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改变及依那普利疗效的影响

杜争鸣;刁克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者, 血浆内皮素, 依那普利, 疗效,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生物活性多肽, 器质性心脏病, 临床症候群, 严重危害, 血管内皮, 细胞合成, 收缩血管, 人体健康, 浓度变化, 人血浆, 病死率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高.内皮素(ET)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在CHF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观察74例CHF患者和35例正常人血浆ET浓度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及其临床应用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妇女外生殖道感染的简单、常用的检查手段,应用该方法可对念珠菌感染、阴道滴虫感染、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等病原体感染作出较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还可对阴道内的菌群状况做出综合评价.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CA125、CA724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25、CA724在卵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35例肿瘤患者,其中11例卵巢癌病例,术前测定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724.结果良性肿瘤、非卵巢癌恶性肿瘤与卵巢癌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724敏感性、特异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两者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癌中特异性、灵敏性更高,是早期诊断卵巢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秋光;葛运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含量及C基因启动子基因变异的检测

    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以HBV感染为主,另外还有HCV、TTV等.HBV的持续感染和宿主的免疫反应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对肝癌患者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研究较多,对肝癌患者的HBV感染量尚未见有报道.1994年首次报道了HBV DNA前C区C基因启动子(BCP)1762位由A变为T,1764年由G变为A的双突变,BCP双突变与爆发性肝炎有关,且可能是导致HBV长期持续感染的原因.为此,我们对114例肝癌患者进行了HBVDNA含量及BCP变异的检测,以研究肝癌患者的HBV感染量及与BCP变异的关系.

    作者:韩安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济南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调查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血液及血液制品和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有效阻断经血液途径感染HIV病毒,对献血者严格按操作规程检测抗-HIV,是当前采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笔者对本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丹;唐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与儿童钙营养状况分析

    目前,生长发育期儿童缺钙现象较为普遍,测定钙的方法也很多.在钙的分布中骨钙占99%,细胞内钙占0.9%,血浆钙占0.1%.

    作者:张霞;张芊;张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中可溶性CD54、CD44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CD54、sCD44浓度的变化,了解其与肿瘤分期、预后以及肿瘤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夹心ELISA和一步ELISA法对己确诊的32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CD54、sCD44的浓度进行测定,A期6例,B、C期18例,8例术后发现广泛转移,其余8例为D期.另设青年组和老年组作为对照,男女各半.结果两者在男性和女性中水平是基本稳定的,性别不是分析血清中sCD54、sCD44水平的因素(均P>0.05),16例广泛转移者和10例B、C期患者、6例A期患者以及对照组sCD54、sCD44的浓度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sCD54、sCD44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sCD54、sCD44水平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结直肠癌转移的多个环节存在相关性,sCD54、sCD44可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的标志,对预后预测有帮助,同时有助于术前手术范围的确定,为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丽莉;孙晓辉;徐立友;刘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糖耐量的影响.方法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平组和利培酮组,各34例,两组患患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分别检测糖耐量.正常对照组30例,同时检测糖耐量.结果氯氮平组餐后(5.8±1.4)mmol/L明显升高(P<0.05,P<0.01).而利培酮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氯氮平组(20.6%,7例)患者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2.9%,1例),差异有显著性(X2=5.1,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血糖有影响.

    作者:杜兆洪;伍华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血小板CD62p检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智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TIA患者、63例脑梗死患者及4.便健康人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比色法检测血浆LPA,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CD62p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TIA组、CI组血浆LPA及血小板CD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IA组与脑梗死组比较:血浆LPA水平TIA组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血小板CD62p水平,两组之间无显著差(p>0.05).结论血浆LPA和CD62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这些指标,这对TIA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控制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干预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佳学;陈希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临床常见念珠菌对抗真菌药敏感性实验分析

    抗生素滥用造成真菌感染率逐渐增加,抗真菌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也使得一些菌株产生了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我们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给临床正确选择抗真菌药和有效控制念殊菌感染提供依据,测定了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分离的226株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MIC),报告如下.

    作者:王开军;郭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草药煎剂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性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一些常见的致病菌产生了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我室近用中草药煎剂作抑菌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缺铁性贫血和慢性消耗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很难鉴定伴感染、炎症、恶性疾病等所至的慢性消耗疾病贫血(ACD)与缺铁性贫血(IDA),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清铁、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平均体积等均不能做出鉴定.本文通过进行骨髓铁染色的方法,来进行鉴定,发现两者有着显著的差异,以此鉴别,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莉;徐万菊;马万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细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致病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资料较少,本文就2000年-2002年间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枣庄医院骨科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衡;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稳定性的探讨

    二氧化硫是了解环境空气质量的一个主耍监测项目,它的高低直接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在二氧化硫的测定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该方法中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是由亚硫酸钠配制的,需经过标定,而此标定步骤又相当繁琐.因为亚硫酸钠在空气中不稳定,较易氧化,其纯度易发生改变.

    作者:王希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32例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术后眼内炎是一个极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地影响视功能,其至眼摘除.日前研究已经证实,术后眼内炎83%的细菌来自眼表面,是经手术切口、器械进出或抗青光眼术后结膜滤过泡进入眼内[1].结膜囊可存留细菌而无炎症表现,这些细菌是术后眼内炎的主要来源.为了预防和及早有效地治疗眼内炎,结膜囊细菌培养,是内眼手术的一项必备术前准备,我们对132份标本进行了培养,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翔;于波;刘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时,外周血中HBV--DNA是病毒复制直接和可靠的标志.自1995年以来,我们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含量共170例,现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梁超;李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液干化学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联合应用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在尿常规检查中普及,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及时、有效的诊断价值,这一点已得到了广大临床大夫的认可.由于尿液干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进行测定的,试纸条通常会受到尿液中一些药物等化学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一些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作者:宫秀春;孟祥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

    肺部肿物定性方法包括X线拍片、CT、MRT、细胞学诊断、病理组织学诊断,其中刷检细胞学诊断对肿物定性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独特的价值.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现就2003~2004年两年来我院共65例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患者,对刷检细胞学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更好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作者:陶贵华;李华芳;刘月勤;贺爱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肠炎沙门菌致老年患者急性泌尿系统感染

    从一急性泌尿道感染患者尿液中,连续两次培养出肠炎沙门菌(S.enteridis).沙门菌属细菌主要引起伤寒和副伤寒等疾病,但致泌尿系统感染少见.在山东省立医院首次从尿中分离出此菌.报道如下:

    作者:武国威;贾丽;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与尿微量蛋白及尿酶关系探讨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常用的实验指标(Alb、BUN、Cr)难以体现早期肾损伤,肾组织学检查虽然比较灵敏,但必须做侵害性的肾活检,难以普遍推广.

    作者:赵万峰;杨兆芹;崔光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细菌内毒素研究进展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主要成分,包括O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多糖和类脂A三部分,其中类脂A是其主要的毒性部分.研究表明内毒素不仅在人体内引起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疾病,而且与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

    作者:闻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