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华;尚艳菲;辛波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感染性疾病[1],其反复感染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所致的细菌耐药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监测尿路感染细菌构成与耐药性对临床药物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各地医院用药习惯的不同,抗菌药物对病原菌造成的选择性压力的差异,耐药菌具有随地域分布特征[2-3],现对本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于海东;辛华;王英;张文陆;王勇;马雷;杨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部分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l].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目前认为其发作常与病毒感染及过敏体质有关.以冬春季发病为高峰,如治疗不当,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我科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维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患者,男,39岁,因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10天于2012年2月8日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精神疲倦,少气懒言,左侧肢体乏力,行走不稳,伴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患者从2002年开始吸食甲基苯丙胺(冰毒),期间曾多次强戒,均未获成功.
作者:刘杰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烧伤患者易出现组织器官感染,而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概率更高,因为烧伤后患者体表防御系统损伤极大,无法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防护,因此,避免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是烧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3].为探讨分析因大面积烧伤导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我院对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导致肺部感染患者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智凌;谢玉国;罗高兴;林桂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及食管正常组织中雄激素诱导的前列腺跨膜蛋白1(PMEPA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230例食管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氢酶复合物(ABC)法,分析230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PMEPA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和大体分型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中PMEPA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MEPA1蛋白表达(80.0% vs14.3%,P<0.01);PMEPA1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结论 PMEPA1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耿丽;张昭;李明君;秦艳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STEMI患者105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2级缺血组(56例);3级缺血组(49倒).所有患者于梗死后2周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和99m锝-红细胞(99mTc-RBC)心血池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心电图,3级缺血组ST段抬高的幅度(∑ST)显著大于2级缺血组(0.75±0.56)mV vs (0.50±0.32) mV,肌酸激酶同工酶(338±112) U/L vs(178±92)U/L和肌钙蛋白峰值(21.4±11.0)μg/L vs(9.2±5.4)μg/L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大于2级缺血组(18.82±8.76)%vs(14.75±6.24)%(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2级缺血组(P<0.05);在住院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室壁瘤发生率方面,3级缺血组均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而再梗死发生率,3级缺血与2级缺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时心电图呈3级缺血的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作者:张晓雷;王荣英;田英平;牛丽伟;王艳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自发性气胸是无外伤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原有某种病变或缺陷而突然破裂致胸腔积气,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在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肺部基础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单纯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成为难治性气胸,此时对于不宜手术的患者,临床常在胸腔闭式引流后给予高渗葡萄糖硬化剂治疗,但也常有带管时间较长及易复发等问题,使得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对于此类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同时胸腔内注射红霉素高糖溶液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涛;毛文凯;李晓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癫痫儿童的智力水平和结构,探讨临床特征因素对癫痫儿童智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的相似性、数字广度、木块图和编码测验对53例癫痫儿童和54例正常儿童进行测查及对比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癫痫儿童智力水平与临床特征因素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儿童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总智商及相似性、数字广度、木块图、编码测验得分均低于对照组(109.97±10.72)分vs(118.89±9.05)分,(13.21±2.51)分vs(14.39±2.45)分,(11.04±2.83)分vs (12.56±2.23)分、(10.47±2.77)分vs(12.61±2.54)分,(10.45±3.15)分vs(13.33±2.97)分(P<0.05或<0.01);继发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发作、脑电图癫痫样放电范围、发作持续时间及用药数量是智商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 癫痫儿童智力水平和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发作类型、脑电图癫痫样放电范围、发作持续时间及用药数量是影响癫痫儿童智力水平和结构的主要临床特征因素.
作者:李成瑶;陈瑛;陈虹;杨红;刘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4],脉压(pulse pressure,PP)和脉压指数(pulse pressue index,PPI)作为反映动脉弹性的参数,较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更有临床意义,是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其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回顾分析233例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惠军;苏立杰;李俊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超声检查作为疾病的早期发现的筛查手段已经运用于体检当中[1].我们对2011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 731例河北省省直公务员的超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了解本地区人群健康水平,发现人群中无临床症状的实质性脏器疾病,为今后的防病治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岩;王俊明;郝志华;杨春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上升,高尿酸血症是高脂血症、肥胖的重要诱因也是重要的表现[1-2];还与心脑管意外事件发生有着密切联系[3].因此控制尿酸(UA)水平及其相关血脂指标和体质量指数(BMI)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机关干部的血UA、血脂及BMI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了解本地区机关干部的高UA血症的现状及与血脂、BMI的关系.
