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昭;王冬梅;于大勇;何立芳;任平香;张秀香
已有研究证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6%,进展至失代偿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4%.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活跃复制是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在[1-2].持续抑制HBV DNA可以阻止肝脏的炎症坏死反应,延缓甚至改善肝脏疾病的进展[3].本研究分别应用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旨在探讨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吴淑彦;王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78.7% vs 4.2%,P<0.01);食管癌临床分期0~Ⅱ期中VEGF-C表达率低于Ⅲ~Ⅳ期(68.0% vs 90.9%,P<0.05);转移淋巴结组织中VEGF-C表达率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织(80.0% vs 25.6%,P<0.01).结论 VEGF-C在食管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作者:张建英;李超;崔刚;王雷;王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的表达水平对药物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诊断价值.方法 依据标准诊断药物致AKI患者 57例(AKI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收集其外周血标本,离心获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的表达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评价IL-18对于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KI组入院时血清IL-18水平明显增高,(45.63±11.21) ng/L vs (259.65±220.92) ng/L(P<0.05);AKI组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IL-18水平明显降低(162.18±90.28) ng/L(P<0.05).IL-18曲线下面积为0.810,标准误0.056,95%可信区间(0.671~10.892)(P<0.01).结论 血清IL-18可作为指导临床诊断AKI的有效生物标志分子,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肖威;汪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深入认识.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经治疗后症状控制良好的甲亢对妊娠无明显影响,但重度或控制不良的甲亢会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发生流产、早产、死胎、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甲状腺疾病等,对母婴危害极大[1].因此,为大限度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对妊娠合并甲亢者,应在妊娠前积极治疗,妊娠后密切监测及控制病情[2].本研究对11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旨在探讨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蒲慧然;车秀英;陈燕;郝钢华;田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近年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干细胞移植、中大剂量化疗及大量新药物的临床应用,AL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AL患者死亡,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其中部分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而临床上AL合并ICH的发生多较为突然,抢救成功率较低,因此分析总结AL合并ICH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AL合并ICH的发生率,提高AL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32例AL发生自发ICH的患者临床特征,研究和探讨AL发生自发ICH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田祖国;李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检测DN不同阶段的B型钠尿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二者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苏文昭;王冬梅;于大勇;何立芳;任平香;张秀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上腔静脉综合征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上腔静脉血流受阻而出现面、颈、上肢及上胸部水肿,可伴有气促、发绀等,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的一组症候群.病因97%为癌瘤,其中75%为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良性病变仅占3%[1].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受到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31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朝英;贾漪涛;赵武杰;李亚星;王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腺病理学评分的关系,探讨其在A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P模型组(分为AP 6 h组、AP 12 h组、AP 24 h组、AP 48 h组),每组6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B7-H3和TNF-α水平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切取胰腺组织行胰腺病理学评分并分析其与B7-H3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 AP组血清中B7-H3、TNF-α和淀粉酶水平及胰腺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B7-H3与TNF-α水平和胰腺病理学评分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r=0.969、0.952,均P<0.01).结论 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AP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AP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B7-H3可能通过影响TNF-α的产生而参与了AP的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徐之静;刘永爱;汪良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以小血管病变为主的血管炎综合征,可累及皮肤、关节、肾脏及胃肠道等多个系统,其中以肾脏易受损,且一旦发生肾损害,则可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1].据统计,约有5%~18%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在5年内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2].目前临床上对于HSP尚无统一的特异性治疗方案,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但长期使用可导致潜在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且极易复发.本研究对小儿HSP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玉;田玲;王兰英;厉红;岳爱红;严慧;吴小磊;黄光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应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或血浆置换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病情恶化需IVIg或血浆置换治疗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两组,27例应用IVIg治疗,29例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在接受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都能很好地耐受,在治疗初期两种方案疗效相差不大,有效率分别为77.8%(21/27)、75.9%(22/29).好转后都可维持较长时间,但IVIg维持时间稍长于血浆置换.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中IVIg的治疗效果可与血浆置换匹敌.IVIg在3个月后的评估中疗效优于血浆置换.但在病情恶化初期,患者可根据所在医院的医疗条件选择任一种方案.
