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丽
我院于2005引进了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的使用,大大地降低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许多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提高了检验报告的档次、检验结果的质量和速度;它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样品用量少、精密度高等优点.但先进的仪器同样也需要人的正确的使用、调试和校正,才能发挥其良好的性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1].下面是我们在使用中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作者:王雷;杨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两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KX-21与ABX PENTRA 60)的性能,以验证不同仪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 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有关规定,对KX-21与ABX PENTRA 60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从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及与ABX PENTRA 60A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相关性和白细胞分类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KX-21的批间、批内精密度及总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各分析参数的携污带染率均<1.0%;与ABX PENTRA 60对比分析,各项参数相关性良好;白细胞分类准确性符合要求.结论 KX-21与ABX PENTRA 60血液分析仪性能良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在临床应用中结果可以互认.
作者:朱林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结核病的诊断离不开实验室检查,多种实验操作可使含病原微生物的液体形成气溶胶,并随气溶胶而扩散,引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属高致病性微生物,如何预防实验室感染,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是结核分支杆菌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欣欣;徐凌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来源、构成和耐药情况,分析病房微生物检测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以便制订防控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使用微生物检测技术,以我院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行检验分离及鉴定并行药敏试验.结果 致病菌以真菌居首,占41.1%,其次是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及时掌握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的构成及变化,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和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众所周知,冠心病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吸烟等视为主要危险因素.但近几年,很多试验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可独立预测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MI)的风险及预后.现通过对160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结果的临床分析,探讨Hcy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论 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且随着血清Hcy浓度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越多,病变越严重[1].
作者:刘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骨髓小粒在AA、MDS的诊断及非典型AA、MDS、增生性贫血(简称增贫)及ITP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增贫、20例MDS、20例ITP及10例典型AA与10例非典型AA及20例正常人骨髓小粒中的细胞进行细胞成分及形态学分析.结果 AA患者的骨髓小粒的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ITP及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增贫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生和红系的病态造血.结论 骨髓小粒观察对AA、MDS的诊断及非典型AA、MDS、增贫及ITP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企业健康投资的对策与模式,运用员工的健康投资,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本管理水平.方法 选择5个不同企业,先后分析了5876例企业员工的健康信息,研究了企业员工的一般健康状况;对员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分析了企业员工的的健康水平;选择1个企业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和为期一年的风险干预和健康教育.然后分析了其身心健康的改善情况以及对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 企业有51.3%的员工存在各种疾病.经过健康投资后,各种疾病和健康风险20.83%~78.5%的得到改善、60%以上的人处于低风险状态、医疗费用支出降低了60%,效益比值1:0.34、病假(工作日)损失减少了90.48%、产值提高14.72%、残次品率下降了41.3%、企业健康投资所获得的增值效益是健康投资额的100倍.结论 由此,初步建立了企业健康投资的模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长效的健康投资机制,健康投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价及干预,终将企业员工的健康信息参与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体系.这对企业提高劳动者健康素质、增加企业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均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赵会元;初开秋;王进庆;任立日升;杨均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梅毒感染情况,对梅毒检测方法学进行评价,为制定相应的干预和实验室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ELISA试验(TP-ELISA)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 2010年共893份血清样本(上半年485份,下半年408份),在TPPA法确诊的79例阳性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25份,敏感性为31.65%;ELISA法检出阳性76份,敏感性为96.20%.RPR法共检出阳性29例,有4例确诊为阴性,特异性为97.20%;ELISA法共检出阳性79例,有3例确诊为阴性,特异性为99.66%.RPR和TPPA阳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ELISA与TPPA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LISA检测法比RPR检测法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作为梅毒感染的一种理想检测方法,对控制梅毒的性传播有重要意义.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确认.
作者:卢如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HCY和TNF-α与HDCP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CY和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晚孕妇女和正常非孕妇女各30名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正常晚孕组和HDCP组血浆HCY和血清TNF-α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HDCP组显著高于正常晚孕组(P<0.01),又中重度HDCP组显著高于轻度HDCP组(P<0.01).②HDCP患者外周血血浆HCY与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74,P<0.01).结论 HDCP患者血浆HCY及血清TNF-α水平均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与HDCP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病情相关,两者也具有相关一致性,联合检测血浆HCY和血清TNF-α水平,可有助于监测、判断HDCP的发生发展.
作者:秦卫胜;杨文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经纤支镜针吸活检术(TBNA)是支气管镜检查的一项辅助方法,是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除钳检、刷检外的另一种主要手段.其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创伤大、费用高的纵膈镜和开胸探查.做好经电子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的护理配合,对提高肺癌诊断率,避免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我院呼吸科腔镜室对20例患者在局麻下行电子支气管镜下TBNA检查.经医生熟练操作及护士科学、严格周密的护理配合,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明霞;王明英;吕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了解榆林市区健康人群静脉血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榆林市2009年至2010年两年期间7710例健康成人(男性4304例,女性3406例)血清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浓度进行调查,观察胆红素参考范围的变化.结果 榆林市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TBIL(14.68±7.24),DBIL(4.36±1.54)水平比原参考值明显升高.结论 榆林市区原血清胆红素参考值已不能客观反映榆林市健康人群胆红素水平,应以新的参考范围用于临床诊断.
