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76例临床和CT分析

党雷;索爱芹;刘超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 高血压, 痴呆, 糖尿病
摘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患者逐渐增多,现对76例SAE患者的临床和CT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IgA肾病合并新月体肾炎1例

    IgA肾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几乎涵盖了肾小球肾炎的各种表现,但同时合并肾功能衰竭(ARF)和新月体肾炎者并不多,我院近期诊断1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马胜银;刘朝阳;郑玉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伤寒43例疗效观察

    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内和细胞内药物浓度高、血清除半衰期长,患者耐受性好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特别是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已成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1,2],笔者采用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与口服序贯治疗伤寒,以评价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伤寒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昌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临床研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机体血清免疫调理作用紊乱,如低IgG血症,另一免疫调理因子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lasma fibronectin,PFn)对肾病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动物实验观察到小鼠肾小球硬化的基底膜FnmRNA表达增加和Fn沉积, 认为Fn是形成肾小球硬化的成份之一.我们采用免疫琼脂扩散法观测了62例不同临床期肾病患儿PFn含量的变化.

    作者:王俊怡;杨秋格;张晋霞;孙艳霞;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520名新战士血清刚地弓形虫抗体调查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流行,目前我国的调查发现其发病率也比较高,有的地方可达10%以上,特别是以猪、猫、绵羊作为主要的传染源,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人作为中间宿主,与这些感染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某部来自全国520名新战士弓形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对其进行了血清弓形虫抗体调查,发现有部分人血清特异性抗体增高,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启华;刘长林;闫爱华;金兆清;白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肠道寄生虫致慢性腹泻42例

    肠道寄生虫在我国广大农村是一种多发病,但以慢性腹泻为突出表现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0年2月至2001年7月收治的42例肠道寄生虫引起慢性腹泻报告如下.

    作者:姜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治疗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调查纳洛酮+传统疗法(A组)治疗病毒性脑炎46例与传统疗法(B组)治疗32例的疗效比较.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89.13%,病死率2.17%;B组的治愈率为71.88%,病死率为6.25%.A组与B组在发热,抽搐的疗程天数比较,P<0.05;A组与B组在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的疗程天数比较,P<0.01;两组在头痛的疗程比较无差异, P>0.05.使用纳洛酮由昏迷至神志清醒为(21.37±7.53)小时,出院时间A组比B组平均缩短6.12天.结论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有较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影响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排出率因素分析

    我科自1998年11月至2001年6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其中有26例在穿刺针位置正确和引流管通畅的情况下出现抽吸不能或少量,现就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杨瑞霞;牛福来;李社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76例临床和CT分析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患者逐渐增多,现对76例SAE患者的临床和CT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党雷;索爱芹;刘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海洛因依赖患者与支气管哮喘关系41例调查报告

    随着临床医学介入药物依赖治疗,不断有人报告海洛因依赖致支气管哮喘[1,2],为进一步探讨二者关系特别是海洛因依赖患者在药物戒断时,是否诱发支气管哮喘(以下称哮喘)及其产生机制,我们从武警贵州总队医院戒毒康复中心,2000年10月至2001年3月强制戒毒及自愿戒毒的357例海洛因中毒患者中,抽取符合条件的41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戒毒提供帮助及拓宽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富华;卜英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性胃炎患者症状及胃动力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患者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及胃动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HP阳性及32例HP阴性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依靠病情0~3分,症状频率0~3,将临床症状分为5种,并进行胃动力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总的临床症状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HP阳性组的腹痛症状评分比HP阴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HP感染对疣状炎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有影响.

    作者:周喜汉;黄赞松;卢运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HLA-I检测分析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HLA-I分子)由两条多肽链构成,一条H链又称重链(43KD),另一条为L链又称为轻链.二者以非共价键的方式结合.HLA-I类分子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表面,在抗原的提呈及限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识别靶抗原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任添华;张淑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体会

    我中心近3年来,在加强监护病房(ICU)抢救4例严重低钾血症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海洛因中毒并呼吸衰竭15例分析

    近年来,急性海洛因中毒呈上升趋势,并发呼吸抑制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致死原因.在短时间内行人工呼吸,解除呼吸抑制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我院采用呼吸球囊、面罩人工呼吸及以纳洛酮为主抢救1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振;宋小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后对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测定38例降纤酶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α2-抗纤溶酶(α2-PI)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bg、D-D 、PAI-1及α2-PI明显升高,t-PA明显降低;降纤酶治疗后Fbg、D-D 、PAI-1及α2-PI明显降低,t-PA明显升高,其中,Fbg、t-P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降纤酶有良好的降纤、溶纤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肯定作用.

    作者:林庆兰;郭秋杰;曾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陈旧性心肌梗死预后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易发生危险,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陈旧性心肌梗死对患者健康威胁也很大,预后和梗死的部位有很大的关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心肌供血、是否有心律失常、是否吸烟也有很大的关系.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既方便又准确地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及心肌供血变化.笔者总结1990年至2000年间144例陈旧性下壁、前壁心梗患者的连续24小时动态心电图,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对其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等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米粮川;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80例急性血吸虫病吡喹酮治疗6年疗效观察

    湖南省华容县团东村属血吸虫病重度流行村.1996年7月因高洪溃垸,同年10月19~28日,该村83人患急性血吸虫病入我院治疗.6年内除3例失访外(死亡1人、外出打工1人、婚嫁1人),对80例患者的临床演变情况进行了跟踪随访查治.本文剔除未随访的3例,只对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治军;郑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合用苯妥英钠对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卡马西平(CBZ)为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临床上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有效,对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的疗效与苯妥英钠(PHT)相似,而其副作用相对较小,部分患者原来长期应用PHT治疗,由于效果不理想或副作用的原因,转而改用卡马西平或卡马西平与苯妥英钠联合应用.我们长期以来对服用CBZ、PHT等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实行血药浓度监测下的用药指导,发现合用PHT较单用CBZ控制癫痫发作的效果差.下面总结82例单用CBZ或合用PHT的CBZ血药浓度的变化.

    作者:黄义昆;梁建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致慢性重型肝炎2例

    拉米夫定因其强有力的抑制HBV复制作用、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给药方便、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有在治疗期间因出现病毒变异和耐药性,导致病情恶化者.本文报告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停用拉米夫定后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

    作者:丁朵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随着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严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美国已成为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并有上升趋势.

    作者:张静;徐金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胃肠道类癌临床诊断分析

    类癌是罕见内分泌肿瘤,多发生于胃肠道,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0%~2.5%.多为局限性缓慢生长,较少转移,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确诊较困难,现报告我院1975~1998年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类癌12例,通过分析临床、X线及内镜下表现,提出诊断体会.

    作者:于晓辉;赵春玲;余西林;孙一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