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病理分析及保守治疗

丁红武;周长银;孟祥庭

关键词:植入性, 胎盘, 临床, 病理分析, 保守治疗, 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全切术, 严重并发症, 市立医院, 产后出血, 产妇死亡, 部分性, 分娩, 处理
摘要:植入性胎盘是产后出血中较罕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产妇死亡.自1988年到1998年在市立医院分娩10 000例次产妇中,植入性胎盘8例,4次部分性植入性胎盘行次全子宫切除术;2例完全植入性胎盘行子宫全切术;2例部分植入性胎盘给予保守治疗,现将保守治疗成功2例报道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纳洛酮(naloxone,NLX)是阿片受体拮抗剂.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对调节感知与运动、睡眠与觉醒、心血管功能和呼吸运动等,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节作用.国外于1962年人工合成,1963年应用于临床,国内于1983年人工合成.随着近年来对NLX的深入研究,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结合文献将其临床应用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狄岩;张秀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腰椎X线摄片在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单光子骨矿仪的使用使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率得到较大提高,但传统的X线胸腰椎摄片方法简便、检查费用低、易于普及,各级医疗机构均能实施,为探讨其在骨质疏松诊断中是否仍有价值.我们对同一患者同一时期作了二种方法检查,并进行了比较.

    作者:李红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GMP-140测定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粘附蛋白受体[1],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对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浆内GMP-140含量测定,探讨GMP-140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纪洪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地西泮在木僵状态中运用研究

    木僵状态是目前精神科临床上已较为少见的一种描述性状态,其鉴别诊断在临床上确有重要意义.我们对1992~1998年间以木僵状态收住院的10例患者,运用地西泮治疗情况进行了研究.

    作者:赵宜生;汪小平;程社善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5例

    前列腺素E1(PGE1)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但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治疗尚少报道,我们自1997年12月至1998年8月对15例DCM心衰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文胜;李玲玲;杜礼兵;范运信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8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代谢并发症,亦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自1991~1998年共收治5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忠;房振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肺结核肺癌并存17例误诊分析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肺癌发现率增多,有关报道多见,现将我院近年来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4年2月至1999年7月,住院病例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8~75岁,平均50.7岁.原有肺结核病史者10例,肺结核肺癌同时发现者7例.

    作者:孙康;仉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胰头部巨大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附4例报道)

    胰岛细胞瘤少见,巨大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发生在胰头部更少见,我们在工作中搜集到4例,着重报道CT表现如下.

    作者:邓廉庆;江朝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分析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以室间隔,左室游离壁呈非对称性肥厚为其特征,多见于中青年,老年人患HCM国内外报道较少.由于新的成像技术食管超声心动图,磁共振尚未普及应用,加之某些患者表现特殊,临床上时有误诊、漏诊.我院近10年收治老年HCM12例,误诊9例.现将误诊病例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警惕.

    作者:董平栓;宋润珞;刘煜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瑞特综合征18例误诊分析

    典型的瑞特综合征(Reiter Syndrom,RS)是以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三联征为临床特征,临床上还常见其他皮肤、粘膜病变,如:龟头炎、皮疹、口腔炎、葡萄膜炎等,表现复杂,但部分症状轻易被患者忽视.该病具有高度复发性,病情严重者可致失明及关节功能障碍,诊断依赖临床表现,故易误诊,及时正确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对我院确诊的18例RS进行回顾性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张红;邱文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苷必妥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在我国发病率极高,且易转变为肝硬化,其病理基础是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活跃的复制,导致肝脏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对其治疗,目前无特异方法,我科采用苷必妥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肝,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英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肺科的四大急症之一,也是内科的急诊范畴.一般资料中报道占呼吸系疾病的7%~10%,其中一部分较为难治.所谓难治性气胸,目前诊断标准还没有统一,我们初定为:①气胸病程长,肺复张时间在4周以上者;②气胸反复多次发作>3次;③全身情况差,肺气肿,肺大疱明显,肺功能差,按一般气胸治疗效果不理想者;④肺结核,肺部感染不易控制者,有局限性多腔性气胸,又有胸膜粘连者,影响气胸愈合者.

    作者:陆惠昌;陈秀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B超显像确定胆囊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笔者回顾研究了156例B超显像胆囊壁增厚患者.发现:胆囊壁增厚不仅见于胆囊炎,还可在肝脏弥散性病变,慢性心功能不全,肝硬化门脉高压综合征及其他疾病中观察到,现将有关声像图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肺炎20例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具有泛嗜性感染的特点,肺脏是其侵袭的重要脏器之一,仅次于肝、肾[1],当肾综合征出血热肺部损害表现突出时,易误诊为肺炎.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11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92例,其中误诊肺炎2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勇诚;倪国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和脑梗死是糖尿病的两大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临床上三症并存者并不少见.现将近5年来收治的3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脑梗死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贾传柱;哈保卫;付朝举;李秀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腔隙性脑梗死关系探讨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终可导致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近年由于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较原有所上升.就我院近5年来50岁以上经头颅CT扫描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与腔隙性脑梗死的有关因素.

    作者:沈友权;谢讯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原因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诊治早晚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但结脑的早期诊断较困难.我院自1989~1995年外院转入结脑47例,其中42例(89%)曾误诊,本文对此42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张建良;唐孟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国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24例综合分析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仅累及红系生成而不影响粒系及血小板生成的一类贫血.自1965年张曾有报道以来,到1991年国内尚不足100例,近年来陆续报道增多,我们将1991年以后国内文献报道共224例,作一综合分析,旨在提高对PRCA的规律性认识.

    作者:王鹏杰;左翠娥;阴亮;方永奇;孙红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26例脑血管病与兼症分析

    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演变,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兼症,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多的问题,如果对兼症的出现得不到及时认识与处理,将会对整个疾病的治疗、康复、预后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后果.现对我院1995~1998年126例脑血管病的常见兼症分析如下.

    作者:刘世明;吴翠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远期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我们观察31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PBMV)术后患者,采用美国惠普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男13例,女18例,年龄15~51岁(平均36岁),心房纤颤7例,窦性心律24例,合并轻度或轻度至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9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31例患者均于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前和治疗后15天和12~36个月进行常规心脏听诊,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并根据二尖瓣病变程度进行评分.7例心房纤颤患者中1例于术前3个月UCG检查发现左房血栓,余6例UCG检查未发现血栓.分别以术后半个月和12~36个月为术后及远期疗效观察点,与术前比较心腔及瓣口面积压差改变.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作者:张晋;柳德学;吴澧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