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庞建会;袁会珍
2008年2月,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中止了糖尿病心血管风险控制行动(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ACCORD)研究中为期3.5年的降糖分支试验,2008年第68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会上对其结果进行了公布和分析总结.该试验计划平均5.6年完成,但由于中期评估发现强化降糖组较对照组死亡人数每年高出3‰而提前中止,所有受试者被调整到标准治疗组接受标准化降糖治疗,其余试验部分正常进行,其强化降糖带来的病死率增高为研究者及临床工作者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降糖治疗带来了新的认识.
作者:王战建;肖艳新;GAO Ya-li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M)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占全身结核病的6%[1].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易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为探讨TM近年的发病特点、临床情况、诊疗及预后,现将27例临床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T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荟萃>编辑部
作者:孙立茹;李文刚;夏晶;阿克木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20多年来,梅毒在我国又有上升趋势,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临床极易误诊、漏诊.现结合我科收治神经梅毒的6例,对其临床特点、常见误诊疾病、诊治等进行临床分析,以增强对此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72岁,平均(45.0±7.0)岁,就诊时均未提洪冶游史.
作者:徐文苑;黄经纬;徐仁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79岁,8年前因跑步后突然出现寒战发热10天住院,当时血白细胞13.13×109/L,血沉53 mm/1 h;血生化免疫学指标、胸部X线及腹部超声均无阳性发现.经抗炎治疗热退,3天后突发腰痛,向腹部放射,未发现搏动性肿块.超声提示腹主动脉下段中层分离,CT显示腹主动脉夹层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手术发现肾下腹主动脉壁间有暗灰色脓肿,量约10 ml,腹主动脉内膜分离断裂,形成夹层和假腔.脓液培养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与发热时血培养结果一致.
作者:谭秀娟;张帆;邱萌;郭晓斌;朱昀;张福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女,3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08年9月22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体温38.5℃,心率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3/78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咽部充血,未见脓点,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化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2.2×109/L,中性粒细胞0.727;给予罗红霉素胶囊0.15 g,口服,每日2次,饭前服用;维C银翘冲剂10 g口服,每日3次.
作者:路玫;韦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原发性胆囊癌是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超声检查中与常见的良性胆囊疾病鉴别困难而易被漏诊.目前,术前超声诊断胆囊癌符合率约42.9%~78.6%[1].为了探讨本病的早期超声诊断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现回顾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胆囊癌,报道如下.
作者:宋海霞;李淑玲;房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出生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但有统计显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却有所上升,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占新生儿畸形之首[1].环境致畸因素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其中以官内病毒感染重要,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简称TORCH)的感染占有重要的地位,TORCH原本的临床意义是作为围生医学中的优生4项[2].
作者:吴春涛;刘苏;佟艳会;吴文浩;孟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脂肪组织不仅是储存能量的器官,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通过其所分泌的一系列脂肪细胞因子,如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建立了密切的关联.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重要产物,还可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1],参与脓毒症中粒细胞凋亡的延迟、急性肺损伤、凝血酶诱导的肺气血屏障功能障碍等肺部炎症[2].此外,visfatin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发现,表明其可能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在AS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现就visfatin与AS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高丽华;赵占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研究表明,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Ser447→终止密码突变(Ser447stop)多态性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近的资料提示,Ser447stop是一种保护性因素,具有抑制冠心病发展的作用[1].但LPL Ser447stop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则少有报道.为此,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通过比较Ser447stop等位基因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探讨LPL Ser447stop突变与脑梗死是否存在相关性,旨在为脑梗死的预防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林慧琼;钟维章;滕晓茗;刘晓春;罗永坚;李吕力;张德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B蛋白、内皮素(endothelin,ET)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十分关注,并试图将其用于判断脑损害及其严重程度[1-2].本研究观察了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的血清ET、S-100B蛋白和NSE浓度,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8例,纳入标准:起病24小时内入院,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
作者:籍文强;王向红;王岩;宋铁鹰;于大海;周俊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与RA发病关系密切.有血小板增多的RA患者预后差.CD62p、CD41是活化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其中CD62p更是血小板活化灵敏标记物.本研究通过观察RA活动期与缓解期外周血CD62p、CD41、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用于判断RA的活动性、预后及血栓形成倾向,旨在探讨血小板及血小板活化在RA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丽君;李芳;姚建华;郑桂敏;张风肖;陶杰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lv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在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在脾脏中被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目前,糖皮质激素仍为ITP的首选治疗,有效率达70%左右,但是复发率也较高,成年人达50%左右,部分可成为难治性,反复出现出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作者:张琰;丁现超;夏玉彬;李新刚;杨卫东;孟君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16岁,因为发现血清甘油三酯增高,在其他医院就诊时给予非诺贝特(法国利博福尼亚制药公司生产,批号84564)200 mg,每日1次口服,7天后出现全身肌肉疼痛、乏力,不能活动,遂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逐渐升高,第10天高,丙氨酸转氨酶(AST)1 53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LT)970 U/L、a羟丁酸脱氢酶(HBDH)2 079 U/L、肌酸激酶(CK)63 25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728 U/L;连续心电图检查,肝炎标志物检查除外心肌炎、肝炎等.
