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涛;刘苏;佟艳会;吴文浩;孟建波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lv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在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在脾脏中被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目前,糖皮质激素仍为ITP的首选治疗,有效率达70%左右,但是复发率也较高,成年人达50%左右,部分可成为难治性,反复出现出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作者:张琰;丁现超;夏玉彬;李新刚;杨卫东;孟君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B蛋白、内皮素(endothelin,ET)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十分关注,并试图将其用于判断脑损害及其严重程度[1-2].本研究观察了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的血清ET、S-100B蛋白和NSE浓度,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8例,纳入标准:起病24小时内入院,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
作者:籍文强;王向红;王岩;宋铁鹰;于大海;周俊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现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钙离子拮抗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组为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连续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22例.对照组为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连续急诊PCI无复流者22例.研究组出现无复流现象后,送微导管至无复流血管远端,经微导管团注维拉帕米200 μg.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法,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观察注射药物后首次和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PCI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事件.结果 研究组给药后首次造影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提高(21例vs 3例,P<0.01),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TIMI-3级血流比例仍较高(22例vs 9例,P<0.01).首次和末次造影均显示研究组心肌组织灌注较对照组更佳,TMPG-3级的例数分别为19例vs 1例(P<0.01)和20例vs 6例(P<0.01).研究组明显缩短介入手术时间(46.4±16.3)分钟vs(62.2±21.5)分钟(P<0.01),减少X线暴露时间(10.5±4.9)分钟vs(18.1±5.4)分钟(P<0.01),提高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51.3±9.2)%vs(37.1±6.7)%(P<0.01),减少住院期间MACE事件(1例vs 6例,P<0.05).结论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维拉帕米,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缩短手术时间,使急诊手术更加顺利,同时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事件.临床实践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该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提高血流灌注的方法.
作者:赵鹏;姜铁民;赵季红;岳继华;梁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女,74岁,于2008年8月21日12:40被家人发现昏迷不醒20分钟,遂入住我院救治.患者在餐桌前昏迷不醒,倚墙而坐,头部下垂,呼吸表浅,口腔内有未下咽的食物,大小便无失禁,无抽搐.查体:脉搏63次/min,呼吸12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昏迷,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6 mm,对光反射迟钝;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3次/min,节律规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坠落试验阳性,巴宾斯基征阴性.患者无子女,其配偶有脑梗死后遗症导致的言语不清,不能述说其病情,所以患者既往史不详.其邻居说患者以前可能有糖尿病.立即检测患者指尖血糖,血糖1.1 mmol/L,考虑患者是低血糖导致的昏迷.立即给予清理口腔内食物、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用50%葡萄糖40 ml静脉注射,然后序贯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 ml.约3分钟后,患者逐渐清醒,医生得知其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0余年,平素服用二甲双胍和消渴丸控制血糖.
作者:林宏扬;高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小儿遗尿症临床较为常见,指5岁以上小儿除外器质性病变,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于睡梦中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少则数夜1次,多则1夜数次,具有睡眠深沉、不易唤醒的特点[1].本病每年虽有15%的自愈率[2],但多数患儿病程长达数年之久,若日久不愈,可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以及面黄肌瘦等全身症状,而且仍有1%~2%的患儿其症状将持续到成年,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3].试用耳穴电针治疗的方法控制遗尿发作,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静;庞建会;袁会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中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非结合胆红素(UCB)的含量变化,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病理机制.方法 选择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30例(脑出血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检测对照组和脑出血组第1天、第3天和第6天颅内血肿中的HO-1和UCB含量,并应用多田公式计算术后第6天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体积.结果 脑出血组第1天颅内血肿中HO-1的含量(13.96±4.83)μg/L和UCB的含量(11.34±2.96)μmol/L均较对照组(3.53±2.07)μg/L、(7.13±2.74)μmol/L明显增高(P<0.01);并且脑出血组第3天HO-1、UCB(25.60±7.13)μg/L、(28.45±7.69)μmol/L均达到高峰,第6天(18.77±5.39),μg/L,(20.18±4.75)μmol/L有所下降,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第6天HO-1和UCB的含量与脑水肿的体积均呈正相关(r值分另q为0.453、0.525,均P<0.05).结论 HO-1和UCB可能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莉;李波;张书琼;薛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与RA发病关系密切.有血小板增多的RA患者预后差.CD62p、CD41是活化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其中CD62p更是血小板活化灵敏标记物.本研究通过观察RA活动期与缓解期外周血CD62p、CD41、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用于判断RA的活动性、预后及血栓形成倾向,旨在探讨血小板及血小板活化在RA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丽君;李芳;姚建华;郑桂敏;张风肖;陶杰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原发性胆囊癌是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超声检查中与常见的良性胆囊疾病鉴别困难而易被漏诊.目前,术前超声诊断胆囊癌符合率约42.9%~78.6%[1].为了探讨本病的早期超声诊断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现回顾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胆囊癌,报道如下.
