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

惠波;武越;许文亮;刘玉昊;王旭

关键词:糖尿病, 冠状动脉硬化, 颈总动脉, 超声检查
摘要: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患者多数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或糖尿病肾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可预测心脑血管病,也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1].通过测量颈动脉IMT、斑块可间接反映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范围和严重性[2],而颈动脉斑块面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3].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颈动脉超声测算IMT、内中膜横切面积(IMCSA),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的泵血功能降低,使得血液驻留在心脏不能及时泵入血液循环的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后大多发展为慢性CHF,对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良反应,如咳嗽、血管性水肿的心力衰竭患者,选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研究应用缬沙坦治疗CHF收到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亚型食管酸暴露及发病机制的差异

    目的 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不同亚型食管酸暴露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 115例具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 ①115例中26例(22.6%)为RE,89例(77.4%)为NERD,RE中pH监测阳性率高于NERD 92.3%(24/26) vs 74.2%(66/89)(P<0.05),包括DeMeester积分[64.55(128.28) vs 26.60(59.11)]在内的全部pH监测指标均高于NERD(P<0.05或<0.01).②RE pH监测阳性组(RE+)与NERD pH监测阳性组(NERD+)的24小时pH<4时间百分比[17.6%(38.8%)vs 9.0%(20.3%)],卧位pH<4时间百分比[18.3%(49.3%) vs 6.5%(18.4%)],pH<4长于5分钟的次数[15.00(19.00)次 vs 5.00(8.25)次]及DeMeester积分[69.70(120.47)分 vs 35.58(64.97)分],(P<0.05或<0.01).③中重度RE包括DeMeester积分[151.70(124.24)分 vs 49.93(57.92)分]在内的多项pH监测指标均高于轻度RE(P<0.05或<0.01).轻度RE多项pH值监测指标的中位数比NERD+高.④NERD pH监测阴性组(NERD-)症状的发生与病理性酸反流无关.结论 病理性酸反流是导致RE黏膜损害的主要因素,食管酸暴露程度越重,食管炎症越重.NERD+症状发生与病理性酸反流相关.NERD+和RE可能为同一疾病谱中程度递增的病变.在NERD-组中,内脏高敏感是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SI)阳性组症状发生的主要机制,而SI阴性组症状的发生与酸无关.

    作者:段卓洋;张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及其同工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获得分离纯化后,迄今为止发现有HO-1、HO-2、HO-3三种同工酶.其中HO-1是研究为深入的一种血红素代谢酶.Ryter等[1]研究表明,HO-1不仅在生理状态下发挥作用,而且在其他非正常状态或应激状态(如溶血、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热应激等)均被诱导表达升高,或者活性增强.HO-1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及维持微循环等[2].现将HO-1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哮喘等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全;李晶;王京京;王波;曹丽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白血病自发颅内出血32例临床观察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近年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干细胞移植、中大剂量化疗及大量新药物的临床应用,AL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AL患者死亡,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其中部分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而临床上AL合并ICH的发生多较为突然,抢救成功率较低,因此分析总结AL合并ICH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AL合并ICH的发生率,提高AL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32例AL发生自发ICH的患者临床特征,研究和探讨AL发生自发ICH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田祖国;李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分析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理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可占活产率的20%~30%[1].窒息可致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易发生多器官功能受损[2],且窒息程度越重,脏器受损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其平衡的良好指标[3].本研究拟通过探讨HRV和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来分析窒息对新生儿自主神经功能所造成的影响,并为进一步了解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王瑾;庞保东;李丽;阚亚楠;梁宏伟;陈家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钠尿肽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检测DN不同阶段的B型钠尿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二者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苏文昭;王冬梅;于大勇;何立芳;任平香;张秀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高渗状态并横纹肌溶解2例

    例1,男,30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半个月,意识模糊2小时于2011年1月22日入院,无服用他汀类药物史,无剧烈运动和挤压伤史.查体:体温36.4 ℃,脉搏117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模糊,躁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7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水肿,四肢皮肤暗红色,巴彬斯基征阴性.

