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杰;宋诗铎;刘毅
患者,男,61岁,因突发性上腹痛并阵发性加剧6小时于2010年12月6日来我院就诊.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心悸、气促.无发热、黑朦及晕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控制不好.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8次/min,呼吸27次/min,血压170/105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病容,口唇轻度发绀,意识清楚.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问及少量湿啰音.心界稍大,心律齐,无杂音.
作者:李卓;曹兵生;刘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30岁,以反复咳嗽、咳痰28年,加重2个月于2010年7月9日入院.28年来患者咳嗽、咳痰反复发作,冬重夏轻,晨起咳痰较多,受凉及吸人刺激性气味可诱发,曾在多家医院住院,给予抗感染及解痉平喘药治疗后好转.5年前活动后憋气逐渐加重,在当地医院做肺功能示:以阻塞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治疗,活动后闷气无明显减轻,咳嗽、咳痰仍间断发作,间断服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作者:吴秋歌;孙培宗;蒋军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骨硬化病(osteopetrosis)也称为大理石骨病(marble bonedisease)、粉笔样骨(chalky bone)和Albers-Schonberg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代谢骨病,临床以全身多发、对称、普遍性骨质密度增高为主要特征.一般认为其病因可能是骨、软骨吸收障碍,成骨正常,从而使骨质持续堆积.本病例是以抽搐原因待查收治神经内科的骨硬化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景红;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3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居于女性肿瘤首位,并在全球范围内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与生命.就目前乳腺癌的心理治疗进展方面而言,多从护理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本研究应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laerapy,RET)理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专业心理干预[1],通过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让乳腺癌患者认识情绪障碍,从而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白晓蓉;杨碎胜;迟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58岁,以腔系性脑梗死2010年6月8日入院,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加血栓通3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前9天静脉滴注无任何不良反应.第10天常规再次静脉滴注上述药物,滴速为40滴/min,约1小时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立即拔掉液体,检测:体温36.5℃,脉搏96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
作者:孙科;刘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慢性肾脏病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可逆转、延缓或终止肾脏疾病的进展,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随着医院临床专科的精细分化,相当一部分专科医生对本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发现本专业以外的异常情况时未引起充分重视,从而导致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作者:唐秀敏;李素敏;陈建华;初艳彬;贾英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紊,探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针对631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揭示主要病理改变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结果 631例中有淋巴结转移284例.转移率为45.0%,淋巴结转移度为15.9%(673/4 239).食管癌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6%、44.9%和50.5%.肿瘤部位越向下、长度越长、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可见跳跃性转移和双向性转移.结论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肿瘤长度和浸润深度有关,与分化程度无关.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明显.
作者:邹文娣;温登瑰;魏丽珍;王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急性脑梗死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可以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及组织损伤[1].
作者:翟青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64排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LA顶部结构的影响.方法 心房颤动患者共28例,行CPVA术3~14.8(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LA[包括LA横径(LA1)、上下径(LA2)和前后径(LA3)、LA客积]、LAA(包括LAA口长径、短径和面积、LAA长度、LAA容积)、LA顶部(包括LA顶长度、距离和深度)的相关径线.结果 成功组CPVA术后的LA1、LA2、LA3、LA客积、LAA口长径、LAA口面积、LAA容积、LAA长度、LA项长度、LA顶距离术后比术前减小,术前术后分别为LA1(6.97±0.87)crn vs(6.32±0.94)cm,LA2(6.02±0.84)cm vs(5.63±0.63)cm,LA3(3.71±0.64)cm vs(3.46±0.59)cm,LA客积(83.61±25.98)cm3vs(66.11±22.84)cm3,LAA口长径(3.01±0.54)cm vs(2.64±0.62)cm,LAA口面积(4.99士1.79)cm2 vs(4.11士1.94)cm2,LAA容积(11.11±4.34)cm3 vs(9.59±4.82)cm3,LAA长度(3.99±0.84)cm vs(3.74±0.82)cm,LA顶长度(4.02±0.89)cm vs(3.55±0.76)cm,LA项距离(3.90±0.88)com vs(3.43±0.73)cm(均P<0.05);LAA口短径和LA项深度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除了LA2较术前减小(6.43±1.04)cm vs(5.92±1.27)cm(P<0.05),余LA、LAA、LA顶部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成功组CPVA术后的LA、LAA、LA顶部较术前减小,即结构重构可以逆转;而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LA、LAA、LA顶部无明显变化,未出现逆重构.
