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 DNA 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的巴西草药 DENTEDE LE?O(蒲公英)的混伪品鉴定及生药学研究

顾选;崔秀梅;余春霞;马长华;肖瑶;韩丽;刘春生;赵百孝;哈略

关键词:巴西草药, 药用蒲公英, 混伪品, DNA 条形码, 鉴定
摘要:目的:对巴西市场上销售的药用蒲公英的混伪品进行鉴定及生药学研究。方法通过提取样品 DNA、PCR 扩增及双向测序,获得样品的 ITS 序列。采用相似度分析法进行分子鉴定;根据植物产地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验证结果,三种方法联用获得鉴定结果;分析混伪品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结果 DNA 条形码研究表明巴西药用蒲公英的混伪品来源于菊科植物假蒲公英猫儿菊Hypochaeris radicata 的全草,产地分析和形态分析验证了 DNA 条形码鉴定结果。结论巴西药用蒲公英的混伪品来源于菊科蒲公英属植物假蒲公英猫儿菊 Hypochaeris radicata 的全草。混伪品的生药学特征能够为巴西草药 DENTE DE LE?O 的真伪鉴别提供依据。
环球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中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使用,西方国家也逐渐选择中药作为辅助治疗的药物。然而,中药存在成分不明确等质量和安全问题,阻碍了中药在国际社会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与普及,这正是前沿的分析技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确保可重复识别和检验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近年来技术先进的分析仪器不断研发,灵敏度和精确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可采用更高分辨率仪器分析多组分混合物,推动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朝着标准化方向进行。本文主要综述分析技术在中药材及其提取物质量监控和鉴定上的新应用。

    作者:南洋;徐鹏;丁宏;刘莉莉;董辉;马薇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提高悟性,重视中医思维;读书临证,加强素质培养

    悟性是自我认识与认识自己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能力。提高悟性,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在中医成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悟性是智慧的表现,与先天潜质,以及后天形成的哲学思维、人文素养、人生阅历密切相关。熟读经典、勤于临床的基础上,勤学多思,善于总结,多拜名师,有利于提高悟性。

    作者:赵进喜;贾海忠;肖永华;朱立;庞博;申子龙;王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从“伏毒”谈病证结合干预肿瘤转移复发

    以传统中医“伏毒”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将中医证候要素和微观辨证纳入肿瘤转移复发防治领域,指出中医药扶正祛邪及搜剔经络的目的旨在清化“伏毒”,防止肿瘤转移复发。阐述了“伏毒”在肿瘤复发转移中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立华;宁方玲;高丽霞;魏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 DNA 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的巴西草药 BARDANA(牛蒡)的品种鉴定及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目的:对巴西草药牛蒡的品种进行鉴定,同时研究其中的牛蒡苷含量,为其品种整理和药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 DNA 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技术鉴定巴西草药牛蒡的基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牛蒡苷含量。结果 DNA 条形码初步鉴定巴西草药牛蒡为菊科牛蒡属植物,且与牛蒡达到高相似度99%,产地及形态分析进一步确证其为牛蒡的地上部分;巴西牛蒡草中牛蒡苷平均含量为0.281%,明显低于中国牛蒡草牛蒡苷平均含量3.72%。结论巴西草药牛蒡来源于牛蒡 Arctium lapp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其牛蒡苷含量极低。

    作者:余春霞;顾选;李妍芃;肖瑶;赵百孝;刘春生;马长华;韩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马莳医籍训诂的成就与特色

    马莳为全文注释《灵枢》的第一家,也是继王冰之后注释《素问》的第二家。他所注释的《内经》版本,是承前启后的所在,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研究马莳医籍训诂的特点,可以促进当前医籍训诂理论的进步和完善。本文通过对《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的研读及其训诂时代背景的研究,在充分了解其学术源承的基础上,总结出马莳医籍训诂的成就与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创篇名注解、敢于提出前人错误注解、理论联系实际、见解独特。

    作者:郭静;王明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神与一源三歧脉关系探讨

    心居于胸中,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以精、气、血为基础,不仅统御各脏腑生理功能,并且主司精神思维、认知情志活动。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宫,行径功能各异,主一身之气血阴阳。本文从心经与一源三歧脉的经脉循行、气血阴阳方面进行展开研究,并分析任督冲三脉经脉循行、生理功能及各脉相互作用对心神功能活动产生的影响,从而论述心神与任督冲之间的关系,为从任督冲脉治疗神志疾病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王奕力;徐哲学;李雅竹;王楠;田元祥;赵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血塞通胶囊的人参皂及三七皂苷溶出度对比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血塞通胶囊中人参皂苷 Rg1、Re、Rb1、Rd 及三七皂苷 R1溶出度的检测方法,并比较3种不同血塞通胶囊溶出度情况,为剂型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HPLC 法检测5种皂苷的体外溶出度,计算并绘制累积溶出曲线,通过相似因子(f2)分别比较不同血塞通胶囊间5种皂苷溶出度的差异及每种胶囊中各皂苷间的溶出度差异,并采用质量权重系数法将血塞通胶囊中三七总皂苷组分的溶出曲线进行整合。结果维和硬胶囊和络泰软胶囊中5种皂苷在30分钟内累积溶出率均达到60%以上,12小时内均达到85%以上,而理洫王软胶囊各成分成分30分钟累积溶出率仅为3%,12小时内达到40%,3种血塞通胶囊间溶出曲线 f2均小于50,各胶囊中5种皂苷间f2均大于50。3种血塞通胶囊的溶出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油相为内容物基质的理洫王软胶囊相对于维和硬胶囊及络泰软胶囊显示出缓释作用,5种皂苷间溶出行为无显著性差异,呈现出同步性,与整合结果趋势相同。结论胶囊壳及内容物基质的不同对胶囊的溶出过程存在一定的影响,油相基质具有缓释作用,血塞通胶囊中5种皂苷的溶出具有同步性。