作者:宋海霞;李淑玲;房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判断影响其发生的可能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水平,分析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CRP、UA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程度的相关因素,为早期预测和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秦锦标;杨明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M)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占全身结核病的6%[1].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易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为探讨TM近年的发病特点、临床情况、诊疗及预后,现将27例临床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T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荟萃>编辑部
作者:孙立茹;李文刚;夏晶;阿克木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血液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sOX40L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痛患者67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痛患者21例(非冠心病组).分别组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痛患者再分别根据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均测定sPLA2和sOX40L水平、血脂等指标.结果 冠心病患者sPLA2(67.80±16.82)kU/L和sOX40L(226.35±69.06)ng/L显著高于对照组sPLA2(54.78±11.75)kU/L和sOX40L(155.97±52.48)ng/L(均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sPLA2(69.70±16.02)kU/L和sOX40L(275.63±89.06)ng/L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sPLA2(61.59±11.64)kU/L,sOX40L(162.34±34.46)ng/L(均P<0.01);sPLA2与sOX40L呈正相关(r=0.632,P<0.05).sPLA2和sOX40L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sPLA2和sOX40L水平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相关.
作者:陈晓杰;邱春光;韩战营;贾启明;孙国举;黄振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部分糖尿病肾病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其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脉一静脉内瘘,而半永久性深静脉导管提供了这些患者的透析通路.现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3年内留置半永久性深静脉导管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5年7月至2007年11月在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血管条件差的留置半永久性深静脉导管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3~77岁,平均(58.3±10.4)岁;血管条件可建立动脉-静脉内瘘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1~74岁,平均(54.5±8.9)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占东;于续芳;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脑血管功能不(CCVI)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画钟测验(CDT)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CCVI-1型组、CCVI-2型组、CCVI-3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智能检测.结果 CCVI-1型组、CCVI-2型组和CCVI-3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波峰潜伏期(P3L)延长,(367.6±16.5)ms、(380.8±29.1)ms、(441.0±42.8)ms vs(351.4±7.4)ms(均P<0.01);P300 波幅(Amp)降低,(13.1±6.0)μV、(10.6±5.3)μV、(8.2±4.7)μV vs(16.5±5.4)μV(均P<0.01);CDT评分明显减少,(3.0±0.2)分、(2.4±0.5)分、(1.4±1.0)分vs(3.6±0.5)分(均P<0.01),CCVI-3型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CVI-1型组和CCVI-2型组,(20.7±8.2)分vs(26.3±3.1)分、(25.5±7.8)分、(24.6±7.5)分(P<0.01或<0.05).CCVI-1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言语回忆评分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VI-2型组与正常对照组、CCVI-1型组比较,注意力计算力、言语回忆和画五角评分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VI-3型组与正常对照组、CCVI-1型组及CCVI-2型组比较,注意力计算力、言语回忆、语言重复、写句字和画五角评分显著降低(P<0.01或<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V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的障碍,且存在与视觉空间认知有关的执行功能障碍.CCVI-1型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累及言语回忆,CCVI-2型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累及注意力计算力、言语回忆和画五角,CCVI-3型组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累及注意力计算力、言语回忆、语言重复、写句字和画五角.