作者:唐梅艳;刘浩;伍伟锋;朱立光;王炎;曾晓春;林明宽;张棠;李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江阴市脑出血住院患者的慢性肾脏痛(CKD)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住院的1 43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者932例,男602例,女330例,平均年龄(63.8±12.0)岁.所有患者均分别经脑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观察肾脏损伤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及尿常规和相关危险因素(血压、烟酒史、心脏病史、脑卒中部位、空腹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常规等).采用简化的改良肾脏病膳食研究(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并根据肾脏疾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指南进行CKD分期.结果 蛋白尿119例(12.8%),血尿189例(20.3%),SCr>105/μmol/L者39例(4.2%),eGFR≤60 ml·min-1·(1.73 m2)-1者30例(3.2%).CKD为251例,患病率为26.9%CKD 1~5期分别占该人群的65.7%、22.3%、9.2%,1.6%与1.2%;本组病例中,年龄≥65岁者CKD患病率为27.3%.eGFR≤60 ml·min-1·(1.73 m2)-1的比例为3.8%.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CKD危险因素为性别((OR=1.443,P<0.05)、糖尿病(OR=1.637,P<0.01)、饮酒(OR=0.673,P<0.05)、高甘油三酯(OR=0.628,P<0.05)、高尿酸(OR=2.730,P<0.01)、低血红细胞比容(OR=1.985,P<0.05).结论 江阴地区脑出血住院患者中CKD患病率26.9%,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重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CKD调查,早期预防和积极干预CKD,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陆文良;孔玉;陈炳为;刘必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PE发病率、误诊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而PE误、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和(或)诊断技术应用不当.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其病死率由30%降到8%.作者就其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慧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因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心肺功能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在临床诊疗中对检查项目要求安全性高,检查过程简捷、高效,检查时间短.近年来新问世的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快速容积重建、低辐射、双能量采集和一站式急诊诊断等优势[1],且被较多的国内外学者所认可,能满足老年患者在检查中的安全性和快捷性,老年患者检查依从性较好.
作者:王瑞萍;王俊;李轶炜;王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B型脑钠肽(BNP)为一种主要由心室分泌的多肽类神经激素,心室肌张力升高时,BNP分泌增多.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斑块不稳定破裂,进而续发血栓形成.近来的研究证实当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心室壁张力和压力过大时均可刺激BNP的合成和分泌[1].本研究通过测定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的BNP,分析不同水平BNP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射血分数特点.探讨老年NSTE-AMI患者不同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邵强;徐东;谭静;李博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2],我区银川市、灵武地区已完成了对糖尿病及其前期人群患病情况调查[3-4],而固原地区尚无这方面的流行病研究数据.为了解我市2型糖尿病及其前期的患病情况,2009~2010年间在固原市周边村镇对20岁以上常住人口中进行抽样调查,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作者:刘万福;尹秀玲;王登科;戴新文;宋惠玲;刘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大面积脑梗死(large cerebral infarction,LCI)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自主神经张力下降,引起多系统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常见,这也是LCI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78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心率震荡(HRT)变化进行分析,探讨HRT对大面积脑梗死并发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作者:贺云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孕妇缺铁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妊娠期缺铁严重威胁妇幼健康[1-3],为了较好认识妊娠期缺铁的危害,引起各界重视,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现就孕妇缺铁原因及现状、孕期缺铁对母婴的影响及孕期缺铁的营养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丁文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人群中不同程度的疾病及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通过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为进一步制定有真对性确实可行的保健措施,提高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现将2009年某研究中心机关干部健康体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如下.
作者:高淑凤;李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病死率随迅速发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加重而上升.我们采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SAOPP,观察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变化及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孟章;欧阳荡玉;黄芳;熊光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血管性痴呆(vasular dementia,V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测定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46例VD患者(VD组)的血浆总Hcy水平,并与40例正常同龄对照组及50例非痴呆脑梗死组比较,分析痴呆与Hcy的关系.结果 VD组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和非痴呆脑梗死纽,(29.23±5.42)mmol/L vs(10.24±3.12)mmol/L、(26.24±4.28)mmol/L(P<0.01).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作者:肖玉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探讨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多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临床及实验室参数,计算APACHEⅡ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 检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对照组血清HMGBl水平.结果 对照组HMGB1(44.8±16.2)μg/L,脓毒症组HMGB1(83.7±25.6)μg/L,严重脓毒症组HMGB1(146.0±32.8)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5),与其他临床参数未显示相关性(P>0.05).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血小板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而血清HMGB1水平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但尚不能作为预测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赵华杰;宋诗铎;刘毅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