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2518G/A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梁华峰;王宏;张云霞;张惠丽;余鹃

关键词:脑梗塞, 趋化因子CCL2, 多态性, 单棱苷酸
摘要: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及MCP-1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CI)的关系及其与脑梗死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0例新疆哈萨克族脑梗死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CP-1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MCP-1( 178.23±13.56)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6.88±15.21) ng/L(t=4.385,P <0.05);脑梗死患者中、重型组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中型组(P<0.05);脑梗死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439、7.853,P<0.05);脑梗死重型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轻型组(X2=7.627,P <0.05).结论 MCP-1基因-2518G/A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上调MCP-1表达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n=60)发病后3、7和14天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头颅CT或MRI测量梗死灶的大直径,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①VEGF血清含量在脑梗死发病3天、7天和14天分别为(440±54) ng/L、(598±83) ng/L和(506±68) ng/L,均高于对照组(245+29)ng/L(P <0.01),VEGF高峰时间在发病7天(598±83) ng/L,显著高于3天和14天(P<0.05),并持续增高到发病后14天;S100-β蛋白发病3天血清浓度(0.76±0.15)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0.10±0.03) μg/L(P<0.01),并在发病后7天、14天恢复正常.②VEGF的血清浓度与梗死灶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S100-β蛋白与大面积梗死灶及重型脑梗死有关.结论 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含量在惠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VEGF和S100-β蛋白在发病早期参与了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参与了修复过程.

    作者:陈景红;李娜;王建华;王天俊;郭振华;高俊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超声诊断Mikulicz病1例

    患者,男,68岁.因眼干、口干2年,加重半年于2011年4月19日就诊.查体:双眼轻度肿胀,右眼眶外上方及双耳后分别可触及实性结节,大小分别为2.5 cm×1.8cm、3.6cm×3.1cm、1.9 cm×2.6 cm,质软,无明显触痛.超声表现为双侧泪腺弥漫性增大,回声增强,边界不清,内可见低回声结节,眼眶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腮腺弥漫性增大,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低回声结节(图l、2).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内可见线状血流信号.超声印象:双侧泪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Mikulicz病可能.术后病理可见淋巴细胞增生,腺泡萎缩,并可见肌上皮岛(图3).支持Mikulicz病.

    作者:柴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动脉自旋标记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组织灌注异常是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利用磁共振(MR)灌注成像可了解脑组织局部血液动力学及功能变化,对临床诊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早在1992年提出并在动物实验中采用[1],随后于1994年将该项技术初步应用于人脑灌注研究[2].ASL技术是磁共振灌注成像中两大技术之一,因其具有非侵袭性、无放射性、重复性好的优势,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就ASL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孙文静;付旷;孙媛芳;赵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水通道蛋白1调节机制及其表达在心肌缺血组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组参与跨细胞膜转运水的膜通道蛋白家族,1991年,Agre在分离、纯化Rh血型相关蛋白时偶然发现人红细胞膜上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103的细胞膜整合蛋白,将其克隆,此为第一个被克隆的水通道蛋白,因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103,当初命名为CHIP28,后经人类基因委员会命名其为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1],目前已在哺乳类动物组织中鉴定出13种AQPs,其中AQP 1、AQP 3~11在人的心脏组织中表达,主要分布于无孔型血管内皮细胞[2-3]及心肌细胞[4],参与水的转运.近年研究提示,AQP1作为细胞膜特异性水转运蛋白,可能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体外循环、心肌功能障碍相关的心肌水肿和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作用[2,5-7].

    作者:张雪松;李香营;韩向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的临床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可能是RA发病的一种触发因素[1].EB病毒与RA的发病关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以期了解EB病毒感染与RA的关系,为RA的诊断及进一步的病因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作者:刘金禄;王蕾;何晓峰;李采青;卢成;赵海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特殊气管异物滞留气管内6个月漏诊1例

    患儿,男,9岁.主因咳嗽1周,加重2天,于2009年12月28日入院.患儿1周前出现咳嗽,阵发非痉挛性,喉中有痰,发热,高温度达38.8℃,既往5个月前有吞食塑料笔头史(2009年8月5日始,有咳嗽,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在县医院静脉用药,具体药物不详,咳嗽未见减轻,先后3次拍胸片均未见异常改变),临床无明显呛咳病史.2009年12月28日因咳嗽、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4.90×109/L,中性粒细胞88.8,淋巴细胞6.7;影像检查:左下肺肺炎(图1).以左下肺肺炎入住我院,经抗感染、止咳治疗1周后左下肺炎已吸收,2010年1月5日复查胸片左下肺炎已吸收,出现左纵隔气肿、双颈部皮下气肿(图2).2010年1月29日胸片再次出现双肺感染(图3),经抗感染、止咳治疗后双肺感染吸收;2010年2月6日胸片和1月31日胸部CT又出现右肺不张(图4、5),2010年2月12日患者突然发生剧烈咳嗽,并咳出一塑料笔头,塑料笔头呈长柱型,其中心有一通气小孔.再次拍胸片右肺不张消失(图6).