作者:赵素霞;闰淑静;刘洪雨;张秀明;王慧;张祥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发生Ⅲ度房宣传导阻滞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观察本院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心VSD患者763例,男352例,女411例,年龄1.6~18岁,平均(8.2±6.0)岁.分析所有患者封堵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经胸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的VSD病变特点及植入的封堵器的情况.结果 术后3~5天发生Ⅲ度房宣传导阻滞5例,其中1例术中出现Ⅲ度房宣传导阻滞,药物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3例术前心电图即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封堵器型号偏大.4例经激素治疗、营养心肌治疗在发生Ⅲ度房宣传导阻滞7~10天内心电图恢复正常;1例经临时心脏起搏7天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在术后3个月再次间断出现Ⅲ度房宣传导阻滞,内科治疗无效,于15个月后安装永久起搏器.结论术前有束支传导阻滞、术中出现一过性束支传导阻滞或房宣传导阻滞的膜周部VSD是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高危因素.对于这类患者,在介入操作中要动作轻柔,切忌粗暴牵拉,谨慎选择封堵器,术后强化激素治疗.
作者:额尔敦高娃;王震;张密林;王静;王春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MAU)阳性者104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观察组)52例,氨氯地平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片,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观察治疗后8周血压下降和MAU、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2周、4周、6周和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下降的趋势(P<0.01).观察组MAU、血β2-MG、尿β2-MG、尿NAGE、血AngⅡ的减少较对照组更明显,分别为(67.2±35.2)mg/d vs(140.5±28.3)mg/d,(3.0±1.9)mg/d vs(3.3±1.3)mg/d,(151.4±1.2)mg/d vs(190.2±1.0)mg/d,(20.4±5.5)U/L vs(21.6±3.6)U/L,(54.1±24.1)ng/L vs(55.7±6.9)ng/L(P<0.05).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
作者:赵菁;何飞;胡大一;黄振文;张菲斐;邱春光;卢文杰;刘瑞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女,29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无药物及其他物质过敏史,因怀疑有气管食管瘘而要求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检前患者安静,无呼吸困难,两肺无哮鸣音,2008年9月8日下午4时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3 ml约3分钟时患者突然胸闷,呼吸困难,气喘,心率160次/min,血压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0.91,两肺广泛性哮鸣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导联ST段压低0.05~0.075 mV,立即停止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输氧,甲泼尼龙40 mg,二羟丙茶碱0.25 g静脉滴注,2小时后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乐永宏;张敏;许嗣磊;谢启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拉米夫定是第一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的核苷类似物,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提高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并使患者获得肝脏组织学改善.用于代偿期肝硬化可延缓进展,降低肝癌的发生和提高生存率[1].但是对于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耐药率的差别的研究报道不多[2],我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4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69例,并观察和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及耐药率.
作者:陈翠英;宁更献;孙杏丽;王素平;耿建章;曹来福;唐亚芳;郭明方;戴二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PHC)是一种常见且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各类恶性肿瘤中PHC患者病死率位居第3位.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PHC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条件.早期PHC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病灶小,一般不易发现,难以进行诊断[1].临床医生主要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结合影像在亚临床阶段进行诊断.AFP是原发性肝癌的一项特异性较强的诊断指标,其敏感度可达65%~75%,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卵巢癌、畸胎瘤以及孕妇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AFP检测PHC尚有30%的假阴性,特别对胆管癌更不敏感[2].
作者:赵鹏;赵卫军;王玉兰;谷静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59岁.主因间断性发热2个月,加重伴咳嗽、咳痰、气短3天入院.2个月前有拔牙史,既往无糖尿病、脑梗死病史.查体:体温35.8℃,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右上肢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130/70 mm Hg.急性病容,呼吸急促,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哕音,右下肺可闻及少许干鸣音.心率7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样杂音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二尖瓣听诊区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作者:刘德敏;谢瑞芹;刘凡;杨秀春;张冀东;崔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肾脏纤维化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必经之路,主要表现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病理特征是肾间质毛细血管丧失及细胞外基质(ECM)过度积聚.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至肾脏纤维化过程,与诸多细胞因子参与胶原的过度积聚有密切关联.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是驻留于内质网中胶原特异性分子伴侣,参与前胶原在内质网内加工、折叠、合成及分泌过程,起质量监控作用,防止应激时未折叠和错误构型前胶原的产生和分泌,与胶原相关性疾病包括诸器官纤维化形成有紧密联系[1,4].
作者:周建东;刘殿阁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