    作者:张晴;杜守颖;陆洋;白洁;李鹏跃;滕会会;杜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少阴病辨识与临床应用浅谈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书《伤寒论》,后世医家潜心研究并形成不同见解。胡希恕先生力排众议认为《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六经来自八纲,表证分阴阳,太阳病为表阳证,少阴病为表阴证。表阴证的本质为营卫不和,营主营养和化生血液,营虚是本,温阳自能生津液。真武汤方证为少阴寒化证,黄连阿胶汤方证为少阴热化证。少阴病本质是阳气虚,一为太阳病久治或误治转为少阴病;另一为素体阳气虚,感邪即为少阴病。

    作者:王学梅;刘宝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 DNA 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的巴西草药 CENTELHA ASIáTICA(积雪草)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对巴西草药 CENTELHA ASIáTICA 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 DNA 条形码技术对巴西草药的叶片提取 DNA、扩增 ITS 序列、双向测序,采用相似度法进行物种鉴定,再结合产地信息和性状特征核对 DNA 条形码鉴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巴西草药 CENTELHA ASIáTICA 与NCBI 核酸数据库积雪草 ITS 序列达到高相似度,相似度为99%,鉴定其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 Urban。在地理分布上,巴西草药 CENTELHA ASIáTICA 符合积雪草的分布特征;从形态分析上,样品与积雪草特征相符合。结论基于 DNA 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的鉴定方法能够对巴西草药 CENTELHA ASIáTICA 进行鉴定,鉴定该物种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L.) Urban 的干燥全草。生药学研究能够为 CENTELHA ASIáTICA 品种鉴定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顾选;李妍芃;崔秀梅;王娟;韩丽;赵百孝;刘春生;马长华;崔馨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竹叶石膏加味方治疗儿童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32例

    目的:观察竹叶石膏加味方治疗儿童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64例病毒性心肌炎的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竹叶石膏加味方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并随诊8周,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临床症状、心肌酶谱以及心功能检测的结果等数据。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63%;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如胸闷、叹气、乏力、心悸等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v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于羟丁酸脱氢酶( 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ate kinase,CPK)的改善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心电图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竹叶石膏加味方加味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莉;郭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北京地区2014年冬季甲型流感151例中医证候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2014年北京地区冬季甲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北京地区2014年11月23日至30日收集的151例甲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其中医证候学资料,总结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2014年甲型流感患者就诊时症状以中高度发热、咳嗽、乏力等症常见,证候以表寒里热证为主,占36.4%,而既往有基础病者表寒里热证比例高达55.0%。证候分布其次为风热犯表证、邪热郁肺证,分别占23.8%、23.2%,风寒束表证较少见,仅占6.6%。其中风寒束表证、表寒里热证更易兼夹湿邪,分别占80.0%、54.5%。发病2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上述四证均可见,以表寒里热证为主,随着病程发展,邪热郁肺证比例渐增,其它证候比例减少。结论北京地区2014年冬季甲型流感初起表证突出,以表寒里热证为主,既往有基础病者多见,可能与素体因素有关。流感有表寒证者易兼夹湿邪。流感邪气在表时间短暂,随着病程发展,邪热郁肺证多见。

    作者:郭亚丽;马月霞;刘建;马家驹;王玉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药煎剂治疗放射性肠炎用药规律探讨

    中医治疗放射性肠炎疗效显著、经验丰富。为促进和提高对放射性肠炎的认识,本文将从“症”“证”“病”角度,追古溯源,探讨放射性肠炎的中医病名;吸取各医家经验之长,根据本病临床发病情况,将放射性肠炎辨证分型为脾虚湿困、湿热下注、脾肾阳虚和肝脾不和四个证型;并探讨本病的治疗原则;同时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文献检索方法,结合众医家的学术观点,对中药煎剂治疗放射性肠炎用药规律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家提供参考。

    作者:徐文慧;王天琪;王安;孙哲拯;高明泽;王磊;胡素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及临床应用

    心病从肝论治,是基于五脏相关、七情致病的机理内涵探析和研究所提出的。临床上治疗各类心病,除了辨证论治、病证结合之外,重视心肝同治,在辨证的基础上配伍疏肝理气中药的运用,常常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文中还将“心病从肝论治”的原则拓展应用,提出“心身同治”疗法,即在给予患者躯体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其精神心理的治疗,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梁东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比较巴西肉桂CANELA 与中国肉桂中桂皮醛的含量

