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亚型食管酸暴露及发病机制的差异

段卓洋;张川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 消化性, 胃镜检查, 食管pH监测
摘要:目的 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不同亚型食管酸暴露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 115例具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 ①115例中26例(22.6%)为RE,89例(77.4%)为NERD,RE中pH监测阳性率高于NERD 92.3%(24/26) vs 74.2%(66/89)(P<0.05),包括DeMeester积分[64.55(128.28) vs 26.60(59.11)]在内的全部pH监测指标均高于NERD(P<0.05或<0.01).②RE pH监测阳性组(RE+)与NERD pH监测阳性组(NERD+)的24小时pH<4时间百分比[17.6%(38.8%)vs 9.0%(20.3%)],卧位pH<4时间百分比[18.3%(49.3%) vs 6.5%(18.4%)],pH<4长于5分钟的次数[15.00(19.00)次 vs 5.00(8.25)次]及DeMeester积分[69.70(120.47)分 vs 35.58(64.97)分],(P<0.05或<0.01).③中重度RE包括DeMeester积分[151.70(124.24)分 vs 49.93(57.92)分]在内的多项pH监测指标均高于轻度RE(P<0.05或<0.01).轻度RE多项pH值监测指标的中位数比NERD+高.④NERD pH监测阴性组(NERD-)症状的发生与病理性酸反流无关.结论 病理性酸反流是导致RE黏膜损害的主要因素,食管酸暴露程度越重,食管炎症越重.NERD+症状发生与病理性酸反流相关.NERD+和RE可能为同一疾病谱中程度递增的病变.在NERD-组中,内脏高敏感是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SI)阳性组症状发生的主要机制,而SI阴性组症状的发生与酸无关.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高渗状态并横纹肌溶解2例

    例1,男,30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半个月,意识模糊2小时于2011年1月22日入院,无服用他汀类药物史,无剧烈运动和挤压伤史.查体:体温36.4 ℃,脉搏117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模糊,躁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7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水肿,四肢皮肤暗红色,巴彬斯基征阴性.

    作者:吕飞娟;杨燕玲;邵蓉蓉;朱华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及其同工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获得分离纯化后,迄今为止发现有HO-1、HO-2、HO-3三种同工酶.其中HO-1是研究为深入的一种血红素代谢酶.Ryter等[1]研究表明,HO-1不仅在生理状态下发挥作用,而且在其他非正常状态或应激状态(如溶血、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热应激等)均被诱导表达升高,或者活性增强.HO-1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及维持微循环等[2].现将HO-1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哮喘等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全;李晶;王京京;王波;曹丽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18在诊断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的表达水平对药物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诊断价值.方法 依据标准诊断药物致AKI患者 57例(AKI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收集其外周血标本,离心获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的表达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评价IL-18对于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KI组入院时血清IL-18水平明显增高,(45.63±11.21) ng/L vs (259.65±220.92) ng/L(P<0.05);AKI组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IL-18水平明显降低(162.18±90.28) ng/L(P<0.05).IL-18曲线下面积为0.810,标准误0.056,95%可信区间(0.671~10.892)(P<0.01).结论 血清IL-18可作为指导临床诊断AKI的有效生物标志分子,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肖威;汪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的9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与临床常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和胸膜活组织检查术等比较,评估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96例患者中经胸腔镜直视下多部位取材病理活组织检查的确诊率为94.8%(91/96):结核性胸膜炎65例(67.7%),肺腺癌10例(10.4%),腺鳞癌4例(4.2%),胸膜间皮瘤7例(7.3%),小细胞癌1例(1.0%),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腺鳞癌1例(1.0%),脓胸2例(2.1%),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例(1.0%).内科胸腔镜检查常见并发症为疼痛、出血、发热、皮下气肿等,均未引起严重后果.结论 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率高的微创诊疗技术,在胸腔积液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佳;岳红梅;顾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食管鳞癌组织和淋巴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78.7% vs 4.2%,P<0.01);食管癌临床分期0~Ⅱ期中VEGF-C表达率低于Ⅲ~Ⅳ期(68.0% vs 90.9%,P<0.05);转移淋巴结组织中VEGF-C表达率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织(80.0% vs 25.6%,P<0.01).结论 VEGF-C在食管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作者:张建英;李超;崔刚;王雷;王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分析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理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可占活产率的20%~30%[1].窒息可致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易发生多器官功能受损[2],且窒息程度越重,脏器受损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其平衡的良好指标[3].本研究拟通过探讨HRV和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来分析窒息对新生儿自主神经功能所造成的影响,并为进一步了解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王瑾;庞保东;李丽;阚亚楠;梁宏伟;陈家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家庭聚集现象与家庭成员共治的关系研究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患者家庭成员内的感染情况,探讨Hp家庭聚集因素对根除Hp感染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内镜检查确诊的195例Hp感染患者的家庭成员采用C13或C14呼气试验(UBT)进行Hp感染调查,排除3个其他家庭成员Hp均阴性的患者,将192例患者随机分成家庭成员同治组和非同治组,并根据生活习惯分为核心家庭组141个及非核心家庭组51个,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及家庭因素在Hp根除的差异.结果 所有195个家庭568例家庭成员中Hp总感染率为91.2%,192个Hp阳性家庭中,核心家庭成员总Hp阳性率达98.6%,非核心家庭成员阳性率为81.7%,通过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治疗两周后,所有192例患者Hp总根除率达91.2%,同治组与非同治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2%、88.2%,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患者家庭成员内存在较高感染率,并可增加患者Hp根除后复发机会.在存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感染家庭成员共同根除治疗,对于有效根除患者Hp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蔡奇志;蒋承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妊娠期高血压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的孕妇外周循环血中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变化与脐血中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含量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之间的规律,探讨其在预测围产期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正常96例,PIH患者110例.入院后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S/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产后脐带血内次黄嘌呤含量,分析肾上腺髓质素在预测围产期结局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除轻度组与对照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次黄嘌呤及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血浆肾上腺髓质与脐带血中次黄嘌呤含量和S/D正相关(r=0.946、-0.944,均P<0.05).结论 PIH孕妇伴随血压升高,胎儿的脐动脉的血流阻力增高,脐动脉血流量减少,胎儿缺血缺氧,孕妇体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同时有明显变化,所以监测孕妇体内肾上腺髓质素的数值变化对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回丽妹;白净;赵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31例临床观察