作者:崔寒英;尹志辉;张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中脑膜瘤相关蛋白(meningioma associated protein,MAC30)、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及22例正常食管黏膜中MAC30、COX-2表达情况.结果 MAC30、COX-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别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50.0% vs 4.5%,48.5% vs9.1%(P<0.01),同时在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中等正相关(rs =0.324,P<0.05),这两种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体形态、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AC30、COX-2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与其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食管鳞癌中MAC30蛋白与COX-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王欣;佘亮;杨艳红;朱振龙;王政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分析孕中晚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与正常糖耐量孕妇血糖的差异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南方医院行正规产检的初产妇,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两组,采用CGMS行72小时血糖监测,计算评估参数,分析两组各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GDM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血糖(MBG)波动幅度(3.5±1.0) mmol/Lvs (2.4±0.3)mmol/L、日内日血糖大波动幅度(5.2±1.6) mmol/L vs (4.3±1.1)mmol/L、早餐后1小时MBG值(7.1±1.1)mmol/L vs (5.9±0.6)mmol/L、早餐后血糖峰值(8.5±1.1)mmol/L vs(6.8±1.1)mmol/L、早餐后血糖达峰时间(57.4±15.5)分钟vs(45.3±14.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GDM患者存在血糖波动,CGMS可以发现GDM患者全天的特点,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李云倩;沈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探讨抑郁症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53例,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以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总分≥7分即判定为存在抑郁症.根据HAMD测定结果分为抑郁症组(HAMD≥7分)58例;对照组(HAMD<7)95例.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根据HAMD评分分级将抑郁症患者分为3个亚组:轻度抑郁(7~17分)26倒,中度抑郁(17~24分)22例,重度抑郁(>24分)10例.所有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采集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及LF/H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时域指标下降,SDNN(101.03±20.39)ms vs(65.77±11.68) ms; SDANN(134.26±23.45) ms vs(115.66±13.56)ms; RMSSD(29.33±15.05) ms vs (22.80±16.41) ms;PNN50(12.15±3.54)% vs(8.51±2.90)%(P<0.05或<0.01),频域指标亦下降,HF(224.33±90.70)ms2 vs(194.91±87.34) ms2 ;LF/HF 1.30±0.71 vs 1.04±0.43(P <0.01);各亚组比较,随HAMD评分升高,各时域指标、频域指标均下降(P<0.05或<0.01);HbA1c、HOMA-IR、CRP、TC、TG均上升(P<0.05或<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HRV下降,随着抑郁症严重程度增加,HRV下降程度亦随之增加,可能与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等有关.
作者:张妍;徐桂芳;程雯;徐婷;陈淑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进行性发展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在全球死因中占第4位.近期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例成年人群进行调查显示,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COPD农村人口的患病率为8.8%,城市人口为7.8%,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过70岁的患病率高达20%左右[1].COPD患者咳、痰、喘症状容易反复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AECOPD),甚至导致呼吸衰竭,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负担.如何迅速控制急性加重是临床治疗AECOPD的研究重点之一,其中有效清除痰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前临床静脉应用的化痰药物制剂较多,本研究以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为对象,并与盐酸溴己新小水针和注射用盐酸溴己新粉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溴己新不同剂型对于AECOP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张炜;陈瑶;宋秀明;史苗颜;毕小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发病率约为1~1.5/10万.发现这种疾病100多年来,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流行病学、治疗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总体上进展比较缓慢.20世纪50年代激素开始用于治疗GBS,后来很多临床实验证明激素与安慰剂疗效相同,但是对这种现象仍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国外学者采用激素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联合治疗GBS取得更好的效果,现将我院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项宁;尹立勇;崔志杰;兰希发;谢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低脂肪饮食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血脂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至低脂肪饮食+双胍类药物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糖尿病饮食+双胍类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60倒.在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检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M)、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和血脂.结果 治疗1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BM分别下降(6.6±1.4)kg和(3.4±1.2)kg,HbA1c分别下降(2.8±0.3)%和(1.0±0.2)%(P<0.05);实验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为(4.44±0.8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56±0.61) mmol/L,治疗后分别为(3.90±0.73)mmol/L、(2.04±0.62) mmol/L(P<0.05),对照组治疗前TC、LDL-C分别为(4.38±0.84) mmol/L、(2.54±0.70) mmol/L,治疗后分别(4.26±0.72)mmol/L、(2.48±0.65)mmol/L,两组治疗后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脂肪饮食能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HbA1c及血脂,且疗效优于常规对照组.因此,低脂肪饮食也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曹爱华;尚艳菲;辛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侵袭性曲霉病是免疫缺陷患者常见的真菌感染类型,占此类患者呼吸道感染的90%[1].它主要累及肺实质,罕有累及气管支气管树者[2].侵袭性曲霉气管支气管炎( invasive aspergillus tracheobronchitis,IATB)是指局限于气管支气管树的侵袭性曲霉病.该病罕见,常因其表现缺乏特异性而延误诊断,导致预后不良.我们报道1例侵袭性曲霉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治经过,并对近年相关文献做一系统回顾.