    目的:比较巴西肉桂 CANELA 与中国肉桂中桂皮醛的含量差异,为肉桂药材的新品种选育及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分别测定6批巴西肉桂 CANELA 与中国肉桂中桂皮醛的含量。结果6批巴西肉桂 CANELA 及中国肉桂中桂皮醛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3%和5.27%,均明显高于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规定的1.5%。结论以桂皮醛为指标进行评价,巴西肉桂 CANELA 品质优于中国肉桂。本研究为确定巴西肉桂 CANELA 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奠定了基础,也可为肉桂药材品种的资源普查、新品种选育、品质评价等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李莉;冯孟鑫;马恺悦;王佳宇;侯文珍;赵百孝;刘春生;马长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从益气活血论治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高血压可引起心肌结构、功能的改变,出现舒张功能障碍,终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衰不同于收缩性心衰,迄今仍没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进行病因病机分析,提出气虚血瘀证为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的常见证候,并基于前期证候学的调查结果,认为气虚血瘀证为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常见证候,与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发生具有明显的内在相关性。因此提出中医防治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应以益气活血为法,运用益气活血法进行防治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而评价基于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的干预治疗对高血压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舒张功能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崔晓云;范文英;周鹍;谭弘;李岩;林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性别、年龄、积液量的关系。方法选择石家庄市中医院住院的125例明确诊断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病理类型、性别、年龄、积液量、影像资料及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参照文献及科室经验,将其辨证分为4型。利用 SPSS 统计软件分析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医分型与病理类型、性别、年龄、积液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不同病理类型的中医证型分布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性别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年龄段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4)在积液量方面,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经卡方检验无差异性(P>0.05);(5)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4个证型中常见的是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结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性别、积液量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为中医诊治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中医规范化治疗打下一定基础。

    作者:霍志刚;马小莉;李建设;武纪生;魏玉芳;贾震宇;齐珊珊;王旭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消癥散积方对高脂血症的患者血脂的临床探析

    目的:研究消癥散积方对治疗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老年病科门诊经抽血诊断为高脂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中西医结合组。均常规给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并积极控制血压、稳定血糖等。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口服100 mg ,每天1次;辛伐他汀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 ,每天1次;中西医结合组在辛伐他汀组的基础上再加服消癥散积方(浙贝母10 g、皂角刺6g、山楂10 g、荷叶20 g、路路通10 g),每天1剂。三组患者均规范化治疗4个月。且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各项指标。并根据治疗前后的血脂改变情况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的血脂指标无明显变化,其余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中西医结合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加服消癥散积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组各项指标优于单纯的辛伐他汀组。结论消癥散积方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肯定。

    作者:邢峰丽;封小强;刘伟花;赵蓉;霍萌;祁爱风;刘素芳;封若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裸花紫珠提取物凝血有效部位的研究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提取物凝血作用及其有效部位。方法以质控血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裸花紫珠粗提物及各分离部位和单体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四项指标观察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与溶媒对照比较,裸花紫珠粗提物能明显缩短 PT、APTT、TT 的时间,能明显提高 FIB 含量;裸花紫珠40%甲醇洗脱部位能明显缩短 APTT、TT 的时间,能明显提高 FIB 含量;与粗提物比较,40%甲醇洗脱部位效果接近于粗提物。结论裸花紫珠有较好的凝血效果,其有效部位可能在40%甲醇洗脱部位。

    作者:张利;黄胜;颜小捷;杨子明;谷陟欣;李典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庞鹤教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经验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特点、病案举例等方面介绍了庞鹤教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经验。针对下肢 ASO 的治疗庞鹤提出其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浊毒阻络”,主张益气扶正、逐瘀祛浊、化毒通络的基本治疗原则。具体治疗则益气活血贯穿始终,注重善破血分之虫类药物的使用;活血时不忘增新血、充脉道之“增血行瘀”;重视清热解毒药的使用,下肢 ASO 早期应用解毒药以清化浊毒;灵活运用活血、温通、祛风湿、舒筋等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临床中采取“益(气)、祛(瘀)、解(毒)、通(络)”之法治疗下肢 ASO 取得良效。

    作者:杨文利;张凡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二维特征鉴别法”的巴西草药TANCHAGEM 真伪鉴别

    目的:综合巴西草药 TANCHAGEM 的化学与遗传学信息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利用“二维特征鉴别法”,即 DNA 条形码技术联用 HPLC 技术的方法,鉴定巴西草药 TANCHAGEM 的基原,并测定其大车前苷的含量。结果 DNA 条形码初步鉴定巴西草药 TANCHAGEM 为车前科车前属 Plantago L.植物,且与中药车前草相似度达99%以上;巴西车前草、中药车前草中均含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规定指标成分大车前苷,含量分别为0.1025%和0.1030%。结论巴西草药 TANCHAGEM 为巴西车前草,其大车前苷含量与中药车前草含量相近。本实验为车前草品种的质量控制、资源普查、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徐文英;马恺悦;冯孟鑫;顾选;李妍芃;赵百孝;刘春生;马长华;韩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