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丽;朱新平;顾俊毅;陆林国;宋树良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成像精确测量正常胎儿标本双侧肾脏的宽径、厚径、长径及肾脏体积,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关系,了解正常胎儿标本在不同孕周其肾脏的发育情况.方法 22例20~27周无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标本接受3.0T磁共振肾脏(0.9mm层厚、0.5mm层间距)扫描,测量正常胎儿标本肾脏宽径、厚径、长径及体积.结果 ①胎儿标本平均肾脏宽径由20周的(0.97±0.16)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1.40±0.12)cm,与GW相关系数r=0.739(P<0.01),肾脏宽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②胎儿标本平均肾脏厚径由20周的(1.11士0.23)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1.40±0.08)cm,与GW相关系数r=0.584(P<0.01),肾脏厚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③胎儿标本平均肾脏长径由20周的(1.78±0.10)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2.60±0.32)cm,与GW相关系数r=0.718(P<0.01),肾脏长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④胎儿标本平均肾脏体积由20周的(1.26±0.29)cm3逐渐增长至27周的(3.34±0.25)cm3,与GW相关系数r=0.870(P<0.01),肾脏体积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结论 MRI可准确测量胎儿肾脏宽径、厚径、长径及体积,评价中孕期胎儿肾脏形态、大小及体积发育情况,MRI可以作为胎儿肾脏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检查及进一步验证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胎儿发育提供更多参考数据,为产科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熊春梅;林祥涛;韩梅;李建志;王道才;刘凯;林令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CT测量髋关节,探讨正常成人髋臼前唇连线头距、骨关节间隙与髋臼角的相关性.方法 对216例因盆腹部病变行CT检查而无髋部症状患者的髋关节进行数据重建、测量,从中挑选X线和CT表现正常的400例髋关节作为统计对象,测量髋臼前唇连线关距、髋关节前、后间隙及LCE角、髋臼角、股骨头覆盖率、臼顶切线角.结果 髋臼前唇连线头距与LCE角、股骨头覆盖率呈正相关,与髋臼角负相关;髋关节前间隙与LCE角、股骨头覆盖率呈负相关,与髋臼角不相关;髋关节后间隙与CE角呈负相关,与髋臼角、股骨头覆盖率不相关.根据臼顶切线角的不同,将髋臼分为三种类型,髋臼前唇连线头距及髋关节前后间隙三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Ⅰ型、Ⅱ型均与Ⅲ型有显著性差异,而Ⅰ型与Ⅱ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测量的正常成人髋关节间隙指标与X线测量的髋臼角等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结合对髋关节的评价更为准确.
作者:胡令安;马玉;王建国;武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7例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的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CT主要表现为肺周围性肿块(5/7),肿块常较大、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有分叶、可见毛刺;1例为空洞性肿块,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无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左肺上叶中央型肿块合并肺不张,与其它类型中央型肺癌相似.结论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上仅有相对的影像学特征,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作者:杨军;李勤勍;杨光军;郑蕊;廖承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PET/CT在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s)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43例SPNs均行PET/CT扫描,根据结节PET的代谢特点进行PET诊断,根据CT的形态学特点进行CT诊断,PET/CT则结合PET的代谢特点及CT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综合判定SPNs的性质.结果 恶性SPNs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mean 6.08±4.57,n=120)明显高于良性结节(mean 2.73±2.16,n=23),并且有统计学意义(t'=5.45,P<0.001).低分化、中分化恶性肿瘤的SUVmax(mean 8.46±4.29,5.67士4.57)均明显高于高分化恶性肿瘤(mean 3.22±4.58),并且有统计学意义(t'=6.16,P<0.001;t'=2.86,P<0.01);低分化恶性肿瘤的SUVmax(mean 8.46±4.29)明显高于中分化恶性肿瘤(mean 5.67±4.57),并且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1).PET/CT诊断恶性SPN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6.7%、73.9%、93%、95.1%、81%)均较单独利用CT(86%、72.7%、83.9%、94.5%、48.5%)和单独利用PET(80.8%、52.2%、76.2%、89.8%、34.3%)高.结论 PET/CT可以提高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准确度及把握度.
