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衍席
在公民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举证倒置原则的实施、循证医学发展迅速、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疗形势下,检验医学必须进一步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有效预防医疗纠纷.
作者:刘祥举;赵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在发展过程中或在进行放疗及化疗时,均可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与急症.某些并发症或急症严重时常常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临床上必须对此做出及时的诊断与处理,本文仅就实验室的主要检查项目提出笔者的看法.
作者:王更记;张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精液分析是判断和评估男性生育能力基本和主要的检查方法,随着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对精液各项参数的客观测定及其标准化的共识亦日益增强.我院自2002年至2003年共检测疑诊不育男性精液175例,通过采用显微下摄像,计算机快速分析多个视野内精子运行轨迹和速度,客观地记录了精子的密度、活率、活力等参数.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芬莲;刘彬;付伟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病例患者,张×,女,14岁.因下腹部胀大,质硬3+月,疑似卵巢肿瘤一周,于2002年5月30日来本院就诊.
作者:杨建英;韩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肌损伤时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CK-MB曾被誉为诊断AMI的金标准,随着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一项新的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为探讨CK-MB与cTnT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了52例疑似急性动脉综合症患者的血液标本,同时进行了CK-MB和cTnT的测定,并对结合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道强;董崇林;于行堂;于海涛;周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绿脓杆菌是当前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可通过环境污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等途径,如对该菌的感染用药不当或拖延治疗时机,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并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爆发流行.我们对100株绿脓杆菌进行了血清分型,并对其型别与耐药性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冯永军;徐修礼;孙怡群;樊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在SARS病原中诊断中的特异性及其在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假阳性问题.方法应用ELISA和IFA检测了111例正常对照和40例肿瘤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在111例正常对照和40例肿瘤患者中,IgM抗体均阴性,IgG抗体在正常对照中的阳性率为3.6%(4/11),在肿瘤患者中的阳性率17.5%(7/40),IgG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6.4%,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100%.经IFA检测,上述SARS-CoV抗体阳性者均为阴性.结论IFA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100%,ELISA诊断SARS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应用ELISA测定SARS-CoV抗体时,应同时测定两种抗体以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孙善会;刘小平;申红;汪运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ALB)阳性.但常规实验室检查是不能早期发现白蛋白的排出.当临床持续性蛋白尿出现时,往往延误治疗时机,预后差.故本文采用高灵敏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对64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前后进行24h尿ALB测定,以探讨其在DN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黄丽珍;于立明;孙顶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呼吸道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的炎性损害,已知柯萨奇病毒B3(CVB3)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密切.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和儿童,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VMC的诊断主要依靠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酶的检测.cTNT是肌钙蛋白三种成分的T组分,在心肌损害时,可在血清中检测出心肌特异性的cTNT.cTNT对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2].我们对59名临床诊断并经心电图和治疗后证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进行血清cTNT的早期检测.了解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为心肌炎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徐纪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肌缺血性损伤,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初以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作为诊断AMI的重要指标,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的酶,正常人骨骼肌中也有少量存在,容易造成AMI诊断的假阳性.近年来,关于心肌钙蛋白的研究表明,心肌钙蛋白-Ⅰ是心脏特异性抗原,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AMI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孙涛;陈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2年12月,从一例急牲腹泻标本中检出1株志贺氏菌,经形态、生化、血清学试证实该菌为福氏志贺氏菌4b血清型,系临床少见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任永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的医院开展了床边检验(POCT).POCT且有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可在床边完成即时检验等优点.以葡萄糖测定较常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干化中比色法原理进行检测.血糖试纸带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将样本中的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内酯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将无色的还原型色素氧化成为有兰色的氧化型色素,其颜色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将试纸带放入血糖测试仪的测试架上进行光电扫描,仪器根据反射光的强弱求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作者:冯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支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的微生物,是能在无活细胞培养基中繁殖的少微生物,体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支原体主要是解脲支原体(Uu),可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也是女性盆腔炎的病原菌,并与男性不育及女性不孕[1]有关.可引起习惯性流产,并通过血液、骨髓感染新生儿[2],由于它缺乏细胞壁,所以β-内酰胺类等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对支原体无作用,治疗支原体选药范围很窄,又易产生耐药.因此对支原体进行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很重要.
作者:王秀丽;杨红起;路颜增;王燕;杨长春;赵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美国于1982年首次报道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出血性结肠炎(HC),以后报道逐渐增多.我国于1988年也从HC患者中分离到O157:H7大肠杆菌.去年夏天,日本接连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致使9000多人发病,11人死亡,范围波及东京、大阪、京都等地,其中以西部大阪近为严重.日本厚生省(卫生部)已宣布该病为传染病,严格控制其流行.经研究发现,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也为O157:H7大肠杆菌.
作者:沙德顺;赵敬禹;赵巨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常规酶联免疫技术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有不能准确定量的缺点,不能对临床诊疗效果提供可靠的数据,而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就填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为此,我们对HBV M与HBV DNA相关性做一分析.
作者:张萍;赵常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们从一例患者大便及其食物中同时分离出副溶血弧菌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文婧;于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信使,在抗肿瘤免疫及促肿瘤生长、转移等方面有着双重作用[1].NO主要参与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并具有细胞毒及免疫功能,是机体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因子,尤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及死亡等方面影响较大.内皮素(ET)不仅是一种缩血管活性物质,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1990年Ohkubo[2]发现,培养的人肾腺癌细胞能分泌ET-2,表明其在肿瘤的生长和分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后许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产生ET-1,因而肿瘤患者的血中ET-1的水平较高.为了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ET-1水平变化,本研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对28例患者进行了血清NO、ET-1的检测,旨在探讨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毕锋;贺仆;沈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检验医学及仪器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验数据需要统计学处理,对不同仪器不同时间所测的结果需进行配对比较,以检查它们之间差异大小,然而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是非常繁琐,复杂而且容易出错,利用EXCEL2000软件,配合袖珍计算机可方便,准确地完成这项任务,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卫宏;薛保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志贺菌属各菌群在临床上的分布,有利于细菌性痢疾诊治及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3125份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的208株志贺菌加以分析报告.
作者:胡甫留;孙挂兰;王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易位症(内异症,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P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M-1)、血管内皮细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及与不孕的关系和患者PF上清液对人精子活动力的影响.方法将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和开腹手术的不孕患者根据术后诊断分为内异症组(16例)和对照组(12例),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及PF中sICAM-1、sVCAM-1、VEGF、IL-1水平,并将两组患者PF上清液分别与人精子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对人精子活动力的影响,研究EM发生及致不孕的机制.结果EM组PF上述各参数检测值依次为437.5±126.2、46.5±3.27、96.18±20.37、0.96±0.40,与对照组各相应检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较血清中含量也明显升高.精子与PF孵育4h后,EM组精子总活率和前向运动率,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和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与对照组相应检测值差异显著(P<0.01).结论PF内环境的病理改变可显著降低精子活力,腹腔液sICAM-1、sVCAM-1、VEGF、IL-1水平升高及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是导致内异症的发生及患者不孕的重要原因.
作者:任兴斌;肖淑辉;季海生;尹超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