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胆总管结石可经内镜治疗而避免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我院自2002年7月~2005年1月对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花;石秀菊;路英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并以形态、边缘、纵横径比、内部及后方回声、有无钙化和血流丰富程度为观察指标比较双侧乳腺癌在声像图表现上的相似性.结果: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分布部位以外上象限居多,多表现为不规则分叶或伪足状;边缘毛刺征,界限不清;肿块纵横比大于1;内回声光点粗大而不均匀;常见砂粒样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丰富.18例 (31.0%)双侧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具有相似性,而另外40 例(69.0%) 则不具有相似性.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具有类似原发性单侧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分布特征,第二癌与第一癌相似性较低.
作者:娄丽;丛新丽;马玉香;李吉昌;于国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数字电影摄影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5例临床考虑冠心病的患者,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数字电影摄影,对影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分为良好和差.结果:185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有153例.数字电影摄影共1352组,良好的有1327组,占98.2%,差的有25组,占1.8%.结论:数字电影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质量稳定而良好,能清晰地显示血管病变,数字图像能进行多种后处理,作定量分析并便于数字化储存和远程传输.
作者:廖政贤;李平;郑德中;叶新云;陈巧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煤工尘肺是煤尘在患者的肺部大量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为了对煤工尘肺的诊断和早期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对963例煤工胸片进行分析.
作者:刘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RI FLAIR序列对脑挫裂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脑挫裂伤的MR表现.结果:脑挫裂伤病变单发性3例,多发性19例.发生于颞叶2例,顶叶1例,双额叶3例,颞、顶叶3例,额、顶叶3例,额、颞、顶、枕复合伤10例.MRI表现为出血性改变8例,FLAIR序列表现为混杂高信号或低信号的病灶;非出血性病灶14例,FLAIR序列表现为高信号.常规T2WI发现病灶共58处,FLAIR上共发现病灶77处.结论:FLAIR序列对脑挫裂伤病变显示优于FSE序列T2WI,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林雅明;姜涛;林依东;邓倩;周建敏;田维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炎、肺不张等其它病变[1],自有CT以来,对SPN的研究报告较多,但诊断的特异性仍未有显著性提高[2~7].我院对SPN 52例行CT检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利伟;王自正;顾建平;王丽萍;冯敏;王绍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性治疗的价值.方法:178例布-加氏综合征均经B超和肝静脉、下腔静脉造影确诊.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采用了经股静脉或股静脉-颈静脉入路行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或/和血管内支架(EMS)植入术.对完全闭塞病例,实施了三种破膜或闭塞段开通术.结果:66例不完全性狭窄的病例经股静脉入路治疗,成功率为100%(66/66),其中单纯PTA36例,PTA+内支架植入术30例.112例完全闭塞病例,闭塞段或膜开通成功率为98.21%(110/112),其中经股静脉顺行开通110例,经颈静脉贯穿法开通2例,单纯PTA51例;PTA+内支架植入术59例.治疗后下腔静脉压下降明显,单纯球囊扩张组平均值为14.7cm水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组平均值为16cm水柱.术后随访3年再狭窄率为5%(9/176).其中1例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红旗;高力;王振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男,28岁.因咳嗽、咳痰2年,气短1年,加重2个月入院.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均为晨起咳嗽,伴少量粘痰,易咳出,未予诊治.
作者:斯琴;陆菁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胆系炎症包括胆囊炎、胆管炎,又以胆总管感染较多,而局限性肝内胆管感染报道较少,现将我院遇到1例局限性肝内胆管感染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萍;吴利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男性,67岁.查体:发现右上纵隔增宽1个月余,无明显临床症状.胸部正侧位片示:主动脉弓部右上纵隔旁有3.6cm×7.5cm肿块,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内无明显钙化.
