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舌下络脉诊法及其在血瘀辨证中的应用研究

吴朦;胡镜清

关键词:舌下络脉, 诊法, 血瘀证
摘要:舌下络脉诊法是中医诊断的方法之一,自先秦以来就有所记载和应用。通过观察舌下络脉的形态和色泽,可用于了解气血的运行,亦可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正常人舌下络脉常隐现于舌下,不增粗,无曲张,多为淡紫色。对于异常舌下络脉的判别,现有等级分度法和评分法两种类型。近年来,逐渐证实舌下络脉对于血瘀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较好的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的情况,在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癌症等方面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环球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预后观指导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之我见

    中医认为正邪变化决定发病与转归,重视通过四诊合参判定疾病顺逆,强调有胃气则生,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预后观,具有实时、动态和整体评估的优势。中医预后观在病情复杂、治疗手段多样、治疗方案个体化的恶性肿瘤疾病综合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中医预后观,整合中医、西医疗效评价指标,建立规范的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价体系,能更好指导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作者:林龙;王雄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第五届国际中医心理学、睡眠医学学术大会通知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力支持下,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成功之道教育集团和北京广安中医心理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国际中医心理学、睡眠医学学术大会将于2015年8月21~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史锁芳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内科杂病经验举隅

    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张方剂,由于此方寒热并用,配伍庞杂,在临床上并未充分发挥其价值。史锁芳教授运用该方强调:要充分把握厥阴病之提纲症,紧扣“阴尽阳生、寒热错杂”之病机;乌梅作为乌梅丸的君药,用量宜大;必须处理好寒热药比例的关系,以调和阴阳为任。

    作者:戴益凤;王刚;周奎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观察及评价

    目的:观察与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34例。星状神经节阻滞于月经前6天开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隔天1次,3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穴位注射于月经前5天开始,选取脑户、率谷、百会、头维4个头部穴位分别注射稀释后的甲氧氯普胺1 mL(2.5 mg),隔天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药物治疗组口服西比灵(氟桂利嗪)2.5 mg,于月经前5天开始,每晚1次,连服7天,共3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2组患者均于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镇痛效果、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发作频率及头痛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俐红;李东红;张俊清;方丽;李向云;徐真珍;苏心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素及排卵功能影响

    目的:以柴嵩岩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法加味应用,治疗临床12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观察疗效。方法123例患者采用计算机中央随机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达英-35),其中中药组64例,西药组59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和排卵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西药组每月月经来潮均为激素撤退性出血,中药组在改善排卵功能作用方面较西药组具有显著优势。结论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法加味应用,能够改善PCOS患者性激素严重失衡状态,形成有质量的月经,提高患者的排卵功能。

    作者:高征;许昕;梁婧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睾丸微石症致男性不育验案2则

    睾丸微石症致男性不育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其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因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进行阴囊彩超检查而偶然发现,目前有关睾丸微石症导致男性不育的报道较为少见,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尚不清楚。东直门医院男科运用中医药治疗睾丸微石症致男性不育2例,临床疗效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东直门医院男科门诊治疗患者的整体过程,从验案入手,对中医治疗睾丸微石症致男性不育的学术经验及用药方法进行探索分析,希望能为中医药治疗睾丸微石症致男性不育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马凰富;李海松;赵冰;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鲁卫星衷中参西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鲁卫星教授认为心系疾病多以血瘀为标,又以脾胃与心系疾患、五行生克中心与脾的母子关系为理论依据,认为脾胃为治疗之重,故在临证治疗中注重顾护脾胃功能、兼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三种常见慢性疾病为例,总结鲁教授临床从“肝肾”、从“气血”、从“脾胃”入手,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证经验。鲁卫星教授临床善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手段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体现了中西汇通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脉理精微,贵在实践;脉证互参,审因论治

    脉诊是中医学里具特色的诊察方法,是探求病因病机、指导辨证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脉象的形成具有客观物质基础。要学好脉诊,应重视传承经典,多参师,在实践中体认。临床上应重视四诊合参,以全面把握病情,审因论治,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慧怡;赵进喜;杨桢;贾海忠;王艺霖;贾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诊治浅析

    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提前衰竭性疾病,至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POF 患者较正常年龄绝经妇女提前受到围绝经期症候群的困扰,出现持续性无排卵,卵巢、子宫、生殖道等性器官萎缩,导致性生活障碍、闭经、不孕症,影响家庭及社会稳定。 POF病因复杂,诊治过程比较困难,随着科学与实验技术的日益提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卵巢功能衰竭的病因研究及中西医治疗有了很大进展。西医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随着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试管婴儿等技术的发展,为治疗卵巢早衰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中医以补肾宣郁、活血通经等治疗为主,从而恢复卵巢储备功能。

    作者:李云波;潘雪;吴彦辉;张雅冬;苏琳;毛燕茹;胡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甘石青黛膏对大鼠亚急性湿疹模型皮损淋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 Bcl-2与 Bax 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甘石青黛膏对大鼠亚急性湿疹模型皮损淋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与Bax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探究中药外治湿疹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造模前取大鼠正常皮肤组织,制作成石蜡切片备用,造模成功后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甘石青黛膏干预,模型组无干预,检测三组大鼠Bcl-2与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前大鼠Bcl-2与Bax蛋白表达均呈阳性,且Bcl-2/Bax比率接近于1;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呈弱阳性,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呈强阳性,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01);治疗组Bax蛋白表达呈阳性,模型组Bax蛋白表达呈弱阳性,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组与模型组Bcl-2/Bax比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01),后者明显高于前者;治疗组与健康组Bcl-2/Bax比率相比无统计学差(P>0.05)。结论甘石青黛膏具有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表达,使细胞凋亡调控系统趋于平衡的作用。

