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1例

吴君

关键词:疝, 横膈, 腹腔镜检查
摘要:患儿,女,出生2小时.因生后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系孕36+2周,剖宫产分娩.生后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10分钟均10分.出生体质量2 200 g.生后患儿即呼吸急促,口唇发绀.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1例

    患儿,女,出生2小时.因生后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系孕36+2周,剖宫产分娩.生后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10分钟均10分.出生体质量2 200 g.生后患儿即呼吸急促,口唇发绀.

    作者:吴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常心电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凶险,病死率高,医生对此病警惕性很高.因AMI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心电图(ECG)表现的某些特征在其他病患也可具备,故也易将具有异常ECG改变的某些疾患误诊为AMI.收集我院2001年8月至2004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根据ECG初步诊断时误诊为AMI的30例患者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报道如下.

    作者:郎九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万拉法辛治疗尿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尿道综合征(又称为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是一组常见的泌尿系感染有关的症侯群,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等症状但无脓尿及细菌尿,其病因未明,多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多见于妇女,在焦虑性神经症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作者:陈碧琴;阿怀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含量及临床价值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循环改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当高,高胆固醇、高血压等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已得到公认.传统观点认为胆红素是人体内一种有害物质,临床上一直将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作为诊断肝、胆、胰等疾病的重要指标;尿酸历来是诊断痛风和检测肾功能的指标.近来研究发现血清中相对较低的胆红素和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笔者对48例冠心病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旨在探讨胆红素、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及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李守霞;赵素斌;杨建英;秦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对氧磷脂酶家族与2型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与2型糖尿病大中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2型糖尿病组(DM),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血清PON1活性及MDA水平.结果 PON1活性在各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63.84±62.98) kU/L, 2型糖尿病组(118.87±30.38) kU/L,并发冠心病组(DMCHD)(95.83±23.76) kU/L,并发脑梗死组(DMCI)(94.46±24.36) kU/L,并发肾病组(DN)(106.93±20.21) kU/L,并发肾病视网膜病变组(DNDR)(100.13±24.42) kU/L(P<0.01);MDA水平在各组分别为:NC组(3.48±0.50) μmol/L,DM组(4.02±0.75) μmol/L,DMCHD组(4.67±0.74) μmol/L,DMCI组(4.55±1.39) μmol/L,DN组(3.95±0.62) μmol/L,DNDR组(4.30±0.43) μmol/L(P<0.01).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PON1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血管并发症组PON1活性更低而MDA水平进一步升高,说明2型糖尿病的脂质过氧化增加,血清PON1活性下降,并参与2型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苏河;李鹏诺;付艳芹;郑丽丽;李青菊;张东铭;田晨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脑钠素浓度与心功能关系的探讨

    室间隔缺损(VSD)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0%左右,往往伴有心功能不全.目前,小儿VSD是否伴有心功能不全,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功能检查因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患儿不配合等原因,在儿科未被广泛应用.随着国内外在成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扩张性心肌病等疾病中,血浆利钠肽(NP)水平的变化及心功能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心钠素和脑钠素(BNP)在判断各种疾病所致的心功能不全方面的优越性,而在儿科领域,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少,现就我院测定的48例VSD患儿的BNP水平情况报告如下.以期探讨其在VSD中的变化及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丁宁;严义培;刘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椎管内血管瘤1例

    患儿,女,5岁.因排尿困难半天入院.患儿除精神、食欲欠佳外,无任何不适,行动正常.体检:右膝反射可引出,左膝反射稍减弱,腹壁反射减弱,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查克多征阳性,其他无异常.腰背部脊柱右侧可见一长15 cm左右纵行手术瘢痕.患儿曾于2年前行腰背部表皮血管瘤手术.

