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础
UF-100型自动流式尿有形成分自动分析仪(简称:UF-100)是日本Sysmex公司近年推出的一套尿沉渣定量分析系统.它利用流式细胞原理,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波幅度及荧光强度和荧光波幅技术识别和计数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结晶体、精子及酵母菌等,并对红细胞作形态分类(分为:正常细胞型、小细胞型、不可区分型)以助判明血尿出血部位.仪器根据测出电导率提供渗透值参考数,它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尿液分析系统.DiasysR/S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美国Diasys公司产)根据动力装置产生吸力的原理,自动将尿沉渣从试管移至显微镜下特制的定量计数池内,计数完毕自动将废液再吸回试管,并能提供尚清晰度的影像.为了解两种仪器的技术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参照血液分析仪评价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了评价.
作者:黄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非特异性炎症在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发病机制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研究通过测定慢支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浓度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
作者:贾金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一年中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应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茵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26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32株,占34.2%.革兰阴性杆菌830株,占65.8%.在前十位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个,革兰阳性球菌占4个.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广谱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素的耐药率高.头孢毗肟对革兰阴性非发酵菌抗茵作用差,对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较低,为14.3%~35.5%;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茵作用强,耐药率分别为0~24.8%和2.6%~35%.亚胺焙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茵活性强,除铜绿假单胞茵外,细菌耐药率均<5%.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和9.4%.结论对临床感染患者应尽快作出微生物学诊断,争取尽早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临床抗感染治疗.
作者:刘蓬蓬;翟赞亮;于维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冠心病(Coronsoy heart disease,CHD)发生的传统危险因子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糖尿病等.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本文检测了60例冠心病患者的C-RP浓度,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志光;徐建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在尿沉渣规范化检查上做了大量工作,经各方论证一个<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已经公布,各地检验分会也在大力宣传、推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在尿沉渣检查中,还有几个问题尚待商榷.
作者:陈宏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T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波对62例肺癌及30名健康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病及正常对照组(P<0.01).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分别以CYFRA21-1、CEA、NSE升幅较为明显.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和检测特异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霞;吴晓冬;徐万菊;邵贝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公认的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是冠心病传统的危险因子,冠心病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在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以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韩红梅;李淑翠;邵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新发、再发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WHO估计,2001年感染性疾病导致147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26%[2];波及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器官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SARS),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导致8096人感染,774人死亡(病死率9.6%)[1]……
作者:孙自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讨脑脊液与血液之间的微量元素锌:镁:磷在脑伤后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提高诊治水平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我科从2000年1目~2003年5月与神经外科一道做了这方面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庆华;冯东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HBV是一种不能直接引起细胞病变的病毒,在HBV感染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尤其在幼年期感染者,多数成为HBV慢性携带者,而且临床常不能显示,仅血清学检测指标为阳性,如经济活检检查,90%以上此类患者均提示程度不同的组织学改变.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25%以上HBV慢性感染携带者一生中不因其它死亡,终均死于与HBV感染有关的疾病中,但目前对处于免疫耐受期的HBV慢性携带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试用树突状细胞治疗50例ASC病人,免疫检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蔺安鸿;张业金;赵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疾病.HBV基因组是一个环状、部分双链的DNA分子,分为S、C、P和X基因区,编码相应的前S1、前S2和S蛋白.这三种蛋白均为HBsAg的组成成份.前S1蛋白位于病毒颗粒表面,具有高免疫原性;前S2蛋白上有多聚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参与HBV感染肝细胞过程[1].本文通过对187例乙肝病人进行乙肝五项指标和HBV-PreS1检测,以观察两者相关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念顺;卢晓;王正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青年学生的调查检测,了解目前乙型肝炎HBsAg阳性率与二十年前情况比较.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BsAg,记录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测得总体HBsAg的阳性率为18.87%,比广东省人群HBsAg阳性率17%略高,高于全国HbsAg10%.结论总体上本市籍学生目前HBsAg阳性率与二十年前比较(19.2%)无明显下降,说明我市预防乙型肝炎未得到理想改善,必须加强防治,应普注乙湃疫苗预防.
作者:何惠萍;林德健;马伟宁;吴文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血脂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哈萨克族牧民的饮食习俗有很大特殊性,其血脂比汉族高,高血压患病率也偏高.作者发现:哈萨克族牧民血脂高,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汉族牧民血脂也高.而久居城市中的哈萨克族市民则血脂均值下降到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且与汉族市民相近.可见影响血脂的因素主要是饮食,而与种族遗传性关系不大.所以要了解哈萨克族真实血脂,牧区哈萨克族与城市哈萨克族应分开统计.本文兹将上述血脂资料进一步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血压、体重系数(BMI)、父母高血压情况等因素的相关关系.
作者:谷杨;蒋皎亮;李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编委:下午好!在这风景秀丽的蒙山,<齐鲁医学检验>杂志迎来了第二届编委扩大会议的召开,我代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齐鲁医学检验>杂志编委会向到会的各位领导、来宾、编委及特约通讯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给予<齐鲁医学检验>杂志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血糖、糖化血清蛋白、D-3羟丁酸在轻、中、重度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情况.方法采用酶法和比浊法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羟丁酸采用酶法,糖化血清蛋白采用比浊法.结果轻、中、重度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清蛋白、D-3羟丁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分别呈非常显著意义(P<0.01),非常显著意义(P<0.01),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轻、中、重型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联合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D-3羟丁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焦翔;张志宏;李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ABO定型包括正定型(红细胞分型法)和反定型(血清分型法),正反定型相符才可发出正确报告.但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其影响因素较多,既有技术原因,也有血液的免疫因素及药物影响等,对于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类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作者:赵明旭;房平;王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魅力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美国MD公司生产,由计算机全面控制24个试剂位(现已升级为48个),可用单双试剂进行反应.我们对其部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作者:王继荣;崔涛;李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输血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限度地杜绝输血后肝炎这一影响安全输血因素的发生,便是目前输血领域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为防止经血液途径传播输血后肝炎,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严格按规程进行ALT、HBsAg和抗-HCV检测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掌握本地区肝炎流行病学趋势,笔者对本中心2002~2003年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了相关肝炎血清学指标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涛;毛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自1963年被挪威遗传学家Berg首先发现并命名后,1974年Berg又首次报道冠心病(CHD)患者血清Lp(a)浓度增高.30多年来国内外大量学者从事流行病、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学者经过研究,对Lp(a)的结构、功能、代谢及病理生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Lp(a)在化学组成、理化特性等许多方面与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不同,特别是Mclean等人发现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与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有80%以上的同源性后,陆续有许多研究提示了这个独特的高度多同源性的脂蛋白变异体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也揭示了高血浆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disease,CAD)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之间的可能机制,确认高Lp(a)为心脑血管疾病(CCVD)十分重要、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至今对Lp(a)的生理功能和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理还未完全阐明,因此仍然是当今As研究中热门的脂蛋白之一.
作者:孙华;曹美芳;冷德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本地区脓性分泌物中病原茵的分布及药敏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应用VITEK-AMS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敏卡、药敏纸片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共分离出G+菌156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60株(17.4%),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10.5%).G-B17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4株(12.8%),变形杆菌40株(11.6%),大肠埃希氏菌32株(9.3%).其它,如D群肠球菌、不动杆菌属细菌、酵母样念珠菌等,占有一定比例.G+病原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敏感性较高.G-b茵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氨基糖甙类耐药率较高,对亚安培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结论伤口脓性分泌物中,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茵、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较高,而且,对第三代抗生素耐药性增加.所以,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有效的选用抗生素.
作者:任瑞霞;张敏;王朝春;曹璐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