作者:刘玉波;郭鹏;陈海荣;周明香;蔡福红;刘春利;吴大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患者,女,39岁,因突发失语10余日伴昏迷3天于2011年2月7日入院.查体:意识中等昏迷,双侧瞳孔直径约4mm,光反应迟钝,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6分,刺激眶上神经出现呻吟,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正常.头颅CT及MRI见图1,诊断为左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内膜钙化,左额叶脑软化灶,脑积水,脑疝.追问病史,30余年前头部有木棒击打外伤史,当时无意识障碍,未查头部CT.患者既往有智力障碍,间或有焦虑、躁狂等症状.拟急诊行开颅手术,但家属拒绝手术,经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3次/d,保守治疗5日后昏迷继续加深,双瞳散大,呼吸困难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姚天才;徐恭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CBP治疗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38例行CBP治疗的患者,均符合SIRS诊断标准,其中16例患者有明确感染证据(SEPSIS组),22例无感染证据(SIRS组).均行CBP治疗(单次治疗时间>20小时),分别于治疗0、5、10、15、20小时留取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Ⅰ测定(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TGF-β的浓度,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CD3+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CD4+CD25+T细胞亚群,并观察治疗过程中TGF-β及T淋巴细胞度其亚群变化.同时于治疗0、10、20小时对患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结果 ①TGF-β于治疗0、5、10、15、20小时的值分别为SIRS组:(70±20)ng/L、(130±17)ng/L、(100±18)ng/L、(115±20)ng/L、(110±22)ng/L,SEPSIS组:(75±32)ng/L、(100±19)ng/L、(70±27) ng/L、(74±28) ng/L、(75±28) ng/L,两组均表现为CBP治疗早期(5小时)一过性快速升高(P<0.05),尔后下降,维持在一定水平,SEPSIS组较SIRS组为低(P<0.05).②CBP治疗0、5、10、15、20小时SIRS组CD3+淋巴细胞为:(42±12)%、(58±11)%、(64±13)%、(62±13)%、(55±10)%;CD4+T细胞为:(20±8)%、(28±6)%、(32±10)%、(34±8)%、(36±8)%;SEPSIS组CD3+淋巴细胞为:(68±9)%、(71±10)%、(72±11)%、(77±12)%、(85±4)%、CD4+T细胞为:(35±11)%、(43±8)%、(44±9)%、(46±13)%、(48±8)%,CD3+淋巴细胞与CD4+T细胞亚群于两组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趋势(SIRS组CD3+,但SIRS组升高速度更快,在治疗后5小时即出现明显升高(P<0.01),10、15、20小时一直保持升高的状态(P<0.01).而SEPSIS组CD3+T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升高的状态直至治疗后20小时才明显出现(P<0.05).③T淋巴细胞CD4+ CD25+亚群在两组均表现逐渐升高(SIRS组0、20小时CD4+ CD25+T细胞为:(28±7)%、(39±11)%,SEPSIS组0、20小时CD4+CD25+T细胞为:(20±11)%、(29±6)%,治疗20小时与0小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SEPSIS组患者年龄较高,病情较量合并症较多,在治疗前其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SIRS组,19±3 vs 11±3,P<0.01).CBP治疗后两组均呈现APACHEⅡ评分逐渐下降状态,10小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15±4vs8±3,P<0.01),提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SIRS/SEPSIS患者于高容量血液滤过(HV-CVVH)或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HV-CVVHDF)治疗早期TGF-β分泌均明显升高,这与血液与透析膜间相互反应,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TGF-β增多有关,而增高的TGF-β并未加重患者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对提高SEPSIS患者免疫系统的活性是有益的,对机体具有代偿性保护作用.
作者:庞晓璐;王丽丽;孟凡茹;王莉华;王东;高志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