作者:王世华;丛林;魏新红;尚延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牙的CT分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34颗)上颌埋伏牙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分别行牙体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MPR重组.根据牙齿的形态、位置及生长方向进行分型.结果:上颌埋伏牙弯曲型20颗和非弯曲型14颗.弯曲型上颌埋伏牙唇颊向倒置型4颗、唇颊向非倒置型6颗、舌腭向倒置型5颗、舌腭向非倒置型5颗.非弯曲型近中型5颗,远中型2颗,垂直型1颗,平行埋伏牙4颗,倒置型2颗.结论:上颌埋伏牙的CT分型反映了上颌埋伏牙的不同特点,可指导制定手术方案.
作者:邵林琴;巩若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MRI是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我院35例的经验如下.
作者:金红花;程若勤;王化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FDB)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全身骨骼均可发病,以四肢骨为多见,其次可见于骨盆、肋骨、头颅等不典型部位.本研究收集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不典型部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合病理改变分析其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志龙;李金保;姚丽霞;李海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畸形之一,经手术做幽门环肌切开术,预后效果良好.本文回顾性的分析经我院手术证实的109例胃肠造影检查表现,介绍如下.
作者:柴雪娥;陈为红;高修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982年,第一支口内X线探测器问世,标志着牙颌面X线成像数字化时代的开始.20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众多的数字化成像技术、设备应用于临床.本文介绍相关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势.
作者:方冬;宋少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心动图观察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及观察方法.方法:23例大鼠建立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其中同系移植6例,同种移植17例.术前对原位心脏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常规记录原位心左室长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测量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左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术后立即对移植心脏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并显示上述切面,测量相应超声指标,所测指标与术前原位心比较.结果:23只实验鼠原位心可显示乳头肌水平短轴、心底短轴、左室长轴和心尖四腔切面各为19例、11例、10例和9例;异位移植心与原位心比较,移植心左室短轴内径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结论: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与原位心和腹腔异位移植心脏相比较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是评价移植心脏形态、大小与心肌功能改变较为理想的切面.
作者:张红安;谢明星;卢晓芳;冯剑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男,39岁,农民.近5个月来间断性咯血3次,无咳嗽.常规X线胸片和CT发现左下肺类圆形小结节,直经为10mm,内缘有一气体影,局部胸膜有粘连牵拉,增强后病灶不强化(图1~3).CT导引下穿刺活检,镜下见曲菌菌丝及孢子.手术后病理诊断:曲霉菌病.
作者:俞士华;查二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女,26岁.因停经56天来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着色.宫体平位,大于50天孕,质软,活动好,无明显压痛,双附件正常.
作者:谭国英;邱桂霞;宋伟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正常胎儿和心力衰竭胎儿心脏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量400例正常胎儿(20~25周、26~30周、31~35周、36~40周各100例)左、右心室Tei指数,分析孕周、心率对此指数的影响.测量8例心力衰竭胎儿和与其孕龄匹配的30例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分析两者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400例正常胎儿左心室Tei指数为0.319±0.0104,右心室Tei指数为0.328±0.105,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r=0.766,P<0.001);不同孕龄胎儿之间的Tei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与心率无明显相关(P>0.05).8例心力衰竭胎儿左室Tei指数为0.556±0.141,右室Tei指数为0.819±0.280,比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定量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
作者:刘彦英;丛淑珍;吕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实验性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0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前与注射后6h行CT灌注成像,使用GE Perfusion 2软件测量肾皮质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RBF)、血容量(R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临床常规指标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其灵敏性.结果:注药前后RBF为(867.75±149.89)ml·min-1·100g-1 VS (557.05±222.83)ml·min-1·100g-1,RBV为(74.69±12.84)ml·100g-1 VS (41.72±18.93)ml·100g-1,MTT为(4.70±1.27)s VS (4.92±1.04)s,PS为(26.24±5.20)ml·100g-1 VS (54.73±10.77)ml·min·100g-1.前后对比,肾皮质RBF、RBV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S值显著增高(P=0.01),MTT较注药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注药前后6h的血肌酐、尿素氮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显示出实验性兔ARF前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检查灵敏,对ARF前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晟;许建荣;华佳;范瑜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