    作者:蒋静;李元文;张丰川;蔡玲玲;聂晶;李天娇;张力元;陈雪燕;李根茂;葛东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周平安教授病证结合治疗硬皮病经验

    硬皮病是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并可累及肺、心、肾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疾病,周平安教授认为该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素体禀赋不足,脾虚气血衰少,寒邪反复侵袭为病因,阳虚寒凝、血脉不通为病机,治宜益气养血、温阳散寒。本病早期即多见虚证或虚实夹杂,扶正祛邪应贯穿治疗始终。硬皮病呈慢性进程,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是治疗难点,故应早诊断、早治疗,早期诊治是决定疾病转归和预后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国栋;曹芳;吴志松;马瑞鸿;焦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辨证认识中药色脏相应理论

    五色对应五脏及五脏所概括的五大体系,是对中药规律的探索和有益实践。古代中医药学家也没有局限于将五色五味机械的对应五脏,色脏相应只是认识中药药理的一个途径。从《内经》时代的五色、五味各入五脏到药物归经理论的形成,从取类比象的认识事物方法到法象药理理论,所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识论的形成不是主观和随意的,而是中国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创造出来的。这些独具特色的中药理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时至今日依然有其科学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邢峰丽;冯建平;杨静霄;赵蓉;刘伟花;霍萌;白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金哲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临证经验撷精

    国家级名老中医金哲教授积4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诊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有效辨治思路与方法。金哲教授认为此病以肾虚肝郁证多见;治疗时以滋补肝肾为大法,用药重在平和,兼顾调理气血,把握时机,注重“养”与“促”的关系。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佟庆;黄海涛;李云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从“给湿邪出路”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

    湿邪缠绵难愈,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医家的关注。本文案例中,治疗湿邪所致的脾胃病以三焦辨证为纲,从宣上以除湿、祛湿以畅中、淡渗以利尿、逐湿以安中几方面入手,给湿邪出路,并治病不忘求本,祛邪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白丽君;李振华;乔桦;毕红岩;史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雌二醇、孕酮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雌二醇( estrogen,E2)、孕酮( progesterone,P)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PCOS肾虚血瘀证的不孕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三组,中药组:补肾活血方;西药组:克罗米芬;中西药组:补肾活血方+克罗米芬;空白对照组选取30例因男方因素就诊的不孕患者。服药方法:中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1天开始口服补肾活血方,连服21天;西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起每晚口服克罗米芬50 mg,连服5天;中西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1天开始口服补肾活血方,第5天起每晚加克罗米芬50 mg,连服5天后停服西药,继服中药至21天;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空白对照组不服任何相关药物。以上三组均于月经第9天开始用阴道B型超声连续监测卵泡发育,当B型超声显示双侧卵巢内至少有一个成熟卵泡平均直径≥18~20 mm时定为排卵日,于排卵后第7~9天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pulse index,PI)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R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和P含量。结果中药组与中西药组A型子宫内膜百分比均大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西药组(P<0.01);西药组A型子宫内膜百分比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 P<0.05);中西药组PI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0.05);治疗组PI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西药组RI高于中药组、中西药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西药组 E2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西药组 P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 <0.05);西药组P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增加PCOS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可以增加PCOS不孕症患者排卵后的P含量。

    作者:尹晓丹;何军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王莒生教授“五步法”治疗咳喘病的经验浅析

    咳喘是一组常见的呼吸系统症候群,多数医家认为咳喘的发生与“五脏”相关,《内经》言:“五脏六腑均令人咳,非独肺也。”王莒生教授治疗咳喘病多用“1、2、3、4、5”五法治疗,不同数字代表不同中药或方剂,通过不同的组合,调整处方治疗方向,或“宣降并用”,或“肺肾同治”,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及扩大古方应用范围治疗咳喘病,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祝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5年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痴呆暨养生保健论坛征文通知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承办,广西强寿药业集团、《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协办的2015年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痴呆暨养生保健论坛拟于2015年9月在广西桂林举办。现将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文章内容可涉及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血管相关性认知障碍及其它类型痴呆、脑萎缩等疾病的研究;养生保健药品、食品、饮品、器械等推介;康复疗法、康复器械创新研究;古代医家养生理念;现代老年保健养生现状、发展趋势、前景展望研究等内容。参会代表可获得国家继续教育工类学分10分。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郭立中从表论治视神经炎1例

    视神经炎是眼底病中常见的难治重症之一,郭立中教授结合六经与脏腑辨证,以太阳解表法为切入点,次第分明,因势利导,逐层深入,未用一味明目之药,治疗本案短期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朱叶萍;贺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脂质与脂蛋白研究评析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脂质和脂蛋白紊乱密切相关。其中血脂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各种脂蛋白的异常包括脂蛋白浓度异常、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含量异常以及载脂蛋白异常等都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已往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了单一的脂质或脂蛋白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关系,脂质和脂蛋白成分复杂,未来脂质和脂蛋白的整体性研究可能更符合中医证候的特点。

    作者:陶旭光;胡镜清;柏冬;马雅銮;陈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肥胖与痰瘀互结病机关系论析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与分析肥胖与痰瘀互结病机的相关研究,提出痰和瘀是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机,单纯性肥胖、均一性肥胖病机以痰湿为主,腹型肥胖病机痰多兼瘀,肥胖并发症病机多痰瘀互结。由单纯性肥胖、均一性肥胖发展到肥胖并发症,病机经历了由痰致瘀而成痰瘀互结的演变过程。

    作者:许伟明;胡镜清;彭锦;李瑞杰;袁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