作者:关建中;刘翠玉;谢立旗;倪诚凯;叶勇;陈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去钙化技术在颈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应用双源CT双能量颈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126例,分析全部患者颈动脉双源CT双能量自动去骨去钙化技术对颈动脉的显示,并评价图像质量.其中阳性结果患者中有27例患者接受了头颈部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以DSA图像为金标准对照,评价双源CT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去钙化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与DSA对照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126例患者颈动脉双能量自动去骨后,对颈总动脉(CCA)血管满意显示率为71.0%,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血管显示满意率为96.0%,颈内动脉颅内段(ICA-I)血管满意显示率为74.2%,ICA-E血管满意显示率高,与CCA及ICA-I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血管总满意显示率为80.4%.27例阳性患者颈动脉双能量自动去骨后与DSA对照,狭窄吻合率一致性很高(P>0.05),尤其重度及闭塞吻合率达到95%以上.结论 双源CT双能量自动去骨去钙化技术在颈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的检查新手段,获得的图像质量好,尤其在ICA-E段血管的显示几乎可以替代DSA检查.
作者:王超;杨少华;徐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RI联合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98例A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两侧髋关节的CT和MRI检查,对两者定性诊断敏感度和早期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 CT诊断ANFH敏感度为88.78%,MRI为90.8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74,P=0.103);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7.96%(96/98),与CT及MRI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321、4.095,P=0.016、0.022);CT和MRI对ANFH阳性患者检测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检查方法对于ANFH的诊断均具较高的敏感性,但二者联合应用后可互补对ANFH患者进行诊断,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为今后ANFH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效可行的模式参考.
作者:李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各种脑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综合症,而皮层下缺血性痴呆是其主要亚型,灌注成像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AD的鉴别诊断及病情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灌注成像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陈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应用同轴技术经皮穿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可行性、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患者,在CT引导下应用同轴技术行穿刺活检术,取出组织经固定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穿刺成功率、诊断符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4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取得标本多少不一,组织学除1例腺癌误诊为慢性炎症外,其余均作出正确诊断,穿刺成功率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7.05%.10例出现气胸,12例伴有出血,其中2例为气胸合并出血,气胸总发生率为29.4%,出血总发生率为35.3%.结论 应用同轴技术穿刺肺内小结节,可多方向多次取材,获得较满意的组织量,从而提高阳性率及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飞;李雷;孟庆大;李振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将MRI与CTM进行对比,探讨Balance SSFP序列在臂丛椎管内神经根损伤及损伤类型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可疑椎管内臂丛神经根损伤的病例中挑选符合条件315例进行MRI与CTM对比分析,其中297例行常规锁骨上探查臂丛神经根.结果 315例有疑患侧神经根1575个,MRI诊断椎管内神经根损伤的灵敏度为84.35%,特异度为95.79%,总符率为89.13%.部分型中单纯前根或后根完全撕脱73个,前根和/或后根部分撕脱的有63个神经根,MRI仅诊断出108个,符合率为79.41%,CTM显示神经根断裂型损伤43个,MRI诊断31个,符合率为72.09%.结论 MRI-Balance SSFP序列作为无创性检查在臂丛神经根损伤的患者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首选筛查诊断方法.
作者:罗文暄;王从颖;张红梅;陈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48名接受全程放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盆腔常规MRI及DWI扫描,每次扫描均测量肿瘤的ADC值,所有ADC值均由b=0,600s/mm2和b=0,1000s/mm2两组ADC图得出.根据治疗结束后的结果将患者划分为完全有效组(CR)、部分有效组(PR)及无效组(SD),并根据ROC曲线比较两组ADC图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 治疗2周及4周后CR组的ADC值提高百分比在两组ADC图中均高于RP及SD组;治疗结束后,CR组的ADC值在两组ADC图中均高于RP及SD组;其中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高b值组(b=0,1000s/mm2)区分CR组与PR/SD组的能力高于低b值组(b=0,600s/mm2) (P<0.05);低b值组所测数据的标准差均大于高b值组.结论 高b值DWI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整体价值高于低b值DWI,且数值更为稳定.