    作者:王琳;樊启红;罗忠梅;邓开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低增生白血病是由Beyers于1951年命名的,它在急性白血病中占5%~10%,且绝大多数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这部分患者大多在50岁以上,且男性占75%,患者白细胞浸润不明显,外周血三系降低,因骨髓增生低下而不能耐受常规标准化疗.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我们采用预激(Priming)方案包括小剂量阿糖胞苷、高三尖杉脂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低增生AML患者1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惠;苏娟;柴克霞;罗伟;李占全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FLAG与MEA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作为新型核苷类似物化疗药物,氟达拉滨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惰性淋巴瘤具有较好的疗效,2004年NCCN已推荐其为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滤泡性淋巴瘤(FL)治疗的一线方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实,氟达拉滨对复发或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也较好,其完全缓解率达到50%~80%[1,2].本研究总结了16例应用FLAG方案治疗的难治复发AM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与18例应用MEA(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AML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黎纬明;张敏;何静;陈智超;邹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研究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危症[1].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T2DM大血管并发症在T2DM的各种并发症中约占75%,是T2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累及的血管常见的有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等,临床上常见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下肢动脉硬化、坏疽等.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T2DM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假说,认为T2DM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

    作者:王中心;黄一鑫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髓质海绵肾的超声诊断

    髓质海绵肾,简称海绵肾,是肾髓质锥体内的集合管呈梭形或囊状扩张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此病比较少见.现将我院5年来遇到的8例海绵肾声像图特征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8例海绵肾均为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间我院门诊患者,经超声、X线片及静脉尿路造影均诊断为海绵肾,年龄38~56岁,平均(47±8)岁,男6例,女2例;4例有腰痛、间歇性血尿,2例尿频尿急,1例有排石史,1例仅腰痛来就诊.

    作者:王庆文;黎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未来冠心病恶性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正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研究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老年冠心病150例,旨在探讨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现总结如下.

    作者:段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分水岭脑梗死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探讨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I)是指发生在脑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的脑梗死,可见于大脑皮层动脉之间、皮层支和深穿支之间以及深穿支和深穿支之间的边缘带,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1].

    作者:王嗣欣;林大正;周丽宏;高燕军;米艳娟;陈启东;董可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小板增多症伴红斑肢痛病1例

    患者,女,66岁.因双脚趾末端红肿痛1个月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双脚趾末端发红、疼痛伴灼热感和脚底前部肿胀,冷水浸泡后上述症状减轻,其发作多在下午或夜间,不伴脚趾皮肤变白、发绀,无甲色改变,也无其他关节红肿痛.无脱发、皮疹、光过敏、反复口腔溃疡,无皮肤自发性瘀点、瘀斑,无单侧肢体肿胀、疼痛.

    作者:官晓红;练颖;胡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患者,女,72岁,主因头晕、乏力10余天,神志不清3天,于2004年10月9日入院.查体:体温 37.4 ℃,血压 14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轻度昏迷,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9次/min,节律规整,肝、脾未触及,病理反射未引出,生理反射正常存在.

    作者:孙丽霞;王金铠;常英军;张金巧;宋晓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为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IR和β-细胞功能受损是发生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在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是始动因素[1],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IR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研究减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扩展其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测定了82例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TNF-α的含量并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探讨血TNF-α与FINS、HOMAI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红斌;耿丽;刘志远;汪成;蔡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紧急颈内静脉穿刺注射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的临床疗效研究

    心肺骤停后自主循环停止,全身心、脑等重要脏器遭受缺血缺氧的损害.心肺复苏(CPR)时建立中心静脉通道的目的就在于尽快寻找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使药物迅速到达心脏并发挥作用,提高心肺复苏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不停止CPR时非置管情况下反复紧急颈内静脉穿刺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毅;何秀曼;吴小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与影像分析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n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omorrhage,PNSA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0%,以血液积聚在中脑周围为特征,临床症状较轻,脑血管造影阴性,预后较好.为了解PNSAH的影像学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疗水平,现结合文献对诊断为PNSAH1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尹变利;周旭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介入并发动脉穿孔心包填塞1例

    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CHD)的主要手段之一,冠状动脉破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是极其少见的并发症,但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笔者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曙云;周金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连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脂连素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蛋白分子,通过脂肪细胞的旁分泌、自分泌作用参与人体复杂的代谢过程,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脂连素在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以及脂质代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且在血清中含有较高的浓度[1].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慢性肾损伤的重要因素,它能加重内皮损伤,促进系膜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增殖,抑制降解,从而加速肾小球硬化[2-4].尿毒症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但其血清脂连素水平的变化国内鲜见报道.我们对20例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连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王志宏;王楠娅;许颖;徐学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