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玥;钱春艳;叶廷军;季育华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中非发酵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方法 按标准要求留取清洁中段尿,每份标本做定量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在泌尿系统感染中,非发酵菌感染比例较高,占19.8%;构成比中前3位非发酵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栖稻黄色单胞菌;非发酵菌对不同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 监测泌尿系统感染中非发酵菌种类及耐药性变化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有益.
作者:孙阳;张友玲;丁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及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正常妊娠组、糖筛查异常组及糖耐量异常组进行空腹葡萄糖、口服葡萄糖50g筛选、GSP、1,5-AG测定.结果 糖筛查异常组GSP水平为(154±18)μmol/L、糖耐量异常组GSP水平为(157±26)μmol/L,与正常妊娠组[(136±3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筛查异常组和糖耐量异常组1,5-AG水平分别为(57.3±30.2)μmol/L、(45.2±25.7)μmol/L,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水平[(84.5±35.6)μmol/L,P<0.01].结论 GSP、1,5-AG可作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筛查及诊断指标.
作者:陈益川;张德亭;朱勇;张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定量检测let-7 miRNA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提取2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总RNA,采用颈环逆转录引物进行逆转录;以let-7a micro RNA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荧光(MGB)探针;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let-7 miRNA,并检测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该方法检测let-7a miRNA的灵敏度为1.0×101拷贝;检测总RNA的下限为0.05ng.20例临床标本中,7例(35%,7/20)胃癌组织中let-7a miRNA表达明显低于其远癌端正常胃黏膜对照组织.结论 应用颈环逆转录引物及MGB探针技术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特异、敏感地检测胃癌let-7miRNA,且其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炳坤;唐永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降钙素原(PCT)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以获取高产量、低成本、高纯度的PCT蛋白.方法 按人的全长PCT 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标准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全基因合成步骤合成扣除信号肽外PCT的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该片段克隆到质粒pET21a(+)中,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 coli(DH5αt),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用镍.氮三乙酸(Ni-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取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鉴定.结果 扩增出的人PCT片段于原核表达载体中克隆,经酶切和核酸测序鉴定,得到正确的重组质粒pET-PCT,并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纯化后的蛋白经考马氏亮蓝染色呈单一条带;用抗PCT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目的 蛋白有反应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基因重组人PCT的原核表达载体,基因重组人PCT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获取高纯度、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和开展临床检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作者:陈洁;张志萍;谢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确保鉴定输血安全,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403例血型鉴定标本同时进行了Rh血型的鉴定.结果 Rh血型阴性者有9例,检出率为0.37%.结论 将Rh血型鉴定作为血型筛查的常规检验,对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雯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0、CD86及其受体CD28与其病情状态、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24名健康体检者和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0、CD86、CD28的表达和CD8+CD28+、CD8+CD28-亚群淋巴细胞,并与病毒载量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CD80和CD8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P<0.01);肝炎后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3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组CD28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P<0.05).病毒载量高低和HBeAg是否阳性与外周血CD80、CD86、CD28及CD8+CD28+和CD8+CD28-亚群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80、CD86及受体CD28可能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与血清中病毒载量的变化和HBeAg阳性与否无关.
作者:周永列;邱莲女;陈永健;李洪波;林惠君;刘建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按卫生部<可感染人间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年)(简称<名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列为危害程度第2类病原微生物,根据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HIV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作者:金子辰;王奕峰;吴立梦;薛以乐;康来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质测定在非酒精性肝脏脂肪变性(NAF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69例NAFLD患者和123名健康者对照血清脂质、载脂蛋白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 NAFLD患者的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C3(apo C3)、载脂蛋白E(apo E)、apo C3/apo E、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胆碱酯酶(Ch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hE、apo C3、apo C3/apo E及apo C3/apo E+ChE+HDL-C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603、0.654、0.743和0.760.结论 apo C3/apo E比值及其与ChE和HDL-C联合检测可提高对NAFLD的诊断效率.
作者:白萍;陆元善;仇梅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循环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功能对Cys C产生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乳胶粒子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3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3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及3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 C浓度,并追踪随访观察甲亢及甲减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缓解、甲状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后血清Cys C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甲亢患者血清Cys C浓度明显升高(P<0.001),甲减患者明显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后,甲亢患者血清Cys 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甲减患者血清Cys 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ys c浓度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1,P<0.001;r=0.796,P<0.001),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511,P<0.001).结论 血清Cys C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状态具有相关性,甲亢时升高,甲减时降低.FT3、FT4和/或TSH可能对细胞产生、分泌Cys C有调控作用.
作者:冯秋霞;孙桂荣;綦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其实验室辅助诊断目前主要包括:涂片染色镜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探针、结核菌素试验等方法,各种方法皆有利弊.用特异性抗原的血清学检验方法特异而敏感,对活动性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因其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而被基层医院实验室所采用[1].
作者:俞锡灿;张筱蓉;孙爱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DNA原位杂交方法(ISH)检测移植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并与HCMV-pp65抗原血症(免疫组织化学法,IHC)结果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肾移植患者标本60例,移植前后采集外周血标本250例,分离获得白细胞经涂片固定后分别采用ISH和IHC检测HCMV.结果 ISH检测阳性率高于IHC,ISH检测的HCMV DNA阳性细胞见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HC检测的HCMV抗原阳性细胞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ISH检出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IHC,且显然早于IHC.结论 原位杂交检测HCMV DN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有利于早期、快速监测HCMV的激活.