作者:赵连礼;于纪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脑血管功能不(CCVI)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画钟测验(CDT)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CCVI-1型组、CCVI-2型组、CCVI-3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智能检测.结果 CCVI-1型组、CCVI-2型组和CCVI-3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波峰潜伏期(P3L)延长,(367.6±16.5)ms、(380.8±29.1)ms、(441.0±42.8)ms vs(351.4±7.4)ms(均P<0.01);P300 波幅(Amp)降低,(13.1±6.0)μV、(10.6±5.3)μV、(8.2±4.7)μV vs(16.5±5.4)μV(均P<0.01);CDT评分明显减少,(3.0±0.2)分、(2.4±0.5)分、(1.4±1.0)分vs(3.6±0.5)分(均P<0.01),CCVI-3型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CVI-1型组和CCVI-2型组,(20.7±8.2)分vs(26.3±3.1)分、(25.5±7.8)分、(24.6±7.5)分(P<0.01或<0.05).CCVI-1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言语回忆评分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VI-2型组与正常对照组、CCVI-1型组比较,注意力计算力、言语回忆和画五角评分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VI-3型组与正常对照组、CCVI-1型组及CCVI-2型组比较,注意力计算力、言语回忆、语言重复、写句字和画五角评分显著降低(P<0.01或<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V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的障碍,且存在与视觉空间认知有关的执行功能障碍.CCVI-1型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累及言语回忆,CCVI-2型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累及注意力计算力、言语回忆和画五角,CCVI-3型组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累及注意力计算力、言语回忆、语言重复、写句字和画五角.
作者:赵素霞;闰淑静;刘洪雨;张秀明;王慧;张祥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现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钙离子拮抗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组为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连续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22例.对照组为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连续急诊PCI无复流者22例.研究组出现无复流现象后,送微导管至无复流血管远端,经微导管团注维拉帕米200 μg.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法,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观察注射药物后首次和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PCI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事件.结果 研究组给药后首次造影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提高(21例vs 3例,P<0.01),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TIMI-3级血流比例仍较高(22例vs 9例,P<0.01).首次和末次造影均显示研究组心肌组织灌注较对照组更佳,TMPG-3级的例数分别为19例vs 1例(P<0.01)和20例vs 6例(P<0.01).研究组明显缩短介入手术时间(46.4±16.3)分钟vs(62.2±21.5)分钟(P<0.01),减少X线暴露时间(10.5±4.9)分钟vs(18.1±5.4)分钟(P<0.01),提高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51.3±9.2)%vs(37.1±6.7)%(P<0.01),减少住院期间MACE事件(1例vs 6例,P<0.05).结论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维拉帕米,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缩短手术时间,使急诊手术更加顺利,同时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事件.临床实践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该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提高血流灌注的方法.
作者:赵鹏;姜铁民;赵季红;岳继华;梁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24岁,既往精神分裂症8个月,2008年4月10日与家人生气后口服农药氧化乐果约20 ml,在当地医院予以洗胃及静脉应用解毒剂、阿托品静脉注射,达阿托品化时患者出现躁动.因患者以前曾自行停用抗精神病药而出现上述躁动(阿托品化)症状,故家属自行一次性给予患者齐拉西酮160 mg及拉莫三嗪400 mg口服.患者于第2日晨出现颈抵抗、肌张力增高及双下肢颤抖,并于2008年4月12出现高热、意识障碍伴有呼吸困难、急促.
作者:王晓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重要的是癌细胞的无限制增殖和转移,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1,2>.核增殖抗原(Ki67)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2].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8例胃癌患者组织中MMP-9、survivin、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作者:郝旺胜;陈倩;张冬;张娟;侯培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血液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sOX40L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痛患者67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痛患者21例(非冠心病组).分别组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痛患者再分别根据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均测定sPLA2和sOX40L水平、血脂等指标.结果 冠心病患者sPLA2(67.80±16.82)kU/L和sOX40L(226.35±69.06)ng/L显著高于对照组sPLA2(54.78±11.75)kU/L和sOX40L(155.97±52.48)ng/L(均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sPLA2(69.70±16.02)kU/L和sOX40L(275.63±89.06)ng/L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sPLA2(61.59±11.64)kU/L,sOX40L(162.34±34.46)ng/L(均P<0.01);sPLA2与sOX40L呈正相关(r=0.632,P<0.05).sPLA2和sOX40L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sPLA2和sOX40L水平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相关.
作者:陈晓杰;邱春光;韩战营;贾启明;孙国举;黄振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已有研究表明,透析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其他人群,病死率是普通人群的30倍[1].近年来,人们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存在的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其微炎症状态与预后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志茹;程彤;赵华;刘翠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清钾离子浓度,并探讨影响其变化的临床因素.方法 5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其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将患者分为ACEI组、ARB组及非ACEI/ARB组;记录各组患者残余尿量及有无高钾血症临床表现,并取透析前后静脉血,测定血清钾、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等指标,分析各组患者血钾浓度变化的差异及血钾浓度与其他临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透析前高钾血症发生率36.8%(21/57),其中76.2%(16/21)患者无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ACEI组、ARB组、非ACEI/ARB组透析前血钾水平分别为(6.00±0.95)mmol/L、(5.60±0.25)mmol/L、(4.72±0.95)mmol/L,其中ACEI组与其他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RB组与非ACEI/ARB组患者透析前血钾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血钾离子浓度与SCr、BUN浓度显著正相关(r=0.415、0.522,均P<0.01),但与患者残余尿量和透析前后CO2CP浓度变化无明显相关(r=0.559、0.411,均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前高钾血症发病率高,临床表现较隐匿,易被忽视;残余尿量并非判断患者是否易出现透析前高钾血症的可靠指标;增加透析次数,减量或停服ACEI,限制饮食中钾摄入是防治透析前高钾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闫铁昆;付胜惠;林珊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