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刚烷胺强化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例

喻东山;唐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金刚烷胺, 氯氮平
摘要:患者,男性,28岁.主诉孤僻、少语和生活懒散11年,诊断精神分裂症.起病之初曾有一过性阳性症状,如打人和乱跑,经治疗后很快缓解,余下孤僻、少语和生活懒散等阴性症状.长期用氯氮平300 mg/d治疗无效,思睡,逐渐减至75 mg/d,思睡改善,但阴性症状无改善,问无应答,加用金刚烷胺100 mg每日2次治疗,40天后阴性症状明显改善,问一句,答一句,有时能自己主动说一两句话.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诊治分析

    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到一类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表现为全血细胞(或一系、二系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偏高,骨髓幼红细胞并不减少,既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又不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常规溶血检查均为阴性,但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称为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或全血细胞减少(IRP)症.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经环孢菌素A(CsA)巩固,多数能治愈.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IRP患者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梅;张喜;李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型生活方式改变

    我国居民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 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植物食物与动物及油脂类食物的比例越来越小, 谷类、豆类食物摄入呈下降趋势, 动物食物的摄入明显上升,见图1.

    作者:姚崇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环氧合酶-2与胃癌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限速酶,COX有2个同工酶,即COX-1,COX-2.近来研究发现其亚型COX-2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着过度表达,深入的研究显示其与胃癌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存在相关性,COX-2抑制剂可增加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因此,以COX-2为靶向的肿瘤干预治疗正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改芳;姚希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80例临床分析

    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血小板减少8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彦霞;韩丽萍;王素敏;李建霞;李艳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生性胃恶性间质瘤破裂出血1例

    患者,男,42岁,因突发腹痛10小时入院.患者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腹刀割样疼痛,继之全腹部疼痛,伴有出冷汗、口干.无恶心、呕吐,无黑便.否认溃疡病史.

    作者:刘登洋;陈百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失败2例分析

    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在多学科密切协作下,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TA)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12例,共释放支架14枚,失败2例,其中1例支架未能输送到位,导致手术失败,1例术后脑出血,经综合治疗未留后遗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英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具有难治性,高耐药性和高病死率.为此,我们研究了2004年中我院发生的79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分析影响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生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费敏;王选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分析比较

    心室的肥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心室肥大已作为一种严重的独立的心血管事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可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提高心脏功能,减少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在诊断心室肥大方面具有方便、直观、准确的优点.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上述两项检查在诊断左心室(左室)肥大中的价值.

    作者:樊文峰;樊艳华;骆彬;郭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治进展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B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以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M(IgM)能力的淋巴细胞样浆细胞骨髓浸润为特征.目前WM仍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现就WM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丽霞;王金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刚烷胺强化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例

    患者,男性,28岁.主诉孤僻、少语和生活懒散11年,诊断精神分裂症.起病之初曾有一过性阳性症状,如打人和乱跑,经治疗后很快缓解,余下孤僻、少语和生活懒散等阴性症状.长期用氯氮平300 mg/d治疗无效,思睡,逐渐减至75 mg/d,思睡改善,但阴性症状无改善,问无应答,加用金刚烷胺100 mg每日2次治疗,40天后阴性症状明显改善,问一句,答一句,有时能自己主动说一两句话.

    作者:喻东山;唐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解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我院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采用电解铂金微弹簧圈(guglielmi datacbc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5例(共16枚动脉瘤).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动脉瘤破裂、GDC脱出、血栓形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林;刘增品;王铁刚;付凯亮;李林芳;刘怀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P-选择素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一种,近年来发现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选择素与慢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 )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含量变化,我们动态检测了慢性乙型肝炎60例患者外周血sE-selectin和sP-selectin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隆敏;龙骏;王珊珊;黄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散发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22例临床分析

    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可表现为无黄疸型、黄疸型、淤胆型,重型戊型肝炎较少见,现将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22例急性散发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旭华;陈义森;李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 coronary angiography, MSCTCA)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患者均行MSCTCA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检查,分析不同心率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并以SCA为金标准对照分析MSCTCA的检查结果.结果心率≤70次/min和>70次/min在显示左主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显示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0.0% vs 66.7%、100.0% vs 60.0%、100.0% vs 46.7%(P<0.01);以SCA为金标准,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92.3%、特异度95.5%、准确度95.0%.结论 MSCTCA检查结果与SCA有较高的一致性,MSCTCA有望成为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梁芳;崔炜;冯燕光;吕新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老年人胰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急性重型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比例较高.现将我院收治AP患者的5年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AP患者与非老年AP患者临床特点,探讨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改善老年AP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陆京京;张莉;丁士刚;周丽雅;林三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概况

    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低而病死率极高的类型,它起病急骤,病变复杂,治疗棘手,预后凶险,被列入国家攻关课题,经过多年努力,已总结出一整套综合治疗方法,但迄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麟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人肺结核126例临床分析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肺结核的发病率呈增长的趋势,现将我院126例老年人肺结核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董淑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我国老龄人口是世界上绝对数多的国家,目前已经超过我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1].如何适应新的医学挑战,解决庞大群体的医疗卫生、健康保健等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睡眠障碍是老年人中常见的健康问题,蒋平等[2]报道59.4%的老年人有睡眠障碍.而睡眠是一种基本的生理需要,它对人的体力、精力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失眠会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失调[3],从而并发一系列的其他疾病.而睡眠质量好坏不是用时间长短来判断的,应以是否消除了疲劳、精力是否充沛来评判.本研究中我们应用汤慈美等[4]睡眠状况调查量表,调查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旨在为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睡眠问题提供依据.

    作者:李建民;陈长香;李淑杏;董胜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酐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肝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复方甘草酸酐(美能)是由甘草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等组成的复合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1,2],在国外作为治疗慢性肝炎的有效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对4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采用美能注射液治疗,并观察肝功能、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明实;崔鹤松;太永日;朴红心;韩学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危重病患儿心肌损伤36例临床分析

    近来研究表明,心肌肌钙蛋白作为心脏特异性抗原是心肌细胞损伤、衰竭、死亡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标志[1].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心肌损伤中的诊断意义也较大[2].笔者通过对36例危重病患儿进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型CK-MB测定,了解危重症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旨在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

    作者:陆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