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聪;金桂芳;陈晓东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关于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我们对ICU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郑聪;金桂芳;陈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肾脏的远期不利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随机分为A(长期激素)、B(非长期激素)两组,按治疗结果的不同将B组分为B1与B2组,用放免法检测血尿皮质醇并结合尿蛋白(UP)与肌酐清除率(Ccr)等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中有10例出现应激因素(B1组),其血尿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无应激因素的B2(20例)组(P<0.01),A+B1组UP明显高于B2组(P<0.001),并以大分子蛋白增高为主,Ccr明显低于B2组(P<0.001);B1组血、尿皮质醇与UP呈正相关(r=0.6968与0.8532,P<0.05与P<0.001);当Ccr≥40ml/min时,A+B1组UP与Ccr呈正相关(r=0.7591,P<0.001),当Ccr<40ml/min时,UP与Ccr呈负相关(r=-0.7836,P<0.001).结论:体内外GC可加重难治性肾病UP的排泄,它可能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静电屏障,通过高灌注作用促进肾小球的硬化.
作者:尹友生;雷定和;陈军宁;向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及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已逐渐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现对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病例共2 074例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及探讨.
作者:高丽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急性脑损伤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等常导致心电图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包括ST-T改变、QT间期延长、各种心律失常、心脏射血能力降低、心室晚电位阳性率增加等,也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报道,总称为脑心综合征[1,2],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康复,甚至可造成患者猝死,推测其重要机制之一为脑损伤影响植物神经功能.本文就急性脑损伤对植物神经功能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张爱娟;张爱元;宋保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既往认为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是肾小球损害,以致尿蛋白排出增加,尿中大分子蛋白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因此临床上采用检查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盘状电泳及尿中补体C3等大分子蛋白含量及比例,以及反映肾小球内凝血障碍的尿FDP等指标预测NS的疗效,但临床发现这些指标对预测NS疗效的敏感性并不高.
作者:朱辟疆;周逊;赵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目前普遍存在对药物治疗很重视,而对早期康复不够重视的现象,使偏瘫致残率高居不下.我院于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用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60例,有效率达90.3%,使致残率明显降低,今报道如下.
作者:朱琼祥;李元生;罗荣先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丙戊酸镁是继丙戊酸钠,癫健安之后合成的另一丙戊酸类药,国外70年代、国内90年代始用于临床.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8年2月对62例首次发病的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治疗的57例患者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世海;赵国祥;袁文林;徐俊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的血浆脂质变化情况.方法:观察了64例肾病患儿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结果:肾病患儿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100以及脂蛋白(a)[LP(a)]均明显升高,血浆HDL-C及apoA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血浆TC、TG、LDL-C、apoB100与血清白蛋白浓度负相关(P<0.01),TC、TG、apoB100、LP(a)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相关.结论:肾病患儿存在明显脂质紊乱,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进行性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肾病高脂血症的随访及防治.
作者:林吉进;林若玲;郑镜泽;翁立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内皮素(E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强效缩血管多肽[1],ET的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内广泛存在,能产生多种生物效应,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有关[2,3].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浆ET-1的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ET-1在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作者:王江桥;刘其强;史晓红;索爱琴;冯周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 disease, AOSD)是以持续发热、一过性皮疹、淋巴结肝脾大、关节肿痛、白细胞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病因病机不清.为探讨其发病机制与血清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检测了14例成人Still病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血清中IL-1、sIL-2R、IL-6、TNF-α水平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汤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概况1.1 定义由DM的糖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造成的肾小球硬化,临床上称为DN.糖尿病患者以肾小球高滤过开始,经微清蛋白尿和蛋白尿至终末期肾病(ESRD)需数年至数10年.DN与DM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又因DM病情扩展而导致肾单位损伤,终发生肾小球硬化称为糖尿病性肾病,为继发症.
作者:刘桂蕊;刘莉;李昌臣;陈建国;孙同青;张庆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致残率极高,病因尚未明了, 在治疗上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笔者于1995年11月至1998年10月采用甲氨喋啶(MTX)羟基氯喹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RA,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林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从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用上海医科大学生产的重组链激酶(γ-SK)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并与去纤酶进行了临床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慕廷民;刘玉湖;霍京莲;李长安;王继恒;赵掌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2年4月至1996年6月用VAA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37.5岁,均经血液学及骨髓检查确诊,L1 12例,L2 17例,L3 5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4例,明显活跃和活跃25例,减低者5例.
作者:郭建民;朱尊民;杨靖;臧玉柱;张鲁芳;席雨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ABPM)是评价新抗高血压药的必备手段,与偶测血压相比,它更能反映日常活动时血压的动态变化,谷/峰比值作为降压药的一项指标,其越高表明药物在24小时内降压作用越稳定,血压波动越少,有助于减少对靶器官(TOD)的损伤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降压作用及对谷/峰(T/P)的影响.
作者:金志泽;潘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个体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把脑血流动力学敏感指标(Vmin、Vmean、Qmin、R、DR、Cp)有明显异常的个体行CT或MRI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了解脑血流动力检测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对300例个体进行颈动脉系统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用压力探头和流速探头分别对两侧颈动脉进行检测,对其中43例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VDI)有明显异常者行CT或MRI检查进行对照.结果:43例中有38例(88.37%)CT或MRI发现有缺血性影像学改变,影像学改变侧与CVDI异常侧吻合率为92.1%.结论:明显异常者与MRI或CT影像学检测异常符合率高,而该检则方便易行,对早期诊断无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彦;陈泉坤;何凤萍;陈惜木;白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急性脑血管病变中,脑梗死与血流变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而对脑出血方面的研究就相对少些.本文对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期间住院的87例(CVD)患者在发病1~3天内进行血流变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旨在讨论这类CVD患者这些指标的变化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作者:吴卫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疾病,其并发症和伴发症遍及各个系统,但伴发化脓性脑膜脑炎并无任何神经症状者实属罕见.现将我们近期遇到的1例糖尿病伴发无症状性化脓性脑膜脑炎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邢林山;王丽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导致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或转移.直流电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强制性改变肿瘤内部的微环境条件而杀灭癌组织,但由于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使肿瘤尤其是周边的癌细胞残留,我们采用放疗配合两种方式的直流电治疗,旨在探讨及观察不同方式直流电治疗方法的局部疗效及毒副作用,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桑玫;邱荣良;刘劲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临床标本送检中经常遇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有些直接影响了病理诊断,也影响了医疗质量,造成不必要的错误治疗.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一些常见错误做一总结.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