作者:张玥;钱春艳;叶廷军;季育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细菌标本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其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7株肝移植术后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并用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整合酶及整合子基因盒,对阳性PCR产物采用Hinf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 27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对9种抗生素耐药率从14.8%到100%;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为51.9%;有750 bp、1.0 kb、1.8 kb、2.0 kb 4种长度的基因盒片段.结论 Ⅰ型整合子广泛存在于多重耐药的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标本,建议检测整合子,可用于防治院内感染、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伍勇;李翔;陈辉;漆涌;徐令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沙门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菌属肠杆菌科,包括那些可引起食物中毒、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
作者:傅松维;董明国;沈小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去游离甘油法与不去游离甘油法[甘油磷酸氧化酶(GPO)-过氧化物酶(POD)]测定部分脂蛋白代谢可能紊乱的患者血清与生化质控血清中三酰甘油(TG)的差异及由此带来的计算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直接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 分别采用去游离甘油法与GPO-POD法测定单纯高TG血症、糖尿病、肝胆疾病、肾病综合征、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及妊娠患者(各30例)的TG,并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按Friedwald公式计算LDL-C,将其与直接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测定卫生部2006年和2007年第1次常规化学室间质评样本中的TG,比较两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2种方法测定6组患者的T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PO-POD法测定结果计算出的LDL-C与直接法结果相比,单纯高TG患者显著偏低,而肝胆疾病患者明显偏高;其余4组患者无差异.而去游离甘油法计算出的LDL-C与直接法结果相比,单纯高TG患者显著偏低,而糖尿病、肝胆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显著偏高,冠状动脉综合征与妊娠组无差异.两法测定不同品牌、不同批次的卫生部室间质评样本TG结果可相差数倍.结论 2种方法测定血清TG可能对TG的水平划分发生误判;若采用汁算法由此确定单纯高TG、肝胆疾病等部分患者的LDL-C水平很不可靠.部分品牌的生化质控血清含大量的游离甘油,两法的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作者:袁耀钦;潘小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心钠素(ANP)在小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41例CHF患儿及35名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浆BNP和ANP浓度.结果 CHF组的血浆BNP、A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纽约心脏学会(NY-HA)Ⅲ、Ⅳ级的cHF患儿血浆BNP、ANP水平显著高于NYHAⅡ级患儿(P<0.05),NYHAⅣ级患儿的BNP也显著高于Ⅲ级患儿(P<0.05).CHF组血浆BNP、ANP均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且血浆BNP与LVEDD、LVEF的相关性显著优于ANP(P<0.01).结论 CHF患儿的血浆BNP及ANP水平升高显著,且与心力衰竭程度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章英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自行研制的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评估自行研制的抗CCP抗体试剂盒的精密度、稳定性、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与国外同类试剂盒的相关性;检测455例老年人的抗CCP抗体,以探讨抗CCP抗体在老年人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自行研制的抗CCP抗体试剂盒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7%~9.1%、6.5%~9.4%;在4℃可贮存半年以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0%和98.7%;与国外同类试剂的一致性达90.0%.成年组与老年组抗CCP抗体的标本吸光度(A)值/弱阳性对照A值(S/CO值)分别是0.51±0.10、0.64±0.32(P<0.05).结论 自行研制的抗CCP抗体试剂盒重复性好,稳定性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满足临床诊断和研究的要求.
作者:刘华;王蕾;高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足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利用建立的胶原诱导的实验性RA大鼠模型(CIA),注射VIP,观测大鼠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并检测大鼠血清中的抗胶原抗体水平.结果 VIP对CI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CIA的发病率和关节损伤程度,显著降低大鼠抗胶原抗体水平.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IA,VIP对CIA的抑制作用与抑制抗胶原抗体水平有关.
作者:蔡志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HC-Ⅱ)2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实时PCR与HC-Ⅱ分别检测223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的高危亚型HPV,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实时PCR和HC-Ⅱ2种方法检测高危亚型HPV的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77%,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538.其中,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组二者的符合率为82%,Kappa指数为0.410,一致性比其他组好.结论 实时PCR与HC-Ⅱ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尤其对于HSIL患者,可作为临床上HPV高危亚型检测的有效手段.
作者:唐振华;李柱南;胡伟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s)数量及其对T效应细胞(Trep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PBC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regs细胞百分比.统计无症状期、症状期、肝硬化期3组患者Tregs细胞百分比.免疫磁珠分离Tregs,检测CD62L、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的表达.体外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Tregs对Treps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Tregs[3.63 s0.9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7.42±1.09)%,P<0.01)].无症状期、症状期、肝硬化期各组Tregs细胞分别为(3.93±0.71)%、(3.64±0.83)%、(3.52±0.95)%,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egs细胞高表达CD62L、CTLA-4、GITR分子.PBC患者Treps的体外增殖可以被自身Tregs所抑制,1:1、1:2、1:4、0:1的比例平均抑制率分别为(78.2±4.9)%、(51.6±7.1)%、(21.7±5.6)%、0,健康对照分别为(75.1±5.3)%、(54.5±6.4)%、(27.6±6.3)%、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BC患者Tregs数量的降低可能是PBC的致病机制之一.
作者:张健;刘海英;张玲珍;周琳;耿红莲;仲人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人血清蛋白质组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中,目前已拓展一种较为完善的非在线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与质谱鉴定联用分析技术,可同时鉴定人血清中490种蛋白质[1],使医学科学家从当初对人血清单个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模式跨入对人血清蛋白质组研究的新阶段.
作者:金宏伟;曾新华;黄河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