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78例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皇甫秋霞;周建生;史炳娥

关键词:医院感染, 细菌培养, 抗生素, 现报道如下, 药敏试验, 合理使用, 感染病例, 病原菌, 统计
摘要: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我们对2001-2004年378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统计,并对部分抗生素的药敏试验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尿中MA、TRF、CP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评价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如果能在微量蛋白尿早期进行干预性治疗,则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尿微量白蛋白(MA)是公认的早期诊断指标,近几年有报告认为在DN的早期诊断中,尿转铁蛋白(TRF)较MA敏感(2),铜蓝蛋白(CP)在糖尿病病人血浆中显著增高,早期DN的尿液中也可发现CP,并有可能是肾小球受损的早期指标.本文将探讨这三种指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意义.

    作者:杨丽;王丽萍;周扬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及其临床应用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妇女外生殖道感染的简单、常用的检查手段,应用该方法可对念珠菌感染、阴道滴虫感染、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等病原体感染作出较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还可对阴道内的菌群状况做出综合评价.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含量及C基因启动子基因变异的检测

    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以HBV感染为主,另外还有HCV、TTV等.HBV的持续感染和宿主的免疫反应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对肝癌患者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研究较多,对肝癌患者的HBV感染量尚未见有报道.1994年首次报道了HBV DNA前C区C基因启动子(BCP)1762位由A变为T,1764年由G变为A的双突变,BCP双突变与爆发性肝炎有关,且可能是导致HBV长期持续感染的原因.为此,我们对114例肝癌患者进行了HBVDNA含量及BCP变异的检测,以研究肝癌患者的HBV感染量及与BCP变异的关系.

    作者:韩安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分离胶管测定血氨的影响及血氨测定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离胶管对血氨检测的影响及血氨测定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氨浓度.肝病组用分离胶管采样,对照组用分离胶管及EDTA-Na2抗凝管采样.结果EDTA-Na2管组与对照组即刻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分离胶管采样于4℃放置4h及20℃放置1h与对照组即刻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0℃放置2h比对照组即刻值显著增高(P<0.05);肝病各组即刻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刻值(P<0.05),肝性脑病组显著高于各组(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重症肝炎组(P<0.05).结论分离胶管作为检测采样管可以更好反映血氨的生理水平,血氨水平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作者:郑庭亮;陈林兴;邱小华;张金池;黄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临床资料在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细胞形态学是诊断白血病的关键和主要依据,然而白血病的诊断自然不能脱离临床表现.单纯细胞形态学诊断有其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而有时某些阳性体征或特征性实验室资料的发现,常使我们从复杂的病情中得到启示,悟出要领.因此,充分掌握各型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密切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能进一步提高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郑洪泽;曲翠娥;马希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与儿童钙营养状况分析

    目前,生长发育期儿童缺钙现象较为普遍,测定钙的方法也很多.在钙的分布中骨钙占99%,细胞内钙占0.9%,血浆钙占0.1%.

    作者:张霞;张芊;张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的三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常见的几种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有:AA、MDS、脾亢、MA、多毛细胞白血病、PNH等.这些疾病具有共同的特点:在病程中都会出现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即RBC<4.0×1012/L(女性RBC<3.5×1012/L)、WBC<4.0×109/L、PLT<100×109/L.

    作者:于华;刘小信;张忠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草药煎剂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性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一些常见的致病菌产生了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我室近用中草药煎剂作抑菌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细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致病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资料较少,本文就2000年-2002年间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枣庄医院骨科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衡;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5例血小板减少标本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PLT(血小板)检测结果偏低的原因,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复查,保证PLT检测质量.方法对25例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结果偏低的标本涂片镜检,重新采集静脉血,分别在KX-21(预稀释法)上和用手工法进行复查.对血涂片存在PLT聚集的抗凝血在首次检测30分钟后在XE-2100上再复查一次.结果有20例标本血涂片PLT形态正常,无PLT聚集,重新采血复查PLT,两种方法结果仍偏低,与复查前无差异(p>0.05).5例标本血涂片上PLT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聚集,重新采血复查PLT,两种方法结果均正常,与复查前差异显著(p<0.01).5例标本中有1例在XE-2100上复查结果正常.结论对各种原因引起PLT检测结果偏低者,应进行人工镜检血涂片和PLT手工计数,或在其他仪器上检测,同时要提高采集血涂标本的质量.