作者:聂小莲;景永宏;贺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89例、病毒感染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4例及健康儿童60例的CR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P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细菌感染组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升高明显(P<0.05),而病毒感染组则无明显升高(P>0.05).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纲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CRP水平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徐建利;吴志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B1,HMGB1),是细胞核内典型的非组蛋白.多种炎症细胞可以主动分泌HMGB1至细胞外.HMGB1是重要的晚期促炎因子,在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创伤和败血症中都有HMGB1的高表达.RAGE是HMGB1的主要受体.HMGB1通过RAGE结合靶细胞从而发挥炎症作用.抗RAGE抗体可以阻断HMGB1和RAGE的结合减少炎症发生从而起到治疗各种炎症疾病的作用,也可找到以其为靶向的有效临床治疗肿瘤的手段.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因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后发生骨折、外伤甚至死亡等导致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神经内科高龄患者较多,疾病导致的意识、感觉、运动障碍等,使跌倒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增高.据有关数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30%都经历过跌倒事件,其中50%是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更是老老年患者常见的问题.
作者:柳建芬;张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脐部细菌定植及感染的情况,为制定控制新生儿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每位新生儿生后第三天脐部进行病原学监测,了解脐部定植菌及感染菌的情况,并对其感染12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46例新生儿脐部有细菌定植327例,定植率为94.51%,脐部感染39例,感染率11.27%,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它肠道杆菌及耐药菌等.脐带残端长度、脐带直径、脐带脱落时间、脐带贴卫生、手卫生对脐部感染有影响(P<0.05).结论 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细菌定植,抑制致病病原体生长,避免发生新生儿脐部感染.
作者:侯明良;张聪;刘凤琴;吕健;程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各类检测仪器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气分析的检测日趋简便,结果更加精确.与此同时,不少公司研发了小型POCT设备,可用于急症室、ICU和呼吸内科危重病人的床旁检测.然而由于POCT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出现较大误差.本研究利用美国Instrument Laboratory公司生产的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对不同专业人员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PO2、PCO2后的结果进行比较,了解人员因素是否对血气分析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作者:夏蔚珉;类承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的早期骨髓细胞学特点及常用实验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IAHS患者的临床特征、骨髓细胞形态学、外周血细胞、DIC、生化及血清铁蛋白等进行动态综合分析.结果 IAHS患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以高热、进行性衰竭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点.血细胞单系或二系、三系进行性下降.骨髓涂片中可见数量不一的吞噬型组织细胞,找到吞噬完整的红细胞及吞噬多个血小板的吞噬细胞具有重要价值,主要特点是成熟的组织细胞伴有活跃的吞噬血细胞现象.而出现较多吞噬细胞,胞浆内出现大量空泡且见有吞噬多个红细胞或多个血小板现象时,提示患者病情危重.血清铁蛋白升高,早期甘油三酯正常或升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纤维蛋白原正常或降低,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增高或正常.结论 持续或间歇性高热,血清铁蛋白增高,外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乳酸脱氢酶升高,骨髓涂片中可见数量不一的吞噬型组织细胞,找到吞噬完整的红细胞及吞噬多个血小板的吞噬细胞,可作为IAHS早期初步诊断依据;可为IAHS的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提供证据.
作者:孙培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在慢性肾病(CKD)患者各期与简化MDRD方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符合率.方法 血清胱抑素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Scr和尿肌酐采用酶法测定,估算的eGFR采用简化MDRD方程进行计算,CKD患者临床分期采用美国NFK-K/DOQI指南分期.结果 109例CKD患者各期Cystatin C、Scr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升高,Ccr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三者在各期间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eGFR≤29ml/min时,CystatinC、Scr、Ccr均为100%的异常,CystatinC、Scr平均水平是参考范围上限的5倍左右,Ccr下降4~6倍,三者呈平行性改变;在eGFR 30~59ml/min组,CystatinC、Scr、Ccr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54mg/L、144.6μmol/L和50.6ml/min,异常率分别为95%、83%和85%,三者之间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 60~89ml/min组,CystatinC、Ccr 异常率为84%和63%,Scr异常率为5.9%,三者之间异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90ml/min组,CystatinC、Ccr 异常率为51%和40%,Scr异常率为1%.结论 eGFR<59ml/min时,CystatinC、Scr、Ccr的结果一致好,与诂算的结果符合率高,基本可以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中度下降;当eGFR在60~89ml/min时,CystatinC、Ccr可以检出2/3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异常,且CystatinC更敏感,而Scr不能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当eGFR≥90ml/min时,MDRD方程过高估计eGFR值,需检测CystatinC和Ccr以及时发现eGFR的下降.
作者:姚敏;汤宝祥;段前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Vitros3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进行方法比对,探讨不同型号仪器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以Olympus AU5400作为参考仪器,Vitros350作为比对仪器,随机收集100例新鲜血清标本,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定尿素(Ure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三个项目,参照NCCLS的EP9-A文件分析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并对偏差进行校正.结果 两种仪器检测Urea的结果一致,LDH和CK结果需进行比对校正.结论 当同一项目在不同仪器上检测时,结果应进行比对和校准,以保证检测测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郭晏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与冠心病(CH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64例,其中急性心梗(AMI)7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8例,稳定性心绞痛(SA)35例,并对UA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AMI患者进行Killip分级,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对以上所有受试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的含量,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hs-CRP、Hcy、D-D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MI组>UA组>SA组;hs-CRP、Hcy、D-D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随着Braunwald分级增高,UA患者hs-CRP、Hcy、D-D逐渐升高,Hcy、D-D三级间每两者之间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Killip分级增高,AMI患者血清hs-CRP、Hcy、D-D也逐渐逐渐升高,Hcy、D-D三级间每两者之间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组的hs-CRP、Hcy、D-D明显高于SA组(P<0.05).结论 hs-CRP、Hcy、D-D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常规检测hs-CRP、Hcy、D-D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能早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危急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金贵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