    作者:孙兴旺;李志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

    随着经济的转型,我国老年人口(≥60岁)已经超过1.4亿.高血压患病率随之增长,为15%.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其满意控制率仅为7.6%[1].人们对老年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不够,宣教不广,措施无力,尤其是广大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处理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现就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辛香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30例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血钠代谢紊乱的处理

    钠代谢异常是颅咽管瘤术后特别是儿童颅咽管瘤术后的常见表现之一,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本研究结合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对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钠代谢紊乱的规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对30例儿童颅咽管瘤进行显微镜下全切,均经术前MRI及术后病理证实,男17例,女13例,发病年龄2~14岁,中位年龄10.4岁.

    作者:李铮;陈曙光;潘宝根;钱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一种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大约2/3的NSCLC被诊断为晚期肺癌[1],虽然抗肿瘤药物层出不穷,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间肺癌患者的预后并无显著改善,而NSCLC的发病机制也尚未完全揭示.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是NSCLC肿瘤生长和迁移的关键因素,但血管和淋巴形成的生物标记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在NSCLC患者的预后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VEGF和MMP-9在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二者对NSCLC转移和预后的意义,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钱海红;李铭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0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全球肺炎支原体(MP)感染呈上升趋势.我国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MP感染占18.5%[1].小儿MP感染引起呼吸道疾病较多.现对我院收治的100例MP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MP感染患儿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40天至14岁,平均(8.5±2.7)岁.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秋冬季较多,有地区性流行,持续时间长,病程2~6周,多在病程第4~8日退热,长第10天退热,恢复期7~14天.其中肺炎40例(包括重症肺炎3例),支气管炎34例,喘息性气管炎10例,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10例,毛细支气管炎3例,哮喘3例.

    作者:张红燕;丁敏;李月亚;项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饮酒后出现双硫醒样反应1例

    患者,男,38岁,主因头晕、视物模糊、胸闷、心悸30分钟,于2011年3月10日就诊.患者缘于30分钟前饮酒(约100 g左右)后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呕吐物以胃内容物为主,呈非喷射状.胸闷、气短、心悸,无胸痛,寒战、全身乏力,经休息无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急诊科.既往体健,平紊饮酒250 g左右后无不良反应.近1周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曾在当地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 g,每日1次,静脉滴注,患者自觉鼻塞流涕症状好转,停止治疗1天,但仍有咳嗽咳痰症状.查体;血压90/5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120次/min,嗜睡,呼之能应,能够正确回答问题;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吴佳铭;张立;尹中;张培;薛宏芳;罗锡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受累的相关性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内分泌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SL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炎.本研究分析了2004年7月至2010年5月我院住院确诊的SLE患者322例,旨在探讨SLE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与血液系统受累的相关性.

    作者:冯秀媛;闫慧明;王永福;高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降钙素原和白三烯B4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新发生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疾病,其发生率高,病死率约为24%~50%,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病死率可高达76%[1].目前,VAP早期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病原学检查滞后,侵人性检查技术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传统的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特异性较低,给临床早期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并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2-3].因此,及时、准确诊断VAP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观察降钙素原(PCT)、白三烯B4(LTB4)与VAP的关系,旨在了解PCT和LTB4在VAP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孙文舫;郭艳华;杜香提;史春花;王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及治疗急性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原因及病因导致的急性大出血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多见,是一种危险的临床急症,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过去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急诊手术,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手术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后易再发出血[1].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介入诊疗技术能及时准确发现出血部位及原因,并且能快速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塞及药物灌注治疗,具有快速、简便、微创、有效等优点,对一些大出血患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介入诊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135例,其中134采用介入栓塞或药物灌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子东;贾广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房室间期搜索功能与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对不良心室起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房室间期搜索(Enhance Search AV,Search AV+)功能与心室起搏管理(Management Ventricular Pacing,MVP)功能减少右心室起搏的比例.方法 入选50例患者,均植入美敦力Adapt ADDR01起搏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Search AV+功能组和MVP功能组.术后关闭Search AV+功能和 MVP功能,术后1个月Search AV+功能组开启Search AV+功能,MVP功能组开启MVP功能,术后1、3、6个月采用起搏器程控仪测试各项起搏参数,比较不同起搏功能下的心室起搏百分比.结果 Search AV+组与MVP组术后1、3、6个月心室起搏百分比经常用对数校正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8±0.09)、-(0.29±0.64)、-(0.35±0.71) vs(1.87±0.09)、-(0.40±0.83)、-(0.61±0.55)(P<0.01),而术后3、6个月,Search AV+组与MVP组心室起搏百分比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arch AV+功能与MVP功能均能有效的减少右心室起搏累计百分比,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彭湖;刘烈;梁远红;陈东骊;费洪文;陈燕;汤娇娇;陈泗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而HMG-CoA还原酶是肝细胞合成胆固醇(TC)过程中的限速酶,抑制此酶则阻碍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可有效地降低TC的水平.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1-2].近年来,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药物诱导的肝损害是他汀类药物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性肝损害发生原因有中毒性和过敏性两类.

