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治进展

孙丽霞;王金铠

关键词:巨球蛋白血症, 诊断, 治疗
摘要: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B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以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M(IgM)能力的淋巴细胞样浆细胞骨髓浸润为特征.目前WM仍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现就WM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 coronary angiography, MSCTCA)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患者均行MSCTCA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检查,分析不同心率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并以SCA为金标准对照分析MSCTCA的检查结果.结果心率≤70次/min和>70次/min在显示左主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显示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0.0% vs 66.7%、100.0% vs 60.0%、100.0% vs 46.7%(P<0.01);以SCA为金标准,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92.3%、特异度95.5%、准确度95.0%.结论 MSCTCA检查结果与SCA有较高的一致性,MSCTCA有望成为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梁芳;崔炜;冯燕光;吕新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酐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肝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复方甘草酸酐(美能)是由甘草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等组成的复合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1,2],在国外作为治疗慢性肝炎的有效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对4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采用美能注射液治疗,并观察肝功能、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明实;崔鹤松;太永日;朴红心;韩学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分析比较

    心室的肥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心室肥大已作为一种严重的独立的心血管事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可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提高心脏功能,减少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在诊断心室肥大方面具有方便、直观、准确的优点.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上述两项检查在诊断左心室(左室)肥大中的价值.

    作者:樊文峰;樊艳华;骆彬;郭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两周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规律及β-七叶皂甙钠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商品名:叶欣钠)注射液]和常规组,两组各30例;另外选择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定发病后24小时、7天、14天血清TNF-α含量.结果常规组患者血清TNF-α在发病后24小时升高,7天时达高峰,14天时又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同病程治疗组与常规组比较,TNF-α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在7天和14天时明显(P<0.01);急性期TNF-α含量与出血量的大小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呈正相关(P<0.01).结论 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出血量和水肿越大,其含量越高,可作为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记物,并可作为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评价的指标.叶欣钠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水平来保护神经元,改善预后.

    作者:史福平;张国华;王珊;张林静;尹晶;张晓炜;王惠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生性胃恶性间质瘤破裂出血1例

    患者,男,42岁,因突发腹痛10小时入院.患者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腹刀割样疼痛,继之全腹部疼痛,伴有出冷汗、口干.无恶心、呕吐,无黑便.否认溃疡病史.

    作者:刘登洋;陈百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治进展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B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以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M(IgM)能力的淋巴细胞样浆细胞骨髓浸润为特征.目前WM仍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现就WM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丽霞;王金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诊治分析

    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到一类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表现为全血细胞(或一系、二系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偏高,骨髓幼红细胞并不减少,既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又不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常规溶血检查均为阴性,但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称为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或全血细胞减少(IRP)症.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经环孢菌素A(CsA)巩固,多数能治愈.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IRP患者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梅;张喜;李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概况

    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低而病死率极高的类型,它起病急骤,病变复杂,治疗棘手,预后凶险,被列入国家攻关课题,经过多年努力,已总结出一整套综合治疗方法,但迄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麟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P-选择素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一种,近年来发现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选择素与慢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 )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含量变化,我们动态检测了慢性乙型肝炎60例患者外周血sE-selectin和sP-selectin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隆敏;龙骏;王珊珊;黄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对本院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晓东;徐怀玉;朱砚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环氧合酶-2与胃癌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限速酶,COX有2个同工酶,即COX-1,COX-2.近来研究发现其亚型COX-2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着过度表达,深入的研究显示其与胃癌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存在相关性,COX-2抑制剂可增加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因此,以COX-2为靶向的肿瘤干预治疗正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改芳;姚希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家族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例1,女,5岁10个月,3天前无诱因出现颜面部水肿,血尿呈浓茶色,且尿量减少,随后出现发热,鼻出血,不易止.曾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因症状无改善于2004年4月22日而来我院.

    作者:沈红;殷青宁;洪军;杨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刚烷胺强化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例

    患者,男性,28岁.主诉孤僻、少语和生活懒散11年,诊断精神分裂症.起病之初曾有一过性阳性症状,如打人和乱跑,经治疗后很快缓解,余下孤僻、少语和生活懒散等阴性症状.长期用氯氮平300 mg/d治疗无效,思睡,逐渐减至75 mg/d,思睡改善,但阴性症状无改善,问无应答,加用金刚烷胺100 mg每日2次治疗,40天后阴性症状明显改善,问一句,答一句,有时能自己主动说一两句话.

    作者:喻东山;唐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抗生素序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前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常规的方法是胃肠道外(静脉或肌内注射)使用抗生素,直至体温正常、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部分改善后3~5天,总疗程往往需达7~10天.

    作者:张中馥;张建明;李清华;高国林;安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肌内注射氯丙嗪治疗顽固性呃逆31例临床观察

    顽固性呃逆常为多种器质性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此症状的患者虽然不会因此而危及生命,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笔者应用氯丙嗪肌内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英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与C反应蛋白、血脂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5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测定血脂及CRP.结果 AMI组、AP组及对照组血清Cpn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2%、65.7%及25.7%,AMI组、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AMI组与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AMI组、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MI组、A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也明显低于AP组(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CRP、TG、LDL-C及apoA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4、0.64、0.36和0.32),而与HDL-C成负相关(r=-0.78)(均P<0.01).结论 CHD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影响脂质代谢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杨彤;李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48例

    由于早产儿肺发育不完全,合成、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易致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亦称肺透明膜病(HMD)的发生,是早产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重视HMD的预防,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2003年5月开始应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注射液预防早产儿HM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翠芳;廖幼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缺血性肾病与抗凝治疗

    缺血性肾损害应该包括所有会导致肾脏急性或慢性缺血的一大类疾病.而缺血性肾病[1]则是指由于慢性肾动脉狭窄或阻塞,肾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有时也称慢性缺血性肾病.虽然其发病较隐蔽,但是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缺血性肾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

    作者:周莉;付平;沙朝晖;钟慧;唐万欣;崔天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散发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22例临床分析

    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可表现为无黄疸型、黄疸型、淤胆型,重型戊型肝炎较少见,现将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22例急性散发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旭华;陈义森;李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足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重视,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16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自辉;李红霞;李双成;吴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