    上腔静脉综合征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上腔静脉血流受阻而出现面、颈、上肢及上胸部水肿,可伴有气促、发绀等,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的一组症候群.病因97%为癌瘤,其中75%为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良性病变仅占3%[1].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受到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31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朝英;贾漪涛;赵武杰;李亚星;王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国内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占城市恶性肿瘤之首,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肺癌的发病人数增加.通常情况下,高龄患者,易合并各种各样的慢性疾患,因而不宜手术或因为某种原因拒绝手术者,放射治疗就成为了老年肺癌患者佳的治疗选择.新生血管形成对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多项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均属多肽生长因子,均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诱导血管生成.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前后血清VEGF和TGF-β1的浓度,观察二者在放疗前后的变化,探讨两者在局部晚期NSCLC病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华海侠;李平;张志;付宝红;付占昭;孙国贵;顾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患者多数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或糖尿病肾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可预测心脑血管病,也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1].通过测量颈动脉IMT、斑块可间接反映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范围和严重性[2],而颈动脉斑块面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3].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颈动脉超声测算IMT、内中膜横切面积(IMCSA),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惠波;武越;许文亮;刘玉昊;王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隔日禁食对某些慢性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一种新的饮食限制方法-间断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显示出有益健康的作用,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IF是一种通过正常饮食和禁食交替进行来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饮食方法.IF有多种形式,通常采用隔日禁食(alternate day fasting,ADF),即正常饮食日与禁食日各24小时,交替进行,禁食日可自由饮水[1-2].传统形式的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CR)又称饮食限制(dietary restriction,DR),是指在提供生物体充分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保证生物体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通常日摄入总热量为自由饮食所得热量的60%~70%[3].CR和IF代表2种不同形式的饮食限制.自从1935年McCay等指出用含有高纤维素食物喂养能延长大鼠的平均和长寿命以来,已有大量关于CR的文献探讨了CR对慢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现对ADF在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中的防治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黄翠影;吴雪园;杨路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Th17细胞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唇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IL-17、IL-6、TNF-α在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0例对照组唇腺组织在IL-17的表达,测得其光密度值.结果 IL-17、IL-6、TNF-α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唇腺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0.078±0.012 vs 0.210±0.077;0.079±0.014 vs 0.245±0.083;0.081±0.007 vs 0.251±0.073(P<0.01).30例pSS患者中,按照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分级,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12例,Ⅳ级6例.IL-17在Ⅰ、Ⅱ、Ⅲ、Ⅳ级间的表达分别为0.094±0.029,0.171±0.052,0.240±0.030,0.293±0.050.IL-6在各级别间的表达分别为0.120±0.06611,0.2443±0.070,0.281±0.064,0.278±0.050,TNF-α在各级别间的表达分别为0.138±0.049,0.241±0.067,0.283±0.047,0.290±0.043.经方差分析各级别间IL-17、IL-6、TNF-α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7、IL-6、TNF-α的阳性表达程度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814、0.469、0.591,均P<0.01).结论 IL-17、IL-6、TNF-α均参与了pSS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且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提示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pS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织波;张风肖;郑桂敏;李芳;孙丽君;陶杰梅;张立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目的 用相关性分析糖尿病(DM)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神经传导(NC)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BAEP和NC研究的患者,分为DM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DM组再次分为4组包括神经病组,非神经组,梗死组和非梗死组,比较各组之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峰间潜伏期Ⅰ~Ⅲ波和Ⅰ~Ⅴ波等的差异.结果 DM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峰间潜伏期Ⅰ~Ⅲ波和Ⅰ~Ⅴ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神经组IPL Ⅰ~Ⅲ(2.21±0.17) ms vs (2.07±0.12) ms(P<0.01);DM梗死组IPL Ⅰ~Ⅲ (2.20±0.17) ms vs (2.07±0.12) ms (P<0.05),DM IPL Ⅰ~Ⅲ非梗死组(2.20±0.11) ms vs (2.07±0.12) ms(P<0.01);DM神经组IPL Ⅰ~Ⅴ(4.16±0.21) ms vs (4.02±0.10) ms (P<0.05).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Ⅰ~Ⅲ波峰间潜伏期与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有相关性(r=-0.308,P<0.05).结论 DM患者的Ⅰ~Ⅲ波峰间潜伏期延长,特别在神经病亚组.这种延长现象可以由听神经损伤解释.DM患者,胫神经,正中神经感觉,腓肠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与听觉神经病存在相关性.

