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马万山;刘小信

关键词:基因芯片, 肿瘤
摘要: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誉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革命,它是将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进行分析,它可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基因组文库等研究工作,对多种疾病的检测、预防等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生命科学领域中将会发生重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标本的因素对血栓与止血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栓与止血检验已广泛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其实验方法又有很大发展.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是质量控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探讨了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血栓与止血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连稳;李国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20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临床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

    总结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内科研究室自1998年1月~1999年1月间,经细胞形态学结合组织化学染色确诊的20例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急粒单)的临床、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于卫东;于英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调查分析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渐升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甘胆酸(CG)的测定对肝病的认识已为大家广泛认可,血清铁蛋白(SF)可反映机体铁贮存的情况,在工作中我们发现CG浓度的减低与SF浓度的升高,与糖尿病患者并发脂肪肝有密切的联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戎利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Ⅰ、Ⅲ、Ⅳ、Ⅴ型胶原和层连蛋白在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分布

    正常肝脏肝窦壁Ⅳ型胶原和层连蛋白染色阳性,说明存在基底膜结构,是为功能性基底膜.肝硬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使功能性基底膜破坏,肝硬化时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显著增多,以Ⅰ型胶原为多.由于各成分增多程度不一致,使细胞外基质的构成发生了改变.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分布与含量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程度高,细胞外基质沿癌组织小梁间的血窦壁排列成连续或断续线状;分化程度低,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仅见于血管壁.

    作者:杨川华;曾民德;邱德凯;李继强;萧树东;江绍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酶法测定总胆汁酸三种试剂盒的比较

    目的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它由肝脏分泌入胆汁并随胆汁排入肠腔,作用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1,2].临床上因血清胆汁酸可提供肝胆系统正常与否的重要信息而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三种酶法试剂盒从标准液的差异、试剂的显色线性、不精密度、溶血和胆红素的干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虽不想对各厂家试剂盒质量妄加评论,但客观地反映了TBA试剂的质量现状,仅供用户与生产厂家参考.

    作者:郑治纲;白铁环;常艳敏;何其佳;徐金颖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纽波特沙门氏菌致化脓性脑膜炎一例

    1病例摘要患儿,女,3个月,因发热3天,昨日出现非喷射性呕吐3次,突然出现抽搐收入院,住院号110248.查体:T38.5℃,P120次/分,R30次/分,体重6kg,神志不清,前囱饱满,张力高,双眼凝视,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咽充血,心律齐,无杂音.

    作者:卢德国;朱德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枣庄市近年性病疫情分析

    枣庄市在1999年9月~2000年9月间共报告性病(STD)1322例,现将有关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枣庄市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查体门诊、性病门诊及皮肤专业机构和特殊人群检查中发现的病人,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SID现将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李亚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椭园形红细胞增多症无阳性家族史一例

    椭园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但无阳性家族史者病例罕见.我院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胜;沈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滕州市城区幼儿园消毒状况调查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学习、活动的场所.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加强幼儿园消毒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我们于1999年对我市区域内12家幼儿园进行消毒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荣乐;张明宪;张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胆汁淤积(阻塞性黄疸)的实验室诊断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流的障碍,使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抵达十二指肠,以致胆汁内成分如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某些酶等返流入血.由于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出现黄疸,其时总胆红素量增加,可达很高数值.胆汁淤积时,1分钟胆红素(反映结合胆红素的量)增加的程度超过肝细胞性黄疸.

    作者:潘玉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誉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革命,它是将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进行分析,它可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基因组文库等研究工作,对多种疾病的检测、预防等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生命科学领域中将会发生重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马万山;刘小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观察

    两年来对本院5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总胆固酵水平在肝脏功能损伤时降低更明显.同时,提示血清总胆固醇与血清谷丙转氨酶一样能较准确地提示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判断肝硬化病情以及估计预后.

    作者:边静;闫文静;刘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放射免疫实验的质量管理

    由于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是微量分析,特点是标记物的不稳定性和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以及抗体滴度的降低,再加上手工操作的偶然误差等,影响分析质量的因素很多,不能只看质控品结果在其靶值的范围内,就能保证标本结果的准确性,更何况有些试验还没有质控品,因此,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方可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裴忠亚;彭宪宝;孙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三种疾病患者抗心磷指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抗心磷指抗体(ACA)是以心磷脂为靶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早在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部份自身免疫病人中发现,并发现ACA能干扰磷脂依赖性的凝血过程,抑制内皮细胞释放前列腺素,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关系密切.我们分别测定自身免疫病、肿瘤和习惯性流产这些临床认为伴有血栓形成有关疾病患者的ACA,并报道如下:

    作者:吕莎;马庆海;邵贝贝;赵芳;李继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0种中药对淋球菌的抗菌作用

    近年来我国淋病、梅毒、艾滋病感染率不断上升,寻找防治这些疾病的药物刻不容缓,我们选用了10种中药对淋球菌做了抑菌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虎文;李笃军;黄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磁分离酶免分析的标准品质控物及空白问题

    用磁性微粒分离的免疫酶联测定方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免疫分析技术.我们在使用中发现,某些试剂盒的标准品与质控物的准确程度存在差异,在使用空白管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嵇相高;胡志红;德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液分析仪对肿瘤患者白细胞分类的分析

    为了探讨MS9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肿瘤患者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可信性,就我院已确诊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用MS9血液分析仪检测其白细胞分类,同时作推片、瑞氏染色、镜检分类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脊液中分离出牛链球菌一例

    一九九六年六月,我们从一例脑出血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到牛链球菌,报告如下:患者,男,56岁,因突发头痛、呕吐、不能言语及左侧肢活动不灵,4小时人院,入院时查体,意识朦胧,左侧偏瘫,左巴氏症阳性,CT示右基底节出血破脑室.

    作者:路颜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纤维蛋白原凝块对HBsAg的影响分析

    我们在长期检验中发现,纤维蛋白原凝块对HBsAg的检测有一定的影响,很容易引起假阳性,尤其冬季温度较低,血液采离人体后,不易凝固.工作人员常急于检验,血液未完全凝固前加样.因而出现纤维蛋白引起的假阳性.为此我们采用血液凝固前后对比观察的方法,随机检测血标本18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英;方士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志贺氏菌的致病机制及其分子基础

    志贺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取决于侵袭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能力.本文就侵袭过程中进入细胞、胞内繁殖、扩散及早期杀伤等环节的作用机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作一概述.

    作者:章容萍;陈恩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