作者:邝菲;颜志平;王健;饶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RI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74例经剖宫产手术确诊为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产前均进行多普勒超声及MRI检查了解胎盘位置,并与剖宫产术中所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经剖宫产终止妊娠并明确胎盘位置,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49例,部分性前置胎盘7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8例,多普勒超声诊断完全符合63例,符合率为85.1%(63/74),MRI诊断完全符合71例,符合率为95.9%(71/74),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B超检查更高,且应用MRI检查可对前置胎盘的位置、范围进行精确定位,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对其进行术前评估.
作者:王连云;王玉环;陈伟;宋樟伟;谢爱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及MRI诊断胎儿肺隔离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产前超声怀疑胎儿肺隔离症者,24h内进行MRI检查,诊断结果均经尸检病理及产后随访证实.对12例胎儿的超声和MRI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的12例胎儿肺隔离症,超声诊断符合率83.3%,误诊2例,(1例为隔疝,1例为肺囊腺瘤);产前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1.7%,误诊1例(隔离肺误诊为腹腔肿瘤).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肺隔离症主要筛选方法,MRI可以作为胎儿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作者:杜燕飞;李传亭;滕剑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欧美国家男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上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2].超声技术应用于前列腺显像经过了几十年的演进,其在前列腺癌的诊治中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特别是近些年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3D-TRUS、HistoScanning等新的超声影像技术以及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nic)的问世及其发展和应用,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期待.本综述对超声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治的历史进行回顾,并且对当前及潜在的超声应用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
作者:王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单源双能量CT在显示痛风结石沉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临床确诊痛风患者的单源双能量CT图像,观察关节、周围滑膜、肌腱韧带走行区有无绿色痛风石沉积,记录痛风石沉积部位、大小、范围及周边骨质情况,与常规CT检查对比观察结果.结果 22例患者的单源双能量CT检查共发现283处痛风结石沉积,常规CT发现128处,其中大小在0.1~0.3cm范围内痛风结石,单源双能量CT能清晰显示、标记,常规CT不能发现,单源双能量CT显示痛风结石沉积能力和敏感性均高于常规CT.结论 单源双能量CT在显示痛风结石沉积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痛风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创性的检查技术.
作者:罗敏;高源统;岑秀雅;颜森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本研究应用MRI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法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进行大体组织形态学评估及定量分析.方法 本研究纳入14例有膝关节软骨损伤症状并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法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所有病例的关节软骨损伤均为ICRS分级Ⅲ或Ⅳ,术中测量病变面积为2~8cm2.1年随访期内所有病例都接受常规MRI序列及T2 star mapping序列扫描(1.5T).对损伤修复区域采用软骨组织修复磁共振观察评分系统(MOCART)进行评价.采用T2 star mapping序列扫描图像感兴趣区划分的方法对修复区域及自身正常软骨所测量的T2*弛豫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年随访期软骨修复区MOCART评分为59.50±23.90,相邻本体软骨组织评分为65.21±21.84,与软骨修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软骨修复区和邻近正常自体软骨组织T2*弛豫时间分别为(31.14±9.26)ms和(32.93±11.69)ms,修复区软骨组织质地与正常软骨组织相近.结论 经关节镜下微骨折法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后1年随访观察期内,MRI软骨扫描可见软骨损伤区填充良好.经T2*测量值分析证实软骨修复组织可以达到与邻近正常透明软骨相近的组织结构.
