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Ⅱ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调查分析

戎利军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 脂肪肝, 血清铁蛋白, 糖尿病患者, 浓度, 甘胆酸, 发生率, 发病率, 并发症, 贮存, 增长, 机体, 肝病, 测定, 报告
摘要: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渐升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甘胆酸(CG)的测定对肝病的认识已为大家广泛认可,血清铁蛋白(SF)可反映机体铁贮存的情况,在工作中我们发现CG浓度的减低与SF浓度的升高,与糖尿病患者并发脂肪肝有密切的联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七厂家抗-HCV试剂盒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国产丙型肝炎(H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诊断试剂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方法把七家国产第三代抗-HCV试剂已经判为阳性的标本,分别留取60份为标本来源,并以进口试剂复检,再进一步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证实.结果国产抗-HCV试剂的假阳性率明显的高,其假阳性率达46.7%.结论国产试剂在抗原片段选择、处理、组装方面需要改进,以提高国产试剂的特异性.

    作者:范鹏林;孔庆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纤维蛋白原凝块对HBsAg的影响分析

    我们在长期检验中发现,纤维蛋白原凝块对HBsAg的检测有一定的影响,很容易引起假阳性,尤其冬季温度较低,血液采离人体后,不易凝固.工作人员常急于检验,血液未完全凝固前加样.因而出现纤维蛋白引起的假阳性.为此我们采用血液凝固前后对比观察的方法,随机检测血标本18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英;方士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胸腹水中恶性间皮瘤24例细胞学分析

    为了更好地识别光镜下恶性间皮细胞的形态特征,我们复习了24例即有组织学又有胸腹水涂片的恶性间皮细胞标本,探讨恶性间皮细胞及腺癌细胞、增生性间皮细胞之间形态特征的差异.

    作者:刘平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7020常见故障及处理

    为适应日益繁重的生化分析的需要,给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依据,近年来医院相继购买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目前我科也引进了日立公司的HITACH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遇到一些问题,现将问题列举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张俊红;田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条件致病菌与婴幼儿腹泻

    目的为了解婴幼儿腹泻与条件致病的关系.方法对196株条件致病菌引起婴幼儿肠道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自628份婴幼儿粪便标本中,共检出196株条件致病菌,分为10个菌属16个菌种.196株菌中肠杆菌科细胞170株(86.7%);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5.1%);铜绿假单胞菌9株(4.6%);念珠菌6株(3.1%);粪肠球菌1株(0.5%).所有检出菌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耐药,且呈多重耐药.结论婴幼儿消化道防御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特别是患有原发病的患儿,进一步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是条件致病菌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因素.婴幼儿条件致病菌性肠炎也与抗生素广泛应用有关.

    作者:李希涛;冯衍红;刘万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与杂和子型因子Ⅺ缺陷病有关的三种新型基因突变

    为了检测PCR-SSCP(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单链构型DNA多态性分析)方法是否能有效筛选因子Ⅺ基因突变,我们选择了三例杂和子型因子Ⅺ缺陷病患者.DNA测序分析证明患者DNA序列有三种新型突变:9号外显子中CGC→TGC(Arg308Cys),11外显子中GCT→GIT(Ala412Val),15号外显子中AGC→AGA(Ser579Arg).因此我们推测是这些基因突变导致了因子Ⅺ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使基因型分析成分确诊杂和子型因子Ⅺ缺陷病的有用工具.

    作者:王燕;MICAAEL MITCAELL JocRy Catlen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液分析仪对肿瘤患者白细胞分类的分析

    为了探讨MS9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肿瘤患者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可信性,就我院已确诊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用MS9血液分析仪检测其白细胞分类,同时作推片、瑞氏染色、镜检分类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液在离体和病理条件下,血中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由单体变成网状的多聚体,形成交联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在体外凝固或在体内形成血栓,同时体内自发纤溶使交联纤维蛋白被降解,产生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所以血浆中检测D-二聚体有利于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对溶栓药物疗效的监测.

    作者:张淑丽;崔凤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酶法测定总胆汁酸三种试剂盒的比较

    目的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它由肝脏分泌入胆汁并随胆汁排入肠腔,作用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1,2].临床上因血清胆汁酸可提供肝胆系统正常与否的重要信息而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三种酶法试剂盒从标准液的差异、试剂的显色线性、不精密度、溶血和胆红素的干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虽不想对各厂家试剂盒质量妄加评论,但客观地反映了TBA试剂的质量现状,仅供用户与生产厂家参考.