    作者:刘中路;朱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支气管败血鲍特氏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一例报告

    支气管败血鲍特氏菌可存在多种动物体内(兔、狗、猫等),偶尔与人类感染有关,也可从密切接触者的上呼吸道分离出.对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及严重的基础疾患,本菌有致败血病、头外伤后脑膜炎、腹膜、肺炎的报道.我院于2004年12月从痰中分离出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吕延琴;于立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CA125、CA724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25、CA724在卵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35例肿瘤患者,其中11例卵巢癌病例,术前测定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724.结果良性肿瘤、非卵巢癌恶性肿瘤与卵巢癌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724敏感性、特异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两者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癌中特异性、灵敏性更高,是早期诊断卵巢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秋光;葛运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与过量饮酒关系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GGT在过量饮酒患者中的活性分布,探讨GGT检测在对过量饮酒者酒精性疾病防治工作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过量饮酒者47例,采用罗氏公司生产的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GGT测定.结果47例过量饮酒者血清GG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脂肪肝的患者GGT含量与非脂肪肝者有明显差异(P<0.05),禁酒后血清GGT含量与禁酒前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对于过量饮酒者,血清GGT是敏感性很高的检测指标,GGT的监测有利于酒精性疾病的早期发现.

    作者:杨志国;王国礼;宋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与尿微量蛋白及尿酶关系探讨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常用的实验指标(Alb、BUN、Cr)难以体现早期肾损伤,肾组织学检查虽然比较灵敏,但必须做侵害性的肾活检,难以普遍推广.

    作者:赵万峰;杨兆芹;崔光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血小板CD62p检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智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TIA患者、63例脑梗死患者及4.便健康人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比色法检测血浆LPA,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CD62p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TIA组、CI组血浆LPA及血小板CD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IA组与脑梗死组比较:血浆LPA水平TIA组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血小板CD62p水平,两组之间无显著差(p>0.05).结论血浆LPA和CD62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这些指标,这对TIA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控制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干预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佳学;陈希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济南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调查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血液及血液制品和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有效阻断经血液途径感染HIV病毒,对献血者严格按操作规程检测抗-HIV,是当前采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笔者对本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丹;唐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时,外周血中HBV--DNA是病毒复制直接和可靠的标志.自1995年以来,我们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含量共170例,现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梁超;李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稳定性的探讨

    二氧化硫是了解环境空气质量的一个主耍监测项目,它的高低直接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在二氧化硫的测定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该方法中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是由亚硫酸钠配制的,需经过标定,而此标定步骤又相当繁琐.因为亚硫酸钠在空气中不稳定,较易氧化,其纯度易发生改变.

    作者:王希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肺心病病人60例,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人群ACE基因的I/D多态性,同时检测血清ACE水平(SACE).结果两组人群检测到ACE基因的DD,ID及Ⅱ3种基因型,两组比较3种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X2=2.191,P>0.05);两组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8,0.42和0.69,0.31,差异无显著性(X2=2.215,P>0.05).女性组ACE基因型中DD型占25.9%,ID型25.9%,Ⅱ型48.2%;男性组分别为15.1%、27.3%和57.6%,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基因型构成有明显差异,I/D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别,DD型与非DD型基因型构成无明显差别.肺心病病人血清AC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血清ACE活性降低可能参与肺心病进程.

    作者:李慧;王晏平;申黎艳;曲彦;邢明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ICU感染患者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谱情况,指导ICU合理用药治疗其感染性疾病.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ICU感染患者三年送检标本分离的213株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患病年龄、性别、细菌种类及药敏试验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ICU感染不动杆菌以50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为主;以下呼吸道标本为主,三年共有166例,占77.9%(166/213);三年来共检出五种菌,以鲍曼氏不动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为主,2002年分别是42例占64.6%和23例占36.4%,2003年分别是50例占62.5%和15例占18.8%,2004年分别是42例占61.8%和15例占22.1%,三年二者分别是134例平均占63%和53例平均占24.9%,其次为洛菲氏不动杆菌,共22例,平均占10.3%,琼氏不动杆菌,共3例,溶血不动杆菌检出1例,有逐年递增趋势;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且耐药率高,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欣耐药率为100%,其他抗生素一般在60%~90%之间,特别是头孢三代耐药率在69%~86%之间,广谱青霉素类如哌拉西林、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耐药率为50%~58%,青霉素类+酶抑制剂类如(奥格门丁、替卡西林/棒酸、海他新)耐药率较高在60%左右,而泰能、头孢四代(头孢吡肟)、头孢三代+酶抑制剂类如舒普深等对本类菌活性高,耐药率在0%~37%之间.结论ICU感染不动杆菌有逐年增多趋势,耐药现象严重,对全部氨基青霉素、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和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可选用泰能、头孢四代类如(头孢吡肟)、头孢三代+酶抑制剂类如舒普深等治疗其感染性疾病.

    作者:高东田;董海新;梁风荣;颜培莉;于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