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和凤;王传芳;唐红英;龚增鸿
目的 调查556例医学生高血压发病情况及代谢指标,寻找血压可能的相关因素及医学生高血压发生率.方法 测量556例医学生静息、运动后血压,并测定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结果 有高血压病史学生5/556例(0.89%),新发现高血压9/556例(1.62%),高血压总发生率为14/556例(2.52%).收缩压、舒张压均与身高、腰围呈正相关(P<0.001).高血压学生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学生(P<0.05).结论 556例医学生高血压发生率为2.52%.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这两项代谢指标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作者:杨秀春;刘凡;王梅;郑红梅;谢瑞芹;崔炜;都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发病时间≤24小时的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依次进行头颅CT平扫与CT灌注成像(CTPI)检查,观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峰值增强(PE)各个灌注参数图.结果 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I异常34例,诊断脑缺血的敏感性97.14%(34/35).35例35组CTPI参数CBF、CBV、MTT、TTP和PE异常者分别为34,28,33,32和27例;诊断脑缺血的敏感性分别为97.14%、80.00%、94.29%、91.43%和77.14%.35例140层面灌注参数图像单层面CTPI上述参数异常者分别为108、84、106、98和76例次;诊断脑缺血的敏感性分别为77.14%、60.00%、75.71%、70.00%和54.30%,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I的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之间相关性较好.结论 CTPI能够早期准确显示急性脑缺血存在与否及部位、范围,对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韩献军;沈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防和维持窦性心律,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液动力学,控制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房颤存在明显的组织重构和电重构,并且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有关[1].本研究旨在观察胺碘酮加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军;杨承建;徐欣;曹佳宁;叶新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例1,男,57岁.因咳嗽,咯血1个月,加重1小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查体: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哮鸣音.胸部CT示:双上肺结核伴左上肺空洞.血电解质正常,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诊断为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涂片(+),初治.
作者:熊琪山;祝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早在20世纪初Mallory等就报道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的患者尸检中发现心肌组织的炎症浸润.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在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AMI后除了心肌缺血性损伤外,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则起到加重心肌损伤和扩大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AMI后坏死的心肌组织引起补体的激活、细胞因子的释放、炎症和免疫细胞的趋化和浸润,同时亦通过病理性自身免疫应答参与了心肌损伤.笔者就AMI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赵献明;李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后需要进行大剂量的化疗,以杀灭体内大量的原始细胞而达到临床缓解的目的,伴随着大剂量的化疗,患者常伴有白细胞减少、发热、出血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化疗后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一直为十分棘手的问题.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机采血小板因含有较高浓度的血小板(每单位治疗量含血小板>2.5×1011)而成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治疗方法.我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分别输注常温保存机采血小板和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并对输注两种不同保存的血小板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和凤;王传芳;唐红英;龚增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引起的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大大增加了此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虽然近30年来对CVS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但尚未了解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平衡在维持脑血流量的化学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探讨了脑脊液置换对SAH患者脑脊液和血浆ET、CGRP的影响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玉梅;李合华;毛兴爱;邢红霞;赵建华;史莉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女,7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9天入院.9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言语不利,无明显肢体力弱.于当地医院就诊,查颅血管超声示:颅内大脑中、前动脉,颅内动脉末段血流速度下降,基底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下降.未治疗.5天前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5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近记忆力差.视力、视野粗测正常,眼底窥入不满意,双眼各方向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直径不等大,右侧2.5mm,左侧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中枢性面舌瘫,余颅神经检查正常.