    作者:李淑梅;钟世顺;谢德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动态脉压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态脉压(pulse pressure,P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102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做动态血压监测( ABPM)及颈动脉超声,随访2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出现以下三者之一即为颈动脉病变进展(total progress of carotid,TPC)病例:①颈动脉狭窄加重(PCS);②新出现颈动脉复杂斑块(CP);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展(IIMT).统计分析动态PP对TPC的影响.根据ABPM测量,102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依次被分为24小时PP升高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白天PP(dPP)升高组(55例)与对照组(47例),夜间PP(nPP)升高组(40例)与对照组(62例).结果 ①102例患者中,总计TPC 71例(69.6%),其中,PCS病例28例(27.5%),新出现CP病例52例(51.0%),IIMT病例22例(21.6%),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及有后遗症的脑血管病,无死亡病例.②全天PP(24PP)升高组TPC(80.4% vs 58.8%,x2=5.607)及PCS(39.2%vs 15.7%,x2=7.089)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PP升高组TPC(80.0% vs 57.4%,x2=6.093)及PCS(36.4% vs 17.0%,x2 =4.761)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PP升高组TPC(87.5% vs 58.1%,x2=9.958,P <0.01)、PCS(42.5% vs 17.7%,x2=7.482,P <0.05)度新出现CP(65.0% vs 41.9%,x2=5.176,P<0.05)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③多因素分析结果:nPP≥60 mmHg( OR =5.909,95%CI =1.860~18.733,P<0.01)为TP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动态PP尤其是nPP可以预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2年后的TPC程度.

    作者:宋丽清;张萍;关望;薛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机械通气血液灌流救治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20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重症,中间综合征又称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以呼吸肌无力、麻痹致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是有机磷中毒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为有机磷中毒重要的迟发死亡因素[1].如不及时抢救,可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60%.我们对收治的20例中间综合征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血液灌流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河北省肿瘤高、低发地区饮水中“三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比邯郸市涉县与张家口市赤城县上消化道肿瘤高、低发区食管癌发病及饮水中“三氮”含量情况;探寻饮水中“三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为食管癌高发区病因学及一级预防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调查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涉县及低发区赤城县1990~2009年食管癌发病率;分别检测两县三乡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含量.结果 涉县、赤城县1990~1999年与2000~2009年食管癌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涉县与赤城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县、赤城县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亚硝酸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率呈正相关,亚硝酸盐与食管癌发病率无明显相关.结论 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可能是高发区食管癌发病的重要病因.

    作者:曹玉;粱索原;赤泽宏平;张富治;黄胜兵;王士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再出血的疗效观察

    脑出血(ICH)患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ICH后血压升高特别常见,血压升高不仅促进血肿增大,而且还加剧脑水肿.国外学者研究发现ICH后脑水肿发生与发病24小时内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病史独立相关,收缩压≥16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发生血肿增大的风险显著高于收缩压≤150mmHg者,认为ICH后降压治疗可减少血肿增大,减轻血肿周围水肿,改善临床转归[1-4].另有研究显示ICH 72小时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阻止血肿增大,但对血肿周围水肿无明显效果[2,5-6].因此本研究在ICH发病后对收缩压升高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硝普钠早期强化降压,以明确对ICH后再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90天时临床结局的改善,从而为临床治疗ICH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张海欣;顾芳;王丽;黄英俊;宋钦;刘彦青;王立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