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预后因素

郑淑芳;张静楠;董作仁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预后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增殖的浆细胞浸润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产物,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IL-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TNF)和M蛋白等可引起一系列器官损害,如贫血、骨痛、溶骨、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等.可见,MM是以骨髓、骨骼、肾脏等靶器官受累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文献[1,2]报道MM占整个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左右.1999年美国统计,每年大约有13 700例初诊MM患者,而死于本病的患者超过11 000例,每年人群发病率为5/10万.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我国MM发病中位年龄为55岁,小于40岁者仅占2%,男性多于女性.由于MM受累的靶器官先后顺序、轻重程度、伴随症状等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为了强调对MM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现就MM的诊断标准、诊断思维和预后因素等综述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电解质代谢紊乱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低钠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收住院的肝硬化患者82例.

    作者:郭昱;姚金锋;秦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预后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增殖的浆细胞浸润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产物,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IL-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TNF)和M蛋白等可引起一系列器官损害,如贫血、骨痛、溶骨、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等.可见,MM是以骨髓、骨骼、肾脏等靶器官受累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文献[1,2]报道MM占整个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左右.1999年美国统计,每年大约有13 700例初诊MM患者,而死于本病的患者超过11 000例,每年人群发病率为5/10万.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我国MM发病中位年龄为55岁,小于40岁者仅占2%,男性多于女性.由于MM受累的靶器官先后顺序、轻重程度、伴随症状等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为了强调对MM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现就MM的诊断标准、诊断思维和预后因素等综述如下.

    作者:郑淑芳;张静楠;董作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氨酶革兰阴性杆菌医院感染分析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医药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问世及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增多也呈严重趋势.导致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特异性的β-内酰胺酶,包括由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主要由染色体编码的AmpC-酶.因为产ESBLs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为多重耐药,很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非常难以控制.了解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和发生该类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控制此类耐药菌及其耐药性的传播,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对我院2002年医院感染病例中的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作者:陈庆增;张春华;宋淑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胰岛素的来源、纯度、种类及用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中重度哮喘发作的疗效及费用对比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病死率有所增长,未及时合理的应用静脉糖皮质激素是其因素之一.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抗炎等作用,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我们旨在对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中重度哮喘发作的疗效及费用进行观察.

    作者:吕红梅;高翔羽;孙迎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自身抗体并存好发于女性,以结缔组织慢性炎症性损害为主要特征,发病率较高,全球平均约为12~39/10万,我国为30.13~70.41/10万[1].此病病情复杂、迁延难愈,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郑文军;梁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贫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发贫血,少数患者可为首发表现.恶性肿瘤贫血的发病机制大致可归为4类:①红细胞寿命缩短;②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相对不足;③红系祖细胞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减弱;④铁代谢障碍.为了探讨恶性肿瘤贫血患者铁代谢状况,我们总结了近两年恶性肿瘤贫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浓度的测定资料,并观察其骨髓细胞学情况及外周血平均红细胞体积.

    作者:陈旭艳;曹建南;蔡继福;郑侨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神经梅毒16例临床分析

    梅毒早期损害皮肤和黏膜,晚期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梅毒发病率高[1],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中10%可出现神经梅毒[2],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诊治不及时病残率高,应引起重视.国内目前多见个案报道,我院1995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1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唐庆希;王华燕;姚宜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92例胆系疾病的超声分析

    为探讨超声检查在胆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在我院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92例胆系疾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作者:樊文峰;樊艳华;杨秀芬;邓彦东;王玲;刘明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79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RBP的含量,用比色法测定尿NAG的含量,并用多元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尿RBP、NAG水平与病程、年龄、血糖、血脂、血肌酐及尿白蛋白(Alb)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尿RBP、NAG排出增多,其升高的阳性率分别为50.6%、58.2%,尿Alb增高的阳性率为36.8%,尿β2-微球蛋白(β2-M)升高者占30.4%,尿RBP、NA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Alb、血肌酐及血脂呈正相关,与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及血压无关.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既存在肾小球亦存在肾小管功能损伤,甚至在有些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早于肾小球.对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肾小管功能损伤,早期控制糖尿病的糖、脂代谢紊乱,保护肾脏功能.

    作者:黄振国;王绵;刘品力;葛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28例临床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可引起多脏器损害的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现将我院对该病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正良;曾祥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0例尿毒症肺临床分析

    尿毒症肺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展至尿毒症期常见的肺部并发症.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收住尿毒症患者46例,其中合并有尿毒症肺20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芹;张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钙透析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50%[1],且常伴有明显低血压症状.目前有多种透析方案用于调整患者血压情况,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压难以纠正.众所周知钙离子在血压调节过程中有一定作用,我们对11例顽固性透析低血压患者予以提高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并观察到纠正低血压的疗效肯定,报道如下.

    作者:郑露;叶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6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小儿Ⅰ型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亦是儿科常见危重症,在多种诱因下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死率较高,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16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傅聿明;刘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控制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大约有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疼痛,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70%以疼痛为主要症状[1],文献报道[2]止痛不佳使生活质量降低,对有慢性疼痛的患者,止痛是决定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晚期癌症治疗的关键.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作为新近开发的强阿片类镇痛药,为不能吞服药物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镇痛治疗途径.为研究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分别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和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随机对50例晚期癌痛患者行止痛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标识刊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单次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次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动脉功能的急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Dynapulse 200M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19例ESRD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后即刻和血液透析后5小时动脉功能,同时于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后即刻留取静脉血样测定血尿素氮、肌酐、血清钙、钠、钾、氯离子的浓度.结果 4小时的血液透析后,患者即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均较血液透析前明显下降(P<0.05),系统血管顺应性(SVC)、肱动脉扩张性(BAD)与血液透析前比都显著改善(P<0.05),系统血管阻力(SVR)较前降低(P<0.05).血液透析结束后5小时上述血压指标及动脉功能指标均恢复到血液透析前水平,与血液透析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后即刻和血液透析后5小时的SVC均与相应的PP呈高度负相关关系(r>-0.7,P<0.05),血液透析前SVC与血液透析前血钙呈负相关关系(r=-0.735,P<0.01),血液透析后即刻的SVC与血液透析后血钙无相关性.结论单次血液透析对动脉功能的改善是暂时的急性效应,是伴随血压的变化而发生的,血清钙水平在血液透析前与动脉弹性功能呈负相关关系,但与血液透析后动脉功能的改善无关.

    作者:刁晓艳;孙宁玲;张大伟;于仲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并心肌损害82例临床分析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胸部X线片表现为云雾状、斑片状阴影,重症患者可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衰竭,此外,部分患者还有心肌损害的表现,为了解SARS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现对我院收治的82例SARS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邹永红;王云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Ⅱ型糖原累积病1例

    患者,男性,24岁.主因四肢肌肉萎缩无力20年,气短胸闷4个月来诊.患者于4岁时不明原因出现走路不稳,易摔跤,跑跳与同龄儿相比差,未引起注意.病情呈缓慢进展,近5年来,症状明显加重,行走困难,双上肢抬举力弱,渐出现脊柱侧弯,四肢肌肉明显萎缩,以近端为重,并出现双下肢假性肥大.曾就诊于某医院,肌电图示肌源性受损,诊断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作者:锁海虹;赵琳;陈玮;王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癌细胞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取肝癌标本的同时抽取其外周血,利用噻唑蓝(MTT)法,体外检测26例患者癌细胞和淋巴细胞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肝癌患者癌细胞抑制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率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皇甫超申;王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