    作者:杨佳;马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亚型食管酸暴露及发病机制的差异

    目的 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不同亚型食管酸暴露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 115例具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 ①115例中26例(22.6%)为RE,89例(77.4%)为NERD,RE中pH监测阳性率高于NERD 92.3%(24/26) vs 74.2%(66/89)(P<0.05),包括DeMeester积分[64.55(128.28) vs 26.60(59.11)]在内的全部pH监测指标均高于NERD(P<0.05或<0.01).②RE pH监测阳性组(RE+)与NERD pH监测阳性组(NERD+)的24小时pH<4时间百分比[17.6%(38.8%)vs 9.0%(20.3%)],卧位pH<4时间百分比[18.3%(49.3%) vs 6.5%(18.4%)],pH<4长于5分钟的次数[15.00(19.00)次 vs 5.00(8.25)次]及DeMeester积分[69.70(120.47)分 vs 35.58(64.97)分],(P<0.05或<0.01).③中重度RE包括DeMeester积分[151.70(124.24)分 vs 49.93(57.92)分]在内的多项pH监测指标均高于轻度RE(P<0.05或<0.01).轻度RE多项pH值监测指标的中位数比NERD+高.④NERD pH监测阴性组(NERD-)症状的发生与病理性酸反流无关.结论 病理性酸反流是导致RE黏膜损害的主要因素,食管酸暴露程度越重,食管炎症越重.NERD+症状发生与病理性酸反流相关.NERD+和RE可能为同一疾病谱中程度递增的病变.在NERD-组中,内脏高敏感是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SI)阳性组症状发生的主要机制,而SI阴性组症状的发生与酸无关.

    作者:段卓洋;张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通常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相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性疾病,涉及到基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充分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巩孟辉;李志忠;张立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糖尿病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效果及胃肠动力的变化.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和B组(27例),在降糖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止泻对症治疗,B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10例无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C组).以氢呼气试验检测的口-结肠转运时间(OCTT)作为胃肠动力评价指标,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变化.结果 ①疗程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为68.0%(17/25),B组为92.6%(25/27),B组疗效优于A组(P<0.05).②治疗前,A组与B组OCT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76.3±18.9) min vs (76.6±20.7) min(P>0.05),但均显著低于C组(106.9±8.5) min(P<0.01);治疗后A组与B组OCTT分别为(86.8±16.1) min和(99.0±11.2) min,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1),且B组明显长于A组(P<0.01).③治疗前,A组与B组血浆MTL与GAS均明显高于C组(P<0.01),SS水平低于C组(P<0.01);治疗后,两组SS、MTL和GA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组改善改为明显(P<0.01).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2型糖尿病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分泌,改善胃肠动力紊乱有关,且其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作者:刘开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60例经细胞学确诊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胸腔灌注恩度45 mg,3次/周( d1,d4,d7),顺铂 40 mg,3次/周(d2,d5,d8),对照组顺铂同上,2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进行胸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24/30,80.0%)高于对照组(16/3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26/30,86.7%)高于对照组(18/3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患者胸水中VEGF表达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控制恶性胸水的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水平有关.

    作者:康丽影;高立明;曹军丽;付占昭;徐红梅;郑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导致另一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Ⅱ型CRS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慢性肾脏病进行性恶化的情况,即狭义的CRS[1-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CRS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随着病程的延长,长期利尿剂的应用,终出现利尿剂抵抗导致尿少和难治性心力衰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血液净化技术治疗CRS.血液透析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CRS患者耐受性差,而腹透透析能缓慢连续渐进地清除水分和毒素,更适合Ⅱ型CRS的治疗,但目前国内对于腹透治疗CRS的研究极少.本研究对腹透治疗Ⅱ型CRS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评估其意义.

    作者:朱颖辉;李国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神经症患者心理求助行为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心理状况以及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都显示,人们的心理困扰不断加剧,心理健康水平日益恶化,精神病障碍已成为我国当前疾病分类中较严重的一类疾病.以往对人们心理求助倾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国内对实际心理困扰者求助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各类精神疾病中患病率和发病率高的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后回忆调查,探究现实心理困扰者实际的心理求助路径和影响因素.

    作者:韩奕;李志华;杨丽;郭会彩;杨红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