作者:韩雪飞;郭莹;张红;阎艳;薛寿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人体的呼出气中,氮、氧、二氧化碳、氩4种气体共占无水呼气容积99.9%以上,而其他的气体成分不足0.1%,这不足0.1%的气体定义为痕迹气体(trace gases),痕迹气体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有机物包括烃、醇、酮、酸、胺、酯等.1971年美国学者Pauling等[1]首次利用气-液色谱仪进行人体呼出气的分析,共检出2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作者:黄冬薇;张德明;谭瑞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导致另一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Ⅱ型CRS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慢性肾脏病进行性恶化的情况,即狭义的CRS[1-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CRS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随着病程的延长,长期利尿剂的应用,终出现利尿剂抵抗导致尿少和难治性心力衰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血液净化技术治疗CRS.血液透析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CRS患者耐受性差,而腹透透析能缓慢连续渐进地清除水分和毒素,更适合Ⅱ型CRS的治疗,但目前国内对于腹透治疗CRS的研究极少.本研究对腹透治疗Ⅱ型CRS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评估其意义.
作者:朱颖辉;李国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心理状况以及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都显示,人们的心理困扰不断加剧,心理健康水平日益恶化,精神病障碍已成为我国当前疾病分类中较严重的一类疾病.以往对人们心理求助倾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国内对实际心理困扰者求助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各类精神疾病中患病率和发病率高的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后回忆调查,探究现实心理困扰者实际的心理求助路径和影响因素.
作者:韩奕;李志华;杨丽;郭会彩;杨红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患者家庭成员内的感染情况,探讨Hp家庭聚集因素对根除Hp感染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内镜检查确诊的195例Hp感染患者的家庭成员采用C13或C14呼气试验(UBT)进行Hp感染调查,排除3个其他家庭成员Hp均阴性的患者,将192例患者随机分成家庭成员同治组和非同治组,并根据生活习惯分为核心家庭组141个及非核心家庭组51个,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及家庭因素在Hp根除的差异.结果 所有195个家庭568例家庭成员中Hp总感染率为91.2%,192个Hp阳性家庭中,核心家庭成员总Hp阳性率达98.6%,非核心家庭成员阳性率为81.7%,通过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治疗两周后,所有192例患者Hp总根除率达91.2%,同治组与非同治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2%、88.2%,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患者家庭成员内存在较高感染率,并可增加患者Hp根除后复发机会.在存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感染家庭成员共同根除治疗,对于有效根除患者Hp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蔡奇志;蒋承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肿瘤患者治疗中通常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而放化疗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白细胞计数减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不仅会延误化疗,而且易并发严重感染[1].而血小板减少亦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2],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严重者可致颅内出血而死亡.为使放化疗能正常进行,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应当及时治疗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促白细胞生成药临床应用种类较多,目前我院临床用于升高白细胞的注射液主要有高聚金葡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升血小板药有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发生的注射用升血细胞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易杰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及其同工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获得分离纯化后,迄今为止发现有HO-1、HO-2、HO-3三种同工酶.其中HO-1是研究为深入的一种血红素代谢酶.Ryter等[1]研究表明,HO-1不仅在生理状态下发挥作用,而且在其他非正常状态或应激状态(如溶血、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热应激等)均被诱导表达升高,或者活性增强.HO-1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及维持微循环等[2].现将HO-1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哮喘等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全;李晶;王京京;王波;曹丽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通常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相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性疾病,涉及到基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充分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巩孟辉;李志忠;张立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WL)预防脑卒中后抑郁(PSD)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54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WL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WL组口服WL3粒,1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胶囊3粒,1日3次,共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及3个月末动态评定PSD发病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 WL组6周末及3个月末PSD发病率分别为4.0%(11/277)、3.3%(9/277),对照组分别为8.8%(24/272)、7.4%(20/272),WL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6周末及3个月末HAMD、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BI在治疗后2、4、6周末及3个月末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WL预防PSD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张宸豪;顾芳;赵淑芹;李文贵;陈利明;藏艳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的泵血功能降低,使得血液驻留在心脏不能及时泵入血液循环的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后大多发展为慢性CHF,对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良反应,如咳嗽、血管性水肿的心力衰竭患者,选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研究应用缬沙坦治疗CHF收到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60例经细胞学确诊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胸腔灌注恩度45 mg,3次/周( d1,d4,d7),顺铂 40 mg,3次/周(d2,d5,d8),对照组顺铂同上,2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进行胸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24/30,80.0%)高于对照组(16/3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26/30,86.7%)高于对照组(18/3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患者胸水中VEGF表达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控制恶性胸水的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水平有关.
作者:康丽影;高立明;曹军丽;付占昭;徐红梅;郑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