玉霞;赵富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偏头痛是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常反复发作,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我们对50例偏头痛患儿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结合临床治疗,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曲周县医院儿科门诊和曲周县中医院针灸科就诊偏头痛患儿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9~12岁,平均(10.3±0.9)岁.诊断依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HIS)诊断标准[1].选择同期就诊非偏头痛患儿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9~11岁,平均(10.7±0.8)岁.每位患儿的家长均填写知情同意书,并符合伦理要求.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自平;杨立新;霍清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50岁以下人群的检出率约为35%~50%,60岁以上者可达>70%[1].其中,甲状腺癌约占5%~15%[2].近30年来,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3].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治疗方法显著不同,但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因此,多借助辅助检查诊断.近年来,针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联合组织细胞学检查在TN的鉴别诊断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拓;刘志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咯血是指24小时内咯血量在500 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300 ml以上,部分患者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仍无效,常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为介入治疗措施,对大咯血处理效果好,现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8例进行BAE介入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3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大咯血患者8例,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后进行BAE治疗,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40~68岁,平均(50.3±6.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依据[1].每例咯血量为1 000~4 200 ml,且无手术适应证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作者:黎显瑞;张九进;黄万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女,25岁,孕期发现血压偏高(具体不详),未重视,未正规诊治.6天前于2012年10月19日孕足月顺产分娩一子,入院前1小时患者排便后突然出现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大汗、腹痛、烦躁不安、恶心,无呕吐,无发冷发热,无胸痛、咯血,无腹泻,阴道出血无异常,当地未治疗急来我院妇产科,查体:体温36.8℃,呼吸22次/min,脉搏94次/min,血压155/9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语利,五官端正,体形匀称,烦躁不安,大汗,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哕音,心界不大,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稍隆、柔软,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肾区轻叩痛,肠鸣音正常存在.各椎体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妇科检查未见异常.查子宫附件彩色超声:官腔积液.泌尿系彩色超声:右肾窦部回声分离.
作者:李军英;郭志刚;王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靶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胰岛素敏感性的恢复成为药物治疗的焦点.尽管IR的有效药物治疗已有进步,但世界范围的T2DM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远远超过了药物治疗的发展速度,因此研发新颖的治疗模式迫在眉睫.现将胰岛素抵抗与细胞因子Apelin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萍;王战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非常高的疾病,如何有效控制及治疗,减少功能缺损,是许多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超早期溶栓由于时间、费用、患者自身情况及风险等原因,一直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用法舒地尔治疗脑梗死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雄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女,39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憋气2年,Ⅱ重4个月于2012年4月9日入院.查体: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15次/min,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湿性啰音为著,双下肢重度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行心脏彩色超声考虑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左心室扩大(左心室74 mm),左心室运动幅度弥漫性减低,二尖瓣关闭不全(中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27%),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间断发作,活动耐量逐渐下降,夜间端坐呼吸,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行心脏移植,患者家属到北京阜外医院备案等待供体,在此期间患者心力衰竭症状逐渐加重,给予药物治疗几乎无效,夜间反复咯粉红色泡沫痰,应用组织同步显像(TSI)测量及显示左心室室壁同步性,根据各室壁达峰时间,后间隔基底段、中间隔、左心室侧壁达峰时间明显延长,室壁各节段单峰时间标准差68 ms,左心室室壁运动不同步,考虑到药物治疗效果差,建议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家属及患者同意,入院后第10天行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为圣尤达5596,左心室电极应用新的细电极1258T 4F,手术共耗时1小时10分,左心室电极放在侧静脉中段,起搏阈值0.4V,无膈肌刺激,程控左心室起搏领先右心室20 ms,术后体表心电图肢体导联QRS波变窄,由0.12 ms变为0.11 ms术后继续加强药物治疗,当天晚上患者未咯血,憋气症状明显缓解,3天后完全平卧入睡,术后7天拆线出院,院外加强药物治疗,控制活动量,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左心室舒张内径64 mm,二尖瓣少量反流,射血分数38%,TIS测量左心室及左右心室同步性良好,患者可进行简单的家务活动.
作者:张宾;张二箭;田福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ligand 1A,TL1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的新成员.TL1A可以作用于T淋巴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且在炎症的发病过程中,炎症细胞分泌的TL1A水平明显升高,它还可以促进其他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及分泌,在风湿病中发挥重要作用.TL1A自发现以来,它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其他风湿病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一直受到关注,但具体作用机制不太清楚.现就TL1A在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中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黄立敬;魏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氮排出量的变化关系,探讨PAB在评估炎症反应程度及蛋白质代谢状态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0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50例.在能达到每日摄入非蛋白热卡836 kJ/kg,蛋白质1.3 g/kg的营养目标后分别于次日(第1天)和第5天测定血清PAB、CRP及连续4天测定24小时氮排出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PAB与CRP、氮排出量的相关性.按第5天CRP较第1天降低或升高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及恶化组,对比两组血清PAB水平及氮平衡变化.结果 血清PAB与CRP呈负相关,第5天血清PAB与后48小时氮排出量呈负相关.好转组第5天PAB较第1天PAB明显升高(P<0.01),恶化组5天PAB较第1天PAB明显升下降(P<0.01).好转组及恶化组96小时氮平衡总量均为负值,分别为(-23.8±16.1)g,(-25.0±12.8)g,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PAB是脓毒症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代谢敏感的负性指标,降低表示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升高反之,提示应逐渐增加热卡及蛋白质摄入.
作者:骆月琴;杨慧华;杨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中年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以脑梗死为因变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纤维蛋白原、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颅内动脉狭窄及吸烟为自变量,分析内蒙古地区青中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100例18~45岁青中年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并分为两组,青年Ⅰ组年龄18~35岁(26例),青年Ⅱ组年龄>35~45岁(74例),及100例48~62岁中年脑梗死患者资料,按TOAST分类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年龄、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颅内动脉狭窄和吸烟是内蒙古地区青中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年组脑梗死男性多于女性,中年组血脂、血Hcy水平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分析显示:18~35岁青中年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脑栓塞(即先天性心脏病)各3例(11.5%),小动脉闭塞4例(15.4%),其他病因8例(30.8%),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外伤后动脉夹层2例、烟雾病2例、大动脉炎1例,病因不明8例(30.8%);>35~45岁青年,大动脉粥样硬化40例(54.1%),小动脉闭塞26例(35.1%),心源性脑栓塞3例(4.0%),包括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例、卵圆孔未闭1例,其他病因4例(5.4%),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烟雾病、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各1例,病因不明1例(1.4%).青中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1.0 mm)比例高于中年组,颈动脉斑块、狭窄或闭塞的比例低于中年组(P<0.05);颅内外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比例低于中年组(77.0% vs91.0%),青年组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约为2.0∶1,中年组约为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中年脑梗死病因复杂、多样,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为35岁以上青年脑梗常见病因,青中年脑梗死病变侧侧支循环代偿丰富,致残率低,预后良好.
作者:王银霞;赵世刚;齐晓飞;张国华;朱铁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