作者:伍忠根;傅闽兰;李志国;万林;郭珍珍;刘小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 女,63岁.发现左耳垂下肿块3年,增大2月.查体:左耳垂下下颌骨升支后方肿块,鸡蛋大小,质块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无面瘫等症状.彩超检查:左耳后下方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其内见少许血流信号.腮腺CT检查:平扫示左侧腮腺区见形态不规则、密度欠均匀的肿块影,大小约3.4cm×2.1cm×2.8cm,CT值约31~40HU,边界清楚,肿块通过茎突下颌间隙伸入咽旁间隙(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大部分明显均匀强化,CT值为162HU,肿瘤周边见囊性无明显强化病灶,CT值约31HU(图2);静脉期示实性成分呈持续强化而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CT值为134HU,囊性部分CT值为32HU(图3).
作者:周碧;申玉兰;吴春根;魏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年来,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螺旋CT是进展期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主要检查方法,但对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的判断存在局限性,18F-FDG PET/CT集功能影像及解剖成像于一体,能够有效显示肿瘤组织的功能代谢及解剖结构.在胃癌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方面显示其优越性.
作者:崔莹;张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与病理相对照,描述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pNET的MSCT)多期增强表现,提高对其CT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pNET的MSCT资料,分析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动态增强强化特征,强化程度及与病理相关性.结果 21例患者发现病灶26个,其中胰头、胰颈、胰体及胰尾部分别为5、4、9、8个;大肿瘤直径为8.0cm,小肿瘤直径为0.8cm,平均直径为3.7cm;26个病灶均表现为等或低密度,6个病灶伴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26个肿瘤与胰腺密度比较,9个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4个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肿瘤密度高于胰腺者13个,低于胰腺者8个;1个未检出瘤灶记录为密度等于胰腺.9个病灶与动脉期强化程度等同,13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下降,5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提升.门脉期4个病灶显示强化状态,2个轻度强化状态有所提升,延迟期多数病灶强化程度大幅度下降,仅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灶依然显轻中度强化状态,但该病例肿瘤各个期间均显低或稍低密度,并伴有斑点状钙化现象.A1、A2、V1、V2等参数随病理级别提升而呈下降趋势.其中A1、A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NETP患者MSCT扫描,可全面把握患者肿瘤影像特征,有助于对患者肿瘤的鉴别和后期治疗.同时患者病理级别增高,强化效果减弱.
作者:包丽平;徐鹏举;戴亚婕;陆建;骆梦佳;王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肺支气管低电压扫描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参数.方法 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机,对120例中等体型具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分组进行肺部不同电压CT扫描,电压分别设为80kV、100kV、120kV,Ⅰ组为固定100mA组,Ⅱ组以不同电压扫描的同时启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参考管电流分别提高到为180mAs、130mAs、100mAs,其他参数均相同,在工作站对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后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各组对支气管级别、小支气管管径显示、支气管边界清晰度及密度分辨力均未见明显差别;80kV组噪声略高于其他两组,100kV组与120kV组噪声未见显著性差异,而CTDI其中80kV组较120kV组降低了65.53%,100kV组较120kV组降低了33.08%,剂量补偿后图像噪声略有改善.结论 与常规管电压120 kV扫描方案相比,采用低管电压80 kV及100 kV,适当给予管电流补偿,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在多层螺旋CT肺支气管成像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爱国;马玉;王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对诊断腰椎单纯峡部不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临床怀疑腰椎峡部不连的病例进行X线双斜位平片、冠状位和斜位及矢状位DTS检查,判断是否为腰椎峡部不连,评价X线平片与DTS对腰椎峡部不连诊断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并对X线平片和DTS图像显示椎弓峡部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X线平片确诊腰椎峡部不连19例,8例不确定,12例排除腰椎峡部不连.32例患者经DTS确诊为腰椎峡部不连,2例不确定,5例排除腰椎峡部不连,X线平片诊断腰椎峡部不连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为55.9%、61.5%,DTS诊断腰椎峡部裂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为94.1%、94.9%,DTS的诊断符合率与X线平片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08,P<0.05).结论 DTS可以清晰显示单纯腰椎峡部不连,与X线平片比较,能显著提高单纯腰椎峡部不连的检出率,可作为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
作者:马学梅;田军;张殿星;孙博;巩武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