作者:李群彦;张凤菊;高枫;郝洪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与进口Cypher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发病12小时以内患者中接受Firebird支架的患者38例(Firebird组),接受Cypher支架治疗的患者43例(Cypher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和6个月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Firebird组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心绞痛事件发生,9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3例有心绞痛事件)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Cypher组2例于术后复发胸痛,原ST段抬高导联再次抬高,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亚急性血栓形成,再次开通.8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4例有心绞痛事件)1例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再次植入药物支架.两组各有3例患者心绞痛事件与非支架血管有关.结论 国产Firebird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具有同Cypher支架一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一达;傅向华;谷新顺;郝国贞;姜云发;范卫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国现有高血压1亿6千多万人.其中近50%的患者伴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IR与高血压的关系是近20年来国内外心血管、内分泌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原发性高血压病与IR的关系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笔者对我地区壮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与IR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克兴;李天资;潘兴寿;黄照河;黄显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首次应用X线透视下经静脉起搏获得成功后,该技术已成为常用的临时心脏起搏方法.近年来,随着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医生已能熟练掌握X线指导下的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然而由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患者多数发生在紧急情况下,采用X线指导下的临时起搏条件不具备,所以有时需行非X线透视下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近年来,笔者应用经左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行床边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治疗63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搏患者,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危小军;廖伟;钟一鸣;廖祥中;谢东明;王小萍;谢东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保护内皮功能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其对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或心力衰竭(HF)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勿庸置疑.但目前已完成的临床研究中,关于ACE-I对无LVSD或HF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作者:华琦;李东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负荷量治疗对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6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量组和负荷量组.常规量组入院后30分钟内及术后每晚服阿托伐他汀10 mg,负荷量组入院后30分钟内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连续3天服80 mg,后改为每晚10 mg,共观察14天.两组术前、术后3天、7天、14天分别抽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 第14天时阿托伐他汀负荷量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常规量组,两组分别是hs-CRP(3.37±0.12)mg/L vs(5.54±0.10)mg/L、IL-6(2.96±0.18)ng/L vs(5.28±0.24)ng/L和PAI-1(6.57±0.24)ng/L vs(7.33±0.57)ng/L,均P<0.05.起始3天负荷量较常规量对血脂水平无更大影响.结论 阿托伐他汀负荷量较常规量能更显著抑制PCI术后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清hs-CRP、IL-6、PAI-和P选择素水平.
作者:苏华;杜优优;潘宏伟;刘厂辉;周胜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多和应用日益广泛,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增加,使临床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同时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过度应用,可能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成为许多危重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细菌可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对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且一些致病菌还会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耐药性,即多耐药菌株的出现[1].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笔者对2005年我院分离的痰标本革蓝阴性杆菌1384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彤;赵鹤龄;陈宁;张立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的原因,对其诊断主要依靠肾脏病理性活检.但肾活检是一种有创伤的检查方法,且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因此,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其在基层的广泛开展.
作者:黄海霞;黄海英;吕敬伟;王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关节的滑膜改变,即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以及与其相关的血清组织中多种细胞因子、抗原抗体、黏附分子等的变化.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RA炎症和损伤的重要介质,在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各种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1)为重要的炎性分子.
作者:张媛;邵福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前,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冠心病的罹患是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通过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周围和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管壁结构成分改变,僵硬度增高.动脉弹性又称动脉顺应性、动脉僵硬度,指动脉容积随压力变化的比值,可反映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许多研究证实,动脉弹性降低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记,对心血管病临床事件的早期预防有重要价值[1].笔者就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与动脉弹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孟晓敏;孙宁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女,23岁.因脱发4个月,于2006年4月入住我院.患者曾于11年前因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使用泼尼松治疗有效,持续服药1.5年后停药.4年前因患Ⅳ型狼疮性肾炎使用泼尼松40 mg/d和霉酚酸酯(商品名:骁悉)1.0g/d治疗8个月后,尿蛋白从每24小时12.8 g降至正常范围,自身抗体阴转,补体正常,生化和常规检查恢复正常,而后泼尼松及霉酚酸酯用量逐渐减少.5个月前泼尼松用量5mg/d,霉酚酸酯0.25 g/d.
作者:于连英;傅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存在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变化,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态综合征(sick euthyroid syndrome SES)已明确是其变化之一.国内外多篇报道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但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长期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病死率有无影响鲜见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景蓉;高清源;徐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女,63岁,主因头晕3周,发现心电图不正常4天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55/90 mm Hg(1 mm Hg=0.133kPa),神情语利,双肺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A2>P2,腹膨隆,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门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示:大脑左侧中动脉轻度狭窄,血流增快;左侧椎动脉轻度狭窄,血流增快.门诊心脏彩色超声: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室壁运动幅度及协调性尚可,二、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1%.
作者:韩文生;信栓力;张强;赵秀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