    作者:郑治纲;白铁环;常艳敏;何其佳;徐金颖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三种疾病患者抗心磷指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抗心磷指抗体(ACA)是以心磷脂为靶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早在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部份自身免疫病人中发现,并发现ACA能干扰磷脂依赖性的凝血过程,抑制内皮细胞释放前列腺素,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关系密切.我们分别测定自身免疫病、肿瘤和习惯性流产这些临床认为伴有血栓形成有关疾病患者的ACA,并报道如下:

    作者:吕莎;马庆海;邵贝贝;赵芳;李继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0种中药对淋球菌的抗菌作用

    近年来我国淋病、梅毒、艾滋病感染率不断上升,寻找防治这些疾病的药物刻不容缓,我们选用了10种中药对淋球菌做了抑菌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虎文;李笃军;黄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重氮试剂消除甘油三酯酶法测定中胆红素的干扰

    目的消除甘油三酯酶法测定中胆红素的干扰.方法在高胆红素血清中先加入重氮试剂,使之反应生成红紫色的偶氮胆红素,然后再加入入甘油三酯酶试剂反应呈色,另设不加酯试剂的对照管扣除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物的呈色.结果该法对甘油三酯与酶试剂反应无影响,500umon/l以内胆红素的干扰可被有效地消除,重复试验CV为2.64%,与经典的不受胆红素影响的异丙醇抽提,乙酰丙酮显色法有良好的相关性,r=0.9647,Y=0.9813X+0.0928.结论该法能有效消除胆红素对甘油三酯酶法测定的干扰,适用于手工及半自动分析.

    作者:许会彬;张代民;崔庆;扈培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T3、T4水平的观察

    用放射免疫法(RIA)通过检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T3、T4、TSH的含量,并设立正常对照组,以了解脑梗塞本身及高血压对病人血清T3、T4、TSH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不论有无高血压,血清T3、T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SH高于对照组,并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血清T3、T4、TS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脑梗塞,有高血压患者血清T3、T4水平低于无高血压病患者,TSH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二者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高血压加重了脑梗塞的病情.所以测脑梗塞患者血清T3、T4、TSH的含量可做为一项对病情轻重、预后情况的判断指标.

    作者:龚再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Ⅰ、Ⅲ、Ⅳ、Ⅴ型胶原和层连蛋白在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分布

    正常肝脏肝窦壁Ⅳ型胶原和层连蛋白染色阳性,说明存在基底膜结构,是为功能性基底膜.肝硬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使功能性基底膜破坏,肝硬化时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显著增多,以Ⅰ型胶原为多.由于各成分增多程度不一致,使细胞外基质的构成发生了改变.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分布与含量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程度高,细胞外基质沿癌组织小梁间的血窦壁排列成连续或断续线状;分化程度低,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仅见于血管壁.

    作者:杨川华;曾民德;邱德凯;李继强;萧树东;江绍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誉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革命,它是将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进行分析,它可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基因组文库等研究工作,对多种疾病的检测、预防等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生命科学领域中将会发生重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马万山;刘小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志贺氏菌的致病机制及其分子基础

    志贺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取决于侵袭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能力.本文就侵袭过程中进入细胞、胞内繁殖、扩散及早期杀伤等环节的作用机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作一概述.

    作者:章容萍;陈恩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胶体金试条检测淋球菌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近年来淋病患者逐年增多,其病原菌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及时、准确的检出是诊断和治疗该病的关键.为寻找一种敏感、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我们应用美国公司Rapidstrip胶体金淋球菌试条对临床208例高危淋病患者进行检测的同时与直接涂片检菌及淋球菌培养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探讨胶体金试条快捷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晓红;宫奇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052例肝炎肝内血管病变的形态观察

    通过对1052例肝炎肝组织的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其肝内血管有炎症、破坏、增生及阻塞四种病变,并制定了评级标准.结果表明:①急、慢性肝炎皆有血管炎症、破坏及阻塞病变,其随肝病变加重而上升(P<0.001);②血管增生可导致弹力纤维及FN增多而引起肝硬化;③ASH、SSH及CSH肝内血管明显破坏及阻塞而导致肝梗塞,预后不良.这些发现为肝炎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作者:严家春;刘健虎;马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Fas基因与细胞凋亡

    Fas抗原和Fas配体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蛋白;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和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慕进勇;王传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血浆TNF-a变化及意义

    近年来对细胞因子的研究已渗透到各个领域,肿瘤坏死因子-a(TNF-a)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也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可参与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我们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治疗前后血浆TNF-a水平变化.旨在探讨其在HSP的毛细血管炎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杨文东;王光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