    作者:吕飞娟;杨燕玲;邵蓉蓉;朱华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妊娠期高血压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的孕妇外周循环血中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变化与脐血中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含量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之间的规律,探讨其在预测围产期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正常96例,PIH患者110例.入院后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S/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产后脐带血内次黄嘌呤含量,分析肾上腺髓质素在预测围产期结局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除轻度组与对照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次黄嘌呤及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血浆肾上腺髓质与脐带血中次黄嘌呤含量和S/D正相关(r=0.946、-0.944,均P<0.05).结论 PIH孕妇伴随血压升高,胎儿的脐动脉的血流阻力增高,脐动脉血流量减少,胎儿缺血缺氧,孕妇体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同时有明显变化,所以监测孕妇体内肾上腺髓质素的数值变化对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回丽妹;白净;赵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影响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重要的新生儿感染病原之一,CMV是疱疹病毒科β属的线型双链DNA病毒,它虽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CMV却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所有存活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其死亡率高达10%~30%,存活者90%以上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1].抗CMV治疗是治疗CMV感染的唯一有效办法.研究发现在治疗婴儿CMV感染中更昔洛韦疗效明显,其不良反应较少,是较理想的药物[2].临床上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是作为CMV感染的一线用药[3].本研究选取80例确诊为CMV感染的新生儿,给予不同剂量GCV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18在诊断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的表达水平对药物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诊断价值.方法 依据标准诊断药物致AKI患者 57例(AKI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收集其外周血标本,离心获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的表达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评价IL-18对于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KI组入院时血清IL-18水平明显增高,(45.63±11.21) ng/L vs (259.65±220.92) ng/L(P<0.05);AKI组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IL-18水平明显降低(162.18±90.28) ng/L(P<0.05).IL-18曲线下面积为0.810,标准误0.056,95%可信区间(0.671~10.892)(P<0.01).结论 血清IL-18可作为指导临床诊断AKI的有效生物标志分子,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肖威;汪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的9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与临床常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和胸膜活组织检查术等比较,评估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96例患者中经胸腔镜直视下多部位取材病理活组织检查的确诊率为94.8%(91/96):结核性胸膜炎65例(67.7%),肺腺癌10例(10.4%),腺鳞癌4例(4.2%),胸膜间皮瘤7例(7.3%),小细胞癌1例(1.0%),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腺鳞癌1例(1.0%),脓胸2例(2.1%),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例(1.0%).内科胸腔镜检查常见并发症为疼痛、出血、发热、皮下气肿等,均未引起严重后果.结论 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率高的微创诊疗技术,在胸腔积液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佳;岳红梅;顾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通常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相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性疾病,涉及到基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充分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巩孟辉;李志忠;张立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深入认识.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经治疗后症状控制良好的甲亢对妊娠无明显影响,但重度或控制不良的甲亢会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发生流产、早产、死胎、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甲状腺疾病等,对母婴危害极大[1].因此,为大限度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对妊娠合并甲亢者,应在妊娠前积极治疗,妊娠后密切监测及控制病情[2].本研究对11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旨在探讨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蒲慧然;车秀英;陈燕;郝钢华;田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家庭聚集现象与家庭成员共治的关系研究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患者家庭成员内的感染情况,探讨Hp家庭聚集因素对根除Hp感染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内镜检查确诊的195例Hp感染患者的家庭成员采用C13或C14呼气试验(UBT)进行Hp感染调查,排除3个其他家庭成员Hp均阴性的患者,将192例患者随机分成家庭成员同治组和非同治组,并根据生活习惯分为核心家庭组141个及非核心家庭组51个,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及家庭因素在Hp根除的差异.结果 所有195个家庭568例家庭成员中Hp总感染率为91.2%,192个Hp阳性家庭中,核心家庭成员总Hp阳性率达98.6%,非核心家庭成员阳性率为81.7%,通过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治疗两周后,所有192例患者Hp总根除率达91.2%,同治组与非同治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2%、88.2%,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患者家庭成员内存在较高感染率,并可增加患者Hp根除后复发机会.在存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感染家庭成员共同根除治疗,对于有效根除患者Hp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蔡奇志;蒋承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乌灵胶囊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WL)预防脑卒中后抑郁(PSD)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54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WL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WL组口服WL3粒,1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胶囊3粒,1日3次,共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及3个月末动态评定PSD发病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 WL组6周末及3个月末PSD发病率分别为4.0%(11/277)、3.3%(9/277),对照组分别为8.8%(24/272)、7.4%(20/272),WL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6周末及3个月末HAMD、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BI在治疗后2、4、6周末及3个月末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WL预防PSD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张宸豪;顾芳;赵淑芹;李文贵;陈利明;藏艳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免疫调节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或血浆置换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病情恶化需IVIg或血浆置换治疗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两组,27例应用IVIg治疗,29例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在接受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都能很好地耐受,在治疗初期两种方案疗效相差不大,有效率分别为77.8%(21/27)、75.9%(22/29).好转后都可维持较长时间,但IVIg维持时间稍长于血浆置换.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中IVIg的治疗效果可与血浆置换匹敌.IVIg在3个月后的评估中疗效优于血浆置换.但在病情恶化初期,患者可根据所在医院的医疗条件选择任一种方案.

    作者:韩雪飞;郭莹;张红;阎艳;薛寿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实际问题

    随着卫生保健水平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增高、人口老龄化凸显,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现患率也明显增加,心力衰竭已成为未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主战场之一.在发达国家,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1%~2%,70岁以上者可达10%[1-2].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国人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55岁以上人群可达1.3%[3].虽然目前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降低心力衰竭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展[4-5],但其远期预后仍然堪忧,10年病死率可高达83%~87%[6].尤其在现实世界,实际上近年的心力衰竭病死率一直没有改善[7].虽然各国都颁布了相应的心力衰竭诊治指南,但在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却缺乏具体的操作目标.本文结合相关指南及现有证据,对心力衰竭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临床常见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崔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食管黏膜剥脱症13例内镜特点分析

    食管黏膜剥脱症( spontaneous intramural dissection of the esophagus)在临床上发病率较低,近几年国内虽有报道,但许多医生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尤其内镜下特征性表现缺乏认识,从而造成误诊.本研究对13 例食管黏膜剥脱症患者内镜下表现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临床及内镜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素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神经症患者心理求助行为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心理状况以及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都显示,人们的心理困扰不断加剧,心理健康水平日益恶化,精神病障碍已成为我国当前疾病分类中较严重的一类疾病.以往对人们心理求助倾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国内对实际心理困扰者求助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各类精神疾病中患病率和发病率高的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后回忆调查,探究现实心理困扰者实际的心理求助路径和影响因素.

    作者:韩奕;李志华;杨丽;郭会彩;杨红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参考文献引用与著录常见的问题及其分析

    参考文献是作者对他人研究成果中的理论、观点、资料和方法的引用和借鉴,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文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是通过统计参考文献得出的,因此参考文献也反映了一篇论文、一个期刊的学术水平[1].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应符合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然而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发现很多作者对文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文献的引用和著录中存在许多问题,现将参考文献的著录常见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